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9章 启程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9章 启程

作者:一七令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10 22:52:33 来源:文学城

几位大人出宫之后,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了。

冯慨之攒了一肚子的火气,可他又不好在宫里头发,一路上都闷闷不乐。

王从武朝他这儿看了好几眼,越看越痛快。

要他说,气死这个糟老头子才好呢。冯慨之那个大奸臣、大贪官,跟张崇明这个奸相简直如出一辙的坏!

王从武落后一步,跟李廷芳并肩而立,说着冯慨之的坏话:“要是圣上哪天想明白了,把这贼人赶出朝廷就好了。”

“你这想的也太简单了,朝中的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将冯尚书赶走,户部那些人就该闹起来了。”

“若是闹起来,都赶走就是了。”

“那又有谁来填这个空缺呢?”

王从武闭嘴了。

世家大族的人只有这么多,哪怕世家这些年没落了,但彼此之间的关系依旧错综复杂,牵扯甚广。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同进同退。毕竟关系斩不断,其他们代表的都是同一份利益。夏国的君主,不管是先祖也好,已逝的先皇也罢,对着这些出身世家的大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计较。没了冯尚书,还有钱尚书、王尚书……都是一样,除非圣上真的铁了心不用世家的人。

不过这又牵扯出更多的东西了,这年头读书写文章的多是世家子弟,一旦选官制度改变,会不会有人反对,这还是一说,能不能选到德才兼备的人又是另一说了。像今天,皇上提的这个科举便叫李廷芳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可惜的是他,终究还是不能对着一位新皇抱有太高的期待。纵然这个想法不错,在皇上那儿多半也是浪费了。

李廷芳没再想科举一事,只是吩咐道:“我瞧着圣上的意思,明后两天应该就会动身前往建康。此行所携之人不会太多,还得劳烦王大人多加看顾了。”

王从武保证道:“丞相放心,我并不会叫圣上受委屈的。那个冯老秃驴若是敢闹出什么幺蛾子,我非得打着他满地找牙!”

李廷芳失笑,却也没有替冯慨之说什么。

他本就不喜冯慨之这人。

殊不知冯慨之对他们也是鄙夷至极,出了皇宫坐上马车之后,他便同张崇明发起了牢骚:“今日真是叫的那两个狗东西看了笑话,尤其是那王大呆子,那尖酸刻薄的脸简直看得我直想吐,他怎么那么喜欢看别人倒霉啊,怕不是心里有病吧?”

张崇明半合着眼:“你跟那个呆子计较些什么?他是一根筋,你也是?”

“可我看不惯他胳膊肘子往外拐。兵部可是您管的,他却向着李廷芳!那李廷芳有什么好的,不过只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而已,那呆子竟然还真信了。”

张崇明反问:“你指望他能有多聪明的脑袋?”

也是,冯慨之这么一想,忽然就不气了,为了一个呆子气坏了身体不值得。

他愿意跟谁好就跟谁好,还以为他们稀罕不成?

话锋一转,冯慨之又提到了萧瑾:“今日小皇帝提到的科举似乎有点意思,那道圣旨若是明儿发出去了,定能讨好天下的读书人跟商户。这回他做事倒显得有些急智,看来是被攻外头的那些流言蜚语给吓怕了,不得已才憋出了这么一个法子。就是不知这办法是他自己想的,还是别人给他支的招,倒是挺好用。”

不怪冯慨之觉得这只是一个权宜之策,实在是他从来没想到萧瑾是真想用科举取代恩荫入仕。

萧瑾早就看这个选官制都不爽了,这里没有唐朝,自然也没有科举制。如今夏国的选官制度还是门荫制和流外入流。所谓的门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而流外入流,大意是指未被编入正式官职,如低级办事员、专门的技艺人才如隶书手、楷书手等,在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可以到吏部参加铨选,进入流内。能在萧瑾眼前晃动的,大多是靠门荫上来的,朝中百官大多出身世家大族,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官衔也被他们所把控。

萧瑾如今想做的,就是彻底将这些人打压下去,再扶持一部分人上来,让整个社会阶层得以充分的流动。

但是这些念头暂时还不能表露出来,更甚至,就连下令科考也是这么模棱两可地给出一道圣旨,并不敢一次拱起太多的火。

也正因为萧瑾的小心,才没有被冯慨之看出端倪。

冯慨之只是单纯感慨萧瑾行事太滑不溜手了:“依我看,小皇帝这回是真想要做出点政绩了。这又是下令科考,又是要亲自赈灾的,真是能闹腾。”

张崇明嘴角朝下,尽显轻蔑:“他能不能做出政绩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夏国气数已尽,万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说起这个,冯慨之靠近了些,神神叨叨:“丞相,那个老道的话真有那么神吗?”

