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 第3章 清冷利落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第3章 清冷利落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9 13:12:41 来源:文学城

白靖文转头将视线偏移过去,便是看清了来人。

她穿一套玄天色宫裙,腰间扣一条墨色玉带,但这一身并非那种繁复精美、雍容华耀的裙袍,相反是窄袖紧摆,略无绣饰,显得清冷利落,干练非常,她头上身上也没有任何彰显身份的首饰,只在左手皓腕缠了一圈天水之青,那是一个天青色的碧玉镯。

白靖文认识这个人。

这是大宁朝的长公主萧庆宁!

说起来,原主和这位长公主之间还有一段“姻缘”!

说起姻缘——等等!

白靖文一下便想通萧庆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直接问萧庆宁:“你有线索?”

萧庆宁没想到这是白靖文跟她见面的第一句话,但她隐藏得很好,乜了一眼旁边的裴纶,冷冷道:“你嘴痒不痒?”

裴纶抿了抿嘴,满脸凝肃道:“辨非兄,你刚才的说法我完全赞同,事不宜迟,我先去安排人手,你们先聊,回见。”

说罢分别向他和萧庆宁拱手,随即迅速撤离现场,留下白靖文和萧庆宁两个人。

支开了裴纶,萧庆宁也不啰嗦,直言道:“这件事你最好别插手,我来查。”

白靖文:“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萧庆宁:“字面意思。”

白靖文:“……”

戛然而止,两人初次对话无疾而终。

这时,大内监赵会在刑部和都察院两位官员的供奉下到场,赵会远远望见萧庆宁,又露出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笑,从那边凑过来,见礼道:“长公主殿下,老奴有礼了。”

旁边的刑部侍郎和佥都御史同样行礼,萧庆宁不看他们也不给回复,赵会察言观色,恭谨道:“老奴与几位大人是奉了皇上谕命前来彻查,还望长公主莫要为难。”

萧庆宁反问:“我怎么为难了?我为难什么了?”

赵会:“此地刚刚走水,里边凶险莫测,长公主千金之躯不宜走近,若是走得太近,不是让老奴为难么?”

萧庆宁:“别说这种废话,我只带一个人进去,皇兄那我自己去说。”

搬出宣和帝,赵会便哑然,白靖文注意到萧庆宁身后站着另一位红衣女子,扎了一束高马尾,腰间配了一把短剑,眉目清朗,英姿飒然,与萧庆宁一般显得精强干练,这人白靖文也识得,她是萧庆宁的心腹上官妙云。

不待赵会再发话,上官妙云将他拦下,护着萧庆宁走向了翰林院大门。

赵会给刑部侍郎打了个眼色,对方会意,即刻去吩咐他们刑部的人跟进去,赵会和那位佥都御史则赶紧跟上萧庆宁,生怕萧庆宁离开他们的视线。

这些人依次离开,完全忽略了白靖文这位状元郎,将他扔在原地。

白靖文作为旁观者,将刚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更确定萧庆宁堂堂一朝公主为什么会亲自介入这件事了。

首先,萧庆宁是宣和帝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按照辈分是太子萧景行以及其他皇子公主的姑姑,说她是真正的长公主名副其实,但有这样的辈分就该有相当的年纪,她今年二十有四——倒不是说她老,二十四岁怎么也不算老,问题在于,她二十四岁尚未婚嫁。

二十四岁还未出阁的公主在大宁朝前所未有,朝中大臣,特别是礼部和都察院的官员已无数次向宣和帝专门上奏,把“关乎国体”、“皇族脸面”这种话都写出来了,但这么多年下来,萧庆宁总是一一化解,独善其身,然而朝中那些耄耋老臣总揪住她不放,趁今年科举殿试,有人便将“招状元为驸马”这种俗套剧情强加到她头上,这就是状元白靖文和她有姻缘牵扯的原因。

但不管是白靖文还是黑靖文,萧庆宁都不会考虑,她只会一如既往想方设法破坏掉这桩婚事,那么,八月初二经筵日,恰好白靖文值守翰林院,又恰好翰林院失火,以萧庆宁如今的地位和过去的手段,很难让人相信不是她在背后使绊子。

如果有人放火,她是嫌疑人之一。

这点白靖文知道,那个大内监赵会知道,刑部和都察院的两个官员知道,裴纶也知道,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想通这一层,白靖文便也理解萧庆宁的初衷,看了看天色,西边云层火烧似的通红,低垂下来压在明京城西边的山峦,如果压到城墙高台,落到千家万户,落入芸芸众生的心头,那么倦鸟回巢,日落月升,暮色黄昏也就成漫漫黑夜了。

白靖文抓紧时间,也走进了翰林院的大门。

一般来说,无论朝廷衙署还是民间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翰林院却是相反,它的大门朝北,也就是正面面对皇宫方向,进了大门还要过一座登瀛门,穿出登瀛门眼前豁然开朗,在一片宽坪尽头,正中央那座最大的殿宇建筑是署堂,右边一座楼阁是讲读厅,左边一座楼是编检厅,编检厅就是白靖文平日里上值办公的地方。

继续往里走,从连廊绕过署堂,后边就是穿堂,左右分别是典簿厅和待诏厅,但这里也不是白靖文的目的地,他还要绕过穿堂一直到最后的后堂,后堂东西两侧长长的联排建筑才是藏书库!

