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难民后我被重生将女盯上了 > 第22章 一口青春正及笄

穿成难民后我被重生将女盯上了 第22章 一口青春正及笄

作者:兰振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05 00:52:19 来源:文学城

我藏在地道里等那九人回来。说实话,藏在这里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狭小难以腾身,若是地道口被堵,我恐怕只能死命逃窜——若是朔荇人用油火泼我身上,那更在劫难逃。

等待着实熬人,因为会胡思乱想。我战战兢兢等了不知有多久,才听得上方略有响动。

我屏息凝神,只听地道口的木板被人“咚咚——咚”得敲了三下,我便放下了心,也用暗语敲了回去。

木板被掀开,轻功好手们钻了进来。我点了点人数,凝重道:“八个人?”

一个女子微微垂着眼道:“参军,阿六被擒。”

“什么?”我皱眉道,“细细说来。”

那女子道:“是。我与阿六、阿四负责探可能在东侧的粮草点,我三人本一起行动,但东部军帐众多,且我三人从西至东路程较长,耽搁了一些时间,故决定分开探帐。阿四去东北,我去正东,阿六去东南。”

我记得这九人的分组方式,就是按临时编的阿一到阿九顺号分为三组,那么这个女子想必就是阿五了。

“我与他们分开之后继续往东潜行,我发现东部似乎是女眷居住的地方,我看见许多女人在外面浆洗、晾晒衣服。”阿五继续道,“她们人很多,我也摸不清她们的行动规律,就看帐前有没有挂晒的肉干、衣物之类来判断是否是粮草帐。就在我快要排查到阿六负责的地界时,我听见有人说‘来了一个细作’。我以为多半是阿六被发现了,就继续听她们说话。”

我立刻问道:“你听得懂朔荇话?”

阿五道:“属下是学过朔荇话的。”

我点了点头,又问道:“听到谈话是什么时候?”

“约莫半盏茶之前。”

半盏茶之前……应该不是义父引巡逻兵去东南的时间,半盏茶之前我似乎已经在哑娘帐中了。不过消息传递也需要时间,不好说这个消息跟我有没有关系。

我道:“然后?”

“然后我就听见她们说,是个成朝男子,鼻梁上有一颗痣,已经被擒获了。”阿五说着,有些哽咽。

一时间,地道内静悄悄地,我脑海中倏忽冒出一个念头:倘若义父不将巡逻兵往东南引,或许东南兵力并不强,阿六就不会被发现。

我心知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了。我适才让阿五细细说清来龙去脉,就是想找到营救之法:“可有探听到阿六被押往何处?”

阿五张了张嘴,似乎有些失声,只是摇头。

旁边的人受不住插话道:“回参军,成朝儿女被擒,自然会自我了断,决计不能让朔荇人占了便宜,参军放心。”

放心?这是担心我怀疑阿六的忠诚。我岂是这般冷血做派?

我有些莫名的恼怒,等我拨开这气愤的表层,才发现是深深的悲哀——战争来临的时候,命已经不是命了。

阿五的啜泣也就持续了一分钟,便红着一双眼道:“参军,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回去罢。”

想来她当真与阿六交情匪浅,而我半日之前才认识这九人,名字和脸都不太能对上,听说阿六没了,是感慨大于悲伤。

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干巴巴地道:“回军营后你写个文书给阿六请个衣冠冢,把文书送到我帐里来。”

阿五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却迟迟不肯掉:“谢参军。”

我九人便顺着地道回去,前线还没退兵,在城内都听得见金戈画角之声,血腥气和着火焦气被北风席卷而来,熏得我胃中翻滚,想吐却又吐不出来。

我快步跑到帐中,扶着盆干呕,月麟又是揉穴位又是用热水给我敷脸,我呕得说不出话,直冲她摆手。

想来我箭射皮车那一仗,还是小巫见大巫。怎么形容这漫天的血腥——比猛然掀开带血丝的生肉的保鲜膜所涌出的血混杂组织的味道,还要猛烈一千倍、一万倍。

我低着头喘气,生理性的泪水淌了满脸。

——是闻一下就勾起血液里对死亡最大的恐惧的味道。

月麟给我抚背顺气,我扶着她缓缓挪到椅子上。

——是生人一窥阎罗殿的味道。

我瘫在椅子上,闭着眼微声道:“前线可有军报?”

月麟道:“传了两次左右翼增援,余下的婢子便不知晓了。”

她鲜少在我面前自称“婢子”,我乍一听还有些不适应,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她的意思——有些情报她的身份是无从得知的。

