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20章 第二十章

作者:黄柏山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9-26 10:07:41 来源:文学城

听到崔景怀的话,城卫司的那位巡防队长脸色有些难看。

虽然意识到对方的身份来历可能不简单,可是看到躺在地上哀号的那些公子哥,他还是硬着头皮道。

“是否纵马伤人,还有待调查,城卫司可不能仅听你们的一面之词,何况现在受伤可是地上这些人,这几人才是行凶者。”

看出城卫司的人明显要偏袒维护那些公子哥,何殊面带嘲讽的开口道。

“舅舅,这人明明姓韩,却公然以康王的妻弟自居,可我怎么记得,康王妃的娘家赵氏与商家有亲,我该叫她表姑才对。”

身为暗卫首领,为了能够随时给何殊提供某些精准信息,崔景怀对朝野内外的那些王公大臣之间的姻亲与社交网络,了解得比何殊更清楚。

“你没记错,康王妃的祖母姓商,不过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康王是我表弟,见到有人打着康王府的旗帜在外招摇撞骗、欺凌百姓,我肯定不能不管。”

何殊所借用的这个身份确有其人,上京商氏近些年虽有些没落,却依旧是老牌的豪门世族。

原主比何殊大一岁,是崔景怀堂妹的孩子,他堂妹因难产去逝,原主的爹在发妻过世不到三个月的情况下,就另娶新妇。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原主虽然出身显赫,处境却很凄凉。

崔景怀奉先帝之令调查原主的爹时,才知道原主的处境,在原主的爹因掺合夺嫡而‘自尽’身亡后,他向先帝求来恩旨,将原主接到膝下抚养。

只是那孩子从出生后,就没得到应有的照顾,打小就伤了元气,后来虽有崔景怀派人精心照顾,请太医帮着在调理身体,最终也没能活过十岁。

听到崔景怀的话,那位巡防队长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被何殊狠抽过的那名少年不服气的喊道。

“我姐姐是康王侧妃,我们韩家是康王长子的外祖家,他们才是巴着拐弯抹角的那点关系,在外面招摇撞骗的人,李千户,你可不能被他们给蒙骗了。”

巴着拐弯抹角的关系?

听到这话,在场知道实情人都忍不住嗤笑出声,谁巴着着谁?

康王是先帝尚健在的儿子中,年龄最小的那位,也就是何殊的小叔。

先帝驾崩,正宁帝登基时,他刚十岁出头,后来娶正宁帝舅舅家的表妹为妻,向坐在皇位上的哥哥表忠心的意图十分明显。

正宁帝的兄弟姐妹共有四十多个,早夭、早逝、被先帝这个亲爹弄死、或是因手足相残而死的,加起来得有过半。

剩下的近半人中,被贬为庶民流放,被打发去守皇陵的又有近半。

目前还能在京中好好活着,安享荣华富贵的,只剩下十来个,其中大半都是长公主,只有五位王爷。

正宁帝还在潜邸小心苟命的那些年里,为免受到哪位不省心的牵连,从不敢与其他兄弟姐妹多来往。

所以正宁帝对自己的那些人都快认不全的兄弟姐妹,都没什么手足之情不说,甚至与其中一部分人还有怨。

只在登基为帝后,遵循旧例给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进行封赏,不说多大方,但也没有克扣过哪位。

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厚,同时也为安抚人心,正宁帝还适当赦免了部分兄弟姐妹的罪名,派人为他们改善恶劣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好心到还要重用那些兄弟姐妹,哪怕那些人大多都能力不错。

何殊也不敢用,即便她求贤若渴,但她清楚,那些人虽然都是先帝的手下败将,她与她爹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康王年纪小,不仅没有赶上诸王争储,也没赶上先帝招皇孙入宫,可父凭子贵的最后夺储机会。

这些年来,康王在京中的表现得十分平庸,安分守己的在礼部挂职,负责皇家宗祠的祭祀工作。

心里装着太多事的何殊没怎么将康王放在心上,平时也没让人关注,毕竟她要操心的人与事太多。

会记得康王妃的出身,除了记性好,知道人家是她的表姑外,还因对方有个能力出众的好侄儿,颇得她的信重。

在正宁帝因生母去得早,与母舅家没什么感情的情况下,皇后却因此而对赵家女眷多看顾几分。

直到这趟出来遇到这些康王府的‘小舅子’,康王才成功给何殊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会让妾室的娘家兄弟打着康王的名义,在外行事如此招摇,不管康王本人知不知情,都能透露出许多信息。

没等城卫司的人为难太久,就有府衙的捕快过拿人,于是在场相关人等,都被带到青山州的府衙。

接到消息的府衙通判郭尚东满脸怒容,“往日里发生事,高县令那边总要抢着处置,如今遇上他得罪不起的人,他就将人往我们这边送,真是过分!”