藏书库只是一个统称,除了书册典籍,还存放各种文牍诏本等等之类的文件,着火的那一处就是存放案牍的其中一间。

这一间已经被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保护起来,由于是木质建筑,焚烧情况相当严重,廊檐和斗拱之类的都被烧掉了,屋顶用来承重的支架大部分损毁,导致整个屋顶多处被烧穿,瓦片坠落下来,碎片散落在黑魆魆的焦炭之中。

对白靖文来说,这就是“案发现场”了。

裴纶从外面跑进来,回复道:“搜身和录口供的人都安排好了,要等一会才能出结果。”

白靖文微微颔首,转而看向灾后现场,裴纶随之看过去,发现赵会和刑部、都察院的两位高官正劝阻萧庆宁进入现场,裴纶冷笑道:“他们自己不敢进去就算了,还假模假样大义凛然,一个两个怂包。”

确实,现场搜证这种活计这些高官是不会亲自动手的,都是让下面的仵作或者差役代劳,白靖文没有这种陋习,说道:“我们走。”

萧庆宁看见白靖文和裴纶相继进场,当即板着脸跟赵会三人道:“要不你们进去我在这等?!”

赵会三人瞬间噤声,上官妙云主动给萧庆宁开路,赵会只得尖声吩咐旁边的衙役:“都给洒家进去!长公主伤半根毫毛你们都得掉脑袋!”

衙役护卫们齐声称是,赵会三人不情不愿跟了进去。

不出所料,里边已是遍地狼藉,存放的东西基本烧成了焦炭,再被上面掉下来的瓦片砖木乱砸一通,目之所及,要找一件半件完好的东西是没有了,说实话,在这种现场找线索白靖文心里也没底,裴纶看了一圈现场,心里有了盘算,开始命手底下的人翻找,他特意吩咐:“找归找,尽量保持原样,不要破坏现场。”

白靖文补充道:“派几个心细的人到外面看一看,特别查一查后窗,主要看脚印之类的痕迹。”

言外之意是如果有人放火,从后边窗户进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裴纶当然懂他的意思,说道:“我亲自去看。”

刚回话便看见白靖文开始脱衣服,裴纶眼角的余光瞥到萧庆宁和上官妙云,质问白靖文:“你干嘛?!”

白靖文:“这衣服穿着不方便。”

他此时穿的是六品青色圆领官服,这种衣服坐着办公还可以,蹲下来或者大幅度活动极不方便,裴纶提醒道:“长公主和上官姑娘在这!”

白靖文这才想起到在女子面前脱掉外衣不合这个朝代的礼仪规制,便跟萧庆宁和上官妙云解释了一句:“别介意,我是为了方便查案。”

萧庆宁别过眼没回话,上官妙云也不表态,白靖文停止脱衣,将宽大的衣袖和下摆扎紧,往前走了几步,直接蹲下去伸手往那些残瓦碎碳里翻找,刑部侍郎和都察院御史见状,像是告密者窥见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当即向赵会告状:“赵公公,堂堂状元与仵作共事,这成何体统?!”

赵会没表态,萧庆宁白了他们一眼,两人立即闭嘴,萧庆宁和上官妙云一起往白靖文那边走过去,帮忙寻找线索。

一众人开始仔细翻找,裴纶也绕到后窗那边去看,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精细活,这种活白靖文做惯做熟,他深知其中的难处在于,寻找的线索是一种“未知”,也就是不知道具体要找什么,只知道是“异样”,有异样就是反常,反常必有妖,查案讲究基本法则,但有时也讲究运气和直觉。

良久,裴纶先从后窗回来,他蹲到白靖文身旁,说道:“都看了,没有。”

白靖文微微点头,这时大理寺其他仵作纷纷过来汇报,都表示没有发现异常。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此处就算被烧穿了屋顶,里边的光线也开始晦暗下来,裴纶心知一时半会应该是找不到什么结果了,便道:“要不先看看外面搜身和录口供的结果?也不好将你那些翰林院的同僚关在这里过夜,毕竟他们都是朝廷贤才,我们不好过于委屈了。”

后边的赵会也有些不耐烦,那个刑部侍郎已经开始骂那些仵作不中用了。

白靖文却像是没听到,仍然继续翻找,不过因为徒手工作,他双手已经完全焦黑,加上之前又有烧伤,有些地方已是血肉模糊,可他一旦进入工作模式便毫无感觉,他会完全沉醉进去,全神贯注,两耳不闻,又找了好一阵,他翻开一块碎瓦片,再清理掉下面覆盖的焦炭灰土,挖出一个黑漆漆的东西,小心翼翼取出来。

裴纶也注意到了这个东西,也蹲下来仔细观察,白靖文向他伸手:“干净的布或者手帕。”

裴纶身上不带这些物件,旁边的萧庆宁听闻,递来一块素色丝巾。

白靖文转头看了眼萧庆宁,两人碰了下眼神,没说话,把丝巾接了过来。

白靖文开始用萧庆宁的丝巾擦拭那个黑漆漆的东西。

很快,他得到了一个瓶子。

一个“玻璃”瓶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清冷利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