我本也没想从她这里知道什么军机秘要,这个增援是原先商议好的,目前看来没有太多的变数。

那这个血腥气为什么这么浓烈?总不能全是朔荇人的血。

我其实坐不太住,又自知帮不上前线什么忙,又焦虑又无奈地坐了半晌,灌了碗药,听见月麟说大军回城了,才从椅子上弹起来。

月麟向来心细,早在帐外为我牵好了马,我用面巾掩住口鼻,顶着不适往北城关打马而去。

越往北走,那种腥臊的气息越浓,我口中泛酸又有些想吐,勉强忍住了。

北城关果然已经打开,祝长舟的马走在最前,我连忙迎上去,只见她银甲染血,脸上也不甚干净。

我唤了声“元帅”,取出手帕给她擦脸,祝长舟有些不适应,顺手接过自己胡乱抹了两下,她也不好将脏了的帕子还给我,便自己攥着。

我私心作祟,也没有伸手问她要。

我打量她上下盔甲无有破损,想来是没受什么伤,便放下心来,调转马头与她并辔而行。我这时才发现,周永英与祝长舟也是并肩而行。

周永英何时上的前线?虽知周永英很可能是周元帅安在明面上的眼线,可毕竟祝长舟还是要给周元帅面子,放周永英上前线不足为奇。我理智上这样想,但终究觉得有些吃味。

更何况,按辈分论,周永英是长辈,合该走在前头,但按官职论,祝长舟又是上官,论来论去,哪有二人并肩而行的道理?难道这还能正负相抵?

我垂头胡思乱想着进了帅帐,祝长舟甲也不脱,指着沙盘就开始复盘。

我听了一阵,总算明白过来发生了何事。祝长舟打着谈判的名义,对条款处处紧逼、寸步不让,朔荇人也听出成朝想要开战的意图,弓箭先发。

这一步正中祝长舟下怀,她并不想背挑起战事的骂名,既然对面发了箭雨,便也号令放箭。长木板搭在护城河上,成朝骑兵正面冲锋。祝长舟一马当先,与赛图战作一团,二人不分伯仲。祝长舟见胜负难分,立时舍了赛图,斜地里去战他的副将,三两合就将那副将斩于马下。赛图其时被周永英缠住,见副将被斩大吼一声就要去杀祝长舟,恰此时,左右翼增援已到,朔荇的粮草也被烧。赛图见局势不妙,果断收兵,这才有了我在地道口看见的那一幕。

这些都是我从将领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的,我不知祝长舟在战场上是何等的英姿,只是发觉她这一仗打得漂亮,却不见喜色。

不多时,点兵的呈报也送至,粗算死1576人,伤4982人。我知道这种血气就算是有水气和风的催发,断然流血的人也不会少了,但没成想是这等数字。

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无义的战争,计划好的还是仓促的,都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再加上冬日常吹北风,对我军放箭不利。那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尸山血海,是跌落桥板、使护城河断流的肉坝。

我尚未从闻到血腥气恶心的劲儿中缓过来,又被这数字晃了心神,一时没有留神会议结束了。

我随着众将领一起起身,不料祝长舟道:“陆参军留一下。”

我就好似被老师留堂的学生,垂手站在一旁。

祝长舟走过来,捧着我的脸细细端详:“不舒服?”

我吃了一惊,也不敢动,只低着头看着她道:“无妨。”

“今日见你心不在焉。”

我都上大学了,还是被这种班主任的语气吓得心里“咯噔”一下,抬眼道:“元帅,一衡知错。”

“我留你不是要追究你的错处,”祝长舟放下了手,“今日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怎生神色萎靡?”

我只好老老实实道:“被这血气勾得腹中翻腾。”

“原来如此,可曾吃药了?”祝长舟伸手似是想给我揉揉腹部,但又想起自己满身血污银甲未脱,反倒退后两步,背过身卸甲。

“吃过了。”我道,“元帅若无其他事,一衡便告退……”

“浚之,”祝长舟打断我,手上脱甲的动作未歇,“我今日及笄了。”

我没想到她会主动提起这件事,一时间讷讷道:“恭喜。实是以为小姐介怀——”

我话未说完,自觉不妥:“属下失言了。”

祝长舟把甲胄挂上衣架,仍旧背对着我:“月麟说我介怀?”

我不知怎么回答,幸亏祝长舟也不需要我回答,她转过身来正色道:“这种事情,你直接问我便是,何须听旁人言语。”

我心道,话虽如此,哪里真能直接问。

她自然也知道我想什么,边脱外袍边说:“浚之如不介意,你我结义金兰如何?”

我心里有些见不得人的心思,自然在她脱衣时就眼观鼻鼻观心地非礼勿视,听她这飞来一句,下意识抬起头“啊?”了一声,又赶忙低下头来。

祝长舟似乎停住了动作:“你不愿意?”

“自然不是,”我连忙道,“一衡一介草民,恐怕不妥。”

谁想跟她做姐妹啊!

祝长舟似乎叹了口气,道:“罢了,不拜也好,省得日后麻烦。”

我虽然不知她说的这个日后是何意,但指定不是我想的那个意思。我正待开口要问,她又道:“长舟确实待你如手足姊妹,还望浚之不必与我生分。”

她这种话其实说了很多次,我若说不动容便是假话了。但我实在是有苦说不出,总要和她保持一个避嫌的距离,没想到她如此敏锐,次次都能觉察出。

我应了一声,便顾左右而言它:“子昭说笑了,我何时与你生分?及笄一事,是我做得不妥,也不曾准备贺礼,还请子昭莫要怪罪,容我稍后为子昭补上。”

“贺礼倒无妨,晚上陪我吃碗面吧。”她说。

我笑道:“荣幸之至。”

祝长舟似乎又觉我这句话说得生分,似嗔非嗔地看我一眼,口中却话锋一转:“今日会上未及细问,你说朔荇人营帐东部是女眷?”

