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春将阑 > 第10章 美人计(九)

春将阑 第10章 美人计(九)

作者:清欢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6-05 00:29:36 来源:文学城

那名册中不少人是宫妃或女官的亲眷,众人便都望向天子,眼巴巴地等他表态。

崔灵蕴也望着他,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狂热和激动。

但令她失望的是,他并未像片刻前在帷幔后那样,展现出令人振奋的英雄气概,去激励绝境中的女子们。

他瘫坐在玉阶上,像是骇破了胆,四肢发颤面无人色,连话也说不出来。

她暗中叹了口气,感到无比凄楚,褪去帝王的光环,他只是一个自私懦弱的寻常男人,志大才疏,刚愎自用。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轻而易举毁了她的一生。

一个看到血都会站不稳的人,为何会有人相信他能有魄力和毅力去斗倒野心勃勃的铁血权臣?

或许人们迷信的并非君王,而是那个位置的权威本身。

她示意中常侍将萧宝璋搀进去,又命人去传太医。

殿中聒噪的厉害,她感到头晕目眩,姜兰雪悄悄扶住了她,正想带她悄然离开时,却被眼尖的魏娙娥拦住了。

她是众妃中位份最高的,韬光养晦多年,哪怕最终得势也是谨小慎微,这会儿却形容狼狈,扑过来抱住了崔灵蕴的裙裾,仰面哀求道:“皇后娘娘向来仁慈,对后宫姐妹一视同仁。我们都感念在心,从未忘怀。也求您施恩给那些危在旦夕的忠义之士吧!”

她这一起头,众女便都围拢过来,扯着她的裙裾袍袖再三哀求,浑然忘却了自身处境并不比前殿的朝臣们好多少。

“陛下平日最爱重娘娘,此刻对他而言,您比太医要管用。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求您速去安抚陛下,请他在钟磬声响起之前起驾。”孙美人泪眼朦胧道。

崔灵蕴望着那一张张满是哀切和紧张的脸容,只觉得自己分外冷血,她的父亲就在名册第一位,可她却冷静异常。

从萧宝璋命人将密诏藏于她缝制的袍服中时,她就知道会走到这一步的,除非李京墨身死,李家或许会土崩瓦解。

奈何一大群人暗中筹划了半年,并未能成功击杀李京墨,只是杀死了他的继承人——

她陡然一震,像是猛地想起了什么,转头望向殿门口,声音因为突然拔高而有些嘶哑,“将那名册拿过来。”

传话的黄门郎还在等天子表态,不料皇后突然望了过来,先是吃了一惊,待明白过来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忙跪下来吞吞吐吐道:“小臣方才已经念过……念过了……娘娘、娘娘无需再过目……”

“拿过来!”她神色冷冽,凤眸微挑,扬声道。

谁也没见过温柔和气的皇后发脾气,顿时都愣住了,就连姜兰雪也有些懵。

黄门郎不敢忤逆,硬着头皮趋步过去,哆哆嗦嗦地奉上了卷轴。

近旁的宫女接过,捧到了崔灵蕴面前。

黄门郎垂手而立,大气也不敢出,下巴快要低到衣领里了。

崔灵蕴比他还要紧张,她气息急促手指发颤,待展开卷轴时,眼前猛地一黑,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清君侧,肃宫廷,护圣主,复皇权……

排在首位的的确姓崔,却不是她的父亲,而是她自己——妖后崔氏。

她早该想到,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李京墨虽有五子,但平生最疼爱长子李博延,也最信任、最倚重他,她曾听姐姐说过,李博延深肖其父,杀伐果断、心狠手辣,只要他们父子不离心,那么无人能撼动李家。

如今李京墨年过六旬,失去了悉心栽培的继承人,他就是再隐忍再沉稳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可他不能对天子动手,便只能拿他的支持者开刀。一旦发难,崔家将首当其冲,在劫难逃。

**

挣脱宫妃们的纠缠后,崔灵蕴已经心力交瘁。

她抱着胡乱团起来的卷轴,仓惶行走在空寂的内殿中,两边是高大的金柱和华丽的帐幔。

此刻身处这富丽堂皇的殿宇中,谁又能想到数里之外兵荒马乱血流成河?

