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打搅南宋 > 第七章 野望

打搅南宋 第七章 野望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6 05:48:15 来源:转码展示1

赵诵将度牒收入袖口,见赵平一脸呆样站着,忙招呼他去厨内打下手,这几日吃赵平烧的饭菜,他吃的有些水土不服,今日便要亲自掌厨。xinghuozuowen

赵平虽会烧火做菜,可那菜做的无不是寡淡,也不入味,饭也生硬,只见他一个激灵劲儿,忙系了衣袍,匆匆跑去院落搬柴火。

回来时见赵诵正在砧板上剁肉,那动作很是灵敏,像是浸淫厨艺多年,赵平伸过脑袋,惊讶地看着赵诵。

赵诵没有注意到赵平惊讶的表情,待锅烫热后,将油倾入锅中,只听“滋溜”一声,菜油泛出香味儿,随后一股脑儿将猪肉倒入锅内,飞快翻炒着,嘴里头还哼起小曲儿来。

赵平翻着柴,看着烈火,此刻心思早就飞到其他地方去了。

前几日,有人送赵大哥龙团凤饼,赵平知道那茶不是寻常人家所能拥有的,若那时只是他管中规豹,但今日偃溪大师亲自上门送度牒,却是时见一斑,偃溪大师可是受官家青睐,更是禅宗大能……

赵平考较其他人,赵大哥虽只是个僧人,却能让人送他茶叶,又亲自送度牒的,已让赵平暗自惊叹。

赵平仿佛在赵诵身上看到了王大哥的父亲,王崇,那个经商能手。

不过纵然是王崇,又或是他过世的爹爹,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接触到他们不能接触到的一些人。

赵平知道做生意需要的就是人脉,王家当年做生意认识的人脉,大多都是临安行会的人,再厉害点,就是一些地方官员。

自王家落败后,王家生意上的人脉也大多散去,只有极少数人,那些人也大多同情王家。

赵平觉得若是重新开张做生意,不知道那些人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可做生意哪有那么简单?

手里头的钱是王大哥的,不是他的,以前生意上的老主顾,又岂会听他的?

这世道,总归要讲利啊!

赵平很想问问赵大哥为什么会认识那些人,但是他想了想,也就不问了,这个太唐突了罢。

可是赵大哥拥有人脉,不做生意岂不是太可惜了么。

赵平想了想,赵大哥会做生意么?

不过看赵大哥能说会道的,应是不差吧,至少比自己好多了。

“小平儿啊,火不够旺啊,是不是没柴了?”赵诵见锅内油温不够,立马道。

赵平猛然间听到赵诵问他话,这才意识到灶台内的柴火快烧完了,方才想的太入迷,居然没继续添柴,忙道歉一声,添了一把柴后,炉内的焰苗儿才蹿高。

夜色深沉,周身一股肉香味道远远地飘了过来,赵平饥肠辘辘。

只见赵诵手中正端着一盆红烧肉而来,那肉透着诱人酱红色,香气扑鼻,正冒着热气。

赵诵又依次端上来其他几盘子菜,衣裳下摆系在腰上,袖口卷起,额面上满是汗水,手上则沾满了油腻,那样儿宛如酒楼的一小二。

“吃饭了。”

赵平早就饿了,正打算夹起筷子,却见赵诵飞快往嘴里送了一块肥肉,三两下就没了。

赵平一脸不解,反问起来,“赵大哥,你不是僧人么,怎么吃起肉来了?”

呃,赵平这小伢儿居然管我吃不吃肉,赵诵虽知僧人不能沾染荤腥,否则就是破了戒,但他不是真和尚,再说这度牒都是王安买来造假的。

赵诵笑了笑,“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赵平也没想到赵大哥居然如此离经叛道,忙左右一扫,低声道:“佛祖听了这话是要怪罪的!”

赵诵依旧笑着道:“没事,似我等云游僧,吃肉也是修行的一种,佛祖听了,不会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

赵平不禁愕然,却被赵诵的话回的哑口无言,果然赵大哥能说会道,见识非凡,不是他一个平头百姓所能明白的。

这一想之下,赵平更加确定赵大哥的不凡之处了。

不多时,二人便吃得桌上菜肴一空,腹中大饱,赵平打了一个嗝儿,没成想今天吃得太有滋有味了。

赵诵剃了牙道:“小平儿,我的厨艺还行乎?”

“赵大哥若是不开酒楼,一身厨艺实是太埋没了!”赵平拍起马屁来。

听赵平这么一说,赵诵倒是记起,想致富,就去宋代开酒楼,保证你赚的盆钵满钵的。

“你确定可以开酒楼,不过这酒楼开张颇费钱财?”

赵诵想到他手里头钱真的不够,此时还余九贯多,买些菜还够,但开酒楼不够,开酒楼,要花费装潢,还要人工,买菜钱…….赵诵自知手里头资金不够,他看着赵平。

“小平儿,你那里钱够么?”赵诵知道王安留给赵平不少的钱财以及这一所宅院。

却没想到,赵平直言道:“我这钱够,王大哥留下不少,赵大哥若要开酒楼,尽管问我要。”

果然是少年心性,赵诵起身,“你的钱还是留给你自己吧,毕竟是王安的,万一借了我,亏了咋办。”

赵平没有说话,他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

赵诵忽然想起苏婉来,这几日苏婉一直都没去绸缎铺。

也不知道泉州那边的事情解决地如何了?

