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 第10章 第10章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0章 第10章

作者:林果冻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35:46 来源:文学城

顾奶奶和顾灵回乡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镇上的房子有杜嬷嬷管着,等明儿工程队来了也不用担心。再说了,便是担心杜嬷嬷跑路也没有这个必要,杜嬷嬷是签了卖身契的,在古代人的意识里,还没有哪个签了卖身契的仆人敢跑路的。再说,没有路引的杜嬷嬷能跑去哪里?

桃水村并没有因为她们不在而有什么变化,便是顾家也没有因为她们回来晚了而担心。在顾家人的心里,她们来晚了有两个可能,一是今儿鸡蛋卖的慢,二是顾奶奶带着顾灵在外面开小灶了。

所以祖孙俩回到家里,顾爷爷和顾老二不在,大概是去地里头了,屈氏在家里。大房一家已经搬走了,空出来的两间房间是要给要顾森的,所以屈氏里里外外打扫了一边。这一通打扫下来,屈氏有些腰酸背痛了,正坐在门口歇息。看到婆婆和闺女回来了,屈氏忙起身:“娘、灵儿,你们回来了。”说着,眼神不停的往顾奶奶背着的背篓里瞧。她倒不是想要婆婆背篓里的东西,左右婆婆疼爱闺女,有好吃的好穿的,也都是用在闺女身上的,她往背篓里瞧,是好奇买了什么东西。

以往去镇上,顾奶奶多少会带些东西回来,几两肉、几两糖,但是今天啥都没有,因为明天祖孙俩还要去镇上,之后会住在镇上,所以还指望顾奶奶带东西回来?今天花了那么多银子,她才不会带。

顾奶奶直接取下空空的背篓问:“都吃饭了?”

屈氏见没有东西有些失望,好歹割几两肉回来也好啊。“吃了,不知道您和灵儿回不回来吃,给你们留着饭呢。”他们可不敢不给婆婆留饭。

顾奶奶点点头,留着的饭晚上再吃。“老大一家子都整好了?”

屈氏道:“爹和当家的去帮忙修缮屋子了。”

顾奶奶点点头:“待会儿跟我去磨玉米粉。”

屈氏眼睛一亮:“晚上做玉米面吗?”

顾奶奶心想,你想的倒是美。她磨了玉米粉,是明儿去镇上要带走的,是给她乖宝拿去镇上吃的。顾奶奶经常不回答儿媳妇的话,所以屈氏也没多想。

顾家的玉米粒有不少,昨日分家的时候已经分了粮食,顾家的粮食紧巴巴的,因为干活人少,干饭人多,就算顾奶奶再精打细算,也是不够吃的。归根结底,古代的收成少。

顾家有三亩上等地,用来种水稻。五亩旱地,用来种玉米、豆子、蔬菜等。

古代不管什么亩产都不高,顾家的三亩上等地亩产五百六十斤左右的水稻,三亩加上两季,有三千四百斤左右,古代要交税。象国的田税是亩收六石,一石等于二十七斤,也就是一亩地要收一百六十斤的水稻,不过只收秋季一季,扣掉田税,三亩地一年到头也就两千九百多斤的水稻了,然这还仅仅是水稻,水稻出米是七成,也就是说,一年到头一家人只能收两千斤左右的大米。

分家前,顾家六个大人,五个孩子,如果这两千斤大米都用来吃,一天三斤,再加上粗粮,说不定肚子还能填的不差。但是……在老百姓家,大米也是主要的收成之一。每季的水稻丰收之后,农家人只留少许自己吃的,其他都是卖掉的。

像顾家这样,两千九百斤的水稻,卖了两千五百斤,能得七两左右的银子。如果每年能卖七两左右的银子,那十几年下来也不少了。

但是,稻田不是生来就有的。

老顾家当初分家的时候,顾爷爷和顾奶奶也是穷过来的,靠着精打细算,一文钱当两文钱花,才有了现在三亩上等田、五亩旱地的身家。要知道上等田十两银子一亩,旱地也要二两银子一亩。能存下这些身价,再有三十多两银子的存款,在这村子里,顾家还算小富的了。

分家的时候,顾家大房分走了一亩旱地、一亩上等田。当然,也不是分走,而是只给了他们使用权,等他们过世后,这旱地和上等田都要还回来。

……

这会儿是八月底,七月的玉米刚收成,十月的玉米还要两个月。七月的水稻也刚收割,下第二季的水稻要到十月份。不过,水稻早就卖掉了,只留下四百斤的谷子。而七月丰收的玉米有两亩,亩产四百四十斤,扣掉棒子还有七百来斤。好在玉米晒干后斤两变化不大,还有六百斤左右。

顾家几乎是没有陈年的粮食的,去年的粮食吃到今年的玉米水稻丰收时,就差不多了,所以分家前,顾家还有六百来斤的干玉米,四百来斤的干稻谷。此外还有一样主要粮食就是菽,也就是豆子。菽是所有豆类的总称,包括红豆、黄豆、绿豆等,所以在古代,这些豆子也都是重要的粮食之一。

顾家剩下的三亩旱地中,一亩种了黄豆,等到九月初中可以丰收了。还有一亩种了红豆,也差不多是这个季节丰收的。剩下的一亩种的是蔬菜。当然,黄豆和红豆都是四月份左右种植。等到九月份丰收之后,这剩下的两亩地就种萝卜白菜等蔬菜。等到了明年三四月份再种黄豆红豆。

顾家今年刚分家,上等地和旱地虽然已经分好了,但是粮食还没分开,从明年开始,才各家管各家的地。

顾奶奶舍得把一亩上等地分给大房,也是有原因的,大房夫妻是地里一把手,这上等地分给他们肯定会打理的很好,等稻谷丰收后交了田税,还有四百多斤的稻谷,到时候他们养老收谷子,这不是既轻松又有谷子拿吗?