门窗紧闭,殿中很静,只有裙裾拂过地面的沙沙声。

姜兰雪找过来时,看到她正仰望着高阔幽暗的殿顶,若有所思地漫步着。

“蕴娘,你在找什么?”姜兰雪想不出来什么东西能藏在那样高的斗拱间。

“我在找可以悬挂白绫的地方。”可是横梁那样高,而她如此矮,得搭一架梯子才够得着吧?

差点忘了,这里是椒房殿,肯定没有适合上吊的地方。

“哪有皇后吊死在自己的宫里?”她回过头,冲着瞠目结舌的姜兰雪笑道:“可我真的是皇后吗?我只是一颗棋子。”

“蕴娘……你在胡说什么?你当然是皇后。”姜兰雪上前两步,握住了她的手。

崔灵蕴越过她的肩,望着不远处的白露和青霭,扯起嘴角苦笑道:“不用安慰我,我从未活在梦里。”

她眨了眨眼,将眸底泛起的汹涌泪意压了下去,“我是个悬丝傀儡,陛下也好,崔家也罢,哪怕是你们,都是牵线的主人。”

“不、不是的,”姜兰雪无力地辩解着,“你是真正的皇后,大家喜欢你多过先后。”

崔灵蕴嗤笑道:“我从未听说过,哪个真正的皇后,竟要被身边人监督喝避子汤。更不知道,哪个真正的皇后一年到头只能在后宫十六院转悠?就连最为盛大的亲蚕礼,也只能像过家家一样,在御花园举行?”

她将怀中的卷轴放到了哑口无言的姜兰雪手中,扬眉道:“哪个真正的皇后,会被她的父亲、丈夫和身边人合伙欺骗、出卖?”

为了避开姐姐的厄运,她从未涉政,也没有机会,可在这篇讨逆檄文中,却将她斥为惑君媚主勾结外臣的妖后,天子所做的一切,皆是受她指使或蒙蔽,就连右扶风都尉手中的诛佞密诏上,盖的也是皇后宝玺。

姜兰雪羞愧万分,跪下叩头道:“蕴娘,对不起……对不起,你也知道,我的叔伯兄弟皆效力于崔大人,我别无选择……”

站在金柱旁的白露和青霭也跟着跪下,遥遥叩头。

“我没有怪你们,我说出这些,只是不想被你们当做傻子。”她又扬起了头,望着高处精雕细琢的斗拱横梁,慨叹道:“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①”

“蕴娘,”姜兰雪哽咽着抓住她的裙摆,“你去求求陛下吧,他不能抛弃崔家,若他抛弃了崔家,我们所有人都得死。”

“没有用的,”崔灵蕴微微摇头,“他根本不会在乎。你去帮我找根白绫,只有我死了,叛军才没有理由冲进后宫。我救不了前殿那些官员,但我或许可以护住妃嫔和宫女们不受侵害。她们和我们一样,皆身不由己。至于那些弄权的男人们,都是咎由自取。”

“蕴娘——”姜兰雪涕泣横流,“我们现在全指望你了,你切不可就此了断。你得振作,你是皇后啊!”

“皇后?”她冷笑道:“皇后有什么稀罕的?我死以后,椒房殿会迎来新皇后。到那时李京墨自会站出来主持大局,只要他回京拨乱反正,长安将会再次迎来太平。”

可是那时候,还有崔家吗?她以如此冷淡的口气说出这话,令姜兰雪极为错愕。

可是仔细想想似乎也不意外,她生性凉薄,心思古怪,即使作为近侍,自己也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蕴娘,我只问你一句话,”姜兰雪渐渐恢复冷静,直起身眼神灼灼道:“晁错之死,可有阻止七国之乱?”

