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第171章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171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4-18 05:42:3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171章

崔燮从李家听了满肚子诗法,最后只记下了一句“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

李老师拿杜甫、李白、王维的诗作例子,讲怎么做“淡而远”,又讲后代诗人得前辈精髓的。父子两人一会儿王安石得之,一会儿杨维桢得之,崔燮微笑着坐在旁边听他们讲什么“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自己怎么也没听出那些诗相似在哪里。

李东阳跟儿子心有灵犀地点评宋明诗家,回头再看看眼神游移,一看就是不开窍的弟子,心里蓦地生出几分张斋长看两个儿子答卷时的无奈。

这孩子于诗词一道真是没什么灵气了。

李老师恨其不争地感叹几声,指着崔燮说:“要不是你明年要考会试,我立刻就限你辨体读诗,一月限读一体,尽诵汉唐诗,应答作文也都只许用古诗作,作完我再指点你修改……”

不好,这真要把李老师从素质教育逼成应试教育家了!

崔燮束手受训,心下颇觉着对不起老师,低着头说:“弟子读书以来,皆是以科举为重,读的诗的确少了些。这场会试考完,无论成不成的,必都要用心诗词,不坠恩师文宗之名。”

李老师冷笑一声:“等你进了翰院,还要读书三年呢。到时候不管分到谁教导你们这些庶吉士,我就叫他帮忙盯着你读诗,就不信没有教出你来的一天!”

老师这想的也太远了,他能考中二甲就是祖坟冒青烟了,还馆选庶吉士……崔燮二话不说,先站起来行个大礼,谢过老师吉言,坦然接受了这种填鸭式学诗法。

李老师摆了摆手,心累地说:“一般学生背会了韵书、对类就学作诗,都觉得作诗、对对子比作文章容易,宁可作诗也不作文。唯有你成天作文章作得起劲,又编什么科举必读书,叫你作个诗倒要为难煞你,也不知你那蒙学是怎么读的。”

他穿过来时,小崔燮都读完蒙学了,他就只自己随便背了几本书,古文基础几乎都是四书五经打下的,当然跟别人不一样。

被李老师伤害了一顿,他就忍不住再想伤害伤害别人,回家后就把两位弟弟叫过来,跟他们分析上回出卷子的问题。

卷子上的题目出得不均衡,没做到每卷几个知识点,题目难度也是天马行空,有的填空题甚至题干都出错了——这个问题自然是崔衡犯的,和哥叫陆先生从小把在手心里教了几年,自不敢出这样的错。

崔衡闷着一口气,翻着眼珠说:“我从你、大哥你回家后,一直在读《礼记》,陆先生讲的也是四书,蒙学的东西哪儿都记得那么清楚了!”

记得不清楚你还有理了吗?崔燮看了他一眼,教训道:“蒙学才是读书的基础,你连文字韵部、对仗都不知道,如何做诗?作文章时如何写得好八比出句对句?学得不好就重学,你在陆先生面前也敢找借口么!”

敢找就真要揍了!

崔衡还是知进退的,哼哼两声,老老实实地低下头说:“大哥教训的是,我重学。”

崔燮微微点头:“这态度还像点样。”

教训了这个不老实的弟弟,也把老实的叫上来,教他们出题的规则:“你们上回出的题太粗糙了,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出到哪儿,虽然考了不少,却考不出学生真正的水准来。要考就要考关键处——

“譬如三百千,多考中段,少考前后,因为人背书时前后记得牢,越是中间的越易忘;譬如史书,便考与经书相关的人物、时事;譬如韵书,叫他们从几个字中挑出属于同韵或某一韵的,多考宽韵、少考窄韵,毕竟你们这些学生作诗词时,先生大多指宽韵,窄韵用得少些……”

他说的不仅是出题法,读书时按这读也比较有效率。两个弟弟不知听没听进去,反正他说一句就应一句,眼神晃动,怕是已开始考虑该怎么给师侄出题。

崔燮对他们的出题态度还是满意的,含笑点头,吩咐道:“月底你们师侄还要再来,到时候你们做师叔的,每人不得出一套考卷以示关怀?去看看蒙书,重出卷子,另附纸写出答案与要考察的地方,你们师侄每来一趟就给他们一份。谁出得好,过年时我叫人给他做一身三国英雄的袍服,想要谁的都可任意挑;明年六才子进京,还叫六才子给他题诗。”

咦?

不光是折磨他们,居然还有奖励?

给他们做三国英雄的衣裳?他们穿上,不就跟换装卡片一样吗?!

到时候他们穿着孔明、刘皇叔、关公、吕布的衣裳,还能拿着六才子的题诗,这要是出门一趟……连崔衡苦巴巴的脸上都见了笑容,斜睨了弟弟一眼,诚心诚意地说:“兄长放心,弟弟们定会好好给师侄出题。”

两个小兄弟间,暗暗燃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考题战争。

崔燮才不管他们争不争的,把两个弟弟赶回去翻书,叫人订做了个半面墙高的木板,打上三十个格子,格子上方写上日期,做一个功课表。

艾宾浩斯记忆法是按遗忘曲线来的,并不像每天一次或每周一次那么规律,只背单词还容易记混呢,更不用说两个弟子要同时复习五六本书,一不注意可能就背错了。索性做一个日历,月初做计划,叫两人拿回去按日背诵签字就行。

他对这两个徒弟真是尽心尽力了,给自己都没费过这么大工夫。

===================

把要做的事都安排出去,转天散学后,他就悠哉悠哉地骑着马去了谢瑛家。

谢家从千户府改成了镇抚府,家里倒没添置什么东西,大门也依旧是那个五架三间的大门,跟崔家一样。他的官职倒是总跟崔老爷差不多,就是年轻得多,二十多岁的从四品和四十多岁的从四品,前途差得太大了。

