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201章 吾儿此去,何事复归···

大汉第一太子 第201章 吾儿此去,何事复归···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7 03:54:48 来源:转码展示1

当吕雉亲身前往长乐宫,就‘刘盈出征,刘如意就国’一事达成一致之时,未央宫宣室殿侧殿,则是一副略有些怪异的场景。

作为刘盈平日里最为亲密,满是也最为信任的母舅,建成侯吕释之却并没有挨坐在刘盈身旁,而是远远寻了一处墙角,面色阴沉的闭目思虑着什么。

刘盈也似是对此视若无睹,只面带笑意的同身旁的郦商,以及灌婴二人交谈着。

简单问候一番,又闲谈几句代、赵战事,刘盈见郦商并未流露出对自己敬而远之的神态,便轻笑着将上半身,悄然侧倾向了郦商的方向。

“父皇平陈豨,曲周侯随驾往行;今父皇班师,曲周侯方得归长安。”

“然曲周侯此归长安,恐无以偷闲甚久?”

见刘盈神秘兮兮的道出此语,郦商稍一思虑,便也轻笑着将上半身往后一仰。

“家上不必忧心于臣。”

“此番,陛下自邯郸先行折返,令臣随行。”

“后又彭越坐反族灭,皇后,亦于长安囚杀淮阴······”

语调稍带喜悦的道出一语,郦商不忘略带感激的对刘盈一拱手,才又道:“故臣自邯郸,随陛下折返长安之时,便已知:此回长安,臣,恐无以滞留许久······”

如是说着,郦商便朝刘盈意味深长的一笑,旋即低下头,自顾自把玩起腰间的将印。

“诶~”

“陛下操劳数岁,关东异姓诸侯之弊,总算是彻除在即~”

“待英布授首,老臣也当可赋闲三五岁,稍行调养之余,也好于家中,略享儿孙绕膝之乐······”

语调略带轻松地说着,郦商的目光,却悄然锁定在了刘盈挂着淡笑的面庞之上,似是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

听闻郦商似是崇敬般,说起自己日后的安排,刘盈自也是听出了那抹若有似无的试探之意。

但再三权衡之后,刘盈最终,还是没有针对郦商的这个‘问题’,给出正面的答复。

——因为有些话,或者说有些承诺,并非刘盈现在的身份所能驾驭。

不过,这点小问题,自也难不倒如今,于权谋之术愈发得心应手的刘盈。

便见刘盈似是符合的笑着一点头,旋即毫不生硬的将话题转移开来。

“曲周侯以为,英布若反,当于何时?”

“又其反,朝堂又当如何应对,方可使战祸不必延绵过广,仅限于淮南一地?”

见刘盈并没有针对自己的‘问题’给出答复,郦商神情之上,只嗡然涌上了些许憋闷。

但稍一思虑,郦商便也反应过来:现在问那般遥远的问题,恐怕还为时尚早。

想到这里,郦商望向刘盈的目光中,便更带上了些许谨慎,以及一抹若有似无的······

敬畏!

因为在刘盈的气质,以及言谈举止中,郦商明显能够感觉到:眼前的少年,恐怕并不比端坐于长乐宫长信殿内的老天子,要好对付到哪里去······

“嗯······”

“少年老成······”

“于朝堂、于社稷,也不知是福是祸······”

暗自稍发出一声感叹,郦商便也稍整坐姿,认真思考片刻,才抬头望向刘盈。

随着话题被引向战事,郦商的气质也是在片刻之内,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先前那令人如沐春风的温和,已是在刹那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令人隐隐感到心悸的肃杀!

“今淮阴、彭越皆亡,关东之异姓诸侯,只余燕、长沙、淮南三者!”

“又燕王卢绾,乃陛下自孩提之时,便结拜而交之手足;长沙王吴臣,又负南戒赵佗之责。”

“故今,关东虽得异姓诸侯者三,然陛下欲除、朝堂当除者,唯剩淮南一人!”

神情满是严肃的道出此语,郦商便将话头一滞,稍一沉吟。

片刻之后,又见郦商自顾自点了下头,才抬头正视向刘盈。

“淮南王英布,本乃项羽部将;自降汉,便以桀骜不驯,又战法异喜兵行险着,而闻于异姓诸侯之列!”

