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成公主后从养猪开启事业线 > 第146章 三六

穿成公主后从养猪开启事业线 第146章 三六

作者:艾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5 21:38:37 来源:文学城

在林宸眼里理所当然,并且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心力的事,竟然会有人质疑,这放在以前,林宸也是无法理解的,但是现在倒是能明白一点。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小农模式的集合体,这样的模式好的一面是人人都会种个地,就是不种地也会养个花什么的,反正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基因里就有种地这个东西,比如她爹乾和帝,这个可是生下来没几年就成了太子,足够根正苗红了吧,在他小时候,每到二月二,皇帝给自己划拉的那块地就要动土了,林宸的爷爷身体不好,皇帝要亲耕,就只能是太子上阵帮忙了,如果乾和帝说他是从小种地长大的,你千万别不以为然,因为这是真事,就是现如今,乾和帝的那块地都是由他亲自照料的,而在他旁边还有一块明确了所有权的地,地主是太子林易。

可以说,能在宫里种地,那绝对是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能在出生之后就在宫里有块地的,林宸这一代也就老大林易和林宸两个,值得一提的是,林宸的那块地,实际控制权在她师父手里,听她爹说,他和皇后娘娘不是没有抗议过,都被老道士充耳不闻的无视掉了。

林宸是没意见的,她小时候被师父带着认识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植物,还依着自己的心意在上面种了不少不是粮食的植物,到现在她那块地上都还有不少,再说了,她爹都没能拗过老道士,她还是乖乖听话就是了,至于她的那块地扩张了一两倍这种事,只要没人说,谁会在意呢。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老道士在皇宫里面超然的地位,林宸有时候都怀疑这老道士这么牛,到底是谁劝说他长居皇宫的。

皇帝自己都有这么一块自留地,别管他是为了做表率还是其它原因,这重视农事的态度表露无疑,所以有人可能会在朝堂之上对着兵部的大臣说当兵的是莽夫,却没人会对农人恶言相向,甚至明面上还要向皇帝看齐,也给自己弄块小菜园小花园什么的做做样子,如果是真心重视农事的,甚至还会自己亲自种地。

虽然上层重视,但是大夏终究也立朝几十年了,真正属于躬耕之家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了,耕读世家变成了书香世家,只闻读书人不见耕田者,读书人不知农事的不知凡几,整个社会是没有人诋毁种田,但是愿意去种田的还真没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个农学院,即使说的再好,也还是要地里刨食,还好林宸从来就没指望过这些看热闹的,而暗搓搓围观的也发现这还没建成的农学院找人也是从常年在田间劳作的泥腿子里面找,就是需要专业人才,也是直接在户部的劝农官等专业人才之中挑,虽然有那么点不服气,但是心下是实实在在的松了口气的。

这次找种田能手,因为临近立春过年,所以只能先从近处找,就连实验的对象都只有一个麦子,为的就是不误了农时,要知道立春一到,这二月二就不远了,召集人手,平整土地,这些都不需要,因为汴梁这片都有种植冬小麦,这些播种的前奏根本用不着他们,甚至都有现成的田地让他们观察磨合了。

而找种田人手也是一个发现惊喜的过程,大夏的劝农官们虽然属于户部,但是在地方的话,大部分都是由县令知府这些人兼任,不过在户部也有一些人是专门的劝农官,这些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研究如何让农作物高产,以及寻找好吃美味的东西进行推广,很多自下而上进贡的特产,有不少就是他们发现的。

在这种官制之下,有一些劝农官是有真材实料的,甚至存在于藏书阁的很多种植笔记什么的都是这些人记录下来的。

这一通找还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劝农官来主事,这个人已年过六十,在地方上做过县令,做过知府,可惜为人过于迂腐,升升降降的,最后就在户部做了一个专职的劝农官,据说只要是经过他指导的农田都能比别人的产量高。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是推荐这个人的人想要让他赶紧离开户部倒是真心实意的。

林宸很快就看到了这个人的资料,认真来说,这个人起步挺高的,是大夏开朝之后的贡士出身,虽然在那一年名次不高,但是能进入殿试本就说明了这个人的厉害之处。

此人是农家出身,真真正正的贫苦人家读书读出来的,要不是当年大夏打到了他们那儿,弄不好时刻都有被拉去做壮丁的可能,不过这样的一个人能读书一路读到殿试,已经足见此人脑子的好使程度,唯一不好的就是他太过认死理,看到不顺眼的就要叭叭几句,得罪了不少上官,每每被贬都会靠着自己优越的带动一地农桑的能力又重新升回去,可以说如果不是他那张嘴,他今天位居三品大员都不是梦,可惜三品是劝农使,此人是副使,只有正五品。

