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家里有矿
等段久走了,石妈妈在一旁劝沈嫣:“大娘子,九哥儿这些年不容易,他和振楣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大娘子不好和他置气的。”
沈嫣不喜段久上门做客、还要充大爷的态度,慢条斯理地说道:“我也没同他置气,只是我们自姓关,他上门训我,我能开心么?我操持家务,教养若湄,回来还要听他的酸话,这算什么?!”
都珂早就对府里主仆不分的状态不满了,站在一边给沈嫣捶背,一边说道:“石妈妈,如今分了府,到底是大娘子当家做主,您老得分清主次啊!再说了,您也别亲兄弟亲兄弟的,我听说,段家村段和关是大姓,段侯爷是就算没有亲兄弟也是有堂兄弟的,自古疏不间亲啊!”
石妈妈有些尴尬,急道:“什么堂兄弟,那最多是表兄弟,从前尽逮着他欺负,也就是振楣心善……”
她话说一半,戛然而止,显然是不想把段久从前的悲惨遭遇说出来。沈嫣倒来了兴趣,回眸凝视,问道:“哦?”
都珂问道:“怎么会这样啊?您老怎么说一半?”
石妈妈叹了一口气,想了想才说道:“我们都叫九哥儿,其实这个排行也是他们族里不愿给的。他娘当年,多好的人呐,一不小心叫北胡人抢走了,后来千辛万苦逃回来,却又有了身孕,打又打不掉,生下来本是要溺死的,他娘拼命护着。他长大不容易,家里都不待见他,振楣心善,有一口吃的还想着他……”
听到这里,沈嫣心中一合计:果然让她猜对了,这个段久是个混血儿,他的轮廓比汉人更深一些,身材也更高大!
“北胡?”都珂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他们俞国自立国以来就和北胡交战不休,大人吓小孩的招数都是“再不乖,再哭,让契奴把你抓走”,对北胡的恐惧和敌视是刻在骨子里的。
沈嫣倒还好,她出生在民族大融合的现代,对历史发展和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相对于其他人而言,能更加理性地看待他。
平心而论,搁现代,段久这样的外貌还是很受欢迎的。不过他这性格么……可就不敢恭维了。
知道了段久的身世,沈嫣也没有多说什么,对着石妈妈道:“虽是可怜,但他如今已经是侯爷了,从前的事不必再提。”
石妈妈陪笑着点头,道:“很是很是。”
沈嫣接着道:“做人做事,也当谨慎。石妈妈,我也是一样的。咱们这里三进的院子,内院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外男进来的。为什么这道门叫‘仪门’呢?不就是提醒咱们要遵守礼仪么?”
论这些规矩礼仪,石妈妈如何说得过沈嫣,只能唯唯而已。都珂在一旁听了,暗暗觉得解气,这个石妈妈仗着是关将军旧识,就在府里拿大,叫人厌烦之极。
不过都珂是宫里出来的,这点城府还是有的,面上不露分毫,对着石妈妈也很尊重。看到她自作主张将段久迎进来,都珂知道机会来了。
果然送走段久,沈嫣就在这里挑理,然后顺利地将内院的事都交给了都珂管。不过沈嫣也没有将石妈妈闲置起来,将一些日常的采买交给她,又把关若湄嫁妆的账簿交给她。
见到这两样,石妈妈松了口气。段久让她跟着沈嫣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帮着若湄,不让沈嫣吞了原本属于若湄的东西。沈嫣还愿意用她,她就能交差。
石妈妈出身贫苦,哪里知道宅门的规矩。都珂却是从前宫里的大宫女,比一般的大小姐还强一些呢。一见到她,石妈妈自觉矮了一个头,对于都珂管事,也没什么反感,还隐隐觉得卸了一个担子。
再说沈嫣,处理了家务事,就将关梁又叫过来。关梁确实是个可靠人,他敏锐觉察到了沈嫣的厉害之处,对她更加恭敬。沈嫣叫他来,他就垂手在廊下听话。
沈嫣道:“我从前入京选秀,经过义阳,我见那里有一些矿脉和砖窑,你去瞧瞧,看看能不能买。”
一听这话,关梁心道:大娘子要造房子,买砖倒也罢了,如今又要买砖窑,怎么像是要长久地干这个营生了呢?
