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59.今天更晚一点,会有两更

穿到明朝考科举 59.今天更晚一点,会有两更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4-18 05:42:35 来源:转码展示1

戚县令回来后,县衙外便贴出了二月十三日县试的告示,让学生们往县礼房报名。

正月初十至二十正是元宵节,这些日子林先生本是散了馆休假,打算过了节再墩促学生们读书的。但看到告示后,又感觉到了一阵考试的紧迫,便叫儿子把崔燮叫到家,手把手地给他讲了一天的策论重点。

策论无非时务。或直言时事,或借史喻今,最终都要落到“实用”二字上。这一二年朝廷的大事就是小王子犯边,迁安的大事就是地震,再不然就是粮税,总脱不出这个范围。他们这些小儒童也不要求能写出什么高瞻远瞩的策论,只要顺着朝廷如今的政令写,略加一些引申即可。

崔燮也是做了多少年主旋律黑板报、宣传海报的人,十分明白林先生的意思——文章写不好不要紧,只要立场站正了就行,有什么格色的思想都老实藏着。要是不小心写了有悖朝廷主旋律的地方,县尊大人就算再偏向他,也是不敢取中他的。

他垂下头郑重地保证:“先生放心,弟子明白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

林先生抿了口茶润喉,笑了笑说:“你明白就好。我拟了几个题目,你回去每天写上一两篇,等元宵假期回来了我要查你的。”

……没事,不就是寒假作业嘛。

就这几篇小作文,跟他高中语数外史地政各一本寒假作业,还加一堆卷子和练习册时根本没法儿比!

崔燮抱着新作业回家写去了,这一写就写到考前一个礼拜。按着他过去的复习经验,这段时间就不能再看书了,更需要思考,把学的东西融汇贯通起来。

于是他在东厢隔出一个小房间,把林先生那儿拿来的作业当考题,每天放学后做四个小时的模拟考。

考试倒计时只剩十天,他复习得也越来越紧张,就连二月间戚县令那本游记印出来,他也没工夫安排什么宣传。

居安斋总店这边,就叫计掌柜找人把封套上的县令侧立图改画成大图,贴在木板上立在店外;图书馆那里每间阅览室都摆上三本,沿走廊外墙贴一溜宣传图;通州那边计伙计已开起了分店,也和总店一般地描起大图张挂,请刘师爷帮忙在本地大户、文人里做个推广。

说实话,要是“崔美人儿”不是他,他是真想用最大字体写个“震惊!崔美人私宅内部高清大图曝光”的宣传海报出来,那就连图都不用配了,保证有销量。

然而即便是这么含蓄低调的宣传,《戚志远公文集》还是很快掀起了一波销售浪潮。

迁安县图书馆就是戚县令最好的招牌,凡是手头有一二两银子的读者,都肯摸出来买一本支持县令。

通州那边最初小计掌柜怕销路不好,跟秋试闱墨捆绑出售。后来卖着卖着发现,读者根本就是看封皮买的,买去只当是旅游指南和风景画儿看,不在乎里面文字如何。他们索性就把这书和闱墨解绑,只当作带字的彩画图册宣传。

这书印得实在精致,刚问世没几天就被专盯着迁安彩印书的客商带进京里,自然又有文人雅士追捧。

虽然书里没什么英雄图、美人图,只一个清矍的中年县官,但整本书几乎都是彩印,纸也厚实雪白,摸着手感就高档。而且这书里的文章也清新可爱,配图都是远山秀水,拿出去显得主人品味高雅,不同那些看书就为了看英雄美人的俗人!

