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 第1章 锔瓷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第1章 锔瓷

作者:玛蒂尔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0-29 01:31:08 来源:文学城

雍正七年,秋。

紫禁城低矮的宫人房舍之中坐着一个容颜清丽的姑娘,正拿着一只斗彩缠枝花卉纹碗思索着什么。

这只碗胎釉精细,造型玲珑,风格轻盈秀雅,碗底六字双行外围双圈,内容为:“大清雍正年制”。

是簇新的,没有一点岁月的痕迹。

在她沉思之间,门外忽而又闯进来一个年轻姑娘,大声嚷着:“婉襄姐姐,你怎么在这里干坐着,万岁爷就要来了,你难道不害怕吗?”

“哐啷。”

柳婉襄思索地太过出神,一时间被这闯进来的姑娘吓了一跳,拿着那只碗的手抖了抖,好好的一个瓷碗就这样落在青砖地上碎成了两半。

那姑娘本就有些一惊一乍的,眼见瓷碗碎裂,越加慌乱起来,“哎呀,婉襄姐姐……我……我不是故意的。”

她想要弯下腰去将那瓷碗捡起来,却很快被婉襄伸手拦住。

婉襄自己小心翼翼地将那两半碎片捡了起来,温言同那姑娘道:“桃叶,姐姐跟你说过好几次了,做事情要耐心些,不要这么毛躁。”

桃叶见婉襄认真端详了那碎片片刻,面上渐有震惊之色,心中越加害怕,“婉襄姐姐……这不会是什么不好的征兆吧?”

刚刚亲手砸掉了一只雍正时期的斗彩花纹碗,婉襄虽有些心疼,也随口安慰她:“别多想,只是摔了一只碗而已,并不代表什么。”

婉襄震惊的只是这瓷碗的裂口。

她不会记错的,它碎裂的痕迹和现代她所看见的,尝试修复的那只碗是一模一样的。

“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它已经发生了,且不能被改变。”

这是22世纪文物鉴定与修复科研组的组长尹桢送婉襄回到雍正王朝时,意味深长地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她来到这里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她从没有一刻像此刻一样具象地体会到尹桢这句话的含义。

“婉襄姐姐……姐姐?”

名叫桃叶的宫女又轻轻推了推婉襄,她才从自己的迷思之中走出来,对着她笑了笑,“万岁爷来了便来了,自有熹妃娘娘顶着,你怕什么?”

婉襄一面说,一面手上不停,磕破了一个原本为另一只碎裂的茶杯而准备的生鸡蛋,用小刷子沾着蛋清在花卉纹碗裂缝的边缘仔细地涂抹起来。

婉襄是22世纪的一名文物修复师,修复过的瓷器没有上千也有数百,做这些事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不需要任何思考。

刷完之后,她将两半碎片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而后迅速地拿出一条细麻绳,在花卉纹碗可以受力的两侧将它缠绕了起来。

仅仅只是缠绕还不够,婉襄四下看了看,伸手拔下了桃叶头上的一支素银簪子,“借姐姐用一用。”

她将那簪子插进了麻绳里,一圈一圈地仔细缠绕,直至完全绷紧。

一旁的桃叶又抱怨起来,“姐姐,不过是个普通的碗罢了,费心力修复它做什么?要是万岁爷不满意你修补的那只青花小马,熹妃娘娘可不会替你我顶着的!”

桃叶并不是活在几百年后的人,并没有对着这样一只碎裂的碗扼腕叹息过,当然是不会明白这样的一件器物对于她而言的意义的。

婉襄自她从现代带来的工具包里找出了铜丝和铁砧子,将铜丝按在铁砧子上面放平了,又拿出小铁锤,一下一下,用力与间隔都均匀地敲打着铜丝。

她在制做锔钉,需要在铜丝上敲出一模一样的菱形纹。

桃叶见她不说话,越加着急起来。

婉襄的心却仍旧很静,只是淡淡地反问了她一句,“熹妃娘娘的确不会替你我顶着的,所以呢?”

雍正六年九月初九,雍正最所钟爱的阿哥爱新觉罗·福惠夭折,在后宫之中曾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敦肃皇贵妃年氏留存于世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抹去。

皇帝“心痛不可解”,即便是一年之后也是如此。

而在三日之前,这位阿哥的一周年忌日之时,熹妃的四阿哥,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自西二所入永寿宫探望母亲时不小心打碎了这位早夭弟弟留在永寿宫中的一只青花马。

熹妃冰冷的目光顷刻之间就落在了恰好在内殿当差的桃叶身上,婉襄奉茶进去,壮着胆子向熹妃立下军令状,接下了这件差事。

桃叶虽然天真,但并不是不知事,闻言就垂头丧气地坐在婉襄身旁,“对不起,姐姐,都是我连累了你。”

婉襄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她此刻虽然不过是一个在选秀时被雍正黜落了的宫女,在熹妃的永寿宫里当差,同桃叶没有什么区别,可她的原身并不是平凡人。

若算上那些夭折的皇子皇女,其实雍正的孩子也并不算少。

但历史上有载,真正为他生儿育女过的嫔妃却也不过七个,此刻婉襄占据的这副身体,正是雍正最小皇子的母亲刘氏,也就是后来的谦妃。

她手中的花卉纹碗刚刚向她印证过历史的不可改变性,她这一次应当会安然无恙的。

锔钉已经打好,婉襄用剪刀将它们一个一个剪了下来,而后固定在盘钳上,以铁锤敲打,弯折成了现代订书钉的样子。

一旁的桃叶已经开始抹泪了,婉襄到底不忍得,只好出言安慰她。

“你放心吧,万岁爷是圣明天子,不会因为这一件小事就对我们喊打喊杀的。奴才虽然是奴才,也是人命。”

桃叶性子憨傻,听见婉襄这样说,却也不过高兴了一刻,“可若是……若是只是小事,熹妃娘娘为什么要替四阿哥遮掩,让我们当垫背的呢?”