关梁虽有猜测,但也不敢多说什么。沈嫣便指点他,那矿石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性。关梁听了,暗暗称奇,觉得这位大娘子学识渊博,非常人也。
义阳离汴都不远,沈嫣当年入京时,经过那里,发现当地村民用的一种胰子,比她见过的都要好,一问才知道,他们后山有一种矿石,可以制作胰子。沈嫣匆匆看过,粗粗判断那里有一个碱矿。可惜当地村民不知道碱矿的妙用。
沈嫣是理科生,还记得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化工工业的基础是三酸两碱,而我国缺少天然纯碱矿,以至于工业发展大受影响。
现在她又想起这个碱矿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造玻璃。
沈嫣也看过很多穿越小说,主角的第一桶金往往就是玻璃。沈嫣也有这个想法,玻璃制品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稀缺的。
沈嫣在宫里的时候,看到过裁造局奉上的一些琉璃制品,透明度不足,体积小,通常只能制成小摆件,或者作为镶嵌宝石来使用,和后世使用的玻璃,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然沈嫣也不是单纯想制造玻璃器皿,事实上,这个时代有很多水晶制品,比如水晶杯、水晶盘子等,不过打磨费功夫,成为了奢侈品。
想要击败水晶制品,玻璃器皿只能控制成本,成为轻奢制品,否则也是无人问津的。
不过打算深耕房屋营造的沈嫣,对玻璃使用的另一项规划,就是玻璃窗了。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显贵,如果有一扇玻璃窗,既能享受光照,又能阻隔大风和雨水,那将会是怎样的享受啊!
至少沈嫣从后世,穿越到这个时代,对这里房屋的保暖和采光,是极为不满的。普通人家纸糊的窗子,有钱人家用纱糊窗子,但怎么都比不上玻璃窗啊。
那么造玻璃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没错,石英石和纯碱!
石英石易寻,纯碱可不好找啊!现在沈嫣想起这么一处地方,赶紧让关梁去买矿。关梁去了十来天,很快就回来复命了。
“大娘子,您说的地方,我找到了。也带回来了一些矿石,您瞧瞧,是不是这个?”关梁得沈嫣指点,并不敢直接上手抓取矿石,而是将矿石放在了瓦罐里带回来的。
沈嫣带起皮手套,敲碎了一小块矿石,将其磨成粉末状,沈嫣一瞧,和以前教科书上说的一样,是白色粉末,于是用小勺子取了一小勺粉末,放入一个小瓷瓶中,又缓缓倒入几滴水,用水触摸瓷瓶底部。
热了,热了,升温挺快的!
放热反应,说明这白色粉末确实是碳酸钠,也就是纯碱。有了纯碱,才可以降低熔点、烧制玻璃。
如果没有纯碱,就要先制草木灰,然后再取得纯碱,而这种方法无法大规模获取纯碱。当然,沈嫣也学过大名鼎鼎的侯氏制碱法,但问题是,她目前还无法工业化制造和储存氨气。
现在,她有了现成的纯碱可用,那可就省了大麻烦,沈嫣只觉得银子在向她招手。
见到沈嫣喜上眉梢,关梁不得已泼了一盆冷水。
“大娘子,小人去问了,”关梁支吾道:“村长说,石窑可以卖,但这矿么……他可无权处置。他们村里人也是偶尔捡了矿石去用。要说买矿,那可得是官府说了算!”
沈嫣冷静下来,知道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她笑了笑,道:“行,先把石窑买下来。我后日同你一起去吧!”
关梁踌躇了起来,道:“大娘子,义阳三关刚刚归顺朝廷,但……到底人心不稳,您这会儿就去,是不是太仓促了?”
沈嫣叹道:“可惜这事等不得!”
见沈嫣铁了心要去,关梁无奈,只能告诉了段久。段久气道:“她就不能消停点么?去那里干什么?”关梁又把沈嫣要买砖窑和矿脉的事说了。
段久听罢,想了片刻,叫来手下石磊,让他远远跟着沈嫣,一起去趟义阳。
沈嫣第一次经过义阳,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江南北国,北国江南,水域遍布,山势雄峻,四通八达,物产丰饶。
一到柳家湾,往桐山方向走,就到了成辉村,这里就是沈嫣要找的地方。村长老成头,见之前的贵客来了,赶紧迎她们入村。
原本成辉村有不少青壮年,现在有的投军,有的去了汴都谋生。
“哎,只怪我们这里是山里,虽风调雨顺,奈何山多田少!”老成头连连摇头:“听说大娘子要买砖窑?”
“正是!”
老成头便介绍了一番,这砖窑是村西成自张一家的,他们家的儿子如今做了厨子,在义阳城里过活儿,这砖窑就想卖了。
沈嫣又问矿的事。
老成头道:“我们都是从山里捡,靠山吃山,官府也不会说什么。但贵人您要是开山,这就要惊动官府了,老朽也不能做主!”
这老成头倒是个实诚人。
沈嫣想,暂时她还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于是也不强求,去看了砖窑,往后山上走果然也见到了浅层就能挖取的天然碱矿。
沈嫣很快就做主,买下石窑,开建玻璃坊!
怎么一转眼年初四啦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一章 家里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