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春秋大领主 > 第445章 国君:可算轮到俺表演啦!

春秋大领主 第445章 国君:可算轮到俺表演啦!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16 02:59:58 来源:转码展示1

智罃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对于晋国来说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如果智罃一病直接病到去世,晋国的卿位肯定会发生变动,不出意外将由韩厥接任元戎一职,其余卿位则是分别进行调动,再由智朔获得一个卿位。

要是智罃没病到会去世的地步,晋国的很多国事不得不暂停下来,其中南征肯定是要延后,乃至于不会发起南征。

所以,对于晋国来说,智罃真病或者假病都将影响到太多事情,不止是晋国内部,还将包括对国际局势的牵动。

众人让智罃好好休息,出去外面找个地方进行交谈。

国君说道:“需遣使往‘梅里’告知吴子(爵位),今岁我恐难有所作为。”

这个“梅里”是吴国目前的都城。

众人听后,默契地无声颔首。

现在这么个年头,一国之君生病或驾崩将使得很多国事中断和暂停,执政一旦生病或去世也会起到相同的结果。

晋国跟其余诸侯国还有一个根本上的不同。

各个列国的执政只是执政,军务权力大部分是掌握在一国之君手里,晋国这边的执政还是元帅和一个军团的主将,等于说晋国元戎手里同时握着军政大权。

诸夏的政体大致上相同,之所以有“大致”这两个字,主要是周王室和晋国都有“常务卿大夫”的职位,很多诸侯国却是只设卿大夫而没有“常务”这种职衔。

简单的说,各国可以有很多的卿大夫,问题是那些卿大夫不像晋国的“常务卿大夫”权利那么大,更多的权力或是掌握在国君手里,也能是分得更散了一些。

那么,不管智罃是真病还是假病,晋国的领导暂时失去了军务和内政的能力,致使很多事情没法去办,很合情合理的吧?

至于说晋国什么时候再能有所动作,看的是智罃什么时候能够处理国家事务,又或是智罃病逝让晋国换个新任的元戎。

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期盼晋国派来援军的吴国,接到晋国使者的通知,绝对会脱口骂道:彼其娘之!

国君又说道:“各家征召纳赋照常,往‘虎牢’屯兵。”

这个“虎牢”是范氏新占的封地之一,位处大河的南岸。

士匄和士鲂对视了一眼,极力压制喜悦。

老范家从郑国身上咬下了一块肉,为了防止郑国的反扑长期驻扎一个“师”以上的兵力。

不是说范氏对上郑国有多么大的压力,国家出动军队进驻“虎牢”对范氏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话又说回来,国君确认修个关隘,范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没将“虎牢”给修成。

只是,干什么都效率缓慢是现如今的一种常态,老范家也不算拖拖拉拉,他们能像阴氏想干什么用最快的效率完成才是一种反常。

国君那么安排显得很有智慧。

晋国屯兵在大河西岸的“虎牢”对郑国形成威胁,郑国必须做出该有的反应。

郑国除了整军备战之外,必定会去找楚国求援。

这样一来,晋国就不算完全把吴国给卖了。

国君的提议得到全面通过。

他估计没预料到自己说的话,能有这么好使的时候,以至于神情恍惚了那么一下下。

事实上,他也就回国的前一两年说话管用,随后就一再被智罃压着。

现在几个“卿”并不是因为给国君面子才赞同,只因为国君的提议对国家有利的同时,照顾到了各家的需求。

一样是纳赋,出一个“师”就算完成今年的纳赋额度,谁不愿意?

后面国君再调兵?近几年国家的进项那么多,拿国库里面的东西出来呗。

他进一步试探道:“中军佐不可南下,由上军将统兵,可否?”

上军将是谁?是中行偃啊。

韩厥不吭声。

在智罃生病为前提,作为中军佐的韩厥是应该留在“新田”这个国都,真发生了智罃病逝的事,中军佐韩厥可以及时上位接手各种事务。

从这里也就表明一点,国君希望韩厥能够顺利接班。

对于韩厥成为新一任元戎,一家就会有一家的看法,有什么意见也不是现在能提的。

到时候谁赞成谁反对,要看韩厥的手腕,更需要国君将利益分配做好。

中行偃见没人赞同或反对,开口说道:“愿从君上之令。”

国君脸上的笑意更真实了一些,看向吕武说道:“司徒需紧盯各家春耕。”

吕武简单地应道:“诺。”

接下来,国君又逮着好几个人一再下达任务,大小事都是事。

结果是接到任务的人都认真答应下来。

这就好像智罃一病,晋国立刻上演了大团结的局面,国君也进入到乾坤独断的时刻。

国君走后,几个“卿”有人走有人留。

吕武本来是要走了,没出智氏家门前被智朔邀请过去。

其余“卿”对老智家专门将吕武留下,少不了进行一些有的没的猜测。

“下军将……”解朔有些忧虑地看着魏琦,问道:“与智氏走近?”

