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汉未央 > 第59章 第 59章

大汉未央 第59章 第 59章

作者:冯轸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22 05:47:59 来源:文学城

生辰过后,馆陶长公主本想将女儿接回去,只是在一帮人的不舍之下,只能将这个时间推迟到重五之后。凌月继续住在薄皇后的椒房殿。

上午陪着薄皇后做做针线活,下午被景帝接到宣室殿,跟随其读书识字。只是多数时候景帝忙碌起来就顾不上她了。那时,景帝就会让人将她送回到椒房殿,或者她自己一个人在偏殿,身边陪着一堆宫人。

刘彻也会时常来椒房殿,身后十次有八次会跟着三个小尾巴。

有一次,甚至拉着她去听窦婴上课。

当窦婴发现她出现在听课的几个小皇子中时,眉头狠狠地皱了皱。

“翁主,课堂上不是玩耍的地方。”

虽不满,却不好再说其他。

知道是刘彻带她来的之后,严厉地斥责了刘彻一顿。过后还将此事禀告给了景帝。

没想到景帝不仅不觉得这有什么,还当面夸了自己的外甥女一顿。说她现在识得的字,懂得的圣人之言比之三个年龄较小的皇子也不少了。

“渴求学问之人,不拘男女,爱卿当多些宽容才是。”最后,景帝如是道。

窦婴仍是不赞同,还欲说什么,却被景帝还有奏本要处理给打发走了。

晚上景帝来椒房殿,问她是否想要同几位表兄一同去上课,还说若是喜欢,大可一起去,不必顾虑什么。

说实话,凌月确实对这个提议有些心动,窦太傅不愧是能成为教导太子和几位小皇子的人,学识见地都颇为不凡。

只是想想他的态度,想必是不愿自己再出现在他的课堂上的。

便对景帝摇了摇头,“我只想跟着舅舅读书识字。舅舅如此问,难道是要将月儿推给别人?”

景帝立刻心软道:“怎会,舅舅是觉得月儿会喜欢。既然月儿不愿,那就不去。”

这边,窦婴还怕景帝会纵容小翁主时常来几位皇子的课堂上,担忧了许久,也没再见到小翁主,倒是松了口气。

临近重五,宫中各处都挂上了艾草,菖蒲以驱邪去灾。整个宫中仿佛都浸染在艾草的特殊香气里。

凌月悄悄将刘彻拉到没人的地方,从袖袋中掏出一个香囊递到他手中。

“先前欠你的香囊。”

刘彻自然是记得梅花盛开那时,两人打赌的事。只是以往每每他提到她欠他的香囊,她不是装傻充愣,就一拖再拖。

如今怎会主动给他?

这一想就显出了迟疑。

见刘彻久久不接,凌月就要收回手,“你不要就算了。”

“当然要。”刘彻几乎是抢着拿过去的,且立刻美滋滋的挂在了身上。还不忘冲着凌月展示一下,“怎样,看起来倜傥否?”

凌月顺着他的意,点了点头,“嗯,挺好的。”

刘彻愈加得意。碰到前来寻两人的薄未央,上来就问,“表兄看我有何不同?”

手已经明晃晃地指向了腰间的香囊,如此明显,薄未央又有何不明白的,笑着道:“大王的香囊甚是精致。”

如此上道的伴读,刘彻很是满意,炫耀道:“是月儿亲手绣来赠我的。”

薄未央看了眼凌月,又看了看乐的找不着北的小皇子,不知道是不是该在此时说实话。他刚刚也收到了同样一个香囊,是皇后殿下赐给他重五避邪的。想来是椒房殿统一绣制,皇后殿下赐人用的。

不过,薄未央到底厚道地没有拆穿什么,毕竟是两位小殿下之间的事,他这个“外人”就不要多嘴了。

然而他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至少在觉得逗弄两个小家伙甚觉有趣的景帝那里,是非常想看两个小人儿的变脸的。

于是,仿若不经意的一句,“我竟不知我的小翁主能绣出如此精致的香囊了,前两天你舅母还说月儿的手拿得起笔,却拿不了针。好好的一个香囊愣是缝的四边漏风。”

果不其然就看到刘彻的脸色变了又变,已经意识到了什么,看着凌月的眼神都带着幽怨。

而凌月则是幽怨地看了一眼明晃晃看热闹的舅舅。

不过一眼就恢复成淡定的样子,迎向刘彻,很自然地解释道:“里面的香草是我亲手放进去的,最后的收针也是我做的,所以自然是我亲手做的。”

说完不给刘彻反应的机会,拿起漆盒里的糕饼就往他嘴里塞,“表兄尝尝这个,软糯香甜,最是美味。”

