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 第14章 作案动机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第14章 作案动机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9 13:12:41 来源:文学城

这就是根据最终目的反推作案动机的意思了。

白靖文因为查到了白磷这条线索,反而忽略了对方的目的,刚才裴纶说金骨阿隼那带领燎国使团进京是为了催讨岁贡,他才忽然联想到“对方是为了什么”。

放火烧翰林院这种事要承担极大的风险,那个幕后黑手连白磷和玻璃瓶这种跨时代的高科技都用上了,目的是什么?

总不能说大费周章就是为了惹一身麻烦,让大理寺追查他吧?

上官妙云第一个回道:“目的不就是让你倒霉,然后再牵扯我家殿……”

她说到一半便意识到问题所在!

如果说放火烧翰林院仅仅是为了让白靖文倒霉,然后攀扯萧庆宁的话,那这份攀扯也太儿戏了,就目前来说,萧庆宁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伤害,连落人口实都没有便跟这件事脱了干系,这跟萧庆宁以前遇到过的那些算计比较起来,连儿戏都不算。

裴纶也想到了这一层,他自己在脑海里重复了一遍案情,问白靖文:“我和阿云被引开的时候,你说那两个蒙面人趁机对长公主下杀手,会不会因为这个?”

白靖文摇头:“不是,萧庆宁说了那只是临时起意,真要刺杀她不会只派两个人来。”

上官妙云纠正道:“你不准直呼殿下的名字!你放尊重一点!”

白靖文:“尊重放心里,跟叫不叫名字没关系。”

上官妙云:“你——!”

裴纶:“好了好了,说正经的!既然不是为了针对长公主,那对方到底是什么目的?”

白靖文也陷入沉思,这个问题值得思索,直到吃完店家送上来的饭菜之后,他才有了主意。

“你们继续去道观查白磷,我回翰林院那边看一看,可能在现场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

裴纶:“行,要不要派几个人给你?”

白靖文:“不用,你有什么发现找个人来通知我就行,我有消息也会到大理寺找你。”

裴纶没有异议,问上官妙云:“你跟我查道观还是跟辨非兄去翰林院?”

上官妙云:“我为啥要‘跟’你们?我自己没有想法吗?”

裴纶:“好好,我说错话了,你是和我去查道观还是和辨非兄去翰林院?”

上官妙云:“我先回去找殿下,看看那些燎狗想干点啥,晚点到大理寺找你。”

裴纶点头说好,上官妙云在桌面放了一块碎银,说道:“各付各的,我付我的。”

说罢转身上马,扬了扬马鞭算是完成告辞的礼数,而后潇洒离去。

裴纶看得满眼灿烂,面带桃花,情不自禁道:“阿云不愧跟了长公主这么久,性格真的很利索。”

白靖文:“你喜欢?”

裴纶一下惊醒,竟然产生了一些忸怩,挺粗壮个大小伙,脸一下红到耳根子去,又羞又笑,不打自招道:“没有!我真没有!你别瞎说!”

白靖文:“……”

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再联络。”

说罢也往京城方向去了,留裴纶一个人在原地娇羞。

白靖文先进了安定宁门,从安定门大街直走,到翰林院差不多有二十里路。

一路上他都在想幕后黑手的作案动机,既然已经确定对方不是针对萧庆宁,或者说针对萧庆宁反而是一个假象,企图用这个假象来掩盖真相,那么白靖文不难想到,放火的目的就是最常见的“毁尸灭迹”,亦即烧死烧掉某个人,或者消除某种线索,显然,那间被烧掉的案牍库里没有死人,那就只剩下“消除某种线索”这一条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进了翰林院便直接往那间被焚烧的案牍库去,做好了打算再仔细找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疏漏某种重要的线索。

可他还没走近便远远望见,竟然已经有许多杂役工匠开始清理现场进行重建了!

白靖文眉头紧皱,加速走上去,直接问道:“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他甚至有些恼怒,因为一般来说,案牍库这种地方重建,要先报户部拿经费,也要跟工部的人接洽,这里边光是走流程就要花不少时间,以现在户部、工部那些官员的效率,在没有把利益分配划分好之前,不拖上个把月是不可能动工重建的,现在还没两天便开始动作,不是明显破坏案发现场还能是什么?!

负责监工的是翰林院的一个七品主簿,看见是白靖文,恭恭敬敬回道:“回白殿魁,这是赵老和其他几位学士的意思,咱们翰林院不比其他糙衙门,放着个走水的案牍库不合体统,另一方面也要尽快给宫里交代,便由咱衙里先垫资重建,然后再跟户部和工部那边报账,账面是会吃亏些,可也是没办法的事。”

“赵老”指的是翰林院大学士赵公明,也就是翰林院的第一长官,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了。

白靖文听完主簿回复,赶紧进去看,哪还有半点火灾现场的样子?

