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玄幻 > 春秋仙国 > 第三章 热闹的朝会

春秋仙国 第三章 热闹的朝会

作者:明月欢乐刀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0-06-17 09:28:26 来源:转码展示1

太阳还没有升起,就听见声音:“公子该起床了!”

范天诚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看了看窗外,无辜的说:“太阳还没晒进来,再睡会。gsgjipo”

他说完,直接蒙着被子开始睡觉。

“公子快起床,不然我就闯进去。”小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范天诚猛的坐起来,自从懂事就没让小柔服侍过。连忙说:“别进来,这就起。”

房门打开,一群小侍卫走进来,开始给他穿衣洗漱。

他感觉非常无奈,又是换衣服,又是换鞋子,连头饰都换了。没想到参加朝会这么麻烦,真后悔用天雷修炼,不然也不会被逼着去处理政务。

“这么早就去?还没吃饭呢!”范天诚看着要走的架势,连忙说。

任长勇躬身解释:“朝会结束再吃饭,如果时间太长,就直接吃午饭。”

范天诚感觉又被天雷劈中,直接楞在哪里。他半夜就感觉很饿,只是懒的起床,难道还要忍到中午。连忙摇头说:“现在就上饭,快点饿死我了。”

任长勇无奈的翻着白眼,小声的说:“再不去就迟到了,还是先参加朝会,再吃吧!”

范天诚坐在案桌前,直接耍起性子说:“不吃饭,就不去朝会。”

一会功夫,案桌上摆满饭菜。他闻着香味胃口大开,开始吃起来。

旁边的任长勇看着外面不断升起的太阳,不断唉声叹气,最后额头都急出汗来。

范天诚慢条斯理的吃完,刚要休息下,直接被任长勇抓起来,就往议事殿赶去。

他无奈的跟着,摇头说:“每天这么早去议事,父王能受得了?”想起仁王的性格,是不可能每天这样的。

任长勇尴尬的微笑说:“原本三天朝会一次,现在改成七天一次。好像养成半月一次,结果被王后否决。”

范天诚想了想这才符合父王的性格,也就母后能压住。

他们走到议事殿时太阳都高高挂起。

议事殿前,身穿胄甲的任侍卫长,在不停地走动,看到这边,连忙跑过来,躬身诉苦:“大公子啊!你可算来了,大王和众位大臣已经议事多时。”说完还瞪了眼任长勇。

任长勇吓得浑身一哆嗦,这个侍卫长正是他的父亲,从小被教育到大。

就连范天诚也有些害怕,从小父王没有时间教授武功,都是任侍卫长传授,以前没少受苦。

他连忙躬身还礼:“多谢侍卫长。”

任侍卫长带领向内走去,任长勇却老老实实留在大殿外,等候结束才能和范天诚一起离开。

任侍卫长进去躬身行礼说:“公子到!”随后留下范天诚,直接退出议事殿,还紧紧关上门。

范天诚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喊:“拜见父王,拜见母后!见过众位大臣。”

众位大臣看见礼貌的范天诚,都微微点头回礼。

范天诚抬头观察,看见父王和母后都坐在上面,本来后宫不能干政,可是琅琊国例外,要是没有李氏,现在有可能直接灭国。

就连大臣有不懂的时候,都要请教李氏王后的意见。

李氏王后也很有分寸,只出主意,从来不发号施令,都是说给仁王听,仁王同意才发号施令。

下面四排案桌,领头的分别是司徒赵立负责民事户籍;司马钱卒负责军事征伐;司空孙福负责民耕赋税;司寇李严负责刑事律法。

他们后面坐的都是,各个部门的下属官员,悉数也有三十多位。

李氏看见儿子到来,开心的指着下方的空着的案桌说:“诚儿快过来,坐到这里。”

仁王面色难看,对范天诚的迟到非常不满。

范天诚向前走去,刚刚走到案桌前,有可能因为吃的太饱,也可能因为紧张,直接张口打嗝。

议事厅安静下来,都看着范天诚。特别是仁王脸色更吓人,直接拍案指着门口呵斥:“给我到门口站着听。”

