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从夺舍扶苏开始 > 第9章 长乐宴群臣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9章 长乐宴群臣

作者:鲸仙人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1:55:58 来源:转码展示1

十月初一是新年。

扶苏皇帝在长乐宫大宴群臣。

大秦三公,即丞相冯去疾、太尉王翦和御史大夫冯劫坐在大殿中最显眼的位置。

三公位极人臣,与天子共治天下,享受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政治特权。

太尉王翦乃是大秦扫**的头号战将,天下无人不知其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秦的多半个天下都是他统军打下来的。

王翦入殿的时候,扶苏皇帝亲自搀扶其落座,可见他对这位功勋老臣的敬重。

始皇帝有知人之明和容人之量,他的功臣几乎全部得以善终,绝无“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如今已经年近八旬的王翦,早就已经多年不问政事,安心养老。据说在率军灭楚之时,王翦为打消始皇帝的疑虑,为自己索要了众多田宅。

扶苏即位后,考虑到王氏的战功和拥戴之功,下诏封王翦为太尉。

这样的任命,更多是一种表彰,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

王翦目前虽然任职太尉,实际上并不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他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身在咸阳的王翦绝少露面,此时,他一出场就赢得了群臣由衷的颂扬和艳羡。

刀剑战场上赢来的功勋最重。

有人轻视蔺相如,何人敢轻视廉颇?

哪怕王翦老矣。

三公中,冯去疾、冯劫都是昔日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后人。

在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长平之战中,白起化身杀神,屠杀了将近五十万赵军。

就这这一战,将战国后期唯一可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从云端打落,从此秦并天下,势不可挡。

也就是在这一战之后,上党冯氏正式投入了大秦的怀抱。

如今的冯氏势头正旺,已经多人位列将相。三公九卿当中,竟然有三位冯氏后人,二人任三公,一人任九卿,实在是顶级豪族了。

九卿紧随其后,包括奉常王贲、太仆茅焦、宗正子婴、典客甘罗、郎中令章邯、卫尉杨端和、廷尉韩腾、少府冯毋择、治粟内史李信。

奉常乃是九卿之守,最为亲近皇帝。扶苏任命王贲这位功勋战将担任奉常之位,统领九卿。王翦、王贲、王离三代人全部担任要职,扶苏如此安排,既是对王氏拥戴之功的酬谢,也显示了他对王氏家族的绝对信任。

太仆茅焦,曾经力谏始皇帝,是一位刚正敢言之人。

宗正子婴,是始皇帝的弟弟长安君成蟜之子,扶苏的堂弟,胡亥的堂兄。扶苏继位之后,令子婴担任了宗正之职,处理皇族外戚的相关事宜。

典客甘罗,年十二的时候就已经官拜上卿了,是一位足智多谋之人。

郎中令章邯,曾任内史。目前除了统领郎官、守卫宫室的郎中令的本职外,扶苏二世皇帝令他从骊山刑徒中挑选十万精壮,编为一军。听说这支军队已经开始训练了。

卫尉杨端和,也是一位军中名将,攻魏灭赵,未尝一败。

廷尉韩腾,曾任南阳守、内史,又称内史腾,曾攻灭韩国,是一位文武全才。他对于律法十分精通,是天下秦吏的楷模。

据说,他的下属至死不敢忘记他的教诲,躺在墓里还要继续学习他的《为吏之道》。

少府冯毋择为同样是冯氏后人,三冯之一,处事决断,精明干练,可堪大用。

治粟内史李信,同样是一位功勋卓着的名将,虽然在灭楚之战中失利,但随后跟随王贲破定燕齐,重新证明了自己。

其余在咸阳的重要官员也全部来到了长乐宫中。

内史蒙恬、将军蒙毅、王离更是紧随二世皇帝左右,以显亲信。

内史蒙恬受到了两代皇帝的青睐。内史是天下郡守之尊,掌控京畿,非亲信,不得任此职。

将军蒙毅、王离等等,全部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可谓权势滔天。大秦最重军功,这些掌军将领的实际权力远超文臣。

