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 第4章 青瓷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第4章 青瓷

作者:玛蒂尔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0-29 01:31:08 来源:文学城

这个问题若问现代的柳婉襄,是很好回答的。

她是独生女,母亲又是外祖父母的独生女,若非如此,祖上传下来的锔瓷技艺也不会教给她的母亲,进而传了给攻读考古系研究生的她。

但对于清代的刘婉襄来说……

她的父亲刘满只是怡亲王府的管领,哪里算是什么“官”,方才其实也只是云英在嘲讽她而已。

“奴才父亲本是怡亲王府的管领,有时也会接触一些王府之中的贵重瓷器。”

“奴才小时顽皮,曾打碎过一盏名贵瓷器,为父母责罚,当时便赌咒发誓定要将那瓷器恢复原状。”

刘婉襄究竟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当然早已不可考,有这样的一个渊源,也算是没有名目。

雍正没有说话,婉襄觉得他恐怕只是希望有这样的背景音,于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下去。

“奴婢家中有姐妹三人,又有两个兄长,母亲主持中馈分身乏术,父亲也很少拿一些规矩来约束我们,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这些都是刘婉襄的记忆。

“兄长们喜欢骑马射箭,尤喜射麻雀,以获渺小且迅捷之物为技艺精湛;大姐喜欢做女工,妹妹如奴才一般不着调,她喜欢饲养观察各种昆虫。”

她回忆起那段不真切回忆里的少女,若是刘婉甯生在现代,或许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

“你的父亲只是个管领……你们的生活如何?”

雍正骤然开口,让婉襄吓了一跳。

但她也很快沉静下来,继续回答他的问题,“父亲是怡亲王府的管领,怡亲王多蒙圣眷,为人又和善大方,年节下多有赏赐,因此生活并不困难。”

怡亲王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在九龙夺嫡之中坚定地站在四阿哥胤禛这边,他们兄弟的感情很好。

婉襄是有意捧一捧皇帝,但这些也的确是事实。

她回答完毕,雍正并没有像刚才一样沉默下去,转而又问了她另一个问题,“你有这么多兄弟姐妹,他们都和你一母同胞么?”

刘满并没有纳妾。

可偏偏提问的人是雍正,康熙有多少妃子和孩子,只怕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奴才兄弟姐妹都是一母同胞,但……奴才有时却并不觉得这是好事。”

“哦?”屏风之后的雍正被婉襄勾起了兴趣,放下了手中的杯子,也将方才的懒散一扫而空。“何出此言?”

以下的话语都并非出自婉襄真心。

“父亲一生只娶了母亲一个妻子,并未纳妾,这也就意味着后院之中家务操劳,生育重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人身上。”

古代人,无论是汉人,金人,满人,蒙古人,没有一个民族会觉得“多子多福”是一种灾难。

妾侍固然是男子好色的证明,是对全体女性的压迫,但仅仅对那些身居高位的女子而言,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倒也的确不完全是一种劣势。

“奴才不孝,母亲生奴才时是难产,差点就丢掉了性命。可就算是这样,母亲后来也仍旧再次怀孕生下了奴才的妹妹。”

话说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雍正的其他兄弟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他的母亲孝恭仁皇后薨逝于雍正元年,至少也活着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成为大清帝王,天下之主。

但婉襄却很快听见雍正叹了口气,“等你自己成为了某人的妻子,便不会这样想了。”

刘婉襄没有成为某人妻子的福分,而现代的柳婉襄,根本就没有想过结婚这件事。

她心里有些小小的鄙夷,他此时仿若十分能体谅女子的苦难,可后宫之中儿女妃子成群的,不也是他么?

又或者,这是为敦肃皇贵妃的早逝而限定的忧伤?

“你父亲与母亲没有叫你读书么?”

婉襄犹自思索着他的上一句话,皇帝便又问了下一个问题。

虽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她到底也考上了现代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可在现代大学都还没有成型的清代,婉襄想起了某剧的台词。

“不过读过《女训》、《女则》,略识得几个字而已。”

青砖地上的影子动作轻微地摇了摇头,婉襄以为他又要像几日之前那样评价自己“很平常”的时候,他却又换了一个话题。

“你父母便任由你喜欢这些工匠的活计?倒是很开明。”

在这个问题上,婉襄终于明白了。她觉得雍正是出于羡慕。

他一出生就由康熙的皇后抚养,婉襄不愿意去相信那些雍正得位不正的阴谋论,他是生来就该做帝王的人,怎能像她一样“不务正业”?

