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汉奇女缇萦传 > 第9章 第九章 缇萦入狱 李信断案

大汉奇女缇萦传 第9章 第九章 缇萦入狱 李信断案

作者:潇湘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6 15:13:57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 缇萦入狱 李信断案

果然如缇萦所想,齐王这次真的是一命呜呼殡天了。等到仓公到了王宫,看到齐王时,齐王那硕大肥胖的身躯静躺在龙床上,已经面如死灰,没有一点生气了。仓公把起他的脉,完全没有一点脉搏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向立在一旁的王后谢罪。

王后腑在齐王身上哭泣起来,宫里的宫人们也都呜咽起来……

仓公跪在一边,过了好久也无人理会,直到王太后和李信赶来,太后问明了王后齐王的病因,又问仓公齐王的死因,确定齐王已死,太后不免也是老泪纵横。她怒气冲冲地令李信把两日来所有进出王宫的接近齐王的人都抓起来,严审砌查。当然也包括仓公和缇萦。

原来齐王临幸了两位美人,便突发心脏病死了。当时齐王昏死,仓公救活他后,就一再地忠告过齐王和王后,三十日内切不可行房事,否则危及生命。没想到这齐王只想着自己年轻,一味的贪图玩乐,仓公良言劝告不听,果然自食其果。

但是,当时王太后和王后都下了王命,不准任何女子接近病中的齐王,那怎么会有两位美人被齐王临幸呢?这才是齐王丧命的最直接的原因所在。

李信得到太后旨令,马上把所有可疑人员全部辑捕系狱。仓公和缇萦还好,有李信作保,没有被关进监牢,只是被暂关在王宫的一处庭院里,不能外出。随时要等待着审查问询。

而王宫里却早已忙乱起来,当时西汉中央为了对各封国的管理,特地向各分封诸侯国泒驻的丞相,称为“诸侯丞相,”汉景帝后又改称“诸侯相。”各封国的诸侯丞相负责管理处理各封国的很多事务,并对各分封诸侯国国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并向汉中央如实回报各封国的事情,以实现对各封国的有效控制。现在齐国国王年纪轻轻的突然死了,这是国之大事,封国大臣和诸侯丞相要及时向皇帝回报的。

汉文帝得到齐王病亡的消息,也是感到很意外,因为这个齐王刘则毕竟二十岁还不到,才做了几年的齐王便英年早逝,也确实让人意外和惊讶?。而对于汉文帝来说,齐王刘则的死对大汉中央来说,正好又是一次良好的削蕃机会。所以汉文帝得到齐王病亡后,内心里是很舒展很快意的。他马上派人来处理齐王的殡葬事宜,更主要的还是要探查一下齐王的死因以及齐王死后,齐国各王候对后事的安排。

齐国国君由谁来继承接任?齐国又一次处在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却说缇萦被卫兵们从家里抓捕到宫院里,和爹爹虽然处在一起,但是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来说,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抓捕和关押,她心中受到的惊吓可是常人难能承受的。特别是这一次齐王的意外病亡,更是让小缇萦看到了很多事情的险恶。她常常一个人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什么样?其实她也不清楚。

李信经过几天的审查,初步得到了齐王意外病亡的实情。原来是济北王刘志来向齐王献礼,齐王看上了他随行的两位美人,被齐王强行留住王宫,又被齐王强行行了房事,两个美人被齐王临幸后,被王后知道,王后一怒便把两位无辜的美人都处死了。至于齐王怎么就死了的事,经过太医最终的诊断,结果还是心脏病复发导致的死亡。证明这与仓公的诊治和缇萦送的“柔汤”是无关的。所以,没过几天,仓公和缇萦便被放回了家。

经过这一次次的被王侯权贵们的抓捕和关押,令仓公对权贵们的强恶无礼万分的伤心,他真想马上离开这些霸道的王族们,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为贫苦的人民群众除病消疾。缇萦心中也更是想再次随爹爹远游乡间,为真正需要救治的贫苦人民医治疾病,远离这些行态丑恶的王公大臣们。

所以仓公和缇萦回到家里后,仓公便准备着远游行医了。

他一边让蓝月和缇萦准备好各种医诊器具和常用药材,他一边向上级部门提交辞承。他不想再做太仓长这个官职了,他承认他也做不好这个官职,也尽不了这个职责。他把太仓的一切事务依旧全部交由下属官吏们来办,一边等待着上级下达的辞职批定书。

