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到古代改造极品(种田)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穿到古代改造极品(种田)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半月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27 02:05:59 来源:文学城

陶锅不耐烧,前头熬糖已经烧坏几个陶锅了,所以赵凌风干脆去定制了个铁锅。

不过这时代铁管制严格,买铁制品还要拿着户籍去铁匠铺落名,待衙门的人年底统一来收名册入官府登记造册,以便查铁的去处,严防有人生事。

所以他这买一个偏大的铁锅,还得等铁匠铺的匠人凑够拿到足够多的铁才能打,大概要半月工夫。

赵凌风对铁锅很是期待,有了铁锅,他做吃食就方便多了,尤其是各种铁锅炖,保管在这个冬天把他身体的亏损全给补回来。

铁锅还没取回家,赵凌风就收到了柳家送来的三千根小竹棍送,赵木匠刻好的一半模具,汪来喜送的第一批大盒子。

搭棚子这期间汪来喜送了按图纸做好的样品,他手艺确实不错,赵凌风画在纸的图样完全被他呈现在了盒盖上,不说栩栩如生,但配上内容,绝对能吸引人注意力。

赵凌风很满意,当时就给了两千个的量给他做,剩下的一千个他打算等赵木匠刻完全部的模板后让赵木匠来做,不然只靠汪来喜时间来不及。

大家都很尽心,盒子几乎挑不出次品,赵凌风结了工钱给汪来喜,把他高兴的嘴角就没合拢过。

第二天,村长那边的两千个盒子也交到了赵凌风手上,这是分几户做的,动作很快。

赵凌风想想,又给了一千的量让村长安排。

同时他让赵川把这两千个盒子带去了洪山村,赵川现在每天替他去洪山村看进度,查质量,传口信,也顺便把赵老大他们头天做的竹盒带过去,赵川每天回来都会同他说洪山村的情况,赵凌风给他开了五钱银子的月钱,赵川做的相当卖力。

除此外,赵禾赵石头姐弟两也天天来这边,每天负责榨果汁,方便赵凌风配比糖浆做棒棒糖。

赵老四和赵老汉把堆肥的事做完了,那里头不仅加了烂菜杆,还有从洪山村运回来的果子残渣。

洪山村现在用的果子量多,一开始他们还把残渣煮来吃,后面吃不过来就喂鸡鸭喂猪,不过洪山村穷,牲畜家禽养得都不多,残渣就剩下了。

赵凌风有回过去看见堆在路边,就提起了这事儿,让洪山村的人也挖了些堆肥的坑,废料是现成的,听到能堆肥提产,洪山村的人哪有不应的。

赵川听了赵老汉他们在堆肥的事,每天从洪山村回来就给带一背篓果渣,一半给了赵老汉,一半背回来他自家去堆肥。

肥坑埋好,每隔半月时间去翻积一次,只需等上三个月时间就能成了,只正好赶上春耕。

也不知村长怎么同村里人说的,跟着挖坑堆肥的人还不少,所以赵老四和赵老汉这两个有经验的整天被人请去指点,看着比赵凌风还忙。

而李翠喜,她又病了,这回是被她娘家人给生生气病的。

因为李翠喜没能说动赵凌风把生意分一半给李家,她娘李袁氏就上了门,指着李翠喜鼻子骂她不孝,然后在赵家院子里哭天抹泪好一阵喊,活像家里死了人一样。

赵凌风现在压根都不理李翠喜,她自然没办法,同李袁氏说了也没用,还被李袁氏逼着说办不好就要跟她断绝关系,李翠喜一听这话就急了,当场眼一番就晕了过去。

更好笑的是,李袁氏怕赵家人找她麻烦,从地上爬起来屁股灰都没拍就跑了。

等李翠喜醒来后,赵凌风让赵禾如实把李袁氏看到她昏倒后的反应告诉了李翠喜,李翠喜这病就愣是没好起来。

赵老四还见天在家里拿她偷东西回娘家的事来刺她,说什么这就是报应,这就是她为娘家的下场。

全村的人也都在笑话她,说她是自作孽。

最主要的是,赵凌风发现这次李翠喜生病他头没那么疼,远比不上之前她挨打,所以赵凌风判断,赵家人受伤生病什么的,只要不是他引起的,其实对他影响不大。

毕竟这次赵凌风是不给李家人活做,也是李翠喜亲娘把她气病的,所以算不到他头上。

意识到他又多了个空子可钻,赵凌风喜得叫上柳叶去山上抓了两条大鱼回家做酸汤鱼庆祝。

山上的酸果子很多,下了几场大雪依旧坚强挂在枝头,实在是个让人喜欢的好东西。

赵凌风还摘了些做成红酸汤腌在坛子里,等果子下树后他还有的吃。

吃完鱼,赵凌风又去挖了新一茬儿的冬笋,重新买了熏肉,在铁锅拿回来的当天终于吃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熏肉炒冬笋。

只需放一点蒜粒,放几粒花椒,味道就好到能让人把舌头给吞掉。

尤其配的还是白米饭,当真是一种神仙都不换的享受。

赵老汉同赵钱氏唠叨,说他回头就去山上盯着,笋子长起来他就挖,一定还要再吃顿熏肉炒冬笋。

这也让赵凌风产生了一个新想法,打算收购一批冬笋。

他现在赚钱可积极,第二天就跑去柳家,同柳叶商量卖熏肉,“咱们把熏肉和冬笋都卖给镇上的酒楼,他们肯定也想趁年前赚一笔,这生意差不了。”

熏肉炒冬笋的味道柳叶是知道的,他们全家都喜欢,家里不缺熏肉,就是冬笋长的慢还不好找,所以没能吃几顿。

能赚钱柳叶自然是心动的,唯一担心的是,“我家的熏肉自家吃倒是够,可要拿去卖怕是少了些。”

赵凌风道:“你上次去收皮子的那几家人有熏肉吗,要是有的话咱们买过来。”

柳叶想了想说:“他们倒也有熏肉的习惯,那我去问问?”