恰在会试结束后,这本书被人卖进京里,就这么流行起来。会试榜此时没发下来,众举子不得回乡,闲在京师无事可干,那些南方和三边来的、难得买到正式彩印书的就要大肆采买,捎回家乡。

迁安县应考的四位新举人,又一次感受到了去年乡试时被人强请围观到只能避居山寺的恐怖。

他们当机立断,给同乡的举人前辈们打了个招呼,就逃去了京外另一座清净寺庙。剩下那几位举人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就被人抓了也无话可说,只能夸夸他们县令建图书馆让人免费看书的善政。

俊秀清矍的、长须飘飘的、忧国忧民的戚县令,便成了京里百姓心目中好官的代表。

吏部正推选着该要升迁的五品以下官员,戚胜如此出风头,文选司的人便不免也把他提了出来。左侍郎耿裕当面考问过他,对他的印象也颇不错,因便问那主事:“他出的什么书?是解读经义还是记录本县政务?”

都不是,是游记,还是本……笔力平平的游记。但是书印的赏心悦目,记景也全,这人长得也不错,只可惜不是正途出身,顶天了能做一任知府或是太仆寺、苑马寺少卿。

右侍郎黎淳轻笑道:“又是迁安人?自从迁安出了个会印书的崔美人儿,怎么人人都能出书了。”

推出他的主事徐川应道:“岂止是出书,戚胜的文章里里还提到了先前出书的迁安神童呢。他写了篇修迁安图书馆记,就在书里第一篇,里面写了那图书馆是崔神童先母的遗赠,先前是个书坊,典租给了外人,去年他收回来的,就连房子带书都捐给了迁安县建图书馆。”

耿裕若有所思地说:“那天我跟李大人考问他时,他像是记不起那捐房子的叫什么,难不成自己写的文章也能忘了?还是后来又特地加了这一篇?”

他们不知道这几个出书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做推手,议论了几句,也都猜不出真相来。说着说着,倒有位员外郎提起:“还是迁安出的彩图本好,毕竟是真正彩印的源头。出这书的居安斋听说买的是全套崔美人的雕版和画稿,画得也比别家的强。”

“不就是出《精校版六才子批评三国》的那家书斋?那是崔美人的真传啊!我觉着崔美人是隐姓埋名改在他家作画师了。”

“这又何须隐姓埋名。再说那家三国现在才刚出到第十册,里面的图都是旧图,只是印得更鲜亮了些。什么时候能超过原版的册数再说是真买了他家的刻版吧!”

……

说来说去,也没能确定下这位迁安县令该调往何方。耿裕把他的名字扣下,说:“这个先给我留着,再推几个人。对了,他那本文集在何处有售?”

徐主事道:“这书店只在迁安和通州开,如今外面不好买着,下官把家里那本给大人送过来吧。”

转天下朝后,徐主事的书就送了进来。右侍郎黎淳身兼少詹事兼侍读,下朝后还要去东宫,因他不在时便不能开会推举官员,耿裕便关着房门清清静静地看了会儿书。

戚县令的笔力不算太强,但因为是胸中有真山水的人,文字也当得上清新婉丽,跟满卷淡彩山水相得益彰。偶尔有几张大图,人物也极俊秀儒雅,神彩飞扬,正是最符合士大夫审美的成熟美男子。

耿侍郎将这一本书看完,脑中对他的印象竟有些动摇——他那天看见的,真是个毫无特色的清瘦小官,而不是这么位濯濯如春月柳的美男子吗?

他神色复杂地合上书,简直想找右都御史李裕问问那县令究竟长个什么模样。不过这心思还未付诸行动,他就被首辅万安派人叫了去,万安当面递给他一份卷宗,和煦地说:“这是我一个门生,好问看着安排一任外任吧。最好不要太清苦的地方。”

耿裕素来有些看不上这位“万岁阁老”,淡淡地应了声“是”,接过卷宗看了一眼,忍不住倒吸了口气——他今天是跟迁安结了什么缘?部里刚推升到迁安的知县,看了迁安的书,这就又见着书上那位捐赠书院的小义士的父亲?

万安看他的神情不对,便问他:“怎么,你知道这个崔榷?莫非他素日行事有什么不检之处?”