何况他是锦衣卫最有权势的机关,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简在帝心的人物呢?不知哪天就升成指挥佥事、同知,甚至指挥使了。

那时候求见他的人必定更多了。

崔燮看着门外挤着一排下人,门里露出个一脸警惕、见人摆手的门子,深深感觉到谢瑛升职后有多受欢迎。但他是有正事来的,不会轻易退却,硬生生地从队间插过去,掏出名刺递给那门子,气势逼人地说:“我是你家千户相识的崔监生,今日有事求见,烦小哥帮我通报一声。”

这个门子是新人,不认得他,但一听到“崔监生”这称呼,顿时眼前一亮,笑道:“原来是崔公子,我们大人等你久矣!”忙不迭地把他拉进门去,又朝门外排队的人说:“我家大人今有客人在,各位先回去吧,先回去吧!”

侧门关闭,把那些来求见镇抚使之人的抱怨都关在了门外头。

崔燮摸出一块碎银打赏他,低声问:“这些人来求谢大人做什么,难不成他办了什么案子,关了哪个有声名的人?”

要真那样,李老师不能不救啊,就是不救也得跟他说一声不是?

门子摇头笑道:“我们大人如今正式任职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了,自然有的是要托关系、送礼的,不过我们大人都不肯收,他们只好多跑几趟了。”

他想着那些人奉上的礼单,有点可惜又有点自豪地说:“我家大人真个是清如水明如镜,跟前朝的包青天一样,那些写戏的怎么不多写几本谢青天,都一窝蜂地写封云,还让封云改成了别所的人呢?”

是啊!凭什么改他的男主,改个名儿叫元芳不成么!

崔燮也冷哼一声:“反正谢兄已经做了镇抚使,那些千户们带着封云破案,终归也是在镇抚使管辖下,就当是镇抚大人的亲卫借给他们用……”

他说着说着,心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反正谢瑛升了镇抚使在前,那些徐千户李千户的戏在后,那他为什么不能出一部汇总诸千户的大戏呢?

就好像美国的复联、正联电影一样,每个千户有自己的大戏,这些千户在新戏里又都在谢镇抚手下听命办差,合力对付企图覆灭大明……

这个背景太大点儿了,索性就还叫白莲教背锅,总之就是白莲教到处制造恐怖事件,那些借用了封云人设的千户们在谢镇抚指挥下联手破敌也不错啊。

——那还要封云吗?

他边走边认真地想着故事,不知不觉到了客厅。门子让他坐下稍等,急去正院通报,过不多久,谢瑛就带着几名手托茶盘的家人过来,叫他们把茶水点心放下,自己坐在主位相陪,含笑问他:“崔贤弟功课正忙,怎么想起到我家来了?”

崔燮正想着谢镇抚使组织千户们办案的大戏该怎么安排,脱口便问:“谢大人记得市面上有几个千户带着封云办案的戏吗?”

十四所千户,就连驯象所的徐千户都积极的写戏了,除了继任他当前所千户的姚敬,哪儿还有没写过的?谢瑛便如实说了,笑着问他:“怎么,又是哪位才子要给我写戏了?可惜我近日在镇抚司坐衙,倒没办什么露脸的案子,不过是听命查问几个办差不力,或是大朝失仪、奏疏书写有错的朝臣,也没什么可写的东西。”

几个下人都伸长了耳朵,想听听他要给自家老爷弄什么大戏。

崔燮问了这事,才想起自己真正的来意,拊掌道:“问错了,我刚才忽然想起市面上有许多锦衣卫千户带着封云校尉办案的戏,就想把这些人串起来写个大戏。光顾这个,倒险些忘了正事。”

他起身朝谢瑛拱了拱手:“家师李学士之子兆先师弟身体不好,我想教他练练武艺,强身健体。无奈我只会些刀剑枪棒之术,他年纪小、气力弱,学不了那些。我只得来拜求谢兄教我一套健身的拳法、掌法之类。”

谢瑛忙放下茶盏,起身托住他的胳膊:“贤弟快快请起,行这礼做什么。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他回头扫了家人一眼,吩咐道:“你们不必在这里忙活了,去把晚膳安排在正屋,再准备两套练武的衣裳,我与崔贤弟待会儿过去吃了饭,就趁夜色在屋里练练。”

几个家人听他不说新戏的事,反而要跟自家大人学武,遂都遗憾地下去干活了。谢瑛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院中,轻轻吐了口气,回眸挑了崔燮一眼:“贤弟这么晚过来,当真是为了给你师弟学拳才来的?”

崔燮重重一点头:“自然是为了师弟!不为了师弟,我怎么能放学不去跟先生读书,没事就往谢大人家跑呢?”

谢瑛轻笑出声,托起他的手,摊开来反复磨挲了一阵,垂眼看着他的掌心说:“你们读书人的手细细长长的,筋骨还没长结实。就跟我学个架子,在屋里空练练就行,别学外头那些卖艺的劈砖打瓦,伤了手就不好了。”

崔燮“嗯”了一声:“我是要教小儿习武的,深怕他筋骨软,练错一点就要伤了骨头。回头谢兄教我时可要扳得仔细些,教得我架子准准的才好去教人。”

谢瑛转身与他挤进一张椅子里,张手包住他的手背,握掌成拳,抵在自己唇边,轻笑道:“贤弟放心,我自是要手把手地教会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