顾奶奶对这个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豆子还没丰收,顾家如今也就六百来斤的玉米粒、四百斤的谷子,被大房分走了两百斤的玉米粒、一百斤的谷子、还有一些陈年的豆子。不过吃到下一季粮食的丰收还是够的。

顾灵听顾奶奶要去磨玉米粉,她也打算跟着去。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是记忆如同看电视版,对于这个原主从小长大的地方,她还是要去熟悉熟悉的。

顾奶奶推出一辆小推车,上面放着两百斤的玉米粒,还有两个小箩筐,箩筐里套着两个布袋,用来装磨好的玉米粉。

村子里的石磨是通用的,顾奶奶带着屈氏和顾灵过去的时候,那边还有人在用。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日子丰收的粮食,所以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在用石磨。

“顾家嫂子,你们来了。”顾奶奶平日里在家里横,说一不二,但是也有几个能聊的人。同她打招呼的姓崔,崔氏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主,跟顾奶奶是差不多的性格。但不同的是,崔氏最看重的是她孙子,他们家的孙女就跟顾家大房的三个丫头一样。

顾奶奶道:“可不是,家里没粮食了,来磨点玉米。”

崔氏走到顾奶奶身边,轻声问:“你们家好端端的怎么分家了?这大房两口子还年轻,你分什么家啊?”依着她的意思,还能再让大房当几年的黄牛,等老了没用了再赶出去。

顾灵很喜欢听八卦,她听着她们说话,就觉得有趣。

顾奶奶大义凛然道:“都是自家儿子,还拿捏什么啊?”瞧她说的正直,可实际上,如果不是怕孙女的福气被分走,她才不分家。倒不是要拿捏大房,而是她就没有分家的打算,在她看来,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好,可以立立她婆婆的威严。

崔氏不由的多看了顾奶奶几眼,觉得才一天没见,这个老姐妹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

知道真相的顾灵抿着嘴,偷偷的笑。这个崔氏她是知道的,小说里也有她的笔墨。崔氏和顾奶奶好,对于顾奶奶疼爱原主是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不过她也没有在顾奶奶面前说原主的不是。第一世里,顾奶奶因为原主过的好,她也是享了不少福气的。崔氏就连带着也得到了好处。

第二世里,崔氏和顾奶奶依然是老姐妹,顾家被顾兰整的落魄了,崔氏还骂顾兰没良心,所以她也为此吃了不少苦。

很快,轮到顾家了。虽然前面有人排队,但是大家磨的粮食却不多。这个年代的人买粮食都是几斤几斤的买,磨粮食又怎么舍得拿出来太多?像顾奶奶这样一次性拿出两百斤玉米粒来磨的,极少见。

顾奶奶也不是来摆场面的,她磨了玉米粉一半要留在乡下吃,一般要带回镇上给孙女吃啊。

古代用石磨磨的粉是非常糙的,就比如这玉米粉磨好后,里面还夹着干巴巴的玉米屑,而且这玉米粉做出来的窝窝头、饼子那都是刺喉咙的。顾奶奶不舍得孙女吃的那么糙,所以磨好了玉米粉之后,回了家又让屈氏拿出用竹子变的平箩把玉米粉过滤一遍。

用竹子编的平箩缝隙很细,玉米屑不会从缝隙里钻下去,这样一起来,看上去细了不少的玉米粉给孙女带去镇上吃,也不会丢脸。

两百斤的玉米粒,磨粉之后只有一百八十来斤,再过滤一遍,细玉米大概也就八十来斤了。看着很多,但是这个年代一斤是两百五十六克,也就是现代的半斤,所以折现代的话,都要减半,其实并不多。

顾奶奶让屈氏过滤玉米粉,她又拿出一百斤谷子去打米了。

打米的人少,因为大家不舍得吃大米,所以顾奶奶很快就打完回来了。一百斤的谷子,打了九十斤的米,余下的糠用来养猪。这九十斤大米自然也要过滤的,因为打米机打出来的米也混合着稻壳的。

屈氏对于这些事情从来不问的,反正家里婆婆当家一惯是这样的。

快到要做碗饭的时候,顾兰来了:“奶奶……”这会儿的她,藏起了满身的刺,凶狠的眼神,乖乖的叫了一声顾奶奶。

粮食亩产参照战国,豆类亩产240斤(折现代120斤)、粟亩产480斤(折现代240),稻谷亩产560斤(折现代280斤,我没有找到战国稻谷亩产的资料,就暂定比粟高一些)

同时,斤两也是参照战国的,1斤=16两,1两=16克,1斤=256克,为现代的一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10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