“故臣以为,英布,必反!”

“且其反,逼当于旬月之内!”

见郦商三言两语之间,便得到‘英布必然会在一个月内起兵’的结论,刘盈心中,顿时涌上些许惊诧。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莫名而来的敬佩!

——根据刘盈前世的记忆,淮南王英布起兵,正是在汉十一年秋七月!

而现如今,已是夏五月末;距离英布起兵的秋七月,刚好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

正当刘盈沉寂于郦商精准无语的预测之时,郦商又道出一语,更是让刘盈心中的惊诧,直朝着‘骇然’的方向飞速狂奔!

“旬月······”

“嗯······”

“今,尚夏五月;秋收,则当于八月······”

就见郦商又自语片刻,便再度抬头望向刘盈,目光中,更是带上了强烈的笃定!

“依英布往昔之习,其若反,必欲出其不意!”

“凡战,皆必当先行筹措粮草;故英布反,必当于秋收之前!”

“又英布知,今朝堂,知其兵法战习之将众多,故英布,或亦再反其道而行,佯做‘不急起兵,以待秋收’之状!”

说着,郦商面上神情,便愈发笃定起来。

“嗯!”

“必当如是!”

“知彭越之死,英布必先佯做‘纠集大军,以待秋收’之状;后,则必暴起而反于秋收未至之时!”

“如此说来······”

语调略带迟疑的拖个小长安,郦商那蒲扇大的手中,终是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拍!

“七月!”

“英布但反,必当举兵于秋七月!”

满是自信的丢下这句话,郦商更是不忘面带迟疑的补充道:“若臣所料无措,当于秋七月中、下旬。”

“如此,英布反秋收未至之时,便可‘出其不意’。”

“又秋七月中、下,距秋收尚不足月余;纵起兵之时粮草不丰,英布亦可先行北上,只待秋收之时,再行输补!”

郦商逐渐高亢起来的音量,自也是让侧殿内的众人,不由自主将耳朵竖起。

而在郦商身侧,听闻郦商单凭推断,便将英布起兵造反的时间点,精准限定在‘秋七月中、下旬’,刘盈只下意识将嘴巴微微张大,神情呆滞的愣在了原地。

——前世,英布起兵造反,正是秋七月辛亥(十八)!

在彼时,试图恶补战争知识的刘盈,还曾因此感到十分疑惑。

起兵造反,不都得备足粮食?

就好比去岁,陈豨于代、赵起兵,即便是在长安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于燕、梁等国召集重兵的时间点,陈豨也依旧是乖乖等到了秋收。

等秋收过后,手里有了粮食,陈豨才举起造反。

而英布‘在秋收前一个月造反’的行为,在前世一度让刘盈,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之中。

彼时,刘盈根本看不透这件事中,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关系,便单纯的认为:自己实在是没什么战争方面的天赋。

而现在,当郦商亲口道出这句‘英布素来喜欢出其不意,如果起兵造反,也肯定会不按套路出牌’,刘盈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去岁,陈豨大张旗鼓的在代、赵起兵,为什么最终,却毫无意外地陷入了慢性死亡的节奏?

——因为在陈豨等待秋收的几个月时间内,长安朝堂,老早就打开了战争机器的开关!

先是秋七月,太上皇驾崩,陈豨一个‘称病不朝’,便被动启动了长安朝堂,针对陈豨叛乱的战役预案!

当时间来到秋八月,代、赵结束秋收,使陈豨终于凑够造反需要的粮食之时,长安中央的军事调动,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甚至于,当刘邦御驾亲征,自长安率军开拔之时,陈豨,都还没来得及正式扯旗!

这,就是陈豨为何败亡的如此‘顺利’,丝毫没能对刘邦大军造成阻碍,甚至在战争刚开始的阶段,便失去大半个赵国的原因。

——陈豨想造反,就必须等秋收,才能凑够粮草;但对于富拥天下的长安朝堂而言,百十来万石粮草,却根本不需要等秋收!