范天诚也无奈,这打嗝真不是能控制的,只能转身走到门口。老老实实的站着。

众大臣都在微笑,只是把范天诚当成小孩看待。按照仁王的境界,再当几十面国王也没事。公子的成长并不急躁,可以慢慢来。

他们对着这个公子已经很满意,比其它国公子强很多。年仅十五就熟读诗文经意,武功也是天才。当然诗文经意是被李氏拿着棍子熟读的。

其它国公子有可能还在春游玩耍,调戏少女。

范天诚低头现在门口,听见大臣不断诉说国事。从军兵训练,到大周形式;从苛捐杂税,到春耕夏收……很多事,听着听着都快睡着了。

大臣都说完,整个议事厅才安静下来。

都看着仁王,等待他的说话。仁王像被惊醒一样,求助的看着李氏。

这表情就知道,仁王又没听进去。大臣都已经习以为常,知道还是李氏拿主意。

李氏低头认真思考,也是为琅琊国费劲脑汁。

李氏抬头看见仁王求助的眼神,心里就来气。当初也问对方为什么这么不想处理政务?

仁王的回答差点气死她,仁王说:父王就是被百姓逼着建国,他更是被拿着棍子撵着坐到王位,谁想当啊!

其它国为了王位拼死,琅琊国却看见王位都躲。也是因为这种性格,对待百姓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非常受百姓爱戴。

李氏小声的说:“兵事、民事和律法,还是按照以前就可以,现在最主要的是春耕和夏天的洪涝。”

仁王迷糊的问:“为什么兵事不考虑,天降神石,不应该非常动乱吗?”

不止仁王不明白,就连下面的大臣也疑惑的看向李氏王后,等待解释。

李氏想了想严肃的说:“神石降临,大周暗流涌动。但是我们琅琊国地位特殊,西面的鲁王不喜战争,不会有威胁。”

说到这里都暗暗点头,知道现在的鲁王确实不喜战争,只知道守旧。

李氏接着说:“北莒国对我们虎视眈眈,但是大齐正在磨刀霍霍,像大开疆土。莒国一直防备大齐,没有精力对付我们。”

又指了指南方说:“郯国刚被南吴国攻击,还在修养生息,没有十数年是不可能有精力功法我们。”

仁王和众大臣听见后,都点头表示明白。

仁王一拍案桌说:“好,那就讨论下怎么春耕和防治洪涝。”

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讨论,各种意见都有。有的刚说出来,就被旁边的打断否定。

范天诚也知道这是最重要的时候,春耕的好坏,关系琅琊国一整年的温饱,也关系到今后的发展。

他明白琅琊国地处沂河流域,北面、东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丘陵,只有中间沂河两岸是平原,适合农业生产。

但是每到夏季,雨水增多,山上的雨水汇聚沂河,就经常形成洪涝。雨水减少,又会形成旱灾。每年不是洪涝,就是旱灾,弄的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最好的是去年,风调雨顺,百姓才能吃饱。这已经是几十年一遇的好天气,要是再看天吃饭,弄不好又的饿死大批百姓。

每年寒冬刚过,春分来到时,就是讨论农耕的时候。因为再过一个月左右,就要播种,不提前弄好,等夏季洪涝或者旱灾,就会颗粒无收。

李氏也很头疼,政事还可以帮忙,这春耕是真不了解。

她抬头看向儿子问:“诚儿有什么注意吗?”

范天诚正在专心思索,脑海不断出现旱涝治理和春耕播种的画面,在根据画面不断思考,怎么解决琅琊国的问题。

他听见母后问话,不自觉的说:“有点想法,但必须去查看沂河和耕地情况,最终才能确定。”

没想到幼稚的公子,能说有办法,都露出不信的目光。

范天诚也知道走着天方夜谭,毕竟连宫门都很少出去,更别说了解春耕。

“啪!”仁王拍着案桌站起来,大笑着说:“好,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再举行朝会,要听到你的办法。”

他又接着向门外喊:“任小武进来!”

任侍卫长躬身走进来,弯腰等待命令,任小武就是侍卫长,还是任大勇的父亲。

仁王看着下令:“你跟着公子,走访沂河和各个耕地,一定要保护好。嗯!现在就快去?”

任侍卫长躬身称:“诺!”领命后,带着范天诚向外走去。

范天诚还迷糊着,只是随便说说,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真想跑回去问问父王,是不是傻了?

李氏责怪的说:“我们都没办法,诚儿能行吗?”

仁王微笑着,低声说:“没打算他会有什么好办法,只是让提前锻炼。过个四五年就能接替王位,我就……嘿嘿!”

李氏听见很无奈,这是打算坑儿子啊!

下边的大臣都低着头,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也没有听见。又继续讨论春耕和旱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