崔灵蕴怔忪良久,眼神一黯,轻轻摇了摇头。

“那么就算你自戕,叛军依旧会闯入宫闱,李家真正的目的不是诛杀大臣,也不是逼迫皇后,而是要陛下表态。”

姜兰雪趁热打铁道:“你若真的不忍后宫姐妹罹难,就去求陛下。他是一国之君,总躲在女人身后,何时才能站起来?”

白露和青霭也冲了过来,苦劝她去试试。

她们不仅效忠于崔灵蕴本人,更效忠于崔家的,哪能眼睁睁看着家主蒙难?

**

微弱的天光透过镂空的沉香木窗格透入,映在萧宝璋惨白的面上,显出一种令人心惊的死灰色。

中常侍躬身嘱咐道:“太医说了,陛下需要静养,不能再受刺激了。”

崔灵蕴点头,示意他先退下。

中常侍却犹豫了,崔灵蕴不解地望向他。

宫中品阶高的老宦官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姿态谦卑恭顺,眉眼隐藏在貂蝉冠下,只有声音各不相同。

“老臣……能否请娘娘借一步说话?”他开口后,崔灵蕴从分辨出他是三位中常侍中最年长的张堰,也是萧宝璋最信任的人。

这十几年来,中常侍大都以宦官充任,职责为传达诏令和掌理文书等,权力极大。萧宝璋身边原有九名,其中六名死于承明之变。

她没有把握说服萧宝璋,若能说动张堰相助,兴许会多几分胜算。

崔灵蕴点头应允,跟着他走到了槅门外。

“老臣斗胆,恳请娘娘莫要向陛下施压,他已经承受了太多。”张堰满面愁苦,敛衣跪下道。

他知道她的来意,才会这么说吧?

“陛下没你想的那么脆弱,”崔灵蕴定了定神,“他有杀贼之心,也有重整朝纲的魄力……”

“不,”张堰焦急地打断了她,压低声音道:“他没有。有人天生就是大英雄,有人却只是平凡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您。”

“你在胡说什么?”崔灵蕴失笑道。

张堰叹了口气,悄声道:“他逆来顺受惯了,从小到大不是受制于母后,就是受制于师长,甚至……结发之妻。”

崔灵蕴有些失神,她并不觉得女子凶悍有何不好,何况夫妻之间的事,哪轮得到外人置喙?

“先后什么都好,就是骄纵跋扈惯了,时时处处都得压制着陛下,他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

“还请中贵人②慎言,”崔灵蕴神色凝重道:“陛下与先后少年结发,鹣鲽情深,这是有目共睹的。哪怕是近臣,也不该妄议。”

张堰低笑道:“老臣并未妄议,只是想教娘娘知道陛下对您的情意。他原本并不想打破平衡局面,只因去岁刘氏行厌胜术诅咒您,害您大病一场,他日夜忧心,这才起了诛灭乱臣的念头。”

崔灵蕴眼中泛起讥嘲,这是为了坐实她妖后的罪名?天子置万民和社稷于不顾,为了一个皇后的安全,便起了铲除奸佞之志?

“中贵人有话就直说吧!”她也不想惺惺作态,更无法去做出受宠若惊的感念模样。

“干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张堰语重心长道:“为了大齐江山稳固,陛下绝不能去和叛军会面。”

崔灵蕴总算明白过来,张堰在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是为了让她主动请缨,去做那个替罪羊。

“你下去吧。”她心底暗潮汹涌,也未觉得有多悲凉,只是深感意外,不知道这计策是谁想出来的。

在下一任皇后面前,他们会怎么说她?

等李家女做了皇后,势必要为故刘昭仪翻案,等到那时,将会是怎样的说辞?她的恶名恐怕不亚于姐姐。

她走到榻前敛衣跪下,握住萧宝璋的手,一字一句道:“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③您是天子,岂会不明白此理?陛下,很多事别人无法代劳。”

萧宝璋缓缓睁开眼睛,直直盯着他,语气古怪道:“蕴娘,这句话谁教你的?你姐姐可没读过《论语》。”

崔灵蕴愣了一下,磕磕绊绊道:“是、是……是我父亲。”

