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穿越明末之我是崇祯胞弟朱由思 > 第三章 初入朝堂

穿越明末之我是崇祯胞弟朱由思 第三章 初入朝堂

作者:相佑先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22:18:54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二天一早,朱由思正美滋滋地品尝着眼前的水饺——他的早膳,殿外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唤。

“殿下、殿下”朱由思打开大门就看见王典身后更着一个小太监,小太监见到朱由思后连忙附声请安:“奴才见过英王殿下,陛下拍奴才前来请殿下去御花园养心亭品茶。”朱由思一听,倒有兴致,于是叫上王典,随着那小太监去了。

一行人到了御花园中,只见崇祯在亭子中坐与一旁一个极为美丽的女人谈笑着。这女人仪表端庄,一颦一笑极尽妍态,衣服没有那般华丽,但也是非常雍容尊贵的。她就是周皇后,小户人家出身,苏州女子,贤惠温柔。朱由思见过他这个皇嫂,已经为崇祯生下了一个小皇子,今年三岁了。皇嫂性格温婉,她知道朱由思的来历,但却从来没有恐惧,这让朱由思感到非常亲切。

崇祯见到朱由思来了,连忙热情招呼道:“王弟快来,来皇兄这边坐。”周皇后也向朱由思招手。

“来了,来了”朱由思快步走进亭中坐了下来,这边的皇嫂也为朱由思沏好了茶。“皇嫂使不得,这茶让宫女沏就好。”朱由思见了皇嫂端过来的茶,说到。崇祯听了,笑着说:“王弟可别小瞧了你的嫂子,她是苏州人士,沏的茶可是非比寻常的好喝。”

“陛下这是在笑话臣妾么,妾身的手艺平常不过了”周皇后脸上泛起一阵红晕。二人这样打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蜜的气息,朱由思感到了阵阵酸臭,故意问了一句,打断他们俩的打趣。

“皇兄平日公事繁忙,怎么今日有雅兴,来叫臣弟品茶。”朱由思问到。“王弟来宫中,已经有些日子,你皇嫂觉得让你住在东宫太委屈,所以过些时日,等信王府修缮好了,你就能搬过去,有自己王爷府,不用待在这宫里受各种规矩束缚。你还可以参观这京城,怎么样啊?”崇祯慢慢笑着说,喝了几口茶。

朱由思听了,可是高兴坏了,他也想看看明代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至于信王府,他知道崇祯内库也没啥钱造新的了。“那好,臣弟在此谢过皇兄与皇嫂。”朱由思起身施了一个礼,僵硬的样子惹的崇祯与皇后笑了起来。

周皇后微笑着,对朱由思说到:“由思弟弟毕竟不是从小在王府宫中长大,有些礼节还需学习。所以皇嫂挑了几个乖巧能干的宫女去你那教你一些礼仪,同时也照顾你的生活起居。”朱由思听了虽然不习惯别人伺候,但皇后好意也得接受。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三人在御花园用完午膳。那边,午朝即将开始,崇祯也只好回去上朝,皇后也回到了坤宁宫。至于朱由思也先回宫再说。

朝堂上,崇祯端坐在龙椅上,他的下方战满了一班大臣,今天的金銮殿似乎沉闷得很。这时一个人从队列站了出来,此人便是内阁首辅周延儒。

“陛下,辽东急报,祖大寿总兵派兵筑大凌城被满人所围,正在求援。”周延儒小心地说道,声音低沉颤抖。崇祯听了十分不悦,质问道:“兵部三个月前就给朕送来折子说是祖大寿被围了,现在还没解决么?”周延儒感受到了皇帝语气背后的怒意,不敢接话。他身后的一个大臣站了出来,顿了顿嗓子。

“陛下,辽东督师的孙大人已经派了多股援军无法解围,东江的毛总兵那也上岸扰袭。但敌酋仍不为所动,大凌河城内存粮已不足一个月可用!”周延儒身后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回答着崇祯的质询。等等,已经是崇祯五年,毛文龙怎么还活着?原因很简单,崇祯已经不是原来的崇祯。已经是崇祯的张家民压根就没把袁崇焕叫回来。

崇祯一听这么个情况,只能再次问计与群臣:“如今如此情况,诸位可有退敌之策?”一声下去,台下鸦雀无声,众臣要不是低头不语,要不就是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的。大家都明白,满人的军队战斗力太强,派出去援兵根本不敢跟满人野战,知道必死无疑。

就这样沉默了半刻钟,台下仍是无人应答,这下可惹恼了皇帝。崇祯猛拍龙椅,台下这帮庸臣惹恼了他,他歇斯底里的吼道:“你们这帮废物,国家养你们有何用,朕要你们是用来欺压百姓的么?”这一声怒吼吓坏了群臣,众臣纷纷下跪,异口同声“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突然,殿外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皇兄,臣弟有法解大凌河之围!”众臣齐刷刷往身后看,是一个穿着亲王服饰的少年。他的旁边,王承恩气喘吁吁,嘴里还念念有词,只是一只手扶着墙。

