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科举文男主他堂哥 > 第9章 耧车(二)

穿成科举文男主他堂哥 第9章 耧车(二)

作者:孺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17 20:05:19 来源:文学城

“大兄,大郎!你们怎的来了?”林二姑瞧见走进铺子里来的俩人,一脸惊喜道。

县城离林家村路程较远,家里没有牛车的话,往来一次费时间又很是辛苦。所以自出嫁后,一年到头唯有逢年过节她才会回去。

就这还得看家中是否有事,看天气是否糟糕。

“一路走来累了吧?渴不渴?快把担子放下来坐着歇会……”

在林二姑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一个个子不算太高,皮肤偏白,身材也略胖的男人同样笑着冲林老大喊了声“大兄”。

这男人就是林二姑嫁的人,叫黄书成。

古代粮食产量低,老百姓大多吃不饱,因此一眼望过去,十个得有九个瘦。而像黄书成这般身材的,便意味着其家境不错。

这黄家跟林家一样,下面也是两房。因为赋税原因,黄家明面上是未分家,但实际上两房的吃住生活已经分开了。

现在黄家二老跟着大房一块住,因着林二姑肚子里这会又怀上了,便把两个孙女接过去带着。至于这个杂货铺子,是林二姑嫁过来后,黄家公婆分给他们二房的,由他们两夫妻管着。

此刻,林立文也赶紧冲着俩人唤了声:“二姑,二姑父。”

林老大则指着卸下来的担子对林二姑他们说道:“这些东西是爹娘收拾出来的菜和鸡蛋,都是拿给你们的。”

黄书成瞧着那些东西,便说:“劳岳父岳母记挂,大兄劳累了……往后人来了就成,用不着带上这么多东西。”说完又问:“大兄和大郎今日来,可是有事?”

这时林二姑也端了两碗凉水来,林老大接过一口喝完,才笑着回道:“是有事……我家大郎想出了一个好用的新农具,爹就让我带他上县城找铁铺定做。”

然后,将林立文这段时间做的事说了一遍。

“最近那个叫什么秧马的,就是大郎想的?”黄书成讶异的看向了林立文。

黄家一家都生活在县城,虽然不种地,但是家里却并不是没有地的,只是都佃出去了。他们家的桑田还紧挨着林家村,当初黄书成跟林二姑的第一次碰面也是因此而来。

而且因着开的是杂货铺子,前段时间也有一些人上铺子里来问有无秧马卖。因此秧马这东西,黄书成虽没见过,却绝对是听过不少了。

今天却听林老大说,秧马居然是林立文想出来的,也不怪黄书成如此惊讶了。

对于林家这个大侄子,黄书成其实一直不怎么喜欢。不过就是仗着去学堂念了点书,还是念了多年,什么名堂都没念出来的,对着人时却整日里摆出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

不过黄书成到底是做生意的商人,这些不满他一般都不会表现出来。

对比之下,林二姑就不一样了。

“哎呀,我家大郎怎就这般聪慧!这般好使的农具也能想出来。”林二姑高兴的对着林立文就是一通狠夸。知道林老大还要带着林立文去铁铺那边定制新农具,林二姑便让黄书成陪着去一趟。

在陪着去往打铁铺的路上,黄书成跟林老大边走边闲聊。

聊的都是林家的一些事,基本上是黄书成在问,林老大在答。直到黄书成不经意聊到林立文身上,他方才知道林立文从学堂退学了。而现在在学堂念书的,竟是林家二郎林立泽。

对这件事,林老大面上还是能瞧出些难受。

可林立文面色出乎预料的平静不说,竟还回道:“我入学堂多年都未曾念出成果,终是我资质不行,不好再拖累全家……二郎不同,周夫子都夸他天资聪慧,想来将来必能考取功名,金榜题名。”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怨恨,还夸了林立泽。

这般态度,惊的一向来能说会道的黄书成都卡壳了。甚至一直到一群人从铁铺回来,黄书成还没能消化完林立文这般大的转变。

守在铺子里的林二姑远远瞧着一行人回来了,连忙跑去不远处的包子摊。

都是长久挨在一块做生意的,再加上黄家虽说也是日食两顿,但不同的是,林二姑几乎每日中途买上两个素包跟黄书成一块食用。

因此包子铺老板一见林二姑,便笑着与她说道:“可是跟往常一样,要两个素包?”