他没再追问,只是虚弱地阖上了眼睛。

当年裴叔叔教阿兄读书时,她时常旁听,耳濡目染便记住了一些。

若裴叔叔在世,此刻应该也是前殿引颈待戮中的一员。阿兄十年寒窗,为的是继承父志,可是却因眼前人的一己之私,不得已弃文从武……

去年四月在沧池渐台诀别后,他们就再未有过往来。

“对不起,蕴娘,”萧宝璋喃喃道:“朕……实在做不到。”

“您是天子,没有什么做不到的。陛下,我陪您一起去,不要怕。”她软下声气,将心底刚泛起的怨恨压了下去,眼中绽出甜美的笑意,直起身晃了晃他的手臂,带着撒娇的意味。

“我们成婚这么久了,我连金马门都没出过。陛下,您就当陪我去前面转转,好不好?”她的脸容在微光下呈现出暖暖的浅杏色,那双眸子亮的惊人。

萧宝璋几乎要动摇了,可是转眼间却又本能地退缩了。

他的斗志和血性早就消磨的所剩无几,本以为能凭一腔热情扭转局面,成为她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没想到竟功败垂成。

萧道珩的首级彻底击垮了他的心防,他不敢去面对那血腥的场面。

他望着崔灵蕴,有些迷惘地想,她们终究是不一样的。

若是芸娘在世,绝对会按着他不许他出头。反正愿为君王牺牲的臣子如雨后春笋,李家杀的越多造的孽越大,总有一天会遭反噬。他虽觉得不忍,却也颇为认同。

崔灵蕴苦劝无果,心渐渐凉了。

她起身对着卧榻拜了拜,正欲离开时,听到他说:“蕴娘,你替朕……去前殿走一趟吧!”

**

钟磬之声响彻宫禁时,凤辇刚过金马门。

御道两边是承明庐和宦者署,内侍们听到銮铃声皆倾巢而出,黑压压跪了满地。

“陛下终于来了?”跪在后面的激喜不已。

“不是,是皇后。”前面的人悄声道。

……

金马门外屯有重兵,时刻预备着迎击叛军。

钟磬声响起时,虎贲中郎赵临率先面朝前殿拜下,众人也跟着默默哀悼。有人疾奔而来,俯身在他耳畔禀报,说皇后凤辇过来了。

赵临大惊,忙起身带人去迎。

中常侍张堰神色肃穆,走在队伍前列,两人默默对视了一眼,赵临拱手行礼,正待发问,张堰却摆手制止,语气沉痛道:“萧卫尉不幸陨命,陛下心毁神伤难以自持。故而请皇后代为出行,往前殿安抚众卿。”

凤辇与肩齐高,纱幔飘舞珠帘微漾,赵临看不清皇后容颜,心里倍感忧惧,扬声道:“娘娘,可要末将伴驾?”

“不必了,”帘后响起清越的女声,“诸君只需守住金马门,勿以本宫为念。”

绕过宣室殿,从掖门出去后,便看到了未央宫前殿。

广场上甲兵林立,旌旗招展,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浓烈的血腥味迎面而来,穿过纱幔侵入肺腑,呛的她几欲作呕。

张堰高呼道:“皇后驾到!”

话音刚落,身后便响起一波一波的祝颂声。

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哪怕隔着宫墙,也令人热血沸腾。

那是虎贲军和内侍们的声音,他们可能是想以此来鼓励她,可她却差点溢出了泪。

出门时姜兰雪的声音在耳畔复又响起,“阿蕴,不要哭,妆会花的。”

可是她刚跨出门槛,姜兰雪却伏在白露肩头泣不成声。大婚那日,她也说过这样的话。

凤辇缓缓落下,两名内侍掀起帘幔,张堰躬身道:“恭请皇后。”

①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太行路》

②指帝王所宠幸的近臣或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③出自《论语·尧曰篇》尧曰篇第二十。汤王说道他自己有罪过,决定不责备所有的臣民,而天下百姓有罪过,都是因为他没有做好榜样,都是因为他没有教育好人民,所以他都把责任归到他自己身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美人计(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