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风流 > 第490章 大言不惭

大明风流 第490章 大言不惭

作者:大苹果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1 07:47:18 来源:转码展示1

“启禀皇上,老臣认为,平叛之事刻不容缓。当趁着叛贼朱寘鐇等人立足未稳,人心未定之时迅速予以剿灭。倘若叛军站稳了脚跟,又或者往南滋扰,声势闹大了,便不好办了。届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恐生意外之变。”定国公徐光祚缓缓开口说道。

“老臣附议。朝廷当以雷霆手段平叛。老臣认为,当急速调集延绥固原陕西等处兵马进驻灵州,组成平叛大军,北上平叛。绝不能让事态扩大。更不能让鞑子有可乘之机。”英国公张懋也沉声道。

朱厚照道:“二位国公的意见,诸位觉得如何?”

李东阳捻须沉吟道:“老臣认为二位国公的意见中肯,但老臣担心,调集延绥和陕西镇兵马平叛,会不会造成延绥镇和陕西镇防务空虚?反为鞑子所乘?若只调集固原兵马,是否妥当些。或者可从平凉府调集安东中护卫一卫兵马北上增援固原兵力。宁夏镇尚有宁夏后卫和宁夏中卫两卫兵马。这样可形成六卫大军优势。陕西镇靖虏卫兵马和延绥镇定边卫可从两侧佯动,必要时再予以增援。这样,即可保持延绥陕西两镇兵力部署无破绽,又可形成大军压境之势。”

众人心中暗自钦佩。李东阳是文官,却对西北各镇驻军的位置地形了如指掌。且这样的意见确实稳妥的多。

英国公张懋点头道:“李首辅的想法确实稳妥,只是从平凉调兵北上,未免慢了些。就怕叛军攻灵州,届时灵州若是守不住的话,那便糟糕了。灵州若失,宁夏镇全部落入其手中,南下通道打开,这之后叛军东进西突,便麻烦了。”

朱厚照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许进道:“许进,你是兵部尚书,说说你的想法。”

许进忙起身拱手道:“皇上,臣认为英国公顾虑有道理。灵州是不能失守的,否则局面将会失控。但是李首辅的建议也很有道理,延绥陕西两镇如果大规模调动兵马的话,恐为鞑子所乘。臣觉得,他们说的都对。”

朱厚照皱眉道:“朕是问你的对策,可不是要你品评别人的想法。”

许进道:“皇上英明神武,算无遗策,心中自有对策。皇上说怎么做,臣等便怎么做,必定是对的。臣等遵旨办事便是。”

屋子里众人白眼乱飞,第一次有人将马屁拍的如此理直气壮不知廉耻的,真是大开眼界。有人心中叹息,许进曾经也是品行名声很好外廷官员,却不料如今竟然堕落至此。

朱厚照也甚是无语,却又不能说许进说错了。这马屁拍的虽然突兀,但却也不能训斥他。难道要说,自己现在心里乱糟糟的慌得要命,根本没有什么主意不成。

朱厚照的目光落到了坐在屋子角落里的张延龄身上。主要是张延龄捂着嘴巴笑的浑身如筛糠一般的抖动,吸引了朱厚照的目光。

“建昌候,什么事如此好笑?”朱厚照有些恼火,这种场合,他居然在笑,将国家大事视为儿戏不成?

张延龄脸上笑的通红,听到朱厚照问自己,忙起身来,深呼吸几口,躬身道:“皇上,臣没有笑。”

朱厚照皱眉道:“朕明明看到你在笑。”

张延龄耸耸肩道:“好吧,臣确实笑了,但也是因为许尚书的话确实好笑。臣实在是有些忍不住。”

许进皱眉肃然道:“但不知建昌候觉得本人的话哪里好笑了?”

张延龄看着许进那张脸,又一次憋不住笑了起来。

“张侯爷,这是商议朝廷重大事务的场合,怎可嬉皮笑脸?”焦芳沉声道。

张延龄摆摆手道:“对不住。我不该如此。不过,许尚书身为兵部尚书,拿不出主意倒也罢了,却大言不惭的把责任推到皇上头上,这也太可笑了。许尚书,皇上是问你平叛之策,你胡扯什么皇上英明神武算无遗策,要皇上拿主意。皇上拿主意,要你这个兵部尚书何用?皇上确实是智勇双全英明神武之君,但若是事事都要皇上拿主意,咱们这些人统统回家种地去便是了。”

许进怒道:“你……”

张延龄笑道:“我什么我?我怎么了?你身居兵部尚书之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拿不出个进兵的方案来,还有理了?你这官当得也太容易了。都想你这般,还读书科举作甚?大街上拉个闲汉白痴来当兵部尚书也成啊。亏你许大人舔着脸说出那些话来。你若老老实实的说你没有好办法,倒也落个诚实之名。这种投机取巧耍滑头的做法令人不齿,还不许人取笑么?”

所有人都惊愕的看着张延龄,谁都没想到张延龄张口便是一顿毫不留情的攻击。他攻击的可是兵部尚书,那可是他的上官。京营可是受兵部所辖的,别说张延龄只是个团营提督,就算是团营总督张懋,在名义上也是隶属于兵部所辖。

而且,此人说话阴损刻薄,说是攻击,倒不如说是在指着鼻子骂人了。

徐光祚差点骂出了声,怀疑张延龄很久以前的嚣张跋扈混不吝的毛病又犯了。

“张延龄,你好大胆。竟敢如此侮辱本官。当着皇上的面你怎敢如此?皇上,您给评评理,张延龄出口便羞辱臣。还有没有规矩了?”许进涨红了脸叫道。

朱厚照皱眉道:“建昌候,不要胡言乱语,失了体统。”

张延龄道:“皇上,臣可没有胡言乱语,臣也没失了体统。臣是直性子,对皇上也从无期满。皇上问臣笑什么,臣便直言相告而已。难道要臣向皇上隐瞒撒谎不成?”