“不错,”我把阿五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我看文献记载,朔荇部族都是举家迁徙,便是作战也是如此,想来情况属实。”

祝长舟“嗯”了一声,用手指敲敲桌子:“女眷……”

我见她在思考,便没有说话。半晌,祝长舟自嘲道:“我适才竟在打女眷的主意,实在是卑鄙。”

我顺口安慰道:“倒也不能这么说,兵无常道。”

祝长舟只笑了笑,没有再提。我心中倒是有些挣扎,今日在会上,我汇报情况时隐去了见义父与哑娘一节,只粗略地说自己运气好,恰巧撞见了粮草帐。我不知道该不该对祝长舟如实相告,但若是她再多问几句,我对义父一无所知,如何回答?

我只好心中对她说了一声“对不住”,便将这事吞进了肚子里。

明庭来送晚膳,果然有两碗长寿面。明庭道:“小姐,军中也已经发放了寿面。”

祝长舟点点头,示意知道了。我大致明白她的用意,主帅及笄是件喜事,正好可以用来鼓鼓士气,冲一冲紧张的气氛。

果然,我二人对坐没多久,就有将领来贺喜。祝长舟军令严,战时禁酒,他们便举着茶来。

帐内流水般的将领来了又走,刚打了一仗,每个人都忙得很,若是久留恐怕真是马屁拍在马腿上。

周永英来得迟些,恐怕是想等人少了,好与祝长舟说说话。但可惜,我也在帐中坐着,岿然不动。

我下午是羡慕了一会儿周永英能和祝长舟并肩作战,但冷静下来又明白,我这个接受法制教育长大的人,根本不可能动手杀人。真让我到战场上拼杀,心理这一关就很难搞。

周永英就好似没看见我这个人一般,举着茶道:“祝贺子昭及笄。先前所提之事,不知子昭考虑得如何了?”

祝长舟似乎是想了想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何事:“世叔,我意已决。”

“当真无回转的余地?”周永英不甘心,“子昭,不说夜宁郡,单是那落璮城我——”

我心中一紧,脱口而出:“落璮城便怎样?”

周永英横我一眼,却又对祝长舟缓缓道:“落璮城的周家祖居,我还是能争一争的。这个穷小子拿什么娶你?逃跑的功夫么?”

我这才明白他们说的是祝长舟的婚姻事,我尚未出声,祝长舟已然冷下脸来:“世叔不必多言。”

周永英的眼神也冷下来,道:“放着韦至、云娘的佳话不要,偏生要学玉钏、凭贵!”

托小书房一排话本的福,我知道这个玉钏和凭贵的故事,其实就是我那个时空的《红鬃烈马》里的王宝钏和薛平贵,讲丞相千金王玉钏相中叫花子薛凭贵,与父断绝关系,其父设计薛凭贵参军,王玉钏苦守寒窑一十八载,等来的薛凭贵却已娶了敌国的公主、当了敌国的王。

我心想,周永英倒是会举例,祝长舟将门之女而我是难民出身,真是贴切。

祝长舟神色已经有些不悦了:“想那王玉钏日后也是掌昭阳正权,更况且陆郎又无代战公主,岂能相提并论?世叔困顿了,请回罢。”

周永英冷哼一声,拂袖便走。祝长舟揉了揉眉心,道:“浚之莫要挂怀。”

我笑道:“我自知是‘糟糠之妻不下堂’,何来生气呢。”

祝长舟也被我逗乐了:“哪里来这许多浑话。”

说是吃面,实际上除了将领来敬茶,我们也就吃了一小会儿,明庭来点了灯,说将领们的贺礼都送到府上了,那边将礼单递了过来。

祝长舟也不接,道:“给姑爷看罢。”

我没想到她会让我看礼单。其实礼单这种东西,能从送的东西看出送东西的人与被送东西的人的关系,什么亲疏远近一目了然。

祝长舟肯让我看这个,是真把我当成姊妹了?

我展开礼单,将人名一一看去,又忍不住偷看了一眼祝长舟。祝长舟在看战报,神色凝重。她染血的衣服早被明庭拿去浆洗,如今她身上散着熏衣的龙脑香。我胃中不适被那碗面和这冷冽的香气冲走了,一霎时福至心灵——或许她常用龙脑,并非是喜欢,而是用来提神。

想到此节,倒是有些心疼。十五岁啊,在我们那里还未成年。虽说古人早慧,什么秦甘罗十二岁拜相、石敬瑭十三岁拜将,更不用说那周郎年少英才——正因如此,我才一直没有意识到祝长舟竟是这个年纪。

心疼归心疼,我也无有什么办法。我敛了神思,继续去看那簿礼单,礼单上都是镜湖城将领、官员的名讳,因此一个格格不入的名字令我一惊——

陆夏山。

本章章节名取自赵彦端的《鹧鸪天》中“一口青春正及笄。蕊珠仙子下瑶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一口青春正及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