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 第14章 第14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第14章 第14章

作者:清澜皓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8 12:18:46 来源:文学城

一晃眼,正月十六到了。

到了看好的时间,已经搬进去住的黎夏和表姨打开了门。

黎阳用晾衣杆举着一挂鞭炮,黎竣划燃火柴点火。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

周围的邻居、看厂门的邓叔等人都笑着道一声‘恭喜发财’。

一身厨师服、带着白色高帽子的黎夏笑着拱手,“承大家吉言了!小店今日开张,欢迎惠顾。”

大家看着她这副打扮都有些稀奇。电视里看到过,生活中头回见。

这是表姨让黎夏扯布,借了大嫂陈媛陪嫁的缝纫机做的。她自己也做了一身,帽子稍微矮些。

黎夏说要给人一个干净卫生的好印象。这也算是一噱头了。小镇没啥新鲜事,她既然已经成了有名的‘笑话’那就再添点料。

表姨的手艺是真的好,穿着十分合身。

还有大伯题的招牌名,她也用布幌子依样画葫芦缝了上去。如今挂在门口看着还添了几分古意。再加上店里原木风的装修,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老店呢。

第一拨客人就是兄嫂两家六口和老头、老太了。

兄嫂他们是要给钱的。白吃了那么多回,今天来照顾开张生意。

老头、老太也能给扎扎人气、热热场子。

黎夏和表姨是开门前就垫了下底,这会儿便各归各位。

黎夏走到灶台边下面。这个厨房有一面墙只砌了一半,另外一半是用一块一块的木板卡进槽里遮挡。

开门的时候把木板下下来,关门再上上去。就是为了方便人看到厨房是干干净净操作的。

第一锅六碗,四大两小。先打发上班、上学的。

第二锅正要下,一阵摩托轰鸣的声音由远到近响起。

是堂哥带着几个兄弟来捧场了。

黎夏笑着招呼,“明哥,各位哥哥,里面坐——”

门口立了一块黑板,上头黎夏用粉笔字写着价目表。她的字虽然不像大伯的能登大雅之堂,但还是能见人的。

堂哥笑着打招呼,“二叔、二婶,早啊!”

黎会计道:“早,多谢你啊!”

“应该的!”

黎明道:“妹子,六碗三两的牛肉面!”

黎夏应道:“好勒,稍等啊!”加上老头、老太的,正好分成两锅了。

她往锅里丢了面,表姨进来端过六碗已经放好调料的三两的大碗。

黎夏估着堂哥会一开张就带人来,刚提前放了几碗调料。

第一锅上了四个客人的。表姨端出去,笑吟吟道:“请慢用——”

她如今有了依托,不再寄人篱下,脸上也去了那份愁苦。

“哎呦,明哥,你妹子,哦不,咱妹子这面味道是真不错啊!”

“而且这到处干干净净的,进来看到的都是笑脸。明儿我还来——”

黎夏笑道:“欢迎、欢迎!”

第二锅也很快起锅端出去。

十四个人一起吃面,店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吃过的人离开了。空出位置,也留下许多碗。表姨拿着毛巾和托盘,一边收碗一边擦桌子。

陆陆续续的,也有附近嘴馋的学生、来上班的工友进来要上一两、二两。这红红火火的气氛瞧着也让人心动啊,而且一碗面块儿八毛的,工薪阶层偶尔尝尝还是吃得起的。

黎会计吃完,看表姨要忙着收拾桌子,黎夏那里也不断在下面。而且侄儿的兄弟还有人吃完要买烟,便主动过去帮着卖烟,又收起了面钱。

黎夏妈收了一摞碗筷抱进厨房,“我的豆浆什么时候能开始卖?”

