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越古代去种田 > 第8章 麦芽糖

穿越古代去种田 第8章 麦芽糖

作者:挽云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17 06:07:14 来源:文学城

集会上人流如织,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叶瑜看的是眼花缭乱。

“这棉布如何卖?”

有那精明妇人搓了搓小摊上青灰色的棉布,这是农家最常用的布匹,虽然粗糙而且颜色单调,但胜在价格便宜,大多数人家过年时都能扯一块布做新衣。

“都是家里亲手织的,一尺布五文钱。”

一匹布=四丈布=四十尺布=13.33米

按照现如今的物价计算,一匹布大约要两百文,但是普通人家并不会直接买一匹布,多是按丈或者尺的单位进行购买。

“贵了些,旁的地方一尺布只要四文半。”那妇人踌躇一会,还是将手里的布放下了。

卖布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面相极圆润,他拿起摊上的布扯了扯,“您看这布扯都扯不坏,买回去裁成衣服能穿好久呢,再说了,咱家的织布手艺那是满村里都赞扬的,若是钱不趁手,可以用鸡蛋抵,一枚鸡蛋抵一文钱。”

旁边摊子的老板也点头,他们都是一个村子里的。

“沈家的布虽然贵些,但确实结实,我身上穿的这件穿了几年了,都没坏。”

别提,这男子嘴挺灵巧,叶瑜看那妇人听完脸上已经颇为意动。

“那就扯五尺吧,用鸡蛋抵十文钱。”

她心里自有盘算,鸡蛋是家里攒的,大可不必算钱,十五文钱五尺布算是十分实惠了,等把布买回家正好能给儿子做套衣裳,剩下的还够给姑娘做件上衣。

“哎,您请拿好。”

看过一场讨价还价,叶瑜一行人终于走到自家的摊子前。

可能是因为来得早,叶家的食摊位置不错,处于集市最中间,不管村民从哪个口进,都会经过这里。

怕今天太阳大,叶家人还特地搭了个简易版的棚子,不大,但好歹能遮遮阳。

叶大嫂见孩子们过来,连忙问道:“都还没吃早饭吧,给你们舀一碗豆花?”

说着也不等他们回答,直接从木桶里舀出一勺白生生的豆花,然后又从瓦罐里舀出蘑菇做的浇头。

深褐色的蘑菇酱淋在白色的豆花上,被风一吹,浓郁的香气便传了出去。

现在正是早晨七八点钟,赶集的村民大部分都没吃早饭,就算吃了早饭的,一闻这香气,也不由得深深吸一口气。

几个孩子端着木碗就蹲在棚子旁边开始吃豆花,等豆腐鸡蛋馅的包子蒸熟了,叶大嫂又夹了几个放在他们碗里。

叶老太和叶母包包子都是一把好手,就连叶家的男人们在揉面这方面也是天赋异禀(主要是力气大),因此揉出来的包子面又蓬松又筋道,包子馅更不用说,豆腐和鸡蛋只稍微放了盐,带着一点点咸味,吃的时候既不噎人也不齁嗓子。

叶瑜觉得自家做的豆腐包子最好吃,他吃的脸颊鼓鼓,让旁人见了,都不由得咽咽口水。

“大嫂子,你们这是做的啥?咋都没见过。”

有摊贩好奇地打听。

叶母边收拾东西,边按照叶老头交代的话,解释道:“这是外边的一种吃食,叫豆花,包子里面的馅是豆腐鸡蛋馅的,味道不错。”

至于这个外边到底是哪儿,就不得而知了。

叶母见那摊贩犹豫,便继续介绍,“一碗豆花五文钱,一个包子三文钱,再实惠不过了,都是成本价,就赚个辛苦钱。”

摊贩闻言在心里计算,名字既然叫豆花,那大概是豆子做的,如今豆价一斤也要六文钱,五文钱确实不贵,加上包子也不过才八文钱,咬咬牙不是吃不起。

“那先来一份豆花和一个包子吧。”

第一笔生意来的这么容易,这让叶家大人们颇为欣喜,立刻盛了一碗豆花递给摊贩。

刚过春分,天气还有点冷,再加上这些小摊贩多是昨夜就从家出发,步行到集市,早上吃的大多也是冷冰冰的窝窝头或者面饼子。

此时一口热气腾腾的豆花从嗓子滑下,不说味道如何,身子瞬间就暖了。

有人本来还在犹豫,但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狼吞虎咽的样子,馋得吞吞口水,立刻不犹豫了。

“来一碗豆花,多放点酱,不要葱花。”

“再给我来两个包子,你家的包子也好吃,皮薄馅大,确实实惠。”

也有人打听豆腐是啥,但叶家人的嘴很紧,都只说是用黄豆做的,颇费一番功夫才做成这么些豆花。

他们家食摊排队的人多,碗筷自然也用得快,叶大和叶父都没闲着,拎着满筐的碗筷就去打水洗碗了。

叶河与荷花也在帮着收拾东西。

只有被所有人嫌弃人小的叶瑜,被要求坐在小木凳上乖乖地等着。

一直忙到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央,周身的温度已经能感觉到热的时候,叶家人终于能休息一会。