州知府张长平扶额道,“有关那些人的身份来历,消息可确切?”

郭尚东点头道,“确切,崔家那位没想瞒着,当众表明自己是康王的表哥,据说那位早年由先帝带回宫中抚养后,基本没什么消息传出,直到新帝登基后,他才偶以怀安商行东家的身份出现在人前。”

怀安商行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就是背景雄厚、财大气粗,一直专注于行商,十分用心的经营自家口碑与信誉,与各地官衙之间,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也不是没人试图拉拢怀安商行的人,只是对方从不给面子。

除非是正经的生意合作,怀安商行从不与地方官府或世家豪族打交道,比东宫产业的人还要独。

东宫产业与宫中产业的一些业务,却往往都会托付给怀安商行,彼此间多有合作。

从中不难看出,怀安商行背后的那位东家,绝对不是一般人,而是连当今圣上与太子都愿意信重的人。

“既是如此,我们的立场很好选择,当然是按律处置。”

郭向东闻言,顿时脸色一变。

“府尊,世人常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等对此深有体会,若因此事与王同知他们正面起争端,那么我们先前的……隐忍,恐怕都要功亏一篑啊。”

张知府与郭通判都是科举出身,家世普通的外来官员,在青山州中没什么根基。

而王同知与高县令等人虽然也非青山州本地人,却在当地经营多年,与州内各家豪族大户通过各种联姻,结成利益共同体,势力极为庞大。

张知府到任后,不想将精力都耗费在这些权力斗争中,只能尽量选择退让,为自己争取尽量为百姓做实事的空间。

不管怎么说,张知府才是一州最高行政长官,那些人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所以这几年来,双方还算默契,一直保持相安无事的状态。

张知府背着手看向门外,“一直放任那些人欺压百姓,将所到之处闹得乌烟瘴气,是我等为官无能,怎可得过且过,继续这么放纵下去。”

郭通判发现自己无言以对,作为心中尚有理想、有抱负的官员,他们十分痛恨自己的这种无力。

可是人生在世,实在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他还是要劝。

“府尊,从怀安商行这些年的行事风格上,不难看出那位贵人的处世态度,就怕他不愿掺合地方上的这些争端。”

到时候,就算那些被打纨绔子弟背后的势力,不敢与那京中贵人对上,也会将气都撒到他们身上。

地方上的工作不好做,那些世代盘踞在当地的豪族大户,随便在一些事情上动些手脚,就能让他们的一切心血都白费。

这次为了执行朝廷的政令,在全州境内张贴那份税改方案,将税改方案的内容传达给乡镇村民知道,他们已经顶着巨大压力。

那些对税改方案持反对态度的豪族大户没有闹起来,已经算是相当给面子,同时也是他们这些年用尽心思经营的结果。

听到同僚好友的话,张知府摇摇头。

“这是我们的机会,若是那位贵人没有露面,意味着他还继续保持超然事外的态度,既然他选择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还当众自曝身份来历,可见他对此事,或者说是对他外甥的重视。”

既然重视,就不会继续选择置身事外,想来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威信,也为保护他的外甥,那位也不会轻轻揭过才对。

韩氏本就是陈阳城中首屈一指的世族大户,传承二三百年,世代都有人出仕。

在先帝朝时,虽曾因为卷入皇子争储中,有些伤筋动骨,可是人家舍得断尾求生,所以韩氏一族的根本得以保全。

当今登基继位后,对那些曾卷入皇子争储中的势力,不仅没有施加打压,还多以怀柔为主。

这个态度让韩氏一族松了口气,随着韩氏女嫁给康王当侧妃,备受宠爱之余,还生下康王长子,更让韩氏重焕生机。

而康王对人丁兴旺的韩氏一族的重用,也让韩氏一族自觉底气十足,有意重振韩氏一族的威望。

所以近几年来,韩氏子弟在青山州的地界上,总是张扬跋扈的以康王岳家自居,仿佛他们真成了皇亲国戚。

却没料到,他们这次竟然直接招摇到正经的皇亲国戚面前。

何氏皇族开国两百多年,称得上是皇亲国戚的家族难以计数,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从来只有可以得到坐在皇位上的那位承认的人。

而那怀安商行的东家,据说就是这么一位真正的皇亲国戚。

虽然仔细算起来,那位只是当今圣上的远房亲戚,似乎还无官无职,却是连京中王公大臣都不敢怠慢的贵人。

非常感谢大家的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