赵诵很是担忧,生怕合伙人出了问题,毕竟苏家的底细他不是很了解。

于是问赵平。

赵平却道那临安苏家是城中富户,而且也是皇家采办之一。

赵诵这才安下心来,看着夜色深沉,便起身告辞回了房间。

屋外,再次飘起了雪花。

……..

……..

正月初一日,大宋朝廷仍以宝佑二字为年号,今岁便是宝佑六年。

江南形胜,东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正月里,帝都临安更是热闹非凡,在赵平的带领下,赵诵逛遍了整个临安,吃遍了整个临安的美食,一并了解了临安城内的商业情况,这几日更是坚定了要开酒楼的念头。

只是赵平那边还是不好开口,至于苏婉,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要不是苏家在临安的商业口碑极好,赵诵还真怕被坑。

……..日子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正月十四日,这一日正午刚过,苏家派了小厮前来,赵诵估计是制鞋那边有了苗目,这才再次登门。

苏家绸缎铺内,苏婉见到赵诵临门,忙起身相迎,邀入后堂商议。

“听李掌柜说这几日你遇到困难了?”

苏婉脸色平静,“这事就暂时不谈了,好么!”

赵诵便不再此事上多嘴,而是问起了鞋子的状况,“可有什么问题么?”

李掌柜没有说话,转身从柜台后面拿出一双鞋子过来。

赵诵看到那鞋,一看是一双女子绣花鞋。

不过这鞋与那椰子差别很大,但跟同时代的其他鞋比起来,差别更大,更难得的是,李青还在鞋子的样式上做出了改变,他设计了些花纹,点缀其上。

此鞋就像是一个艺术品一样。

赵诵没想到它在李青手中已经日臻完美,只要李青多花点心思,这鞋日后还可以更精致些。

“果然太完美了。”赵诵称奇,问二人,“这双鞋打算什么时候大量制作?”

李青与苏婉二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道:“我们决定不大量制作,只做一小部分。”

“物以稀为贵,只供一部分人么?”赵诵已经确定苏家的计划,忙拍手赞道,他居然没有想到,苏家居然想成为后世的香奈儿、纪梵希。

“是。”

苏婉笑着说,前段时间,她派人去调查赵诵的身份,只是没想到他是一个云游僧人,在临安府中也可查到度牒,打探之下,这才知道赵诵身世的确可怜,母亲离世后,便皈依了佛门。

不免看了赵诵一眼,很是同情。

赵诵不明白苏婉的眼光,这是几个意思?

“苏小娘子,又有什么问题么?”

苏婉没有听到赵诵的话,她的思绪早就不在这上面了,此时在思考一件事情。

苏家虽是大户,却是商户,即便本朝开国之初,朝廷并不抑制商人,朝廷南渡之后更是发展商业,但苏家终归还是商户。

这些年,鞑子南下,兵荒马乱的,北方大批流民南下,朝中会子务大发会子,筹措军费,致使物价上涨,会子不值钱。

而苏家身为商户,拥有不少田产,佃户,奴仆,还有不少铺子……需要缴纳不少税金。

如今朝廷奸佞当道,政治**,国势日衰。

苏婉也曾看到不少商户破产,比如那王崇。

王家的破产,皆因为王崇投靠了董槐,而董槐则与丁大全不对付,旋为丁大全所逐,被皇帝罢了右相。

那董槐可是个清官,为了利国安邦,任人唯贤是举,可惜落得这么个下场,依附的商人被害的散尽家财,家破人亡,那王崇就是如此。

这世道做生意,太难了。

苏家这些年,也是吸取了教训,成了皇家采办,在朝廷上结交达官贵人,多头发展,就是为了避免日后落得破落不堪。

苏婉也读过不少书籍,家中虽有教习,却不喜欢读一些四书五经,常读一些奇闻异志,比如陶朱公的《计然篇》、《商训》等。

苏婉要强,要成为巴寡妇清,要成为富可敌国的女强人,她觉得女人不是给男人生孩子的工具,即便将来没有男的看上她,她也不会遗憾,她自信经商天赋也比男人强。

若是无子,临安城内,有不少遗弃的流浪幼童,朝廷重视慈幼之政,如今开设了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仓,苏婉也捐了不少钱物,打算将来抱养几个。

她是苏家二房独女,苏父无子,将来自然要继承苏家产业,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指指点点,特别是苏家的叔叔伯伯婶婶,虽然跟她有血缘关系,但是那些人虎视眈眈,想要从苏父口中撕咬一块肉。

最近几年苏父的身体每况日下,苏家内斗,勾心斗角,苏家大房、三房的那一帮子都不是善茬,更是以当朝官家崇尚的理学约束、羁押她,让她放弃执掌苏家,劝她早日嫁人或者选个上门女婿。

不就是让她放弃苏家产业的继承么,女子出嫁,就成了泼出去的水了,届时身为外妇,在苏家就更没有话语权了,选个上门女婿,也是同样结果。

笑话,苏家,那可是父亲的心血!

苏婉不会让父亲的心血白流的!

......

此时屋内,一直燃着木炭。

苏婉想了许久终于打算开口了。

“诵哥儿就不打算还俗么?”苏婉早就有了主意,她看准了赵诵这个人。

赵诵笑笑,苏婉居然在暗地里打探自己身份,不过赵诵可是有度牒的。

“自然要还俗,我当初以为脱离凡俗,就能脱离苦海,逍遥自在,现在想想,还是凡尘好。”

“诵哥儿可有打算?”苏婉看着赵诵,眼神急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