此时带过来的三桶豆花只剩下一个桶底,约莫还能再舀出四五碗,而豆腐包子更是一个不剩,有赶集的人不吃豆花,但是可以买两个包子,不管是在路上吃,或者是带回去给孩子吃,都很得宜。

叶母喝了一碗白水,喘过这口气,这才开口:“一会我得在集市上逛逛,家里还缺了些针线。”

针线这样的日用必需品有时候都不用银钱,用粮食或者自家编的柳筐就能换来。

叶大嫂点头,“家里的皂角也用完了。”

叶母应道:“一会我一起买了。”

歇过这阵最热的时候,留下叶老大夫妻看摊子,叶父叶母带着三个孩子便往外走。

本来叶母只想自己去的,但是仨孩子闲不住,都用渴望的眼神盯着她,她实在没受住,只好应了带他们一起。

至于叶父,也是因为怕叶母一个人有疏漏,索性就两个大人带三个孩子。

“可得挨个牵好手,别走散,年年集市上都会出乱子,尤其是去年,竟出了个拐子,咱们隔壁村有个小子就在集市上被拐走了,即使报官了,也到现在都没找回来。”

“要是被拐走了,就再也见不到爹娘,要天天做工,连饭都吃不饱。”

叶父吓唬他们,直把叶河与荷花吓得面色惨白。

叶瑜想起人贩子就很生气,现代常有人说废除死刑,但对他来说,有几样人罪无可赦,一来是犯故意杀人罪的,二来嘛,就是拐卖人口,这样的人死不足惜是真的。

叶母嗔丈夫一句,“瞧把孩子吓得,别怕,你三叔吓你们呢。”

“我不是想叫他们谨慎些吗。”

叶父觉得孩子们听完这件事应该不会淘气了,便住了嘴。

很快一行人就停在一个摊子前,这是一个卖日用的摊子,商品颇杂,有扫帚簸箕、针线、瓦罐、也有牙刷牙粉、皂角。

如今这个时代的牙刷叫做刷牙子,刷柄是用木头做的,刷头则是动物的毛,大部分都是猪鬃毛。

叶瑜用起来觉得除了刷头比现代的牙刷更硬一些以外,其他的区别并不大。

牙粉是由植物和中草药配制而成的粉末,清洁力不如现代的牙膏,但也还能接受,毕竟能刷牙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听说县城里还有专门卖给富贵人家牙刷和牙粉的铺子,刷柄甚至是用玉石做的,牙粉也用了诸如松脂和茯苓这样珍贵的药材。

那样的牙刷一两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到。

至于皂角,农家常用的是一种天然皂荚碾碎后加了猪油的,因此也被称为“肥皂”,犹如拳头大小,并且没啥味道,清洁力也还算可以。

针线得买,爹娘和宝哥的刷牙子也都用了很久了,是时候换一个了,既然刷牙子买了,那牙粉也得囤一些,还有皂角…

叶母思索家里情况的同时,手也不停,很快把自己需要的挑了出来。

这个摊子的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小男人,话不多,也没吆喝,很不起眼的样子,然而当叶母向他问价的时候,叶瑜才算是大开眼界,这人竟有一项心算的技能,不过拿眼睛扫了一遍,立马就把叶母手里东西的价格一样样报了出来,然后又说总价格。

“一共三十一文钱,抹掉零头,给三十文钱吧。”

叶母没有讨价还价,像是这样的日用品,价格基本都是固定的,利润也不多,只能算勉强糊口罢了。

付过钱,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件就被叶母放在了她带过来的小篮子里,还没等她抬腿,叶父就从她手上接过篮子。

这一幕正好被叶瑜看见,他偷笑了一下,爹娘的感情真好。

东西买得差不多,几人刚要回去,叶母却看到一处卖糖的摊子,摊主正用木棒拖出合适的糖量,画成各式各样的糖画和唐人,然后将糖人插在稻草架子上。

这是麦芽糖,价格低廉,深受小孩喜爱。

“正好看见麦芽糖,买点回去你们跟哥哥姐姐们分一下,都甜甜嘴。”

叶河听见这句话差点跳起来,他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卖糖的摊子了,但是心里知道轻重,并没有闹着要吃。

“大嫂子,您看看,咱家的麦芽糖都很甜,老虎样子也威猛,要不给孩子买点?”

他卖的麦芽糖分两种,一种是方方正正的块状,一块五文钱,另一种则是用木签插着的糖画和糖人,按照复杂程度不同,价格不一,平均一个三文钱。

比较实惠的当然是块状的,但也有的小孩喜欢糖画或者糖人,会央着父母买,因为贵也贵不到哪儿去,因此大部分父母都会同意孩子的请求。

叶河几人不求样子,因此叶母只掏钱买了一块麦芽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麦芽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