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天机所言,谢良因困于崖底得到了一部仙品功法天玄罗。
谢良在崖底苦修一年,终于走出了崖底,而后拜入了一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长虹门。
谢良故意隐匿了自身修为,测试之人见他根骨不佳,却也未看出他乃畸骨,便仅让他做了一名外门杂役弟子。
谢良便在长虹门静心修炼起来。
哪知好景不长,一次出行,因谢良无意得了秘境的宝物,引得一众内门弟子对其心生嫉恨。
那些内门弟子对其百般折辱刁难,谢良受尽了折磨。
但谢良只是默默忍受,并未因此离开门派。
因为他喜欢上了长虹门的小师妹,长虹门掌门之女。
那也是整个长虹门唯一对他好的人。
二人相识于一次出行任务中,小师妹身陷险境之时,谢良展露出自身真正实力救了她。
从此二人便互生情愫。
小师妹是谢良唯一的心灵寄托。
随着长虹门的那些人对他愈是恶劣,他对小师妹的依赖便愈深。
那时的谢良从小至今经历的事情足以让他将小师妹看作唯一的光。
二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小师妹见其根骨不佳,甚至愿剜骨为谢良塑骨。
谢良感动不已。
从此对她死心塌地。
但谁知,小师妹其实并非真正洁白无瑕的月光。
先前所见其实不过是小师妹对谢良有所图才故意作出的样子罢了。
小师妹的真面目让谢良一度崩溃。
而小师妹的背叛更是将谢良推入了绝望的深渊。
长虹门的经历对谢良而言是绝望的、是沉痛至极的。
或许孩童时期的谢良是善良的,虽然他的童年经历悲惨,但是他却依旧心存善念。而在少年时期,长虹门黑暗而惨痛的经历却将他心中的善念彻底抹灭,在他性格塑造最重要的时期,他所见俱是黑暗和背叛,也正是在小师妹背叛他之后,谢良叛出了长虹门,转而修魔,此后再无人能阻挡疯狂的他。
其实很难说当时的谢良究竟是否真的那么深爱小师妹,但善良美好的小师妹在那个污浊的环境下,已然成了谢良心中近乎信仰的存在,而信仰一旦坍塌便注定会将谢良彻底压垮。
但如今情况却也不太一样了。
如今的谢良已然失去了那部助他问鼎力量巅峰的功法,在师钰为他塑骨之后,他进入长虹门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外门弟子,或许对于苍龙门这样的大门派而言中等根骨依旧只能做个外门弟子,但对于这类小门派,中等根骨已然足够谢良进入内门。
如今的谢良和天机中所描述的谢良进入长虹门时的境况有了很多不同。
那么如今的谢良在这长虹门内究竟会如何...
师钰捻指算起其后命途,却只见谢良此后的命途被一片迷雾笼罩着,看不清分毫,无论师钰如何算也算不出一点来。
没人知道谢良这一次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师钰抬眸,他凝望着那鎏金的“长虹门”三字久久未能回神。
*
一晃数月。
某茶楼。
一位茶客偷偷对着一旁的客人说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传闻,那位妙无圣君的藏宝秘境被人发现了!”
“是啊是啊,我就正准备往那边赶去瞧瞧呢!”
有人听了这话却不由得摇了摇头,道:“不可信矣,每年这类传闻不下数十种,却从没见到一个真的。”
那位茶客却咂巴着嘴说:“诶这次可说不定是真的,我有个亲戚在荀家做管事,据说是荀家那边出传出的风声,荀家的嫡系公子都有人去了!”
“哪个荀家?”
“哎呦,道友,你这都闭关多少年了,这世间还有几个荀家,除了那个荀家还有哪个!”
另外一名茶客却忍不住插嘴道:“看道友衣着朴素,却不料还有这等人脉关系,荀家可不是轻易能进的,敢问道友的那位亲戚是在荀家哪位大人门下做事?”
那人颇有些得意说道:“我那亲戚乃我小舅,素来待我与亲儿子没什么两样,他说的定是不错的。我小舅如今正在荀家二长老门下做事,那二长老就是看中了我小舅,平日里没了我小舅可是不行的,那一家子的事务没了我小舅可是要乱套的!”
中人顿时对其一阵吹捧夸耀的。
“那位妙无圣君也出自荀家,要说他若真有宝贝,定然是荀家最清楚!如今连荀家公子都去了,我也要去看看!”
“多亏了这位道友的消息,不然我们还同旁人一样被蒙在鼓里呢!”
“是啊是啊多亏了这位道友!”
“说起来,那秘境在何处?”
“哦,这个啊,说是在....榆南山。”
......