满朝文武无不惊诧。这个陌生的少年是谁,竟然这么大胆擅闯朝堂。但也有一些老狐狸看一眼,便笃定眼前的少年一定是之前闹的沸沸扬扬,国师所说得陛下流落民间的胞弟——英王朱由思。虽说了解皇家的老臣都知道,当今圣上除了先帝朱由校,其他兄弟都死光了,但也不敢当庭发难,这毕竟是皇家家事,谁也不敢乱说。

老狐狸礼部尚书温体仁久经官场,抢着机会说道:“英王殿下有法那是极好,只是这是军国大事,殿下年纪尚轻,可不要乱出主意。”众臣一听,连忙附和着温体仁。其实温体仁也拿不准眼前的年轻人是谁,但他想冒个险,刷点存在感。首辅周延儒凭他的聪明也猜的出来那个年轻人是英王朱由思,但他看了崇祯貌似找到救命稻草的眼神,知道风向在朱由思那一方,便对温体仁说道:“温大人,莫小瞧英王,臣素闻英王少年英才与陛下一般无二,定是有奇计。”周延儒捋了捋胡须,故作微笑。

崇祯不管温周二人斗嘴,虽然周延儒马屁拍的好,但他还是想听实质的内容,崇祯走下龙椅向朱由思招手,急切地说道:“王弟不必在门口,快到殿中央跟诸位爱卿说说你的办法。”

辽东大凌河,辽东总兵祖大寿的官衙内,一堆部将正围着沙盘汗如雨下。他们已经被围了几个月了,朝廷的援兵已经被打跑了好几波,所有能用的突围的方式都用了,但都失败了。城内米粮已经剩最后一个月的用度,可祖大寿就是出不去啊。祖大寿可不会投降,堂堂一个大明总兵怎么能跟鞑子投降呢?开会下来,祖大寿想了想,城里有一万多军队、两万多民工呢。另外提一句,因为崇祯的关系,袁崇焕没成为督师,毛文龙也没死。因为仍然是孙承宗,所以大凌河提前开始修筑,粮食多了几个月还是能撑一会的嘛!对,就一会儿!

再看朝堂上,朱由思说出了诈降,再让祖大寿跟援军里应外合,伺机突围。这种解救祖大寿的方法,众臣听了直接炸了,什么“士可杀不可辱,投降有辱大明国威”喊了出来。朱由思心里知道,他不说,祖大寿早晚都会投降,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心安理得投降,还能让他对朝廷感恩戴德,反正他一定可以把部队完整带回来。

朱由思看着一个个年纪能作他爷爷的大臣的斥责,他没有丝毫畏惧,坚定地看着崇祯,继续说:“诸位大臣,大丈夫能屈能伸,西北流寇不就经常诈降,使我们大伤元气,损失惨重?”这一发问,问倒了群臣。崇祯虽说心里拿不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知道他这个弟弟熟悉历史,知道进程,他相信朱由思的话。

崇祯听了朱由思的话,假装沉思的样子,缓缓走回龙椅上,坐了下去。他坚定看着群臣:“英王既然如此肯定,朕便让内阁以此为法,报给辽东的孙阁老,并传命祖大寿。”

众臣一见陛下都发话了,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一件事情过去,堂下又有一个人有本要奏,朱由思见状,乖乖站到一边。内阁大学士钱龙锡出列,铿锵有力地说道:“臣保举一人前往辽东,此人能力非凡,熟识辽东军务,而且对满人有重大胜绩,可助孙阁老一臂之力。”崇祯一听大喜,忙问:“钱学士所谓何人,快说。”

钱龙锡回答道:“此人便是前宁远道,创造宁远大捷的袁崇焕!”朱由思一听惊了,袁崇焕不应该早死了么,但想到崇祯已经不是原来的崇祯,他释然了。

“袁崇焕”崇祯心里默念这个名字。张家民其实不喜欢袁崇焕,原因很简单——吹牛,早在天启七年的平台召对。张家民(崇祯)问他几年平辽,他大言不惭说五年平辽。崇祯前世一个工科男,最讲务实。他训斥了袁崇焕一番就把他赶回老家反思,后来崇祯把他忘了,一反思就是在家反思五年。袁老兄也没闲着,这四年走遍河山尤其是辽东,一路上的磨练让他成长了,他还是以前的袁崇焕么。这里暂且不表了。

崇祯点了点头,说行,由内阁看着给他职务。不过现在崇祯就要袁崇焕进宫来御书房见他。朱由思也想看看这个后世闻名的袁崇焕的风采。接下来就是一些西北流民的奏折和其他杂事,情况还不算坏。崇祯懒得听其他人打口水仗,宣布散朝。

众臣散去,朱由思独自随着崇祯去御书房见袁崇焕。“袁督师,我们要见面啦。”朱由思暗自兴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