黎夏正往锅里添点冷水、放鸡蛋。有几个工友要了一碗面加一个煮鸡蛋。等他们吃完面,这鸡蛋也正好煮好。刚煮拢那种好法,最是好吃不过。

有人喜欢把鸡蛋剥壳,泡进有盐有味的面汤里,用筷子夹着吃。

舅舅乡下收土鸡蛋,挺大个的两毛一个。他卖给黎夏,二毛二。

黎夏这里煮好三毛一个。

她抬起手比了个暂停的手势,“不要靠近我的锅,看回头掉头发进去。”

她和表姨的头发可都是扎得干净利落,全放进了厨师帽里。

表姨刚把桌面收拾了,在用热水洗碗。

“是啊,表姐,进厨房得戴厨师帽。你以后卖豆浆,也有这么一身。我都给你做好了。”

黎夏妈退后两步道:“我也要这么穿?”

吃面的工友里有相熟的打趣道:“对,黎婶,你也有高帽子戴!”

众人都笑了起来。

黎夏妈问道:“哎,你们喝豆浆不喝?喝的话我明天就磨来卖。”

她有一个手摇磨,今晚就把黄豆泡上。

“喝啊,我在你家喝过豆浆,很醇厚。卖的也一样吧?”

黎夏妈走出去,“那当然啦,我是不会多掺水的。

到了八点,上学和上班的早间旺场过去,生意就清淡了下来。居家过日子的人等闲是不会舍得花钱下馆子的。

帮着收了一阵碗筷的黎夏妈道:“我买菜去了。”

黎会计点了一下今早半个小时的进账。还不错,除了自家人和阿明带来的人,也卖了二十来碗出去。

人最多的时候,六张桌子都用上了。

他问出来歇气的黎夏,“你卖到几点?”

“今儿赶集,等中午农民回去、工人下班那拨人流高峰过去就不卖面了。今早烟是不是还卖得挺好?”有几个客人临走都顺便买了一包烟。

黎会计点头,“你明哥的兄弟买了两包红塔山。另外阿诗玛卖了一包,红梅和天下秀也各两包。好了,我也散步去了。”

这么干下去,好像也还成。毕竟今早不少人都说好吃来着。

“爸慢走——”

表姨把碗全部洗干净放起来沥水,又拿了扫帚出来扫地。

过了一会儿,赶集的农民陆陆续续的路过。黎夏笑着和认识的人打招呼,也算是知会一声烟摊搬这边来了。

就有人三支三支的买她的叶子烟。也有个别人看看黑板上的价目表,进来尝一下面的口味。

舅舅和万表叔赶集路过,也进来各吃了一碗面。

这些八点多一点就走到这里的农民,一般是为了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卖菜。

六点多起床垫个底,走到这里也差不多饿了。平常都是走到街上买两个馒头、包子。

见黎夏开了个面馆,手头不是那么紧的就进来坐下吃二两面。

有盐有味的面怎么都比比干啃包子、馒头强。反正吃两个包子或者馒头也要三五毛钱。

哪怕是一碗素面五毛、八毛的,黎夏和表姨都笑脸相迎。

舅舅坐下就问道:“那鸡蛋好卖不?”

“还可以,今早卖了八个了。”

表姨给端了两碗开水上来。

黎夏就连堂哥那一拨‘大客户’都没招待骨汤,不然她妈的豆浆不好卖。

老太太今天兴冲冲的,说是中午就要喊俩儿子把手摇磨给她抱过来,正好一人一块磨石。

晚上泡豆子,明天一早来磨。

所以对舅舅和表叔,也得一视同仁,只上白开水。

八点到九点,生意比之前淡,但也陆陆续续卖出去十来碗。叶子烟搭着卖了十五支。

九点到十一点就清淡了。表姨看店、卖烟,黎夏跑回家看电视去了。

黎夏妈九点多点买菜回来了。小声问黎夏,“你今天赚了多少?”

“一碗面你就平均按四毛钱算,到这会儿卖了四十碗。但照顾生意的就有十二碗,而且今天是赶集。”

这四毛钱是刨开了物料、人工、房租、水电的净利润。

黎夏妈经历过烟摊最开始比较清淡的阶段,很有经验地道:“过段时间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黎夏点头,“嗯。”只要工厂的机器还在转,赶集还是走这条路,肯定会好起来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14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