这个问题,让婉襄打磨锔钉的手停了停。

她该怎么和桃叶解释呢?

因为敦肃皇贵妃的确是太得帝心了,以至于她最后一个儿子去世时,连雍正唯一在世的兄弟也因为在他们母子的丧事上表现不佳而遭帝王训斥。

既是如此,熹妃又如何会让她唯一的儿子去触这片逆鳞,冒这个险?

她只能敷衍过去,“父母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做母亲的总容忍不得自己的儿子身上有任何污点。别想那么多了,来帮我个忙。”

婉襄从她的工具包里找出了金刚钻和一把如孩童玩具一般的小弓,她让桃叶拿着它,而后沾了茶水,涂抹在弓绳上。

金刚钻的钻头也同样沾水,它被婉襄缠绕在了弓绳上。

方才说话时婉襄已经在瓷碗上绘过钻孔的位置,此时只是需要用金刚钻将这些孔洞打出。

在现代她用惯了牙机和金刚砂钻头,此时回归原始,她倒是还真有些不习惯。

桃叶认真地看着她干活,一时之间也忘记了方才的悲伤,转而问她,“姐姐,这碗有什么特别呢?若是用坏了,再向内务府要一个就是了。”

婉襄打趣她,“此时倒是一副财大气粗模样了,你做宫女辛苦,难道烧瓷的匠人烧出这一个碗来便不辛苦?手握一针一线,都应当懂得珍惜才是。”

好不容易把所有的孔眼都钻好了,婉襄拿起方才做好的锔钉,小心翼翼地用小锤子钉了上去。

钉完了侧边的,她解开麻绳,在方才绳子缠绕过的碗底钉完了最后一根钉子。

可这还不是最后一步。她将剩余的鸡蛋清从蛋壳中倒了出来,搅入生石灰,调和成了膏状,而后糊在了钉过钉子的地方。

桃叶仍旧愁眉苦脸,“也只是看个样子罢了,难道还能真不漏水?姐姐还费心修补它呢,说不准片刻之后你我二人就要被万岁爷劈成两半了。”

婉襄静静地看着刚刚修补完成的花卉纹碗,等着上面的石灰蛋清膏凝固,唇角微弯,“不会的。”

在她仔细欣赏着这个陶瓷碗,没有放过一寸缝隙的时候,植入她脑海中的系统同时自动启动了。

“该样本信息已采集完成,与已发掘文物相匹配,需要更多目标,请继续努力。”

作为来自未来世界的穿越者,婉襄来到清宫做妃子的目标当然不是和雍正皇帝谈恋爱,而是尽可能地观察古代的一切事物,通过她的眼球把信息传输到现代去。

在穿过来之前,她是做过相应的历史培训的,她清楚刘氏的一生是如何过的,所以她其实并不太理解为什么科研组会选定谦妃为目标。

十六岁之前就入了宫,十六岁被封为刘答应,在常在、贵人这样的位份上混了整整三年。

三年之后虽然为雍正帝生下了一子,但到雍正帝驾崩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嫔位。

历史上她被称为“谦妃”,还是从乾隆那里批发过来的妃位。

一个透明人,不引人注意倒是不引人注意了,可她要如何才能尽快搜集到最多的文物信息呢?

“争宠。”

冷冰冰的机械音再一次出现在脑海里,婉襄被吓了一跳,才想起来是自己忘记关闭系统了。

在她刚穿来的这一个月里,为了让她尽快适应清朝普通人的生活以免露出马脚,除了扫描完成的时候,系统是很少主动跟她说话的

婉襄也有些习惯了,她把她的手挪到了耳后,关掉了看不见的系统开关,重新镇定下来。

花卉纹碗上的石灰蛋清膏已经完全凝固了,婉襄把她的手帕垫在碗下,向碗中注了水,正要说话,便见门外一行人脚步匆匆,在她们的房门前停下。

领头的那个太监是……雍正皇帝身边的苏培盛。

在前辈穿越者带回来的影像视频里,婉襄见过更年轻时的他。

桃叶已经发起了抖,婉襄犹自镇定着把方才的那枚银簪插回到了桃叶的发髻里,而后拉着她行下礼去。

苏培盛在她们面前站定,他身旁的灰袍小太监嗓音尖细,“万岁爷要见刘姑娘,哪位是?”

说话的间隙里桃叶已经被吓丢了半条命,见没有提及她,立刻浑身瘫软了下去。

婉襄很快回答:“回公公的话,奴才姓刘。”

青砖地的上她看见苏培盛的影子微微点了点头,一抬拂尘,便要往他来时的方向走。

婉襄站起来,回头看了桃叶一眼,轻声道:“桃叶,待会儿看看它会不会漏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锔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