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打搅南宋 > 第十章 还俗风波、身世之谜

打搅南宋 第十章 还俗风波、身世之谜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6 05:48:15 来源:转码展示1

赵大掌柜很急,他要去还俗。mengyuanshucheng

天未亮,他就拿了度牒,租了一辆牛车前往灵隐寺。

他没去径山寺,那径山寺实在太远了,在临安城西北一百里外。

而灵隐寺则离临安城不远,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赵诵则在后世经常去那儿。

希望那叫偃溪广闻的高僧不要记仇,赵诵下了牛车,便沿着石头古道去往灵隐寺。

和后世相比,此时的灵隐寺更加清幽,周围的山水也更自然。

一头扎入竹林,只见不远处石阶上,有一老和尚正手执一把竹扫帚,在清扫地上的积雪。

赵诵没有注意那个老和尚,但那老和尚听见脚步声,松了松肩膀,抬了抬手臂,转了过来,视线朝赵诵看去,凝视许久。

忽然那老和尚手中的竹扫帚啪的一声落地,如松枝一般的枯瘦老手颤抖起来,心道这人怎么长得跟济王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听见扫帚落地声,赵诵快步走到老和尚身边,连忙弯腰帮他捡了起来。

那老和尚的目光一直盯着赵诵看着,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赵诵这里,此时看到赵诵过来才想起从赵诵手中接过扫帚。

赵诵看着老和尚,疑惑道:“老师父,怎么了?”

老和尚总觉得此事不简单,怎会遇到如此相像之人,便试探道:“施主是来上香的么,今天可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

初一十五去寺院上香,赵诵知道,但赵诵摇摇头,“我今天是来还俗的。”

“还俗?”老和尚疑惑。

“是的。”说完赵诵摘下帽子,露出一寸头。

老和尚想起径山寺主持师兄偃溪广闻说过,若有人还俗就要阻止,哪会想到今日前来还俗的年轻人,居然神似年轻时候的济王千岁,再一想师兄能掐会算,老和尚料想此事不简单。

难道说是济王之子,可济王死了三十多年了,面前的青年才二十出头,应该不是,而且济王妻吴氏做了比丘尼,赐号为惠净法空太师。

老和尚也不知赵吴氏,是否尚在人世,改日若是下山,定要打探一下。

应该不是济王之子。

也许应该是皇家某个宗室子弟?

当年济王之死,跟史弥远有关,他是济王府旧人,济王死后便在灵隐寺出家,今已三十载。

“你要还俗,我劝你还是好好当个和尚吧。”老和尚担心,此人跟济王神似,会被有心人利用,以济王的名号做事。

赵诵不解,为何这老和尚也要劝他入佛门?

但今天来灵隐寺,还俗是一定要还的了。

赵诵可不管那老和尚怎么说,他继续前行,然后刚踏出第一步时,老和尚目露精芒,好似换了一人,不似刚才那暮气沉沉一般,大声喝道:“小娃娃,老衲劝你还是断了还俗的念头,你若再上前一步,老衲一扫帚劈了你!”说着登时举起竹扫帚,双腿着地,手臂弯曲,做出战斗姿势。

赵诵被老和尚的举止吓了一跳,“老师父,你要做什么?”

老和尚冷笑起来,“让你出家,不让你还俗。”

赵诵认为老和尚发了失心疯,他的素养极好,没有动怒,反而道:“老师父,我现在带你去临安城内找郎中,如果你担心没钱的话,诊金我来付。”

老和尚一脸愕然,这一刹那,他从赵诵身上看到了济王,当年济王也是这么善良,但善良有个屁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奸贼史弥远害死。

这青年有当年济王的影子,老和尚顿时下不去手了,师兄只是让他不要还俗而已。

真是老糊涂了,就算长得跟济王很像,那又如何,如今那皇位上坐着的可是赵昀,要造反那也不太可能,就算利用济王的名号,也更不可能了,济王之事已过了三十多年了,如今济王府的旧人都死的差不多了,谁会记得?

老和尚放下扫帚,又恢复原来面目,整了整衣袖。

“老衲没病,方才是吓唬你的。”

赵诵松了口气,看着老和尚尴尬笑着,“方才吓死我了,我以为要命丧此处了。”

老和尚却是一脸深沉,他差点魔障了,不管是因为师兄的话,还是因为跟济王长得差不多。老和尚始终觉得佛门才是好的归宿,毕竟皇帝赵昀还在位,天威难测,没发现还好,若是出现一个跟济王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定要斩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皇帝的心魔就是他不是宁宗皇帝指定的储君,济王才是。

想了许久,老和尚道:“你已是僧人,为何还俗,可有什么缘因?”

赵诵心道,还俗当然好了,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喝酒吃肉……这种事又不是你这老秃驴所能理解的,但赵诵却道:“世间修行有万道,万道归一,我不入佛门清净地,去凡尘世界也可修行,比如那道家的大隐隐于市,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差别之处,不过就是位置不同,但人的心境是相同的。”

老和尚细细的回味这句话,感同身受,但无论赵诵说什么,老和尚都不打算让他还俗。

“小子,其实你不还俗,以你见解,日后必成为得道高僧。”

“成为高僧又如何?”