“成,我跟你一起去,我去趟花坪村说收冬笋的事。”

洪山村的人忙着做软糖肯定没时间去挖,本村的可以等回来说,不过东石村后山的竹子没花坪村多,加上最近都有人上山挖,估计收不了什么。

柳叶同家里人说了声就跟赵凌风走了,把孙玉梅看得直皱眉,拉着柳长贵说出自己的担忧,“你说那姓赵的莫不是又在哄叶哥儿吧,当初要银子之前他嘴也挺甜。”

柳长贵裁红纸的动作没停,劝自家婆娘,“你少操些心,让叶哥儿自己拿主意,他要是不愿意,那姓赵的都不够叶哥儿两拳头打的,叶哥儿如今看明白了,肯定不像以前那样怕动手。”

“我这不是担心叶哥儿又吃亏吗,也是我们当时没长眼,给他定了这么一门恶亲。”

“娘,我倒觉得这赵童生跟以前不一样了,”孙玉梅大儿媳接过话茬儿,“赵童生以前和叶哥儿说话时看着就不耐烦,还不拿正眼瞧叶哥儿,现在赵童生是盯着叶哥儿就不错眼,眼里一丝嫌弃也看不出来。”

就是奇怪得很,一个人前后变化怎会这么大。

大儿媳靠近孙玉梅,悄声道:“娘,你说这赵童生莫不是中邪了吧?”

“少胡说!”孙玉梅横了她一眼,“这人中邪只有坏的哪有变好的,我估计应该是脑子坏了。”

孙玉梅决定等叶哥儿回来了,她得好好问问叶哥儿到底怎么想的。

不过孙玉梅接下来几日都没找到机会,因为柳叶整天跟着赵凌风早出晚归,头天收了熏肉,第二天就去挖冬笋,第三天帮着称冬笋,第四天又跟着赵凌风跑去了镇上酒楼同掌柜谈生意。

生意谈的很顺利,镇上两家酒楼,赵凌风选了家好说话的,在后厨做了个炒熏肉炒冬笋,当场就签了一个月的熏肉冬笋供应契约。

赵凌风放出了收冬笋的消息,柳叶那边不仅去找猎户们收熏肉,还拉上了他二哥一起,于是紧挨着东石村的几个村子又热闹了起来,一点也不似往年一到冬天就只能窝在家的冷清。

……

与此同时,青峰镇最近也出了件新鲜事,差点被来悦酒楼挤兑得开不下去的江安楼出了一道新菜。

这新菜每日只上二十盘,一桌还只能买一盘,多了都不卖。

也就是这每天限量的二十盘菜竟又把江安楼给盘活了。

菜名叫熏肉炒冬笋,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可江安楼也不知怎么做的,就是好吃,鲜、香、清爽,尤其下饭,但凡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江安楼一盘菜卖的不便宜,有人想买了熏肉和冬笋自己回家做,在镇上多转转倒能碰上一两个挑冬笋卖的,但熏肉却是转完整条街都没见着人卖。

有那不甘心的就去买了新鲜肉回去炒,结果一吃就发现味道不对,虽然也挺好吃,可就是少了点滋味,熏肉那股子咸味儿,烟熏味儿全融进冬笋里了,这是鲜肉没有的。

一对比,还是江安楼的好吃。

这不,家中有点闲钱又好吃的就盯上了江安楼,天天来。

刚开始人不多,来了基本都能吃到,后头这熏肉炒冬笋的名声传开,但凡来晚一步就没份儿了。

那能怎么办,为了一口吃的,就只能厚着脸皮去找人拼桌,今儿你拼我的明我拼你的,轮流早早来守着。

一桌坐的人多了,一盘菜不够吃,肯定要再点些别的菜,就这样,生生把江安楼给盘活了。

江安楼老板整日见客来客往的,笑得见牙不见眼,更是直接在心里与赵凌风称兄道弟,觉得同赵凌风合作是他今年做的最对的一个决定。

而对面被抢了生意的来悦酒楼掌柜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对江安楼死灰复燃这事恨得牙痒痒不说,还迁怒了赵凌风。

“一个小小的童生也敢欺负到我头上,真以为这青峰镇是这么好混的吗?”

掌柜回头吩咐账房,“算算这些日子损失了多少银两,给我记下来,待我回头让他全部偿还。”

全然忘了当初是他自己想低价收好货把人给赶走的。

赵凌风知道自己被来悦酒楼掌柜惦记上这事时他忙着做棒棒糖。

消息是最近负责跑腿往镇上送货的柳二告诉他的,是江安楼老板让柳二回来给赵凌风提醒,据说来悦酒楼背后的东家与县令有些关系。

这时代,哪怕是同县衙的衙差沾点关系都能镇上横着走,更别说与县令有关系了。

赵凌风算着前面那一千盒的软糖应该已经铺开了,倒没慌。

而是微微一笑,同柳二说:“二哥,你明日再去时请江老板帮我个忙,让激一激来悦酒楼的人,最好让那掌柜的东家先去告我一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