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杜向东要做这种吃的叫炸糕,是本地比较受欢迎的一款小吃。
以前不少人家过年都会做些炸货,像什么炸丸子、炸春卷,这炸糕也是其中一种。
不过现在特珠年代,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农村这地方过年能吃顿肉就不错,哪还有余力费油做这些东西。
所以现在人如果想吃,就只能去县里或是大一些镇子上的国营早点铺去吃了。
杜向东就想着做一些拿到附近小镇上去卖,应该可以卖出去。
这倒不是他对自己的手艺没信心,而是这年头大家都穷,好吃不是最关键的,能填饱肚子才是关键,好在这东西成本不高。
这日一大早,杜向东一早便去猪圈里外扫了一遍,又把牛粪都快速处理干净,然后只对牛棚里老头说,“有人找我就说不知道就行。”
老头迟缓的点点头,就接着干自己活去了,等杜向东快步走远,他才回头看了看。
出了生产队,杜向东就朝附近一个小镇而去。
之前跟大队长借的车当天用完就给还回去了,现在他也只能接着步行。
到了镇子,大概快九点钟,不过大集好多摊子都摆上了。
为了方便生活,一般大大小小的镇子都会由附近居民自发组织赶集,集市上大多是自家种的蔬菜、编的草帽箩筐什么的拿出来卖或是觉得合适直接交换,这当然也不算什么投机捣把,或都说上面对这种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大集一般依据镇子规模有大有小,时间也是有的一三五、有的二四六、还有的是每逢初一十五才有。
他今天来的这个集人挺少,也就几份摆摊卖菜的,来逛的人也是三三两两。
杜向东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东西从空间里拿出来,这些东西用一条扁担担着,一边放着小点好的小煤球炉,一边是锅、油和一些准备好的材料。
他挑着担子将到集上找了个空地放好,反正地方人少地方大,放哪都可以。
东西放好,锅放炉子上,倒上油后,他就把拿出提前发酵好的面,又把提前做好的红豆沙拿出来,这两样东西之前放空间里的,因为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两样东西做好就放了进去。
所以东西拿进去时是什么样,拿出来时还是什么样,简直就是太保鲜了。
杜向东觉得这空间简直给他帮大忙了。
将东西放好,他就开始做炸糕了。
揪块面团捏成长条,揪小剂子几下捏成小饼,再单手捏豆沙陷两下搓成小球,陷料放进小饼里,几下包进去转着就包成了小饼,丢进锅里开炸。
就这样揪面、捏饼、搓陷、转圈包饼,他经验丰富、手感精准、动作一气呵成,周围经过的人没等第一个炸糕炸好,就被他这一手给吸引了过来。
“这炸糕啊?”有人说,“你这手艺可真不错,大小看着都一样。”
杜向东就笑着搭话,“也就是做的多了,熟练。”
那人看他不骄不躁的,更有好感,“多少钱一个。”
“五分钱一个,不要票。”
那人变了脸色,“这么贵啊。”
也有跟着旁边看热闹的,听了也说,“就是啊,一根油条才两分,你这面也没油条多吧?”
杜向东便边做边说,“咱这还有陷呢,油也都是豆油,成本更高啊。”
不管怎么说,众人都嫌贵,有的摇头走了,有的还想看杜向东做炸糕,就一直在这围观也不买。
杜向东也没说什么,只是一锅做出来,也没有人掏钱买,杜向东就没有再做,而是拿一个掰开吃。
炸糕大约成人巴掌大小,出锅便鼓的跟个□□的鼓肚子似的,外壳炸的金黄中带着一点焦糖色,十分的漂亮。
糕体散发着油香,掰开里头一层是糯米面,最里芯子是红豆沙,吃到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再配合他的解说,“嗯,好吃。表皮焦香酥脆、二层软糯、陷料甜软,好吃好吃真的太好吃了。”
说着他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吃的那叫一个满足。
看的周围没走的人直咽口水,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炸糕这东西重油重糖,在前世大家都追求健康、少油少糖的年代,做的再好也不怎么稀罕了,但在这年代,做的再差也能吸引人过来。
只是好多人摸摸口袋都忍住了,但也有忍不住的,有个小孩子经过看到,就吵嚷着要吃,她妈妈怎么拉也不走,气的连踹两脚后,就坐地上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要吃。
最后孩子妈实在没办法,只得黑着脸掏钱,“你给便宜点。”
杜向东从善如流,“得,我头一天过来,就给您打个八折吧。”
孩子妈不懂,“啥玩意?”