榆南山,榆木以南。
榆南山北面有一片榆树林,榆南山便因此得名。
此地山脚多住凡人,因此地灵气贫瘠,鲜少有修仙之人在此停留。
但这段时日,榆南山却零零散散聚集了来自各地修真人士。
这一切只因那个近段时日流传于修真界的传言——妙无圣君,那位修真界千百年来最年轻的渡劫飞升者,整个修真界千百年来最惊才艳艳的天才人物,他的藏宝秘境被发现了。
秘境出世的日子就在这几天了。
在一众赶往榆南山的修士中,师钰戴着斗笠,身型瘦削,他一袭素色白衣,并无坐骑,从来都是不紧不慢徒步赶路,并不起眼。
只是有时旁人无意看见其斗笠下精致的面容时,眼中会露出几分惊艳。
这榆南山原本是荒芜人烟的地方,此刻因为这些修真人士的驻足,有的路边居然也摆了些小摊子,有人干脆在此地做起了生意。
有许多人来此或许只为能看个热闹,他们甚至并不期待那个秘境是真的。
但是师钰却知道,在这榆南山,他从前确实存放了些东西。
他不知道这消息是从何而来。
他将那些东西存放的事情十分隐秘,这世间能知道这事的人寥寥无几。
要么是那些人歪打正着,要么,便是在暗地里,确实发生了什么师钰并不知道的事情了。
师钰存放这东西的地方这般隐秘,却如今被传的众人皆知,这事情怎么看都透露着一股诡异。
师钰朝着那榆南山赶了一日,正当正午,师钰欲在一旁的小竹亭内停歇片刻,身后却忽然撞上了一人。
“长不长眼睛啊!”
师钰抬眸,却见一个黝黑的少年对着他粗暴地吼道。
他这一吼,身后许多以他为首的少年也纷纷朝这边跑了过来。
“老大!怎么了!”
那些少年对面前这个少年显然十分恭敬。
只见面前这少年穿着一身锦绣绸缎,头戴金羽冠,服饰装扮却越发衬得他皮肤黝黑,身材短小。
等师钰反应过来,那黝黑少年和他身后的跟班几乎将师钰围了起来。
师钰抬眼,但面色丝毫未变,好似根本未曾发现自己如今的境地。
那黝黑少年看了一眼师钰,似笑非笑地道:“你也是去秘境的?”
师钰只是扫了他一眼,并未答话。
那黝黑少年看着师钰的模样,却忽而笑了起来,道:“就你这病怏怏的模样,就这样还想抢那秘境的宝物?”
师钰此刻形容瘦削,面色苍白,恰有风吹来,他忍不住低咳了几声。
他捂着嘴,微微侧脸,低咳的时候面上不由得多出几分血色。
那些人一见师钰这小胳膊小腿的瘦弱模样,都不由得哄笑起来。
那黝黑少年大笑道:“那可是妙无圣君的秘宝,就算小爷给你,你这小手,可能拿得动?”
那笑容中分明带了几分猥琐的意味在了。
师钰这才微微蹙起眉来,但他此番蹙眉的样子也显得动人极了,配上那苍白轻抿的薄唇,在那些人眼中竟多了几分楚楚可怜的意味。
“各位施主,可要在贫僧这里算上一卦啊。”
忽然,众人中间挤进来了一个和尚。
师钰定神一看,只见那和尚生的眉清目秀,身上穿着一件藏蓝僧袍,外披金色袈裟,手里拿着一个石钵。
此刻他因挤了进来,显得衣裳有些凌乱,额上还有汗珠。
那和尚见众人都看着他,他双手合十作了一揖,道:“阿弥陀佛,小僧看此地人多,就过来了,没有打扰各位吧。”
他说话慢吞吞的,看着倒似是个老实人。
但他这一出来,却生生将众人方才的话打断了。
那黝黑少年见这和尚莫名闯了进来,已然十分不耐,当即怒道:“这是哪里来的和尚,见到小爷在此,还不快滚出去!”
那黝黑少年还要说什么,一旁的少年却偷偷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
那黝黑少年当即看向和尚,眼中带了几分惊色。
“什么?他就是慧心大和尚新收的那个弟子?”
