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篡魏 > 第3章 暗流

篡魏 第3章 暗流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09 22:29:21 来源:转码展示1

临洮是凉州的州都,始建于汉初,坐镇在凉州府中心,正对着帝国北方的草原,近些年东西蒙古合并之后,边境上的摩擦逐渐增多,临洮地位也就越发高了起来。

此时城门处已经有了许多粥铺,很多富贵人家的仆役们忙里忙外开始施粥,几条长龙慢慢往前挪动,虽然粥稀了点,却是许多人活命的指望。

一个城门守卫正在与同袍嘻嘻哈哈说着什么,却感觉有人拉了拉自己,低下头,一个满脸尘垢的小女孩扯着自己的腰甲,怯生生的说:“大人,您能看看我阿母吗,我阿母起不来了,我扶不动她。”

守卫越过小女孩,只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躺在地上,根本已经没了生息,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一边去,你阿母早死了,找个地方葬了吧。”

又和同袍聊了没两句,守卫感受到小女孩还在扯自己,于是直接拂开了小女孩的手。

“贱货,听不清吗,让你滚远点。”

旁边的灾民还在排队领粥,从头到尾没有几个人转头看过这个小女孩。

“大人,求求您了,帮帮我把阿母扶起来好不好,我力气不够。”

小女孩长期营养不良的脸上,两只没什么生机的眼睛只是盯着守卫,麻木的扯着守卫的腰甲。

守卫怒从心起,举起巴掌就想扇下去。

一条马鞭却从旁边抽了过来,直接在守卫脸上抽出一条血痕,接着守卫只感觉一股大力踢在自己胸膛上,直接一个趔趄坐在地上。

他抬头一看,逆着日光,一个面目模糊的年轻人高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面对他,头上用玉簪随意挽了个发髻,黑色襕衫上一条四爪金龙怒目腾飞,端的是气质威严。

四爪行龙服,在凉州这个地方只有一个人能穿,守卫马上意识到面前这人是谁。

他改坐为跪,有些不安的拱手:“拜见靖王爷。”

顾怀不带情绪的声音从马上传来:“孤问你,为何忍心对一个小女孩下如此重手?”

守卫的眼角抽了抽,虽然不知道这个天皇贵胄是犯了什么病多管闲事,他还是不敢敷衍:“回禀王爷,小人们只是奉府台大人命维持施粥场秩序而已。”

守卫搬出临洮知府,顾怀却没什么反应,他扫视了下周围对这场冲突依然没什么反应的灾民们,转头吩咐一个护卫:“把这小女孩的母亲葬了,问问那些施粥的富贵人家有没有人收养,留点钱粮...再来一个人,替孤再给他几鞭子。”

当即有护卫下马称是,一人掏出马鞭走向守卫,一人过来牵起小女孩走向她母亲。

小女孩也不反抗,没有去看正在挨鞭子的守卫,只是转头看向已经打马走远的顾怀。

她想起阿母以前跟他说的,天上有神仙,神仙们都长得很好看,而且穿着很漂亮的衣裳,特别慈悲。

她觉得这个人真好看。

......

凉州知府龚文信如今四十多岁,正处在一个官员的政治黄金期,能在这个年纪成为正四品地方大员,在任个几年,回京基本运作一下也就名正言顺位列九卿了,运气好些赶上好时候说不定还能入阁。

所以政绩对于他是非常重要的,这次震后大旱,灾情如此严重,也让龚知府连纳了两房小妾也没压下去嘴角上火的燎泡。

此时龚知府正在办公衙门和幕僚商量着抗灾事宜,听闻靖王来访,龚知府还是没敢太怠慢,打发开幕僚走出正厅,迎出大门拱手:“靖王爷!”