“可以弘扬佛法,开宗立寺!”

“不,那不是我的道。”

“你的道是什么?”

赵诵心道,他的道,就是生意道,就是赚钱,然后娶妻生子,在大宋好好生存,而不是去寺院修行,枯坐论道。

于是赵诵想了想,道:“大师,你们的道应该是这样的。”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盘腿而坐,双手搭在膝盖上,然后闭着眼睛。

那老和尚也坐了下来,面对赵诵。

“但是我道却是入世。”赵诵睁开眼,放开双手,然后身子舒缓,上半身往地上躺过去。

“你这是做什么?”

“老师父,你是灵隐寺的老僧人了,应该听说过济颠和尚吧。”

济颠和尚,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而且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个性又喜好打抱不平,救人命,虽然已经圆寂,却是真实存在的。

老和尚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我也要学济公。”

老和尚叹了口气,没想到他的见解居然不如一个晚辈。

他已是佛门弟子了,更不能以个人感情掺杂其中,以前的事情都忘了好,师兄交待的事也只是劝一下而已,也就没有继续多管闲事,起身之后,拿着竹扫帚继续扫雪。

赵诵见老和尚远去,松了口气,忙一跃从地上起身,此时低头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没想到都跟老和尚扯了有一个半时辰了,忙起身踏上上灵隐寺的路。

积雪虽然被扫除了,但台阶有些滑,赵诵一步一滑,人到灵隐寺寺山门前已接近落日。

“施主,现已是鄙寺的晚课时间,施主要拜佛还是明早再来。”门口的黄衫胖沙弥正打算关门。

赵诵忙从衣袖掏出度牒,递给对方,“小师父,我是来挂单的。”

“挂单?”那胖沙弥一见,看了看度牒,忙道:“原来是明朗师兄,快随我来,晚课要开始了。”

胖沙弥看着赵诵这一身,边走边问:“师兄为什么要穿的这样,这被主持、方丈看到了,要罚去抄经书、扫藏书阁或是茅房的”

赵诵见胖沙弥这么一问,随便胡诌,“路途遥远,路上遇到好心人,就给了身衣裳。”说完,叹气起来。

“也是,师兄是云游僧,跟我们在寺庙修行的又不一样。”胖沙弥忽然想到什么,忙道,“师兄,你随我来,我给你拿一身衣服去。”

“也好。”赵诵见天色已晚,暂时没考虑还俗,等天色一早,再去那主持那儿叨扰。

“师弟,怎么称呼?”

“戒名明日。”

“明日?”赵诵有些好笑,想到哪里去了。

来到寝室,明日给了他一身僧服,赵诵换了,只是头发有些寸头,但丝毫不影响他现在的形象了。

现在的赵诵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朗僧人。

然后和明日一起来到了佛堂。

此时正是晚课要开始的时间。

所谓的晚课,指僧尼每天傍晚时分念佛诵经,当然还有早课。

赵诵很好奇,他还是第一次以僧人的身份参加晚课。

这时候他来到了佛堂内,佛堂内已经站满了僧人。

赵诵一愕然,今日也是赶巧,正好遇到了佛堂晚课念《大悲咒》。

不过赵诵只会念《大悲咒》,至于其他的,他只是听过,但不会念,在后世,那《大悲咒》还被刻录成曲子,赵诵听了慢慢都会背了。

赵诵装模作样地站在最后面一排,心里头还是紧张,深怕被揭穿。

晚课开始。

赵诵便随着那群和尚一起念起了《大悲咒》。

快一个时辰,才念完。

赵诵的脚都有些站不稳了,方离开时,身子差点就朝后面倒去,这时候忽然被人拉了一把,赵诵连忙感激,抬起头,却看到上山时候那个老和尚。

那老和尚外面穿着一件袈裟,比刚才在石阶上看到的还要挺阔,更有一副宝象庄严之相。

赵诵忙换了称呼,“哈哈,大师又见面了!”

老和尚笑呵呵说道:“嗯,没想到你换上了僧服,是不是已经没有还俗的念头了,灵隐寺虽然不比径山寺,五山之中,也是排第二的。”

赵诵没想到老和尚又提还俗,他道:“受戒是不可能的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受戒的,小子还是想还俗,还请大师恩准。”

“小子,我看你大悲咒念得不错,是否考虑一下?”

赵诵摇摇头。

“你要当济公也可以啊,今天晚上老衲就带你去济公和尚修行的地方去看看。”老和尚作势拉起赵诵,欲往外走。

赵诵愕然,“大师怎么称呼?”

“老衲法号法禁。”老和尚愕然,赵诵的力道还真大,居然拉不走。

“大师,你应该叫法海。”

法禁一脸正经道:“你也知道法海,老衲崇拜的高僧?”

赵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