魏琦笑着反问道:“有无诸事,不可往来?”

盟友归于盟友,什么事情都要管的吗?爹妈都没这权利。

也就是解朔太紧张,导致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被吓唬到。

吕武跟智朔的再一次见面是在一处凉亭,算是老智家刻意地迎合吕武,也不想将见面搞得太正式。

“君上所为……”智朔脸色很差,不知道是病根未痊愈,又或是心情极度不美丽,说道:“我心寒也!”

吕武不好随便接话。

讲的是智氏已经查出传言搞得满天飞是国君的手笔,又或是国君已经在安排智罃病逝之后的领导班子?

不管是哪一件,国君是真的冒犯到老智家了。

智朔问道:“阴氏为何与韩氏关系如此?”

很早之前,韩氏跟阴氏没走得多么近,却也是不错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阴氏跟韩氏越走越远,使人有些看不明白。

吕武已经知道智朔邀请见面的用意,说道:“韩伯不喜纷争,阴氏若要有所得,需争也。”

这个解释就足以说明一切。

韩氏不喜欢搞事是他们的事情,获得卿位自然能稳坐钓鱼台,采取保守的家风策略。

曾经的阴氏也就那样,不争哪来的今天。

要说吕武在崛起的过程中有受到韩氏多少恩惠,只是一开始的狐假虎威,其余真的没有了。

智朔点头,说道:“我原以为阴氏与魏氏必有所争,未料阴氏可舍,魏氏理智如此。”

哦!

是吧?

要说起来,阴氏和魏氏的矛盾才是真的大,两家却能努力找到利益共同点,再去搁置另外的争议,保持互相友善的共同发展。

智朔又说道:“阿武,阴氏奋起得我家相助。诸事良多,不可忘也。”

吕武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阴氏是有得到智氏的不少帮助,关键智罃没少占阴氏的便宜,只是一种等价的交换,非要论出一个谁吃了亏就有点过分。

智朔又讲了不少事情,提了一句吕武不要忘记智氏的帮助,往下就只是闲聊。

他这个叫点到为止。

只是把吕武搞得有些小郁闷,一些本来想找机会好好谈谈的事情,决定还是从此不主动开那个口。

往后的一段时间,晋国……,至少是“新田”显得无比平静。

春耕结束之后,中行偃统率四个分别只有两个“师”的军团南下,前往“虎牢”静待下一步指示。

而在这期间,阴氏与智氏的“订婚”进行得比较高调。

当然不是吕武想要高调,纯粹是智氏大办特办,搞得各家想不知道都难。

智氏与阴氏确认联姻的同时,他们也跟赵氏的赵武确认了举行婚礼的时间。

因为阴氏和智氏不是正式举办婚礼,各家知道了也就那样,顶多就是猜测阴氏和智氏会不会全面走到一起,将对晋国内部格局起到什么变化。

赵氏与智氏商定在什么时候举行婚礼,各个家族就要有所表示了。

首先是国君送出祝福。

再来是长久没有出现的孟姬(赵庄姬)现身,亲自去了智氏府宅一趟,又去了范氏那边一趟。

孟姬的出马直接让范氏那边也有动作,宣布履行跟赵氏长辈的约定,会在同一天嫁女给赵武。

身为赵武姐夫的吕武不能没有动静,只是想有大动静又有点难度。

韩厥对赵武比亲儿子都要亲,以赵武的长辈身份站出来决定主持婚礼的一切事项。

韩氏看顾赵氏这么件事情不但在晋国人尽皆知,哪怕是国际上的列国也颇有耳闻。

因为赵氏家族的历史悠久,更是曾经风光无限,听到赵武要举行婚礼的一些国家,他们决定派出团队到场祝贺,其中以鲁国表现得最为热情。

鲁国这么热情当然有根由,赵氏曾经很照顾鲁国,使得鲁国很怀念赵氏称霸晋国的年代。

只是,鲁国这么搞,着实是有些把魏氏给恶心到了。

另外,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的邯郸赵,他们在消失近十三年之后重新现身,进入到各家的视野。

今天,吕武来了客人。

来的是看上去变得非常苍老的赵旃。

两人见面时,来个四目相对,内心里有各自的欷吁,一时间相对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