林宸看着这位六十多了还在那儿致力于怼尽天下不顺眼之人的老先生的经历都看笑了,不过这样一个人还能好好的在户部待着,林宸认为没人保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思量再三,林宸还是让人把这位老先生请到自己府上,准备亲自见一见再说。

坐在户部上班的陈杨看到被送到他面前正儿八经的靖和公主府的请帖,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看看来亲自送请帖的户部侍郎,他也是一副备受惊吓的样子,然后就稳了,看来这不会是假的,毕竟能劳动户部侍郎亲自送的请帖怎么着也不会是假冒伪劣产品,而且看他不带一丝敷衍态度,还话里话外的打听他是什么时候搭上靖和公主这条线的,就知道送帖子的人是被他熟知的且能代表靖和公主府的。

同样丈二摸不着头脑的陈杨很诚实的摇头表示不知道,还说,你看我这到哪儿都得罪人的嘴,怎么可能认识这种大人物!

户部侍郎闻言瞬间人间清醒,脑子转了转,很快就联想到了那个十皇子是话事人,靖和公主是幕后人的未建成的农学院上了,看了看看着很正常,平时也很正常,就是不能遇见让他看不顺眼的事的老头子,心中感叹不已,看来这人的际遇还真是变幻莫测,这位都有能翻身的机会。

在大夏官场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靖和公主那就是一朵不可高攀的高岭之花,太子他们都能试着攀攀关系,可是靖和公主那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无处可下手,多少人想要搭上这位的关系,都折戟于那三大金刚身上,最可气的是,这位公主宁愿跑去养猪种地都不愿意搭理他们,这么难搞的公主偏偏在乾和帝和太子那里都说话极管用,他们甚至暗地里下庄,就看谁能接住这郭太师之后的泼天富贵,毕竟所有人都知道郭太师如今的豪橫,原因不就是被这位主看上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富贵竟然落到他们户部了——就是可惜不是自己,不过这事往外说出去,绝对是很有面子很给户部长脸的事,上一回如此扬眉吐气的是工部,现在这总算是轮到他们户部了。

这么一想,户部侍郎看陈杨都觉得这老头子身上莫名的多了一层光环,为了避免这老头子不知事让落在他们户部的泼天富贵跑掉,户部侍郎也没隐藏的把未建成的农学院的事细细的和陈杨说了,那找种田高手的事,陈杨当然是知道的,但是这事吧,那就是上面一句要找能种田的人,为什么找,那是不会说的,至少这种处于筹备状况的事,不是陈杨这种边缘人物能知道的。

本来还莫名其妙,心中忐忑的陈杨一听是种田相关的事,马上就不慌了,起身感谢了户部侍郎的善意提醒,又和户部侍郎相互客套了几句——陈杨对这一套不是不会,只是遇到不顺眼的事的时候,这一套完全挡不住燃烧的大脑——在户部侍郎走了之后,关上他这个屋子的门,挡掉各种带着探究的目光,开始琢磨去公主府的事。

去不去靖和公主府答案没有第二个,就是陈杨这个官场喷子也知道谁是能得罪的谁是不能得罪的,再来他其实对这个比他孙女还小几岁的公主十分的好奇,毕竟遍观史书,这么受宠还这么低调不惹事不作妖的公主真心少见,而朝野之中传闻男女同考科举是乾和帝为了这个女儿参与朝政铺路一说,陈杨是嗤之以鼻的,看看大夏立朝以来的传统吧,公主参政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换句话来说,前朝太后主政是常事,弄不好本朝就要轮到公主了,不过,看明亲王都从公主变成亲王了,陈杨私以为以后参政的公主也会封王。

虽然这只是猜测,但是陈杨用他喷人四十年还在混官场的经验来保证,这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哪一个公主最有可能是下一个王,陈杨认为非这位嫡公主莫属,有这种猜测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和她深受乾和帝的喜爱,而纯粹是因为这位公主竟然是少有的能干实事的,就这一点让永远都是和农田打交道的陈杨极为佩服推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