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此星安处是吾乡 > 第62章 拍案惊奇(真)

此星安处是吾乡 第62章 拍案惊奇(真)

作者:水月山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26 12:06:20 来源:文学城

“你……”

星华呆呆地望那抹熟悉的倩影,一声惊叹,脱口而出。

有莲头戴青玉发饰,绾着蓝翠镶珠琉璃簪,柳眉一笔笼烟,凤目一瞥含情,粉妆玉琢,朱唇皓齿,娉婷婀娜的身段上,着一袭翠绿广袖流仙裙。虽无殿中其余女子那般彩绣辉煌,其姿之雅,却恍若九霄玉女,神妃仙子。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星华从未料到,盛装打扮的有莲竟是如此的花容月貌、风华绝代。而比起容貌,她更为在意的是有莲的嗓音。也不知星黎这丫头做了些什么,使得她在短短一日嗓音尽数恢复不说,其原声竟也是这般的悦耳动听,宛若天籁。

沉默片刻,有莲的脑海中,忽然响起了星华颇为震惊的话语:“有莲,你的嗓音怎么……这般动听?”

有莲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喉间,隐隐流露出一丝激动与欣喜,亦传声道:“华,是星黎仙上吩咐有莲吃了一朵红色的莲花,此后,有莲的嗓音便恢复如初了。不过据她所言,这朵红色莲花的效果只能维持几日。堪堪应付过这一阵,往后,还得仰仗您的造化丹慢慢调养……”

“红色莲花?难道是……幻妙红莲?”星华在识海中喃喃自语,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丫头,竟把那朵极其稀有的幻妙红莲就这么轻易的给用了,还真是暴殄天物啊!当初那朵莲花可是……”

“幻妙红莲?那是什么?”

“幻妙红莲相传生于西天梵境佛祖座下,出世不多,星黎那朵也是机缘巧合才能得到罢了,不过既然她给你吃了,那便吃了吧。有莲,你从前的嗓音,倒是颇为令本公主惊艳啊……”

“承蒙您夸奖,不过……”

有莲见话题越扯越远,连忙提醒道:“华,外面还有那么多人看着呢!我们肉身就这么一直僵着,未免……未免有些不妥吧……”

“啊,也对,正事要紧,先办正事。”

星华终于从她那动听的嗓音中回过神来,而有莲亦是笑意一收,郑重地传音问道:“华,我们接下来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星华的话语中忽的捎上了些许玩味之意。

“既然这出好戏的剧本戏子皆全,那自然,是粉墨登场了!”

…………

且看这青云宫中,也道是众目睽睽,乾坤朗朗。圣明居上,百官位下,文武班列齐整,净炉焚香。无锣无扇,无粉无妆,一出大戏还未升幕开场,台下众看客,却早已陷入魔怔业障。

“生角”鸿渊:兼灵国广平王、正一品将军、御前侍卫三职,位极人臣。父母早年失散,暂无亲属,其性铁血肃杀,刚正不阿。

“旦角”陈莲儿:灵国世家陈家三房幺女,知书达礼,兼善六艺,十四岁那年曾因战乱失踪过数月,后被其父寻回,久居深闺至今。

这二人今日于此相逢,戏是风月戏,台是“青云台”。只不过与寻常折子戏不同,今日在青云台上这出大戏的看客,亦被这生旦之角算计入了戏中。向来都是看者心的他们,也终将是这剧中人。

大幕开场,没有咿咿呀呀的陈词滥曲,没有锣鼓喧天的醒场之音。鸿渊就这么定定地望着跪伏在地,“浑然未觉”的陈莲儿,一派莫名惆怅且热烈的神情。

“你是……”

生角开嗓,本是武生一个,却粗中有细、文武双全。

“民女陈莲儿,叩见陛下、将军!”

