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后墙,此处没有其他人,只有苏筝和那个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老太婆。
她靠着墙长舒一口气,“服了服了,怎么让我来做这种事?我多少年没扮过老人了,差点露馅……”
她将拐杖往上一抛,拐杖瞬息间幻化为一把精致的拂尘,稳稳落回手中,执着拂尘之人已经换成了一位仙姿逸貌的灵巧女子。
尚瑶没好气道:“下次这种事换个人来干,我实在拿不准力道。”
苏筝随口夸道:“你这不是演得挺好的吗。”
“哪有,那词说得我自己都觉得别扭,居然还真有人信?”
苏筝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要是戏文里,你那话说出来,保准有人骂你假,但是在现实,没人会在意你的言辞是否合乎情理。”
“这倒是。”尚瑶道。
对于怎样让民众相信青云阁正在分发解药一事,苏筝的办法十分之简单,那就是——找个托。
你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做出了应对时疫的药膏,还声称要免费赠给别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非但没几个会信,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怀疑你是骗子。但是要是找个外人来替你向别人说道一番,那也许别人真的会将信将疑地去试。
苏筝和尚瑶将部分人引到青云阁去,剩下的就要交给青鸟。
青云阁外,刘书带着人把桌椅摆放妥当,将那一盒盒药膏好生放置在桌上。面对着空旷冷清的街道,刘书心中难免升起一丝忐忑,低声询问身旁的青鸟:“苏姑娘的方法真的可行吗?为何至今仍未见到一个人影?”
“不急。刘姨你且等一等。”青鸟安抚刘书。她小声对自己道,“我信她。”
几人继续守候。不久,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周遭的寂静。
“来了。”青鸟低语。
来者正是屠夫和那些急于治病的人,他们远远瞥见青鸟等人早就在这里等候,有一瞬间以为这是那医馆的老太婆和她们串通好要坑自己钱财。
他们心怀戒备,走近询问,谁知这什么青云阁竟然不收分文,只是见当地疫病爆发,才慷慨解囊,做出这些药膏供人治病。
免费的自然是好的,试试看也无妨。屠夫率先从小菱手中接过一盒打开,露出里面泛着细腻光泽的膏体。
“还等啥?涂上试试!”有人自己不敢先试,催促起屠夫来。
屠夫挖出一点药膏,心中不甚确定,但还是硬着头皮,将其涂抹在了自己脖颈上。一股浓郁的药香弥漫开来,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所有人屏息以待,屠夫皱着眉头等了半晌,“好像没什么效果……”
青鸟出声道:“你看看喉咙里可还有声音学你说话?”
“哦——”屠夫恍然,“对了对了!真不见了!”
众人仔细瞧屠夫的颈侧,刚刚还红肿的皮肤,已经开始消退,一人指着屠夫道:“真的有效,看他脖子!”
人群凑近来看,眼中的怀疑和警惕消散大半。
有屠夫带头,许多人纷纷去找刘书讨要药膏,迫不及待地涂在脖颈上,还有人当即拿着跑回家,带给患病的家人。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连医馆医师都没有良方,这药膏就摆在眼前,未尝不可一试。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开,不久,越来越多的人朝着青云阁的方向汇聚而来。有人向青鸟询问这个怪病是个什么来头,青鸟早有准备,简明扼要地为众人解释何为应病。
青云阁一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皆为求得一副药膏而来。直至夜幕低垂,人群才渐渐散去。
回到青云阁内,苏筝询问道:“今日可有人为难你们?”
“一切顺利。”青鸟摇头道,“只是在中途,有人我们如何得知应病的解法。”
“你怎么答的?”
“家族独门秘笈,不外传。”青鸟一本正经道。
……
有青鸟、刘书在人前做事,苏筝等人在幕后操持。短短三日,当地的应病就被化解。不止于此,水梨乡和其余几个染上应病的庄子也从青云阁那处得到了解药。
连续数日,街头巷尾、酒馆茶肆都在谈论东巷巷尾那间院子,与以往带着鄙夷和八卦的心态不同,如今之人一个个对她们啧啧称奇。青云阁因此名声日渐隆盛。
汶陵张氏府邸。
一人负手而立,站于上首,压抑着怒气,“这事……你办得可真好啊。”
“是属下办事不力,请家主责罚!”门客低眉敛目,语气却并不十分恭顺。
“哼,罚你?罚你有什么用?”上首那人一甩手,“我费心费力、千辛万苦替你找来仅存的那些应声虫。你先前是怎么说的?!只要将它练成子母蛊,就可以控人言语、夺人心智。如今蛊虫还未研制出,用作试验的人就先跑了!”
他转头骂道:“跑了倒还不要紧,偏偏死在野外,两日过去你们才寻到尸体,有用吗?!应声虫不还是传到了外头?现在应病到处肆虐,早就闹开了。保不齐就有人顺藤摸瓜,查到我们头上!你说说看,你要怎么赔罪?”
门客不置可否。
他头疼地揉着额头,“你这种恃才傲物的性子,除了我张家谁还会要你?”
门客转移话题,缓缓道:“南青山。”
“嗯,什么?”
“南青山一带,有人知晓紫珊果可解应病。”
“这?!此话当真?”
“今晨刚得到的消息,有人以紫珊果入药,将解药分发给民众。眼下南青山附近村子里的病患已尽数痊愈。”
“……若真是这样,替我查清这事……”
感谢观看~
(写得时候有一段不满意,反复写了好几遍,最后用了一种。没想到一个不小心全部放上来了,导致叙述重复,已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疫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