顾怀下马也拱了拱手,龚文信在任也快两年了,虽然顾怀不太喜欢和官员打交道,但多少也是打过几次照面的,当下寒暄几句,也就一起进了正厅。

又不是在忙政事,龚文信自请顾怀上坐,丫鬟奉上两杯茶,两人才开始聊起正事。

“不知王爷到访所为何事?”龚文信笑眯眯开口了。

顾怀放下茶杯:“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震后孤大病一场想必龚知府也是知道的,孤在王府听人说此次灾情严重,但不知道具体怎么个严重法,于是特地来问问,毕竟凉州也是孤的封地嘛。”

龚文信想了想,打听这事确实也挺正常的,也就没多想:“王爷可算问对人了,下官这几天正愁这事儿呢,灾情也报上去小两月了,朝廷只下令开府仓救济,但赈灾拨款可一点没下来,下官愁得这都上火好久了。”

顾怀面色如常,只是好奇:“哦?朝廷为何如此不重视赈灾?”

嚼了嚼茶叶,虽说对于一个没权的闲散王爷,地方大员只需要礼节到了就可以不怎么当回事,但龚文信知道面前这位虽说没权,但凉州也毕竟是人家封地,也就实话实说了:

“王爷有所不知,内阁本来已经拟了旨,调河南府存粮救济了,但何公公没点头,也就一直拖着。”

顾怀眉头一挑,他不是不知道何公公这个人,而是因为这个人太出名了,没想到这事是他插了一手。

何公公原名不详,是年纪还小的时候自己净身入宫的,入宫后取名何洪,这几年已经做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俨然是北魏第一宦官了。

龚文信眼见顾怀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点点头继续说了下去:“王爷想必也知道,近几年陛下是真不怎么管事情了,太子爷还在东宫读书,二皇子领了台谏,长公主在南边监军,这何公公的威势也就越发足了,听说前段时间下了朝还在南华门边和内阁次辅对骂了个把时辰,真真是让人咂舌...总之何公公没批红,这旨意也就确实下不来,凉州本就地贫,税收不多,仅靠府库赈灾,能填饱多少灾民的嘴?”

北魏的政治权力构成其实是很奇怪的,太祖开国身体力行,每日早朝不缀,偶尔开开经筵,下午还有午朝,晚上还要处理百余奏疏,简直堪称劳模。

到了太宗时期,太宗为了改变文武失衡的局面,只能下放一部分权力,组建了内阁,内阁学士也就是相当于丞相们在奏疏上草拟意见,太宗同意后让秉笔太监批红,一件政事也就这么处理完成了。

于是魏朝的最高权力就如此分为了草拟权和批红权,由内阁大学士们和秉笔太监们分别掌握,而批红权几乎完全凌驾于草拟权。

这也好理解,提意见没啥用,盖了章,你才能办事。

魏皇这几年身体不太好,几乎都在后宫修养,偶尔还要和方士们请教请教长生秘诀,于是权力下放的就更为厉害,很多大臣对此颇有微词,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大家从小苦读诗书,好不容易熬过十年寒窗科举独木桥,爬上来了,却要和太监共事,这对于官僚们来说简直难以忍受的。

果然,龚文信幽幽开口:“陛下也太过信任何公公了,怎么能把国家大事尽数托付呢?”

顾怀摇摇头:“这种事情不好说的...这次灾情波及了哪些地方?”

“凉州府,半个平凉府,百万灾民是少不了的,实不相瞒,下官已经连着上了四封奏疏了,朝廷也只是在敷衍。”

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说起来有趣,上个月有同年过凉州,闲聊之下才知道,朝廷现在有个说法,只要礼送到了,何公公能把事给你办的妥妥帖帖的,行人司行人小吏交了一万两银子,立马外放了实缺知县。要是再这么下去,下官说不得也得走走何公公的门路了。”

顾怀嘲弄一笑:“这可是大手笔,孤一年俸禄也就一万余两,一个行人司的小吏就能掏出来孤的俸禄,是这世道变化太快还是孤太孤陋寡闻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双双沉默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