陈莲儿略有些颤抖地跪地行礼,似乎根本未曾听到鸿渊的话。她的声音虽好听,却磕磕巴巴,似乎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阵仗:“小女入宫途中……因家事耽搁,误了时辰,求……求陛下、将军和诸位老爷们……给小女一个……一个机会。”

旦角开嗓,唱的是一出小家碧玉入庙堂,可怜兮兮,凄凄楚楚。烟花粉黛中,是为闺门旦。

众看客眸光在生旦之间来回流连,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旦角年幼无辜,生角却好似不知情从何起,对这旦角一往而深,评头论足一番,却难明其中滋味。

观者中,身份最为尊贵的那位郡王陛下与下方诸看客一样,亦对鸿渊的反应甚为吃惊:“鸿兄弟,你认识这丫头?”

鸿渊自知失态,连忙反身叩首,言语之中的震惊与激动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陛下,微臣……微臣不知,只是她……”

“嗯?”

“只是她生的太像微臣的一位故人,一时错认……”

“是么?”

平和郡王神情不见喜怒,目光瞥向下方连连叩首的陈莲儿:“丫头,起来吧。”

陈莲儿一刻也不敢怠慢,慌慌张张地起身,却是不敢抬头望向端坐上端的达官贵人。那般楚楚可怜的模样,可着实撩拨了一番众血气方刚的年轻官员们的心弦。

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响起。

只见下方一位身着三品官服的文官起身,向台上高声道:“陛下,臣斗胆,有一事相谏。”

“温爱卿有何事?”

平和郡王眉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位进谏的那官员颇有不满。

“陛下,军中失期,按律当斩。官员失期,理当入刑。此女在鸿将军招亲会上失期,虽罪不至死,但也理应视为自己放弃招亲,逐出宫去才是!”那四品文官一本正经地说道,又一指下方的陈莲儿:“陛下,微臣观此女面相隐隐有妖媚之气,恐败坏皇家体面啊!”

净角开嗓,扮的是个副净相儿。乍一看,便从骨子里透出一阵奸诈之气,颠得一手好黑白。

“冤枉!”

陈莲儿闻言顿“觉”委屈从中而来,眼眶泛红,泫然欲泣,又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民女冤枉啊!家父病倒,民女日夜忧心……不忍离去,今日失期……也是……也是因此啊!”

旦角这一手吊嗓鸣冤,“唱”的场中人那叫一个个唏嘘满面、我见犹怜。生角鸿渊虽堪堪在高台之上坐下,神情却是差点“按捺不住”,握着酒杯的手也微微泛白,似乎“见不得”这陈莲儿的半滴泪珠。

“温知司,你此言就不妥了。”

下位另一侧又起一人,即刻反驳:“温大人虽掌管进谏案牍奏状,有监察之责,但这毕竟并非一国大礼大典,而是为鸿将军招亲。一切当以陛下、鸿将军与王后的意愿为佳!陛下、将军还未发话,温大人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进谏,莫非是想越俎代庖?”

此话之中暗藏机锋,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莫说是那些权当好戏的看客,便是那“楚楚可怜”的旦角陈莲儿都察觉出了其中利害,眼泪一收,沉默不语。

又一净角开嗓,是为正净,言语锋芒毕露,却又义正言辞。

那温姓知司看清发语之人,面色微凝,略一思索,反驳之言竟是张口就来:“陈大人,这是你陈家的丫头,你想尽办法维护,鄙人无可厚非。但失期就是失期了,王后也曾言,此次招亲应当公平公正、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你如此袒护她,又是何居心?难道你陈家就能高人一等?”

还真不得不佩服这副净的“唱”功,语锋一绕,竟反倒变成正净的不是了。

“哎,温大人此言差矣,这丫头不过是我们陈家三房的幺女,能入的了青云宫已经算是她的造化。陈家自有比她更好的姑娘,根本不值得老夫来偏袒什么!”陈大人义正言辞地反驳,眼神不经意地望向前方那四十九女中的几人,但目光也是一触即收,又道:“但你一个四品大官,竟然空口白牙污蔑一个姑娘家家‘妖媚’‘有损皇家体面’,即便她不是我陈家的,老夫也要站出来为这可怜的姑娘讨个公道!”