“这篇书简有些许字,月儿还不认识,其中的一些释义也不明白。表兄教教月儿吧。”不多时刘彻手中又多了两卷书简。

在他好不容易挤出一个字,“水......”,小表妹又异常殷勤的将她喜欢的蜂蜜水分给了他,甚至递到了他嘴边。

“表兄,吃了我的糕饼和蜂蜜水,我们就前事不究啦。”

刘彻被这软糯的笑容一蛊惑,下意识地就点了下头。反应过来之后,方才觉得懊悔。

但既已答应,总不能再反悔,不能有失窦太傅所教的君子之道。

景帝看了这一场,早已笑得不能自抑,“看来月儿擅长的不是绣制香囊,而是彻儿的嘴和心啊。”

“舅舅,前事已过,莫要再提。”凌月绷着小脸对“罪魁祸首”道。

“好好,不提,不提......”话虽如此说着,可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来过。顺道还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

不过好在事情总算囫囵过去了,总不至于某人还会再拿这件事情继续烦她。

很快,这件事就被凌月抛到了脑后,刘彻也随着时间慢慢淡忘了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只是很久之后,突然想起来,对比她对别人的衣食住行无不细致,再看她对自己,再明显不过的敷衍。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来这么久远的事情,但那时的他上有太皇太后的压制,下有朝臣宗室的各怀鬼胎,更有自己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抑郁,就连母后为了守住自己的尊荣,都可舍弃他,与舅舅私下另做筹谋。

那么,他的妻子呢,是否也已选好了退路,所以长久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只是淡淡的。自己无论如何讨她欢心,她也总是一副克己疏远的样子,让人看不到她的真心。

于是记忆深处的这段记忆不知为什么突然浮现了出来,仿佛是紧绷的弦被扯断的最后一丝外力。他们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争吵。不,准确的说,是他被压抑的失去了理智,单方面地宣泄着自己的无力。

也或许是无法对别人展露的脆弱,只有在她面前才能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让她分担自己的喜怒哀乐。毕竟只有他们的名字是并列于宗庙之中,会随历史一起传颂于后世百代,千代......

只是他只看到了自己处境的艰难,却从未想过夹在他和疼爱她的外祖母之间,她又是如何的小心周旋。

因为他的自负,他的意气,差一点点,就让两人走到了情意全消的境地......

椒房殿的梧桐花开始败落纷纷落下枝头的时候,太子大婚成为了长安城中最热闹的一件事。

只是比起热切谈论的百姓,刚刚成为新婚夫妇的两人却显得过分安静。新妇的羞涩与矜持倒是与所有初为人妇的女子一般,只是新郎君却不是应有的意得志满,反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当然,没人会傻到在这个场合多嘴说些什么,无外乎是新妇好容色,郎君好姿仪,佳偶乃天成等等夸赞的话。

自从太皇太后去世就不得不沉寂下来的广元长公主,因为外孙女聘与当朝储君而再次被人所记起。

至少馆陶长公主远远就看到了一群人围在她身边,在跳跃的烛火中,神情若有若无地透着一股小心与讨好。

如此的场景,如此的神情,从小到大,她似乎已经见过了太多次。不由得馆陶长公主就有些晃神。

直到感觉手臂被晃了几晃。

馆陶长公主方才回神,顺着手臂看下去,就看到了小女儿眼巴巴正看着她。

“阿母,我想去找......”顿了下方才道出“表兄”两字。

馆陶长公主哂笑,“往常见你总是对他爱答不理,这才一会儿不见,便想着他了?”说着,摸了摸凌月的头,“只是我的儿,这世上唯有权利和地位才是真的。别的人和事都不要看得太重。你可要记住啊。”想着刚才的场景,馆陶长公主有感而发道。

眼看着一直关注的人要离开自己的视线,凌月胡乱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焦急。

馆陶长公主只以为她是迫不及待要去见她的小郎君,好笑地点了点她的额头,“可见是没听进去,以后有你摔跟头的时候。”

“阿母”

“好了好了,去吧。”

正要离开时,却见广元长公主施施然地走了过来。凌月行了礼,方才离开。

“倒是比你知礼。”广元长公主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说道。

馆陶长公主嗤笑一声,“有两宫的疼爱和教导,我儿自是明月皎皎,还需皇姐多言吗?”

“明月皎皎?”广元长公主意味深长地看了馆陶长公主一眼,“皇妹就没想过乌云蔽月的那天吗?到底是乌云遮了月,还是这月本就污秽......”

馆陶长公主瞬间变了脸色,“你咒我儿......”

广元长公主迎着噬人的目光,不紧不慢地笑了下,“无,只是在说一种正常的天象,皇妹何必多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