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 > 第16章 第 16 章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思风林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31 01:14:47 来源:文学城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宋河猛地跪下去捡地上的羽扇。

“哎呦,陛下,您想要拿奴才寻开心,也不用吓唬奴才啊。”宋河脸上讨好的笑容有些僵硬。

“怎么?你当朕是在胡说?”

白明理语带讥讽地问。

“奴才不敢!”宋河又跪了下来。

“算了,起来吧,”白明理重新拿起书卷,姿态怡然,就像刚才的那一番话真是说着玩的。

宋河看了他干儿子宋石一眼,宋石立即悄悄退出寝宫,朝着慈安宫走起。

伺候笔墨的竹心,低低地垂着头,沉思该如何将消息带出去。

龙溪宫中十分安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二百石粮食很多吗?”

俞太后看向身侧的魏嬷嬷,满脸疑惑地问,白皙的脖颈,真诚迷茫的眼神,让她此时就像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魏嬷嬷喉头一噎,险些没能立即说出话来,自家小姐从小便是从锦绣堆里长大,怕是连一亩麦能产多少粮都不知。

“娘娘,这上好的水田种一季稻子,最多也不过能产五石稻子。”魏嬷嬷压低了声音说道。

俞太后眼睛微微睁大,若说她方才还没有感觉,如今却是明白了。

“皇上怎么能说出,这般荒唐的话来?”俞太后眉头紧皱。

什么梦中得见?

若是这世上真有鬼神,自己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

这话要是传出去,怕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波澜。

更别说现在正是秋闱之际!

俞太后虽不想小皇帝夺权,可他到底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若是他这般荒唐的话传出去,世人是会不相信皇上,往后皇上想要夺权怕是更加艰难。

看似对他们俞家有利,但同样的若是皇上位置不稳,他们俞家又能有什么好处?!

俞太后短暂地思考了其中的利害,便冷声吩咐道:“快,云祥,秋霜,封住消息,别让皇儿的话传出去!”

大太监云祥领命离开。

俞太后还不放心,吩咐宫人准备撵车,她要去见见小皇帝。

“皇上现在还有心情看书?”一进入龙溪宫寝殿,俞太后扫到小皇帝手上的书就头疼。

白明理没有放下手中的书卷,只是起身向俞太后行礼:“母后若有什么事,朕过去便是。”

这幅慢悠悠,不紧不慢的模样,看得俞太后心头火起。

她快步走到白明理身边一把将他手中的书卷打落。

“好啊,皇上君无戏言,你可知你说说什么梦中见粮种,世人会当真?如今正是秋闱,皇上你可知俞家为护持陛下坐稳皇位付出了多少?读书人本就对俞家多有误解,如今陛下你也胡闹!!!”

俞太后胡乱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才收敛了怒容,她换上一副慈母的模样,轻轻拉起白明理的手说:“这世上,只要是人便会做梦,可也不能真就把梦境当真啊。皇上,你刚才只是在说笑。”

最后一句话俞太后用的是肯定语气,似乎一定要白明理亲口说出刚才他就是在开玩笑。

白明理脸上没有任何波动。

他一点点地将自己的手抽了出来。

俞太后的脸上的笑容几乎挂不住。

“朕,确实见到了,太/祖庇佑得遇良种,朕没有说笑。”白明理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俞太后怒气上涌,她举起手便是一个巴掌甩过来。

白明理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俞太后纤细的手腕。

“母后?”白明理面色冰冷地说道,“朕是皇上。”

这就话似乎是点醒了俞太后,俞太后愤愤地收回手指着白明理的鼻子说:“好,很好,陛下是皇帝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哀家管不了也管不着!”

俞太后快步走出龙溪宫,她对着身后的云祥低声命令道:“让人将龙溪宫守好了,陛下不是喜爱读书吗?那便好好读书。”

不必走出龙溪宫了!

云祥神情一肃,太后的意思是要将陛下幽禁起来?

“是,奴才遵命。”

“魏嬷嬷去请父亲入宫,我要同他商议此事。”

俞太后如今竟然有一丝后悔,她就不该在皇帝身体渐好时,放弃留个皇孙的想法。

皇上如今时不时便要有些古怪的举动,真是让人忧心。

“是,娘娘。”

可白明理是正大光明当着寝宫的宫人说出的话。

俞太后便是想要封锁消息,也晚了。

————————

面色阴沉的安国公,耷拉的眼皮抬起,露出一双满是戾气的眸子。

“好,好啊,小皇帝是真昏了头,亩产二百石,他怕是连一石粮食有多少都不知道。”傅清晏这几个月不好过,他能够稳坐钓鱼台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他的话,知晓有他这位国公在能缓解另外三家辅政大臣的矛盾。

往后不论哪一方赢了,他们安国公府都能得以保全。

可小皇帝不过是送了自己一幅字,就让他多年的筹谋付之东流!

“父亲不如我们添上一把火。”安国公世子眼珠一转说道。

“嗯,动手时小心些。”安国公的衰老的双眼又重新合上,他语气莫测地说,“能梦遇良种,陛下定然是真龙天子。”

他要将小皇帝捧的高高,往后摔下来的时候才会疼!