这都说啊,姜是老的辣。正净分明就是块老姜,别的不知,这嘴上功夫也不比副净差到哪去。

二者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杀得那叫一个你来我往,好生热闹。惹得看客们纷纷“拍案叫绝”,有人称赞正净怜香惜玉,有人力挺副净深明大义,青云宫中自成两派,泾渭分明。

而这算计一切的生角与旦角各自沉默,就好像这一切与她们全无干系。

终于,坐于首位的平和郡王听得实在厌烦,开口斥责:“够了,你们两个消停点!”

爱卿也不说了,“够了”二字也出来了,可见这位王,也终于心头不喜了。殿内顿时噤声,陈大人与温大人横眉冷对,各自将头偏向一边,便似仇敌相见,分外眼红。

“你,和本王说说这陈莲儿,还有按着宫中旧制如何定此事?”

平和郡王一指先前那太监,颇为烦躁地说道。

这也怨不得他少了几分耐心,毕竟平和郡王从前也是个军中人物,虽识字知书,但这性子却直来直去惯了,尤其讨厌这些权力斗争的门门道道。这两日因一张缴金令,他已经受够了这些大臣们势利奸邪的嘴脸,一个自家兄弟招亲会要还让他伤脑筋,他能不难受吗?

太监原本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意,如今乍一听到郡王的冷言冷语,顿时吃了一惊,连忙斟酌语句回道:“陛下,这位陈莲儿乃是世家陈家三房的幺女,经才考入选五十女之一,颇善琴艺作画以及女红,是有真才实学的。吉时过,钟鸣已止,的确应算作失期,但这……宫中旧制并未有条目细说这“招亲宴失期”该当如何。因此老奴斗胆,请陛下圣裁!”

那太监之言点到为止,明显是和了一手稀泥。

秦、陈、顾、温、魏,还有一个被剿灭的前朝洛家,是为灵国的六大家族,各家鼎立,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陈氏乃世家大族,在这朝堂之上也有一席之位,而鸿渊将军显然也与此女有些不清不楚的联系,此为其一。温家素来与陈家不合,无论是前朝还是今朝,在圣上面前多与陈家针锋相对,而温家更是出过过宰相,家大业大,此为其二。

其一其二相合,这两边,都不是他一个小小太监能得罪的起的。

平和郡王显然也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他望向仍旧在“惆怅”中的鸿渊,以及下方那不知所措的陈莲儿,皱了皱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陛下,请您圣裁!”

陈大人与温大人见平和郡王踌躇不定,几乎异口同声地同时高声谏言,至于各自心中在想些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王后到!”

通报之声忽然响彻了整个青云宫。

终于,这场大戏的始作俑者兼戏本先生“秦黎”现身了。也不知是觉得各角有哪位“唱”的不好,还是戏文本就将她自己算在其中,无论如何,她的亲自上阵,终于将这场好戏推向了顶峰。

至此,这出大戏的戏子,算是齐全了。

“温老头!你说什么混账话!哪来什么‘妖媚之气’?我看你这个老不死的才是一脸妖媚之气哩!”

尖酸泼辣,不愧是她。

鸿渊心里暗自一笑,原本的“焦急”也渐渐淡了去,一张脸谱之上‘五味杂陈’兼‘五彩斑斓’,根本无法断定他心中所想。

秦黎一马当先,走在最前,一身可称得上“金碧辉煌”的服饰,闪瞎了宫中众看客的双眼。而她身后则跟着足足五十位宫中婢女,怀中各自抱着一物,十八般乐器那是样样不缺。

秦黎头戴彩霞金凤冠,一双三环朱雀耳坠分饰两侧,项上朱玉璎珞闪耀。明黄的凤袍长长地拖在纤尘不染的青云宫地面,腰间穗子玉佩齐全,俨然是按着皇后礼制和排场做了个全套,舒华贵气盈满。

温大人如何也不会料到,这位在人前向来端庄得体的皇后竟会如此说话,言语中尽是戏谑。以至于连嘴皮子功夫早就磨练的炉火纯青的他,也在在此时失了声,不知该如何反驳。

秦黎吩咐那五十婢女将选才所用的乐器书卷各自放下,便快步走至温大人身前,咧嘴一笑。那口雪亮的白牙,与她满身的金黄一样耀目。

“老头儿,本宫也来晚了,也失期了。怎么?你还想按着‘规矩’将本宫也一道逐出宫去?”