屋内的物证已经全部被清理出去,在门口堆成一对,屋顶和窗架之类也都被拆除,白靖文心里暗骂,他当然不能去质问赵公明和其他翰林学士为什么这么做,问了也是得到和主簿同样的回答,便不在这上面耽搁,果断去找那个秘书郎。

“把近几个月进出那间案牍库的人员名册拿来给我看。”

秘书郎不敢有违,很快把名册送上来,白靖文翻了几页,在这点上这个秘书郎倒是尽职,只要是进出藏书库的人,他都仔细纪录在案,姓名、日期、事由等等都没有遗漏,白靖文仔细翻了一遍,近一个月以来,出入藏书库得有百多人。

这上百人里边,除了那个杂役,剩下的基本都是翰林院过来借阅卷宗的人,或者宫里来送公文的太监。

白靖文越看越失望,因为他想到其实那个幕后黑手没必要多找一个人摸清翰林院状况了,那个杂役进出藏书库多次比谁都清楚这里的状况,让他把装着白磷的玻璃瓶放在中午有光照的窗沿并非难事。即便真有翰林院的人里应外合,逐一排查也不现实,幕后黑手连抢先他们一步灭口都能做到,经过这么长时间,要处理的早该处理完了。

白靖文把名册还给秘书郎,到这一步,他确实没什么头绪,起码现在看来翰林院这边已经找不到什么东西,如此,他陷入久久凝思,秘书郎拿着名册在他身旁恭敬侍立,良久后才敢问:“白殿魁,若是没有其他事,卑职先把名册还回署堂那边了。”

白靖文意识回笼过来,点头让他走,秘书郎如释重负,卷着名册走出检讨房,白靖文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卷宗案本,忽而有了联想,问道:“你上次说什么?”

秘书郎转身,疑惑道:“啊?”

白靖文:“你上次说那间案牍库放的是宣和九年到今年送去幽州的谕旨副本,加上北边三州两郡呈给皇上的奏本原文?”

秘书郎惊讶于白靖文记得这么清楚,回道:“卑职确实说过,但副本与奏本一应物事皆已焚毁。”

白靖文盯着他手中那本名册,追问道:“那登记入库的目录还有吗?”

秘书郎:“这倒还有,目录在后堂。”

白靖文欣喜道:“拿过来。”

想了想不放心,说道:“带我过去。”

秘书郎一脸茫然,但还是照办,领着白靖文往后堂走。

翰林院后堂就在左右两座藏书库中间,为了方便检索藏书与调阅卷宗,后堂存放着各种目录,秘书郎的职责是负责管理藏书,对这些目录了然于心,很快便给白靖文找了过来。

厚厚一沓,白纸黑字,写的都是整整齐齐的蝇头小楷。

白靖文翻了第一卷,诚然如秘书郎所言,上面最先记载的是宣和九年宫里给幽州送去的谕旨副本,以及北境三州两郡的官员呈上来的奏本原文。

这里三州两郡指的是幽州、燕州、雍州、朔方郡和山海郡,原本是六州三郡,但蒙州、辽州、连州和武关郡已经在十五年前那场武神关战役之后被燎国抢占,故而六州三郡变成了三州两郡。

那么既然涉及北境,无论是朝廷发过去的谕旨还是北边呈上来的奏本,肯定跟燎国撇不开关系,白靖文看了第一卷的条目,单是宣和九年便有上千份奏本递呈京师,还不算宫里给那边去的谕旨,数量庞大,怪不得要专门用一间案牍库来存放。

“这些谕旨、奏本的具体内容写什么?”

白靖文抬头问秘书郎,秘书郎面有难色,白靖文道:“放心,你说的话只到我这里。”

得到白靖文的允诺,秘书郎讪笑道:“不敢不敢,白殿魁有要求卑职自然知无不言。”

他做了回忆,说道:“卑职只记得多是一些请功的奏本,比如北边州郡的将士打了胜仗立了军功,朝廷这边去的谕旨当然就是封赏了。”

白靖文皱眉,刚才裴纶还说北境那边都烂成什么样了,况且这些年大宁朝廷自废武功,宁朝的兵卒看见燎国人跑都来不及,怎么还可能打这么多胜仗立这么多军功?真有这么神勇,那燎国四太子还敢亲自带人来京城催讨岁贡?!

白靖文问道:“我们跟燎国议和多年,哪来这么多胜仗?”

秘书郎谨慎笑道:“白殿魁是考究卑职?燎国在北边也不能只手遮天,还有许多蛮子部族常年劫掠我大宁边民。”

白靖文听明白了,这是典型的挑软柿子捏,不敢去触燎国的眉头便专挑其他游牧部族去打。

那这些都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假如那个幕后黑手想要从这批谕旨奏本里隐瞒什么的话,还有焚烧的必要吗?这不等于多此一举?

白靖文一下便抓住了重点——

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批被烧掉的谕旨奏本当中!

大家有营养液什么的可以浇灌一下咩咩(羊叫)~您的浇灌和评论是作者的动力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作案动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