“奴才是包衣出身,有幸能通过内务府选秀留在宫中,父母也是觉得为奴为婢,总要会一门手艺才能得主子青眼,将来出宫也才能过得顺遂如意……”

清代的宫女大多不会一直留在宫中的,服役到二十五岁便可以出宫自寻生活了。

雍正再一次拿起了那只定窑白瓷,“你想过出宫之后的日子么?”

这个问题,婉襄似乎必须回答地很谨慎。

锔瓷技艺是她带给刘氏的,希望她的命运不会被她的技艺改变。

“奴才今年不过十六,距离那时还很远,只想过好眼下的日子。”

雍正并没有很快回应她的话,月色沉淀在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中间,屏风的阴影投下来,隔断了银河。

“房中或许有些昏暗了,你面前的那堆碎瓷,能认出来是什么么?”

婉襄方才粗略地看了一眼,觉得它应当是龙泉窑所出的青瓷,看颜色,应当是最著名的梅子青,至于器型,她找到了最大的碎片,像是花瓶的瓶底。

她不敢贸然回答,又仔细端详了片刻,才回答皇帝的话:“应是龙泉窑烧制的一只青瓷花瓶。”

又是一件珍品。

只是雍正手里的,怎么都是些碎了的名瓷?

月色下起了风,自雍正身后吹进来许多桂花,香气也弥散在婉襄身旁。

“若能识得,想必也知道如何修补才最好。这件瓷器也交给你,如何?”

婉襄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从前她跟着科研组呆在各个考古发掘现场,有什么瓷器碎片总是交给她清洗鉴定,以及做一些必要的修补,什么时候有人问过她要不要,好不好。

眼前这人可是皇帝。

但婉襄仍旧秉持了自己一贯的谦卑品德,“从前见过一只碎裂了的龙泉青瓷碗,是被巧手匠人以‘金缮’之法修补好的。”

“奴才也学过金缮之法,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一些必要的金粉。”

其实婉襄一直和科研组保持联系,连用电的问题都能解决,自然不会解决不了金缮之法所用的小小金粉。

但金粉毕竟贵重,她如今不过是个小小宫人,又怎能轻而易举地拿出来?怕不是要被治一个携带私物入紫禁城的罪名。

更何况,男女之间交往,就是要有来有回,彼此麻烦才好。

应当已经很晚了,雍正叹气之时,婉襄能够听出来他散发出来的浓浓疲惫。

“你需要什么,只管同苏培盛说便是了。待到这只花瓶修补好了,你再来同我说一说修补这只花瓶的过程。”

居然连“朕”也不自称了。

婉襄站起来,行礼目送着雍正从屏风之后走出来,快步朝着摛藻堂门外走去。

他今日穿着的是一件湖蓝色的常服,一条龙盘踞其上,张牙舞爪,却并不符合他今夜的气质。

待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了,婉襄才忽而想起来,她这一次又没有能够看清雍正的模样。

她的目光落到那一堆龙泉青瓷的碎片之上,又要等下一次了。

婉襄才将那装满碎片的青瓷拿起来,刚才陪着她一起过来的太监小顺子就自摛藻堂外走了进来,帮着她拿起了托盘。

“这样的小事怎么能让刘姐姐亲自动手,让奴才来就是了。”

婉襄不欲和他客气什么,他是苏培盛的徒弟,做每一件事应当都有自己的目的。

摛藻堂中与帝王独自相处……他们心照不宣,她不过今日仍旧是宫女而已。

她只是同小顺子友好地笑了笑,和他一起从堂中走了出去。但她也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转到了雍正方才所坐的窗外,伸手在不经意间拂落了一些桂花。

“小顺子,你说,四百年之后,这里应当是什么模样呢?”

她忽而有些想家了。

小顺子满脸喜气,他其实还是挺讨人喜欢的,“那时候奴才和姐姐都已经不在了,不过这桂花树也许还在。”

被他说中了,只是四百年后她路过摛藻堂,曾经填满她秋日记忆的桂花,当然也不是眼下这一棵了。

他们开始往回走,小顺子像来时一样多话,“其实来之前刘姐姐房中那些宫女说的话,师傅全都听见了。”

“他觉得姐姐说的很对,即便为奴为婢也应该觉得自己低贱。”

婉襄并不想评论什么,做太监做到苏培盛这份上,他说什么自然都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求不得。

她只是忽而反应过来,小顺子探进头来的时候也并不是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而是故意装傻的。

宫中果然没有傻子,更何况他是人精的徒弟。

他既有意和她交好,那应当也不会介意她问他几个问题吧?

“延禧宫的安贵人,从前得罪过你师傅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青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