“微臣……”

温大人满脸尴尬,还隐隐地有一丝轻视,但无论如何,这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王后……自然与此女是不同的……”

看着温大人吃瘪,正净陈大人那叫一个乐不可支,掩面偷笑,高台两侧官员也隐隐响起了低低的哄笑之声。

“是吗?本宫倒是没看出什么不同!”

秦黎冷冷一笑,忽然走到殿中,拉起“不知所措”的陈莲儿那双白净的纤手,低声安慰了几句,便牵着她至平和郡王所坐的高台下,向上高声道:“妾身来迟,望陛下海涵。”

平和郡王对自己的爱妻自然是百般维护,哪有不“涵”之理?只见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对先前秦黎那一番“粗鄙”之言置若罔闻。

“温老头,我若不是陛下的王后,而是和这陈莲儿一样的身份,你还会说出这‘不同’二字吗?”秦黎矛头直指温大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莫说此事,单论你个老不死的在背地里非议本宫的话,本宫可是没少听呢!什么‘不合体统’‘出身卑贱’,你不觉得你自己很没羞没躁吗?”

“我……”

温大人刚想反驳,话音却被秦黎盖了下去。

“本宫十五岁便随着郡王陛下南征北战,莫说什么‘巾帼不让须眉’了,光是死在本宫手中的亡魂就有数以千计。若是让你个老头上回战场,你怕是要哭着叫娘呢!羞羞羞!”秦黎得理不饶人,越说越起劲:“温家家大业大,那是你先祖积累下来的。本宫请您老自己凭着良心算算,这一世荣华,倒底有几分是你自己赚来的?”

温大人面色涨的通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怒的。他指着秦黎,喉中“咯咯咯”几声,愣是说不出一言半句。

有道是“言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如今这戏台上,戏本先生与副净的对决,那叫一阵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看得众人是目不假接、畅快淋漓。

旧言曾道:“三个女人一台戏。”便是星黎、有莲与星华三人,撑起了这出“才选青云宫”的场子。

终于,秦黎停下滔滔不绝地话语,重重地喘了口气。忽然,她身子一矮,长袍席地,竟跪下拜了三拜,不过这拜的并非平和郡王,而是殿门外晴朗澄澈的天空。

此突兀举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唯独高台上的鸿渊神色一动,嘴角闪过一丝淡若不见的笑意。

“陛下,借着今日鸿大哥的招亲典礼,妾身也有一事启奏,望陛下恩准!”

“王后,你……”平和郡王目光惊疑不定地望向秦黎,而她则报之以安慰的眼神,又肯定地点了点头,以表决心。

“你说吧。”

“谢陛下!”秦黎起身,又转向一直神色莫名的鸿渊,说道:“鸿大哥,小妹此举的确有些喧宾夺主了……”

“无事,殿下请便。”

鸿渊目光似乎黏在了陈莲儿身上,根本无心留意秦黎的话语。他这般模样,也引得场中诸看客一阵咋舌。将军与王后今日仿佛齐齐抽了风,一个含情脉脉,一个尖酸刻薄,实乃天下奇观。

“本宫今日,带来了一封信,一封前朝皇后秦家秦婉容的信。”秦黎从怀中掏出了一只木盒,众众地摔在温大人身前桌案上,木片四散纷飞,一张古旧的信纸,从中飘落。

“温大人,您不是曾言本宫出身卑微,不配这王后之位吗?现在瞪大您老的眼珠子好好瞧瞧这封信上的内容,再说本宫究竟配不配!”

字字铿锵。

郑重起来的星黎,便似星华当年。褪去了年幼的天真,褪去了满身的浮华,借岁月画眉,以江山点彩,于这朝堂之上,一展巾帼雌风!

本章标题引用自《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的名字。

特此说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拍案惊奇(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