张崇明警告:“是真人。”

“……行吧,那真人果真这么有本事么?我瞧着小皇帝每日容光焕发,精神好着呢,可一点没有亡国之君的样子。”

能吃能喝,能跑能跳,还有劲儿找他的茬讽刺他呢。

这话,让张崇明也深思起来,似乎新皇这段时间确实有些不一样,大概是先皇驾崩,他自己也渐渐想要立起来。不过,他很快又打消了顾虑:“张真人是何等人物?他既开了口便不会有错。早些年我命里有一劫数,多亏了他才逢凶化吉。真人也是看一下我跟他有些缘法,这才点拨了我一句。夏国必亡,且亡于齐。如今我又查到齐国那边似有异动,估计这句话得应在今年年终。”

冯慨之无声一叹。

几十年前那的确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不管上头坐的是哪一个,反正他们世家大族是不会倒的,可是近些年世家大族也有些乏力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跟丞相才会一直敛财。左右那些钱财往后都得便宜了齐国,还不如被他们收入囊中。待来日换了新主,这钱财是能自己留着也好,为表诚心送上去也罢,总归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出路。

乱世之中有钱,虽然不能使鬼推磨,却也能卖到富贵无虞。

这般闲话,等几人各自到家,夜已经深了。

第二日一早,萧瑾的罪己诏便公之于天下。

各方的关注点都有不同。

有人乐的看萧瑾的笑话,有人觉得亲自赈灾过于冒失,毕竟君子不立于危墙,实在没必要亲自去赈灾。还有人对这个科考一肚子不满,觉得这个破坏了如今的选官制,但要说抵制却也不知道从何抵制起。

那圣旨上只有一句话,匆匆带过,张李两位丞相也并未对此有什么评论。没准圣上自己都没把这件事情当做一回事,若是他们拼死反对,说不定反而促成这所谓的科考。

还不如静观其变呢。

不过经此一事,众人心里也都有了个大概,知道这位新皇是个喜欢折腾的。

这里面唯一一群由衷庆幸的人便是这些商户子和寒门子弟了。

圣旨一出,他们几乎喜极而泣。虽然已经可以料想到的,即便通过考试也不会有太好的官职,但是有了出路有了希望,他们便打从心底里拥护萧瑾这个新皇。

只可惜,他们如今人微言轻,并不能主导言论。

所以萧瑾也并不知道,自己在无形之中竟然多了一群拥护者。

他已经处理好宫中诸事,准备动身前往建康了。

出门之前陈善吾还过来寻了他一趟。依旧是带着一盘看着正常但实则根本就不能吃的东西,说话的时候面带愁容,引导萧瑾主动问她原因。

萧瑾猜测她是来告陈太妃的状,也不介意故意恶心她两句:

“你初入宫廷,许多事事情还得仰仗陈太妃帮忙,若有不懂之处大可以请教于她。你同她皆出身国公府,如今陈太妃因思念大行皇帝郁结于心,病倒在床上。我身为男子不好长久待在后宫,你就替我多去陈太妃那儿尽尽孝心。待我从建康回来之后,我希望能看到陈太妃的病已经大好。善吾,你一向温柔善良,体贴人意,这点小事你应该不会做不到吧?”

陈善吾木着脸。

她已经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表情了,攥紧了手心,许久,她才能够像从前那样若无其事的笑了笑:“陛下说的这是哪里的话?便是您没有吩咐,妾身也会向太妃照顾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萧瑾哥俩好地拍着她的肩膀,“看来你们俩相处的还不错,真不愧是一家人。陈太妃性子也好,我不在的时候,想必她也会多多看顾于你。”

陈善吾看了看他拍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忍耐又忍耐。

等安王进京,一切就可以结束了。

“陛下说的是。”

真能装啊,萧瑾自叹不如,带着些咏叹调的意思感慨着说了一句:“善吾,你真好!陈太妃也不错,若是可以,让你俩挨着住才好呢,还能相互照应。”

陈善吾心里逐渐扭曲。

故意气了陈善吾一回之后,萧瑾神清气爽出了宫。

此次出行仅带两千兵马,不过他有左右护法,一个是王从武,一个是韩仲文。

至于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的冯慨之,那时多余的。

若非张崇明非要把他塞过来,萧瑾都不稀罕要他。

在皇城外头会合之后,萧瑾扫了一眼自己宽敞得有些过分的马车,掀开帘子,邀请王从武跟韩仲文坐上来。

两人自然不好真坐上,只推脱说自己骑马就好。

冯慨之心说这两个人还挺会装,他就足够坦诚,他想坐马车,压根不愿骑马。

要是小皇帝主动邀请,他肯定会不计前嫌上去坐一坐。能坐马车谁愿意骑马呀?

萧瑾这番不赞同道:“路途遥远,骑马岂不累死?”

王从武道:“不累,臣习惯了。”

“行了,还说那些客套话做什么?是个人都会累,赶紧上来歇着吧,切莫耽误了时辰。”

如此,两人便再也不好拒绝,直接上了马车。

刚一上去,萧瑾便干脆利落地放下帘子,像是压根就没看到后面的冯慨之一样,无情至极。

骑在马上的冯慨之笑了,他不是人?

这个亡国的小皇帝,只管嚣张吧,等到齐国的大军攻来,有的是你哭的时候。

到时候没准还要求到他头上呢,哼哼。

今天下午我就料到,我今天肯定是要加班了。

之后果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