林二姑摇了摇头:“今儿我娘家大兄和侄儿来了,给我拿四个馒头吧。”

林二姑之所买馒头不买素包,可绝对不是舍不得花钱财,反倒是她重视娘家人。说起来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低,因此在包子摊上,最贵的当然依旧是肉包,可纯面做的馒头,它的售价却是比素包贵上许多的。

待林二姑将四个大馒头买回来后,林老大还说道:“做什么费钱去买馒头,出门前你大嫂给我们做了菜饼,饿不着……再说就算要买,我瞧着那素包就挺好的,价格便宜不少,个头还大上许多。”

林二姑便回道:“素包里面全是菜,吃进肚里哪能有纯面做的馒头扎实。”

这里的素包可真就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皮薄馅多。个头都做很大,一口咬下去,外面只有薄薄的一层皮,里边全是满满的菜。

只是这些菜馅只放了点盐做简单的调味,所以吃起来依旧是一股子草味。而购买这种素包的,都是没什么钱,只追求简单的饱腹之需的人。

而纯面做出来的馒头在个头上,要比素包足足小上三分之一,颜色因为粉质的原因也偏黄。可林立文一口咬下去却是满口的麦香,两个馒头吃完后,肚子更是有一种自穿越过来后少有的饱腹感。

使得林立文越发迫切想要赶紧把粮食产量搞起来,可铁铺那边定制的农具需得等上至少三日才能做好,但他们却是不能一直呆在城里就这般等着。

于是待到林老大和林立文将馒头吃完,便提出要回去了。林二姑去收拾了一些自家杂货铺子售卖的东西往箩筐里塞的时候,黄书成则对着林老大他们说道:“我隐约记得有人近期好似要回乡里,待我晚点再去问问,若果真如此的话,便托他帮你们把那农具捎带回去。”

林老大忙道:“那再好不过了。”

进城一次就得缴纳一次落地税不说,光是来回县城这一趟也不是个轻省的活。

好比今日,天不亮就赶路,路上更是半点都不敢耽搁。但等到林立文他们回到林家村时,太阳已然不见,仅剩下一丝余光在照亮着天边的云霞。

林家餔食已经做好,被林老太放在灶上用余火温着。这会瞧着林老大和林立文都回来了,便连忙端上桌。

林老太惦记着林二姑,等不及在饭桌上就问起了林老大。

林老大回道:“我瞧着芸娘气色还不错。”

“那就好。”林老太叹气道:“我现在只盼着芸娘这一胎能如愿生个男孩才好。”

这做娘的,哪怕闺女出嫁了,心里面终究也是惦记着的。

林老太有三个闺女,林大姑嫁的是隔壁刘家村,虽说家底差了些,但林大姑爽利能干,女婿也人好厚道,不用她多操心。而林三姑呢,家里本念着她性子软,特意选了个离家近的。哪想到当初是近了,可那一家子原是因为打仗逃难过来的,后来太平了,朝廷又发布归乡函告,这一家便随大部队归乡去了。

那距离可远了去了,林老太纵使想操心也操不着了。

现在唯有林二姑这里,虽说嫁的最好,公婆又明事理,早早就给了铺子让小两口单过,还肯帮忙带俩孙女。但叫林老太觉得唯一的缺憾,就是林芸娘缺个儿子了。

为着能让林二姑赶紧生个儿子,林老太最近没少对着祖宗牌位祈祷。

饭毕,林老太开始收拾林二姑送的那些东西。

林立文则跟着林老头,拎上十个鸡蛋,去了钱家。

开沟器已经交了钱在赶制了,要不了几日黄书成还会找人帮忙捎带回来。等开沟器一到,耧车的其他部位也能做好。但要让其使用起来,还需要一样东西——牛。

牛在古代一直都是受官府保护的,每一头牛都是要去官府报备并登记在册的,百姓更不得随意宰杀。

林家没有牛,整个林家村有牛的人家也只有那么少少几户,因此大部分人到了需要牛来帮忙耕地时,就得携带物资找有牛的人家租用。

钱老爷家的牛是林家村最多的一户,成年壮牛就有四头,且另外还有两头母牛和三头才三四个月大的小牛犊。

人又和善,村里人都喜欢租用他家的牛。这会钱老爷听说林家要租牛用,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还笑着问:“只租用一日够了吗?”

林家虽然只有十亩桑田,也不赞同林立文去开荒。可并不代表林家就没有开过荒,相反他们开出来的荒地就有七八亩。这是因为当初他们开的早,抢到了较好一些位置的旱地。

而现在太平日子已经过了十五年,好荒地早被抢没了,林家这才不愿林立文去开荒的。

林老头想到自家大郎做的耧车,便忙回道:“够了,够了……”哪怕最后与林立文说的有一点差异,他们自己也能赶出来,用不着多租。

毕竟多租用一天的牛,就得多出上十个鸡蛋。而且牛租回去了,当日喂牛的吃食也得他们准备,还得尽量置备好的,万万不能委屈了牛。

牛确实是吃草为主,但却不能只吃草。

而一头劳作的壮牛,一日的吃食也需耗费不少。这在粮食产量本就极低的古代,更是使得一些老百姓哪怕买得起牛犊,也不一定能养得起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耧车(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