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汉未央 > 第99章 第 99 章

大汉未央 第99章 第 99 章

作者:冯轸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3 04:11:09 来源:文学城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我知,月儿虽看着不爱问世事,可内心如二郎君一般,温良笃厚,这便是我能将一切毫无顾忌地告知月儿的原因。我宴会上的消失,想必月儿早就注意到了,却直到此刻都未曾质问责备于我,反而神情中都是担忧。甚至在我说出与中山王...之事,也未流露丝毫的鄙夷......我......总不能辜负月儿的真心......”

“你辜负的是我吗?是你自己......”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的凌月简直被气笑了,“你也不必尽对我说这些好听的抬我,我只问你,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我知,成为中山王的继王后如今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

“可九表兄实非良人......”

“我也并非是在寻良人,是在寻我的后路。中山王的确在美色上荒唐了些许,却非道德败坏之人。况且我并不在乎他后宫有多少美人,我要的只是王后的身份。有了这层身份,我再不必身如浮萍,万般事皆不由己。”

“你到底是因二兄的事生了怨吗?”

窦绾摇摇头,“不是生怨,便是为了二郎君,我也要离他远远的。若是成为中山王的继王后,我便会随他离开长安前往封地,若无意外,大概不会再回来了。长安啊......”

想到来到这里之后,见过繁花锦簇,也遭受过鄙视,遇到过温情,也见过生命悄无声息的消失......

窦绾露出一个五味杂陈的笑容,“留给我的酸苦总是多过美好......”

“若是你发现在九表兄的王宫并不如你想的如意,那时又该如何?”凌月问道。

窦绾轻轻一笑,“月儿你还记得中山王迎娶第一位王后的时候吗,他将你与太子殿下交给我并嘱咐我照顾好你们,我当时就想传说中的好美色的荒唐皇子,也有细心的一面。可见传闻往往是夸大了一面,而掩盖了其他面的真实。所以只要我还是他的王后,日子大抵不会太难。”

“可人总是会变的。”

话说到这里,窦绾已是一派坦然,“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试过了,即便不如愿,应是不悔的。”

看出窦绾是真的坦然,且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想好了不如意当如何,并不只一味想好的一面,可见其人的坚韧谨慎。

是了,绾姐姐向来懂得生存之道,与二兄的感情纠葛,不过是太渴望一份温情,而二兄又是她接触最多,且称得上一句翩翩郎君的人,日久生情再正常不过。

可一旦跳出感情这个漩涡,她又恢复成了那个冷静理智,知道何为生存的人。

事已至此,凌月唯有长叹一声,“也罢,既然你已是考虑良多才做出的选择,我便没什么可多说的。只一点,九表兄应承迎娶你为继王后了吗?”

窦绾点点头,“嗯,他答应会与太后提及此事。”

“答应了吗?”凌月不置可否,男人一时冲动答应的事,随时都能反悔。且一个藩国的王后,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哪怕是继王后,同样有不少人惦记。

九表兄只是寡人有疾,而非是色令智昏,也会考虑利弊......绾姐姐的打算......恐怕没那么容易......

想到此,凌月心中已有了计较。

“绾姐姐,此事我替你保密,先起来回去休息吧。”

“我等你睡着......”

凌月摇摇头,“先回去休息吧,让侍女进来守夜。”

窦绾确实感到了一丝疲惫,便也没再坚持,手撑着地缓缓的站起来,向外退去。

待走到门口,终是忍不住问道:“这样不知廉耻又满腹算计的我,月儿定是失望极了吧。”

“绾姐姐,这是你的人生,你的选择,与旁人的眼光和看法又有何干系。过好你的日子便可以了。”

“多...多谢......”窦绾颤动着嘴唇,声如蚊蚋般说道,低垂的眼眶早已湿润。

第二日,凌月禀明了馆陶长公主要进宫陪窦太后小住一段时日。

“呦,难得见你主动要进宫。”不怪馆陶长公主惊讶,小女儿不知是喜静的性子还是为何,除了重大节庆不得不进宫,平日里可是能避则避。今次如此积极,总觉得......

不待馆陶长公主多想,凌月便撒娇道:“儿只是去陪伴外祖母,何故引得阿母的惊讶。那儿不去了......”

闻言,馆陶长公主立刻将那一闪而过的疑惑抛到了脑后,说道:“去,为何不去,你外祖母见你来,定会欢喜的。”

待得女儿的车驾离开,馆陶长公主方才反应过来,失笑着问青娘,“月儿这是用了以退为进?”

青娘掩嘴轻笑,“奴可不知。”

馆陶长公主笑骂,“还有你不知的。罢了,待她回来再细问,孤总觉得这其中有孤不知道的事......”