一旁的那名少年眼神示意了下小和尚手腕上的那一串佛珠,那佛珠由五色玛瑙组成,初看只觉得平平无奇,细看便可发现,那等莹润细腻的玛瑙却不是谁人都可以拿得出的,那些些玛瑙内,有一金色的舍利。
据说慧心大师,佛修中赫赫有名的大师,今年送予他新收的弟子一串舍利玛瑙五色佛珠。
这正是这个小和尚手上戴的这串。
见黝黑少年认出了自己的身份,那小和尚依旧温吞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黝黑少年面色变了几变。
慧心大师踏入大乘期多年,传闻说其如今已然半只脚踏入渡劫期,要知道渡劫期乃如今所知的最高修为,渡劫之后便是飞升。
渡劫修士整个修真界莫约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那些都是说出名字整个修真界都要抖上三抖的大人物。
但整个荀氏却就有不低于三名的渡劫修士,具体究竟有几人,外人多有猜测,但众人都知晓的其中一人便是荀玄徽,他乃荀氏当今的继承人,也正是因那几位渡劫修士,荀氏才在当今整个修真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旁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撼动。
况且荀氏还曾出过一位妙无圣君,那位整个修真界最年轻的渡劫修士。
大乘修士虽不及渡劫修士,但在整个修真界却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这位慧心大师如今已然称得上是佛道第一人,在整个修真界都名声赫赫。
而传闻,那位慧心大师对这位新收的弟子宠爱不已。
想起自己此前倨傲的神色,那黝黑少年对着那和尚不由得面色微便,但语气到底弱了几分,道:“和尚,我同他还有事,你若无事便趁早离开。”
和尚却摆了摆头,道:“小僧自然有事。”
“小僧说了,小僧是来作生意的。”
“各位施主,可要算卦?”
黝黑少年看了一眼和尚,又看了一眼师钰,他自觉的那和尚是有意维护师钰的,他便只好用眼睛死死瞪着那和尚。
但小和尚却丝毫没有退却,依旧回视着黝黑少年。
“要算卦么?”
小和尚问道。
黝黑少年瞪了他许久,似乎想等他退却,等了半天那和尚却依旧是木木地盯着他。
不知过了多久,那黝黑少年似乎终于不愿再这般僵持下去了。
他到底畏惧小和尚那位大乘期的师父,最终只能气恼地瞪了他一眼。
他又看了一眼师钰,最终气愤不已地拂袖而去。
只留下那和尚看着那群少年离去的背影。
“他们干嘛都走了...”
师钰听到这和尚嘴里低喃道。
片刻后,那和尚抓了抓头,默然无语回头。
他看到了师钰,眼里又带起了些许兴趣。
他凑到师钰面前,道:“施主,算卦吗?”
依旧是那句话。
师钰打量了面前这个和尚片刻。
“不必。”
那和尚闻此自然十分失望,但他却并未放弃。
“施主,我的卦相可是很准的。”
“施主,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要相信我师父啊,我师父慧心,那可是佛修里唯一的一位渡劫大师,算卦那是一算一个准!”
师钰本欲离开,听了这话却还是不由得脚步微顿。
慧心。
师钰记得当初慧心来过荀氏和他们一起上课,课上,慧心每次算卦都是倒数,没有一次准的。
据说他来荀氏主要就是为了补习阴阳五行卦术。
之后,师钰还跟慧心做过几次任务,又一次慧心的卦象差点把他们几个送到魔兽巢穴里,幸亏他们身上带的法器多,这才逃过一劫,这件事,可以说是让师钰记忆犹新。
那小和尚却还在说:“慧心是我师父,我作为他徒弟,师父算卦这么厉害,徒弟也不会很差,你说对吧?”
但自从这小和尚拿他师父慧心来做说辞的时候,师钰想起慧心的那个算卦水平,便对他这徒弟的算卦水平不抱什么期望了。
但那小和尚却十分有毅力,为了完成这一桩生意,他跟了师钰整整一路。
从头一直说到尾,一张嘴就没停过。
哪怕是师钰,也觉得他实在太过聒噪。
跟了师钰一路,见师钰好容易停下来,小和尚当即上前几步,道:“嘿嘿,施主,我就知道你会想在我这里算卦的。”
“我这一卦,你算不了吃亏,算不了上当。”
说着不等师钰说些什么,小和尚便自顾自地拿出了占卜的龟壳。
小和尚嘴里念叨了一句什么,又将那龟壳往地上一扔。
小和尚闭上眼,捻了捻指尖。
“哎呀,施主,你这卦象不太好啊。”
此番已然慢慢到了秘境入口处。
周围人很多。
师钰抬眼,忽见远方有一青衫少年隐匿于人群中
“这卦象上说,你此番出行不吉,恐有凶兆啊。”
小和尚直咂舌,道:“这卦象说你此番实在不该出行。”
师钰却已然被那人群中的那位青衣少年吸引住了目光。
在一众修士之中,那青衣少年立于一位华贵公子身侧,他虽只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衫,但长眉细目,眉目间颇有几分难以言说的风情,身段纤弱,恰如一束翠竹,直叫人觉得望之心神一沁。
他举止清逸疏朗,对身旁的那位公子瞧着略带几分恭顺,但那恭顺却不达眼底。
在这样多的修士中,他却宛如鹤立鸡群一般,直直映入师钰的眼中。
兮渊,当今凰族之主,妖界之王。
小和尚还在师钰耳旁念叨着他的卦象。
不宜出行。
师钰思索着这几个字,又看了一眼人群中的青衣少年。
确实不宜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