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学风波袭来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学风波袭来

作者:虽言小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9 23:52:23 来源:转码展示1

所以,当下的梅州,缺乏的还是人才,技术方面的人才,管理方面的人才,都缺。jiuzuowen

“刺史府收购一半的即将机器化工坊的股份之后,就会马上启动各个工坊的机器化升级,所以,杨特师傅,我要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马上着手赵氏蒸汽万能动力机生产工坊的选址规划,地点圈定在梅州这边。”

“没有问题,刺史大人,只是资金方面,我想不宜征调研发基地那边的资金?”

“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为你解决好,不过在人员这一块,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靠你们招人,然后从头开始培训。”

“我们有这么多人会……”

“杨师傅,工坊化生产与你们在研发基地制造不同,涉及的方面会更多,所以,我希望你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我知道了,刺史大人,我会找现在梅州下辖的几个大工坊的管事们讨取经验,如果有合适的人,我也可以让他来管理这个即将成立的工坊。”

“赵氏蒸汽万能动力机研发成功到目前这个地步,虽然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躺在现在这本功劳簿上洋洋得意,还需要加大蒸汽机的研发力度,比如说,如何提高它对热量的转换效率、如何小型化,如何提高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如何跟更多的产业结合起来……你们还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明白了,刺史大人。”

……

赵原与张叙聪、万云君、王品轩、冉彦博的非正式闭门会议,在奠定梅州官场自上而下进行全面改革的成果下,又确定了即将开启梅州工业革命的浪潮。

“五弟,我算了一下,按照我们占有的各项产业的股份,如果刺史府收购这些即将进行蒸汽机升级的工坊,我们让出来的股份,恐怕将是一笔远超我们现有身家的巨额财富,所以,我决定,仅仅是我本人呀,只收取五成的转让费,同时,收取的这五成转让费,我全部捐赠给刺史府。”

张叙聪听着赵原对杨特的一系列安排,在一旁合计了半天之后,下定决心说道。

“老大,就显得你高风亮节似的,五弟为了梅州的发展,可是耗光了家财,既然有这么好的主意,你怎么能代表你个人呢,老三、老四,你们说呢?”万云君不满的说道。

“好大的一笔钱,想着真是心痛,不过没有舍哪有得,我也捐了。”最是爱财的王品轩肉痛的说道。

“五弟,你千万不要告诉我,我们捐出来的这笔钱到底有多少,我怕我知道了,会反悔。”

“你们呀,其实用不着你们这样,你们的每一分收获,都是因为几年前你们决定留在丹棱,迁往灰原时,就注定的,况且这么些年,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发展不到现在这个局面。”

“不用多说,五弟,我们决定的事,就不会再变,就跟当初我们毅然决定留在丹棱的时候一样。”

“行,不过几位哥哥,哪怕你们有如此魄力,舍下偌大的财富,梅州刺史府,你们该帮着我管的事,千万不能含糊,我们梅州,已经处于一个十分紧要的节点。”

“我们明白,放心吧,这段时间,我们是准备住在刺史府了。”

张叙聪几人凝重的点着头。

梅州的大局,虽然在赵原与张叙聪四人的言语间就确定了下来,但是具体实行的时候,肯定还需要不断的时间。

一是梅州钱庄的金融属性暂时还没有发挥出来,需要从一开始的布局上,确定梅州钱庄的官方定位,还有金融规则的框架,运行模式,以及风险管控。

这注定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

二是此次工坊改革,涉及到的一个重中之重的要点,赵氏蒸汽万能动力机工坊,何时能够建好,何时能够形成满足梅州上下需求的产量。

三是要考虑好工坊变革,对于刚刚稳定下来的梅州官场,将会造成哪些冲击,现有的各个部门,是否满足新变革到来之后,新生事务的管辖处理。

所以千头万绪的事情,件件相连,需要大家抽丝剥茧般的考虑周到,才能预防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

……

赵学的风波,却已经从宋廷朝堂开始,逐渐有向民间蔓延的驱势,梅州商业的发达,虽然方便了梅州生产的高品质货物的外销以及外地各种原材料的引进,同时,也让梅州的思潮向外地的扩展速度加快。

宰相赵普带着兄弟赵正,亲自向赵匡胤关于梅州的奏报,激起了赵匡胤的浓厚兴趣。

他关注的焦点,本来是梅州的民心,但是从赵普这里,知道梅州百姓虽然心不在宋,但却绝无反宋之意,心中最大的疑忌放下,反而对赵普兄弟最担心的赵原之学起了兴趣。

“就这么一箱子书,撑起了赵二郎的赵学?”

“是的,陛下,原本我等以为,梅州赵刺史虽有些文才,但是仅在于话本杂学,流传出来的诸如《西游记》之流,虽然影响深远,大家都一笑置之,没想到,赵刺史还有着这么一份雄心。”

“他这些书里,都讲的什么?”

“包罗万象,兼容并蓄,取百家之长,铸赵学之精要!”

“竟然能得爱卿如此评价,这些书,就放在朕这里,朕要好好看看!”

“是,陛下,臣等告退。”

赵普兄弟俩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离开了皇宫,却没有想道,也将一场波及天下绝大部分的风波之源留在了皇宫。

自赵匡英得赵原的书籍之后,竟然前所未有的数日不早朝,群臣一究起因,竟然来源于蜀地梅州的一个小小的刺史。

由此,风波起。

“原贼欲盗正统,吾等将奋力而击,消灭此大逆不道之徒。”

赵原因为其姓,未被称为赵贼而是原贼,不过这一点,赵原虽有所耳闻,却忙于梅州的事务而忽略了过去。

随着赵原的书籍引起的风波增大,他的书籍从梅州传往外地的速度越来越快,梅州一时之间洛阳纸贵,赵庄的造纸制墨工坊,也不得不加大了产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