他对自己的门人弟子还都是很有点儿自知之明的,只是看在他们懂事、会孝敬的份儿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可耿裕真对得起他的姓氏,是个敢跟上官瞪眼的人,若叫他当场挑出毛病来也是尴尬。

左右崔榷给的孝敬也不多,万首辅索性大度地说:“若他真不可取,好问你只管黜落,不必看我这个座师的脸面!”

耿裕低头道:“首辅过虑了。下官只是听过他儿子的名字,见了是他的卷宗,有些吃惊而已。”

万安笑道:“原来如此。这崔榷倒生得个好儿子,叫什么来着?可是擅作诗词?”

耿裕道:“他儿子应当是叫作崔燮。倒也没做什么诗词,只是捐了座院子给县里建藏,他们县令把这事写在了文集里。”

万安不禁感叹这儿子比父亲强,他父亲还没送院子给自己这个座师呢——连间屋子都没见过!这么一对比,他对这个门生的好感越发淡了,又想起他的顶头上司刘珝一向和自己不对付,于是也公事公办地说:“这崔榷虽是我的门生,但更是刘次辅手下的干吏,好问你看着安排吧。”

耿裕这个月就没打算安排他,握着卷宗去文选司,叫了一个主事:“插到下下个月待推的那批里。这是万大人叫送来的,也找人去户部查问查问吧。”

崔郎中的前程悬在吏部不上不下,只见有人来考察,就是不见转迁,急得恨不能亲自去吏部问问万首辅是怎么安排的。但且不说万首辅不是他能随意问责的人,就凭对方“万岁阁老”“洗相公”的雅号,他都不敢青天白日登万家门,怕沾染了自己的清誉。

好容易挑着没人的时候去拜访恩师,万首辅却又要抻着他,连见都不见。唯有一个管家出来待客,也不见上回他带着礼物来拜望时的亲厚,吊着眼睛说:“崔大人倒是生得个好儿子,可惜,子不类父。”

崔榷狠狠吃了这一场屈辱,回到家险些把外书房砸了。好在他养气工夫深,终是强忍了下来,转天到衙里,转到户部细细打听了一趟,才知道了迁安县的事。

他原以为崔燮是不善经营,把书坊卖了,却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就生了一副往上攀附的肚肠,把书院献给县令了。那迁安县仗着他家书坊建的藏,治下今年又出了三个进士——郭镛、王溥是去年新考上举人,在他任内出息出来的。听说左侍郎耿大人看上了他抚民教化的本事,不知是打算调进京还是去南方哪个州府督学。

然后迁安县就写了篇文章,印了本书,吹捧那个不肖子!

崔榷想通来此事,气得全身哆嗦,恨不能倒回到一年多年老夫人刚把书铺的房地契给了崔燮的时候。若那时就做主叫人追回来,若是以他自己的名义把书铺,甚至把老宅捐了给迁安县建个藏,现在这些赞誉岂不都是他的?

哪儿有儿子捐院建藏,功业不记在父亲头上,反叫那个占了他家产业的知县白得好处的道理!

他却又不是那能豁出脸闹腾的人,只去外面酒楼喝了一顿闷酒,想着怎么把儿子叫回京里处置。到晚间他醉醺醺地回到后院,叫了个新娶的妾服侍,忍着气睡了。但这又气又醉地伤了肝,转天早上便烧糊涂了,一病不起。

那妾没经过事,吓得哭着去请夫人,把昨晚从他嘴里听来的什么儿子献书坊,县令要升迁的醉话都说了,跪着求夫人恕罪。

夫人哪里还管得着她?夫人连老爷都不想管了!

她满脑子想着那个本该是崔家摇钱树,或是崔榷升官垫脚石的书坊,眼里根本看不见这群无知妾妇。她伸手把人推开,跌跌撞撞地回到房里,咬着牙叫下人:“去,去把崔梁这瞒骗家长的狗东西拖下去打一百棍,再去给我娘家送封信——主人叫人欺负到头上了都不敢开口,仆人拿着我这个夫人当傻子耍弄,这日子我是忍不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