就像去年,关中还未秋收,国库拨不出刘邦大军所需粮草之时,丞相萧何一句‘官员俸禄暂时发一半’,便使刘邦成功在秋收尚未结束之时,率军从长安出发。

而在刘盈的前世,英布便充分吸取了陈豨败亡的教训,来了一出‘先发制人’,在秋收前一个月起兵。

但很可惜:英布‘先发制人’的习惯,也还是没能躲过长安朝堂的庙算······

“秋七月······”

虽然对英布造反的时间点有十足的把握,但刘盈也还是没忘做出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若有所思的发出一声轻喃。

片刻之后,刘盈望向郦商的目光,也陡然带上了一抹郑重。

“既如此,依曲周侯之意,朝堂当如何应之?”

这,才是刘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怎么办!

不出刘盈所料的话,此刻的长乐宫,皇后吕雉正就‘太子出征平乱’一事,与天子刘邦进行着具体的商谈。

如果不出意外,待吕雉重新回到宣室殿,刘盈出征平乱一事,就将正式提上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刘盈迫切需要掌握的,无疑便是针对平定英布叛乱,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对这一点,郦商显然也心中有数。

见刘盈的神情,也在片刻之内严肃起来,郦商便不由意味深长的一笑。

而后,郦商便淡笑着侧过身,朝刘盈微微一点头。

“家上不必过忧。”

“正所谓:夫战,庙算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英布若反,自当循‘出其不意’,而反于秋收未至之时。”

“然今,臣已知英布之欲,英布之庙算,自谈不上‘出其不意’······”

神情满是轻松的道出一语,郦商便轻笑的低下头。

片刻之后,便见郦商重新抬起头,望向刘盈的目光中,也悄然带上了些许严肃。

“平英布,当非难事!”

“然若欲使战祸困于淮南一地,朝堂当先动,而使英布未及起兵,便困于淮南!”

“又今,英布举兵在即。”

“家上若欲先动,恐当下,便当始做筹谋······”

听着郦商略带郑重的话语,刘盈神情之上,也不由悄然涌上些许凝重。

殿内的氛围,也随着郦商并未刻意压制音量的话语,而莫名躁动起来。

只片刻之后,殿内众人便纷纷将炙热的目光,撒向刘盈那张略显紧张的面庞之上。

——战争!

对于汉室的每一个政治人物而言,每一场战争,都是一次大踏步前进的机会!

只要在保证自己足够勇敢的同时,抱紧一只足够粗壮的大腿,那一场战争,便基本可以同一场盛宴划等号!

而当今天下,能比太子刘盈还要粗壮的大腿,恐怕也只剩下端坐于长乐宫内,即将迎来人生的最后时刻的天子刘邦······

“究竟何事,竟让诸公,皆做此般蠢蠢欲动之状?”

随着一声温和的询问声响起,殿内众人不由齐齐回过头,望向殿门处。

待看清吕雉那略显忧虑的面容,众人也是赶忙回过身,神情各异的对吕雉拱手参拜。

却见吕雉只兴致寥寥的一挥手,旋即神情复杂的走上前,来到了刘盈身边。

看着刘盈朝气蓬勃,又无时不刻带着恭顺的面孔,吕雉几欲开口,也终是没能说出一句话。

见此状况,殿内众人不由稍一对视,旋即将试探的目光,撒向御阶下的母子二人。

——吕雉方才去了哪里,殿内众人,心中自是有所猜测······

便这般默然无语的盯着刘盈看了好一会儿,吕雉终还是哀叹一口气,旋即伸出手,眼含不舍的摸了摸刘盈的脑袋。

“吾儿,又当远行······”

“此出长安,不知吾何时,方可再见吾儿······”

神情落寞的道出一语,不待刘盈开口,便见吕雉强笑着侧过身,望向殿内众人。

“今日晚宴,诸公大可尽兴而归。”

“待明日酒行,诸公便当各备甲胄、随从,以备战事。”

语调淡然的道出一语,吕雉终还是侧过头,再度爱怜的摸了摸刘盈的脑袋。

“吾儿,壮矣······”

“吾儿,即为丈夫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