羽林将军英布、期门将军彭越和虎贲将军韩信,各领一军,护卫在殿外。

这三人都是二世皇帝扶苏最近提拔的,一上来就能提领禁军,未来不可限量。

……

作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重大庆典,这次宴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新皇帝,还很年轻,他将执掌大秦很多年。

他是大秦的主人,他的一言可决天下兴衰,他掌握着天下黔首的生死命运。

他一举一动,都将被无数人无数次的解读,以寻找隐藏在其中的“隐喻”。

比如扶苏摸了摸胸,就会被聪明的政客们解读为二世皇帝要对匈奴动手了。

比如扶苏喝了口水,会被解读为二世皇帝要加税了。

凡此种种,令人苦笑不得。

在不久之后,扶苏皇帝的“新年贺词”——诏书,将会在大秦四十个郡国里广泛传播,供臣民们一遍又一遍的学习体悟。

相信各地的王侯、官吏和豪强们,将化身熊猫,使劲咂摸扶苏诏书竹简的滋味,希望通过其中的文字,预测扶苏皇帝的喜好和帝国的未来的动向。

毕竟大秦是政治的国度,连传舍的黑驴都喜欢载着权力更大的官吏前行——这样它们可以得到更多的草料。

总的来说,这次长乐宴会是圆满成功的。

首先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扶苏皇帝回顾了大秦先王们创业的艰辛,劝告全体秦人珍惜大一统的格局和在大秦统治下黔首百姓的美好生活。

随后,他深情的回忆了孝公变法以后,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充分肯定了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帝对大秦发展强盛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世皇帝表示,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大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度,是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是天下黔首归心并将行之万年的王朝。他表示自己将继续沿着先王的道路前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大秦的富国强国之路。

接着,扶苏皇帝表示,为了大秦能够更好的发展,将采取八大改革措施,包括减免赋税、减少徭役、停修长城、停修阿房宫、审定秦法、打击贪官污吏、秦字简化、成立内廷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

最后,扶苏皇帝描述了万世一系的美好愿景,希望全体臣民紧密的团结在自己身边,为万年大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群臣们积极称赞二世皇帝的英明神武,通过十万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大秦和皇帝陛下的忠心。

宴会在轻松欢乐的乐曲中。

乐曲是扶苏皇帝命令宫廷乐师新近排练的,名为《难忘今宵》。

大家听说后,又开始一致称赞二世皇帝音乐素养极高,臻于化境。

......

朝臣们踏着乐曲一路出宫,努力思考着今晚二世皇帝的真正意图,好去逢迎。

他们的焦点集中在赋税徭役的减免和停修长城上,前者将动摇帝国的财富根基,后者更是将帝国暴露在了匈奴的铁蹄之下。

扶苏皇帝打算对匈奴用兵了,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可他偏偏减免了天下赋税,那这钱从哪里出呢?

扶苏皇帝要打击贪官污吏了,他是要打击前朝的权臣还是打击其他皇子,也就是现在的诸侯王的势力?

反而是新成立的内廷,并没能引起大家太多的兴趣。

大家普遍将其视为尚方、尚书一类的职位。

直到不久之后,这个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内廷,成为帝国的中枢,真正的权力中心。

一切决策奏章都要通过这一机构上传下达,内廷完全架空了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廷。

虽设三公,事归内廷。

扶苏皇帝通过这种方式将权力高度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一个要干大事的皇帝,绝不允许权力的分散。

后世皇帝继位之后,也都迅速发现了这一机构的优越性,并且将其一直延续了下去。

扶苏皇帝的内廷,分为六部。六部的长官为主事,是和县令一样六百石的官员;下辖若干执事,不过是二三百石的官员。

六部中,吏部主事为曹参,民部主事为萧何,礼部为俪食其,兵部主事为周勃,刑部主事为陈平,工部主事夏侯婴。

他们全都是扶苏过去几个月陆续从全国各地征召到洛阳来的,很多人之前只是大秦的底层官吏乃至黔首。

然而,扶苏对他们十分的重视,寄予了厚望。毕竟在另一个时空里,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了。

这些人的权势,将随着大秦进击的的脚步一同扩张,以后将丝毫不逊色于九卿,直逼三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