杜向东,“就是4分一个,不过仅限今天啊。”
孩子妈听说便宜了一分,这回懂了,高兴道,“行,你这人做生意实在。”
接着付钱给孩子买了一个,孩子听说有吃的就不哭了,接过炸糕一个劲的猛吃,孩子妈便带孩子走了。
围众几人见有便宜,有的就想占,有两人就跟杜向东各买了两个,有的还是觉得贵,就没舍得,摇摇头走了。
见人慢慢都走了,杜向东也不急,做生意怎么能急呢。
于是他又开始刚才那一套流程,不过却没舍得再拿出来吃,毕竟现在东西金贵,他那空间也不是有无止尽的东西供应。
卖了一上午,杜向东只卖掉了四锅,大概有42个,打八折每个4分钱,42个就是一块六毛八。
江米粉每斤1角、红豆每斤2分,一斤江米粉大概能包出22、23个炸糕、一斤小豆大概能出两斤豆沙,再算上豆油8毛8每斤,每次至少要用两斤,但一般可以反复使用一星期左右再用换油。
这么算下来,每个炸糕的成概大概到2到3分钱,卖4分一个就几乎没赚啥钱,不过刚开始也只能这样。
不过这镇子人也太少了。
卖到中午还有一大半面,陷也剩好多,继续扔到空间里,然后就回家做饭吃饭,家里人还都以为他去上工了。
下午他也没耽误,跑到另外一个离的比较近的镇赶集,接着摆摊开始卖。
可能因为离的较近,有人在旁边镇上卖炸糕这事也多少传过来一点,这年头有个卖东西的过来都是稀罕的。所以留意的人就多了一点,但炸糕也没多卖,仍然是卖了四锅。
主要是现在八月天气还是有点热,下午不比早上凉爽,买的自然也就少点。
下午又卖了一块六,他瞅着天色,收拾东西也就回去了。
回了村他就直奔猪圈接着去干活,因着晚了些,他打扫完天都大黑了,记分员是葛前进队长的儿媳妇,来了扫他一眼,见他在干活,没说什么就走了。
杜向东把猪圈打扫干净才回家,回家粥已经熬好了,他也不怕烫,稀哩咕噜灌进肚子,这一天可把他累坏了,感觉又回到前世打工的时候。
吃过饭洗过澡,天也很晚了,跟媳妇躺在同一张炕上,他就开始进空间算起账。
唉,这事媳妇不同意,他也就只好先瞒着,也就没人帮他管账,还好现在钱还不多。
他数了数,这一天赚了3.28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能赚90多块,当然是乐观的算法,毕竟大集不是天天有,小镇子上也不会有人天天吃炸糕。
不过这些相对种地来说也是不错了,比城里技术工人也不差多少了,毕竟好多技工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钱。
可他现在还欠着200多块钱外债呢,这个速度可就不行了。
想到此,杜向东想着半个月过后要是实在凑不齐,大不了再去卖方子,可这事他也不能老干,这也是属于投机捣把的,传出去可就不好了。
第二天近处的镇子没有大集,远的地方又半天跑不了一来回,他就只用先老实挣工分。
第三天有大集他就接着去,这次去的镇子前天两个稍微大一点,人也多一点。
挣的也比前面那多一点,就这样他几乎有集就去赶,很快附近几个镇子就都知道集上来了个卖炸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