安国公好歹是勋贵之首,他受辱其他勋贵自然也过的不舒服。

不到一日,原本只是在大街小巷传播的谣言,以极快的速度在贵人间传开了。

其中也不乏唐丞相和沈大将军的暗中帮助。

便是一些小官,很快都知道,陛下亲口承认,那谜语的谜底就是土豆,是他在梦中得见,可食用亩产极高。

——————

“老朱,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的东西。”朱翰林的娘子孙氏好奇地问。

“陛下就是做了个梦,你自个也做梦,你能不知道?这怎么能信呢?”

“再说了,如今皇上连大朝会都不参见了,我一个小小翰林,根本见不着陛下。”

朱翰林抱着自家闺女,笑呵呵地说道:“这话你可别外传,我家中也有许多田地,少时我跟着爹收过租子,这世上哪有可以亩产二百石的东西?”

说到这里朱翰林长长地叹了口气。

“真的?”孙氏不死心地问,“可是外头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陛下才十四,便是说些小儿话只是寻常。”只是许多人居心叵测,小儿话也能传的世人皆知。

“现下不少学子心浮气躁,前儿我还挺他们议论此事,真真是让人当了筏子还不知。”

朱翰林一张圆脸满是苦闷。

“哎呦呦,你可别皱眉了,说的你还是举人的时候多厉害似的。”孙氏拿着帕子掩嘴轻笑。

朱翰林也只得笑着摇头:“高兄怕是心焦的很,陛下如今……”非明君之相,高兄苦苦支撑也不愿意投靠姚家。

想到此朱翰林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朱翰林口中的高兄是吴太傅的亲传二弟子,现在是户部左侍郎,也是吴太傅的弟子中,除去姚环外,唯一还身居要职的。

他能保全下来,一是在吴太傅出事时,他正好丁忧,不在朝中,二是前些年户部左侍郎空缺后,唐丞相和俞家挣得狠了,最后还是沈大将军和安国公出面,让为人刚正的高成林当了户部左侍郎。

朱翰林与高成林私交不错,高成林丁忧归来时被排挤,在翰林院修了四年的书。

两人境遇相同,又在一处修书,到底是多了几分情分。

“你啊,海大的心,指头大的本事,咱们过好自个的日子就是了。对了方公子送了许多东西过来,还寄了信,我让人给你放书房了。”孙氏见相公又要皱眉赶紧说道。

“方兄寄了信过来?你怎不早同我说!”朱翰林将乖巧的闺女,塞到娘子怀里,焦急地往书房走。

孙氏只是让人将东西放到书房里,并没有打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

朱翰林急急忙忙地拆开信。

方长鸣通篇都在写,他在奇丰县过的很好,身边多了一位字恒玉的谋士,今年得了许多土产让他可以送给友人。

“方兄写信难道就是为了这个?”朱翰林将信件横看竖看,都没看出什么特殊。

“字,恒玉。”朱翰林挠挠头,他总感觉从哪里听到过这个字。

突然朱翰林的眼睛瞪大,他有些不可置信地重新将信读了一遍。

吴瑞卿?

怎么会是吴瑞卿?!

朱翰林小心翼翼地将信件收起来,他蹲下身一点点地检查方长鸣给自己寄来的土产。

再查看到第四个盒子时,他拿出南方特有的果子,却还能听到盒子里有晃荡的声音。

这盒子有些浅!

朱翰林双手摩挲着,好容易才找到了盒底花纹中的暗扣。

随着暗扣被打开。

而盒底有两封信!

朱翰林先拆开薄的信。

‘得陛下庇佑,吾同吴家得遇土豆,已种成功,望贤弟将信交给高侍郎,于大朝会献上种植之法,才不枉为兄一番周旋。’

他立即拆开另一封比较厚的信,那信中画了土豆的模样,写了该如何种植,看起来并不像在是胡编乱造。

而且信中还说,吴家和方兄在建州和琼州都找到了土豆,如今已经种植成了!

“陛下,竟然、是真的?”朱翰林咽了咽口水,结结巴巴地说道。

————————

“大人您那位贤弟可靠吗?”吴瑞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事关他们吴家的将来,再小心都不为过。

方长鸣挑眉看他:“高侍郎有多可靠,朱翰林就多可靠。”

且不说方长鸣相信朱翰林,就算朱翰林变了,朱翰林一家祖辈都是商户,这些年他同朱家在商事上有不少来往,方长鸣自认这种利益关系,比高成林与吴家的师徒关系要牢靠。

而且他们这次只献上种植的方法,并未拿出实物,总还有退路。

“如此,是属下多虑了。”吴瑞卿松了口气。

“你只管等大朝会结束,让人将土豆找到的消息传出去便是,只有传的够远,咱们两家才能保全。”

他从来不低估旁人的心狠手辣,他们在岭南王眼皮子底下做这些,还有将来知道一切想要抢夺良种的人,都不会轻轻巧巧地放过他们。

方长鸣心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