朱厚照一时无言以对。刘瑾皱眉道:“建昌候,兵部尚书许大人是你的上官,你这可不是失了体统么?辱骂上官,可是没了规矩。”

许进道:“正是,你这是辱骂上官。”

张延龄切了一声道:“少拿官阶压我,我可没有犯上。”

“还说没有犯上,适才所有人都听到了你说的话,皇上也在场,你还抵赖不成?”许进叫道。

杨廷和突然开口冷声道:“许大人,人家是以侯爷的身份来此的,许大人是什么爵位?论官职你是上官,论爵位,张侯爷可比你尊贵。怎能是犯上?”

“……”

众人都哑口无言。虽然有些强词夺理,倒也不无道理。张延龄就算不领京营,他也是侯爷。爵位上比许进高。爵位虽非官职,但也是身份高低的象征。大明朝下官见上官要行礼,规矩大的要跪拜,但是爵位低的见到爵位高的也要行跪拜礼。从前衙门里主官见到下属爵位比自己高的,两人对跪着磕头的事情常有。只不过,如今这些繁文缛节都不讲究了罢了。

张延龄笑着看了一眼杨廷和,心道:杨廷和倒是知道自己要拿爵位说话,他倒是猜出来了。

“建昌候,无论如何,你羞辱许大人是不对的。到此为止吧。商量大事呢,不要胡搅蛮缠。还不向许大人道个歉。”徐光祚沉声道。

张延龄躬身道:“定国公教训的是。我向许大人道歉。许大人,我错了。”

许进哼了一声,有心不依不饶,但一想,自己还是别惹这位建昌候了。人家可是皇上的舅舅,定国公的女婿,自己官职比他大又如何?自己可没有跟他翻脸的本钱。认错了便罢了。

但是,刘瑾可没想着让张延龄如此出来凌辱许进一番,便抽身而退。虽没办法治他罪,起码也要整治他一番,哪怕是给他个难堪。

“皇上,张侯爷计谋超群,听他口气,似乎是有良策的。否则怎敢这么大口气,把许大人跟外边的闲汉白痴相比。”刘瑾轻声道。

朱厚照一怔,点头道:“是了,建昌候,你对平叛之事有何建议?何不说来听听?”

张延龄挠头道:“皇上,这里都是朝中栋梁,微臣的一点浅见还是别献丑了吧。”

“张侯爷,不要如此谦逊嘛。国事当头,又是朱寘鐇叛乱的大事,正该集思广益,大家伙儿都出出主意才是。否则皇上召侯爷来此何用?岂不成了摆设?”焦芳抚须道。

徐光祚瞪着张延龄,心道:瞧,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吧。后路被人堵死了。

“皇上,咱们还是抓紧时间商议对策。张延龄领军时间不长,他能有什么好的见地?现在的事情十万火急,得赶紧商议出个对策才是。不必浪费时间。”徐光祚看似是贬损张延龄,实际上却是替他解围。

没想到张延龄却大声道:“皇上,这件事其实压根不用着急。一群乌合之众闹腾罢了,根本不值一提。皇上都不用召集这么多人来商议此事,岂非太给那帮叛贼脸了。”

朱厚照闻言讶异道:“哦?这话怎么说?”

徐光祚皱眉看着张延龄,沉声道:“建昌候,不要胡说。这可是大事,万不可信口开河。”

刘瑾沉声道:“定国公,张侯爷谋略过人,文韬武略高于常人,咱家都是很佩服的。何不让他说?拦着作甚?”

朱厚照点头道:“是啊,朕等着听呢。建昌候,你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你莫非没搞清楚状况,反贼朱寘鐇可是纠集了两三万兵马呢。这可不是小股兵力,而是一支大军呢。”

张延龄大声道:“皇上,人再多有什么用?事情明摆着,那帮兵士是因为军屯的事情对朝廷不满,这才被朱寘鐇利用的。说到底,是一时激愤反叛。那周东行事定然偏激,所以才让朱寘鐇有机可乘。等他们反应过来,必是后悔的。知道被人利用了,还怎肯拼命?不是乌合之众是什么?”

刘瑾沉声道:“张侯爷,你是影射清屯之过么?”

张延龄冷笑道:“刘公公,我可没说清屯不好,我只是说周东办事不当罢了。清屯之策再好,下边人乱来,好事也能变成坏事。周东到底在宁夏镇做了什么,今后一查便知。那朱寘鐇檄文上列举了你刘公公十七条罪状,很明显便是想着煽动兵士们的情绪,煽动民意罢了。那不是周东念歪了经是什么?你刘公公提出的清屯之策,朱寘鐇不拿你做文章,那还拿谁做文章?”

刘瑾点头不语,张延龄这话倒是在替自己解释了。看来他倒是识相,没有因此事攻击自己。这番话其实是将责任推到了周东头上,这也是自己的本意。

焦芳道:“就算你说的是实情,那也毕竟是数万叛军,且装备我大明边军制式装备,怎可以乌合之众称之?这岂非太自大了。”

张延龄大笑道:“人多又如何?乌合之众不以数量多寡而论。这帮叛军不足为虑。”

焦芳呵呵一笑,并不多言,心道:你这厮信口胡言,大话连篇,果然一试便露马脚。你尽管吹,看你怎么收得回来。

朱厚照皱眉沉声道:“建昌候,依着你的意思,压根不用担心?然则坐视不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