窦太后得知外孙女进宫来,的确甚为高兴,“早知昨晚就留下你了,省得今天还要跑一趟。”

凌月依偎在窦太后身侧,“跑一趟也不值当什么,倒是外祖母是哪里不适吗,月儿来时见到太医署的人在行道上。”

“不是外祖母,是你梁王舅舅......”说到这个,窦太后是既心疼又恨铁不成钢,喝醉酒跌进了家中的池子里,冷月寒冬能不染上风寒吗?也幸是底子好,养养便无事。

只是这话不好在小辈面前说,窦太后只道:“你梁王舅舅染了风寒,我派太医署的人去给他瞧了瞧,刚刚你见的,正是他们从你舅舅那里回来复命。”

凌月赶紧问道:“那梁王舅舅可好?”

窦太后摸了摸她的头,“莫担心,无甚大碍,养养便能大好。不提他了,外祖母欲诏几家的小娘子过来,到时月儿帮招待一下可好?”

“为何要诏小娘子前来?难道又要与匈奴和亲吗?”

窦太后笑着摇头,“是为你九表兄选继王后。你前面的表嫂去了,总不能让你表兄一直无人照顾。”

“是哪几家的小娘子,月儿听一听。”

窦太后笑,“你小人儿,听一听,莫非还能听出什么门道不成?”

“听一听嘛,说不得我就见过您说的几家小娘子呢?”说完,又摇了摇头,“还是不听了,再好能有我的新阿嫂好吗,也一定不如绾姐姐。”

侍立在一旁的窦绾听到自己被提及,忙上前一步,笑着道:“月儿可真是折煞我了,阿绾如何比得过太后精挑细选的小娘子。”

窦太后这才想起还有窦绾这么一个人,“对,阿绾...阿绾如今年岁已是不小了吧,前些时日,似是听你堂叔母念叨要为你寻个合适的郎君......”

这时凌月插话道:“既如此,九表兄要相看表嫂,绾姐姐又要寻郎君,他俩一起岂不正合适?”

“傻月儿,事情如何能这样...来算......”说着话的窦太后,突然出现了一丝迟疑。

“如何不能这样来算?彻表兄就是我的表兄,九表兄也是绾姐姐的表兄。况且绾姐姐人长得美,说话温柔,又擅女红,还识得字,月儿很欢喜她。九表兄也一定欢喜绾姐姐。”

窦太后点点外孙女的小脑袋,“你的欢喜与你九表兄的欢喜如何能一样。”

“如何不一样”凌月撅着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不如我们把九表兄唤来问一问,这样就晓得月儿是对的。”说着唤人去请中山王。

窦太后许是想着事情,一时间并未阻止,倒是让被吩咐的人误以为其同意了,便领着命令退下了。

窦太后再想开口,已是迟了。只得无奈道:“你啊你...万一你九表兄不欢喜你绾姐姐,你该如何收场?”

“童言无忌嘛,我就不信九表兄会与月儿一个小儿计较。而且......”凌月在窦太后怀里蹭了蹭,撒娇道:“不是还有外祖母吗,才不会让月儿收不了场。”

“你呀,就仗着外祖母疼你......”

这边,贾夫人将景帝请过去,同样说起了儿子的婚事,也流露出了自己属意母家侄女的意思。

景帝倒是能理解这种想要抬举母家的打算,在他那里也无不可。不过他并未当即就答应,只说先禀告太后再说。

贾夫人见他并未一口回绝,且态度上未露出任何不满,便知此事很有转圜的余地。欢喜地谢过了景帝。

而景帝从贾夫人这里离开之后,又被王皇后请到了椒房殿。只是他没想到,说的也是刘胜的婚事。

当然,王皇后说的更委婉,只说母家侄女也到了相看人家的时候,正巧中山王要娶继妻,不知陛下可觉得两个孩子合适。

景帝直接笑了,“这不巧了吗,刚刚贾夫人也说到了此事,朕对她说要先禀告太后,看看太后的意思。你这里也是,朕先与太后商议一下。”

王皇后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一如既往的柔顺,“是,妾的母亲随口一说,妾也就厚着脸与陛下提一提,最终还是要太后与陛下做主。”

王皇后的知情识趣,一直是景帝满意的一点。这次也是,听得她如此说,想着一会儿到了太后面前,略多提一提她的侄女,全了她的意也无不可。

对比景帝这边的一派轻松,接到太后宫中来人传诏的刘胜便有些忐忑了。大抵前一晚与窦绾之事到底不便暴露于人前,难免存了一份心虚。

“可知祖母传我是为何事?”莫非昨晚之事被祖母发觉了?还是窦家表妹主动诉给了祖母?

刘胜此刻是真的有些怀疑窦绾。或者说从晨起酒醒理智回笼之后,便觉出其中的不对来。若没有窦家表妹的刻意接近,他再是酒色上头,也断不会在那种情形下,拉着人就成了事。

再联想到应承她的事,更是后悔不已。在毁诺与向两宫主动求娶的念头间反复拉扯。

前来传诏的侍者便是此时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