这一等就是十几天,毫无音询。这天家门口忽地驶来几辆大马车和几个卫兵,一些人急慌慌的拥进庭堂,便急寻仓公。仓公正给一个人把脉会诊,一看进来这些官人,心里又一惊慌,不知又出现什么大事。

当头的一个官人看到仓公,忙曲身到:“神医可是仓公先生?在下吴王郎中令,受吴王差遣,特来请仓公为吴王把诊。烦劳先生能不辞劳苦,随小人车驾南行。救吴王于疾病苦疼之中。”

仓公不敢怠慢,忙还礼道:“不敢!不敢!略有小技,怎么敢为君王诊医啊,还请官人另请高明,已免耽误大王贵体安康啊。”说着就是深深一辑。

缇萦见又来许多官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怎的,自从经过几次事情后,她一看到官人心里就有一种陌名的心烦。在旁听说是吴王派人来请爹爹看病的,虽然心里稍有些安稳,但是她也不知道吴国在哪里呀,所谓的吴王又是一个什么的王呢?

那位官人见仓公有意拒绝,脸色立时布满怒容,嗔怒道:“在下也是奉吴王这命行事,更何况我家吴王患病在身,苦痛不堪,望先生不要推延,以免迟误。大王身体如有不测,是你我担当不起的。望先生尽快收拾诊具良药,随在下出行一趟,医得大王病患,岂会亏待先生。”

仓公道:“吴国距此路途遥远,其间山横河阻,一路舟车,不知何时能到,而吴王的疾病却不能拖延。不是小人推拖,实是路途太过遥远实不敢耽隔啊。深望大人体念,也许大人回到吴国,早有良医已为吴王医好了呢。”

“哪里有这些言语拖词,在下奉吴王之命来请先生到吴国为吴王治病,王命不可违。如果先生一意不随在下出行,那就恕小人无礼了。”说着就向着那些卫兵挥了一下手。

那些士兵上前来一下就把仓公围了起来,正在这紧要关头,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断喝:“怎敢对神医如此无礼。哪里的狂徒?如此横蛮。”一个人带着一众卫士又冲进了仓公的庭堂。

缇萦一看,原来是大姐夫李信带着卫兵来了。李信进来后,对仓公施礼拜 见后,忙请仓公安坐好。转身上下打量了一下那个官人,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怎么在此对神医无礼?”

那人一看李信装扮,知道是一位大员,忙施礼一拜 回道:“我们是奉吴王之命,不远千里来请神医为我们大王治病的。不知阁下是?”

“吴国距我们齐国千里之遥,怎么能让神医受此颠簸劳苦。况大王病发为一时,千里求医怎么能救一时之病。你们吴国地广人密,怎会没有良医,还是请你们快快转回吧,神医在我们齐国也是一日不可或缺。我也是奉我们齐王太后之命,速请神医进王宫为太后治病的。”说着转过身对着仓公深施一礼道:“王太后病急,特请先生随奴才进宫为王太后诊医。”

原来王太后自从其长子齐王刘则意外病亡后,便心力交瘁,连日忧闷,心烦意乱,头疼欲裂,吓的众宫人不知如何是好,便告于李信。李信便急忙来请仓公。

仓公一听王太后病急,那里还顾得着那位吴王派来的官人,赶紧让缇萦带上医具随李信直奔王宫而来……

到了王宫,王太后正躺在玉榻上不能自己。仓公观察片刻,马上取出银针,在太后手掌小臂各取三个穴位,将银针依次进行针刺,拔出银针,只过了一会,太后就好转过来了。众宫人见状大喜,纷纷跪下给仓公叩头道福。仓公让宫女取来银梳,让宫女给太后从前额至后颈不住的梳头,并交代每天早晚各梳一次,每次约半个时辰,如此可疏通头上的各穴位,可解忧除闷。

又过了一会,看太后神色精神都正常了,李信对太后讲道;“禀太后,刚才小人去请神医时,吴国派的一众人正要强逼着神医到吴国去给他们吴王看病,幸好去的及时,不然不单神医被他们抓走,也无人再给太后和我们齐国民众看病。吴国距我们齐国千里之遥,怎么会派人来我们齐国强求神医呢?我想这其中定有蹊跷。还请太后明断。”

王太后听李信说完,也是惊的“噫”了一声,沉思了一会道:“何止蹊跷,是定有阴谋。不可让他们把神医带走。神医还是暂留王宫侍医吧,把那些吴王的使臣都礼送出我们齐国。”

李信道声:“诺!”便转身出了王宫,带上一众卫兵,飞马直奔缇萦家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