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被掉包的侯府小哥儿 > 第5章 第四章

穿成被掉包的侯府小哥儿 第5章 第四章

作者:螺髻山下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8 17:58:10 来源:文学城

上河村往熟溪河下/游/行/船十里地便到了林庄,林庄再往下行二十几里才是五仪县城。

五仪山周围有好几十个村庄,林庄绝对是最特别的一个,特别到不罗列个一二三,感觉都介绍不清楚。

第一:林庄是个聚族而居的村庄,村里大部份男丁都姓林。

好吧……,这点其实算不上特别。

大魏聚族而居的村庄太多,上河村这种姓氏杂到,四十五户人家,男丁有四十六个姓的村庄才比较非主流。

第二:五仪林氏在大魏官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林氏一族据说是汉末时为了躲避战乱,从长安迁至五仪县。

家族起起落落过几回,至大魏开国初期时,林家说是以耕读传家,其实和普通农户已经没有多大区别,有的人还在咬牙坚持走功名路,有的却已经放弃了。

五仪林氏真正崛起是从建文六年开始,——那一年林家嫡支“方”字辈子孙林方旭,以十五岁的年纪连中小三元,接下来又连中/大/三/元。

年仅十七的少年郎成了前无古人,后不知道有没有来者的六首状元,从此开启传奇的一生。

先是主张开市舶,增商税,让穷得国库里耗子都呆不住的大魏朝廷彻底富裕起来。

接着又推行改土归流,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南等地土司作乱,蛮夷不遵守法度,随意抢劫汉人村庄的现象。

建文末年,刚满不惑的林方旭入文渊阁,历经三朝后,年过花甲的林首相依然像泰山一般压在百官头上,便是如今年轻的泰安帝也得尊其一声相爷。

一个家族的崛起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人,事实上从林方旭开始,林家便像是祖坟突然开始冒青烟一样,陆续出了十来位进士。

“方”字辈过后是“修”字辈,“修”字辈最出息的子孙是林方旭的亲侄子——林修皓,如今已经做到了正二品右都御史,还在为进内阁而努力。

‘修’字辈过后是“景”字辈,最出息的应该就是那位穿越同行,——端华公子林景和,十五岁连中小三元,现在十八岁,据说明年准备参加乡试,冲击/大/三/元,继承他爷爷当初的荣光。

这是一个正处于辉煌时期的家族,杨歆这辈子似乎也能沾一些光,毕竟他养姆林修岚也是林庄人,虽然只是旁得不能再旁的……旁支。

杨歆对宗族力量的体会,最开始也是从养姆的经历中得来。

林修岚是家中独子,父亲有举人功名,十七岁嫁与父亲好友之子。

二十岁时,父姆意外双双离世,没有了嫡亲靠山,婆母便以绵延子嗣为由,不断给丈夫纳妾室。

二十五岁时,为了图谋林修岚的嫁妆,丈夫竟想将宠妾的儿子记在无子的林修岚名下。

林修岚跟那宠妾历来不对付,怎么可能同意!

受不得闲气的林修岚,当即便回了林家庄,请宗族出头,最后强势和离,林修岚的嫁妆更是一针一线都在林氏宗族的干涉下带了回来,便是花出去的现银也逼着那家人给添补齐全了。

古代讲究同气连枝,背靠家族的人总是要更有底气一些,更何况还是个如此牛逼的家族!

接下来再介绍五仪林家第三个特别之处:林氏嫡支(此处“嫡支”划重点)有钱,非常有钱,在整个大魏也是排得上号的巨富。

五仪山有五座山峰,前四峰雄奇险峻,高擎天空,隔着一大峡谷的最后一峰却低矮很多,名曰拇指峰,又叫拇指坡,山坡缓缓而下,长年山岚弥漫,风清气润。

拇指坡顶地形开阔,土质特殊,生长着大魏独一无二的茶种——金丝茶,炒制后千两银子一斤。

早在四十多年前,整个拇指坡就已经被林氏嫡支买下,但林氏嫡支成为巨富却不是靠着金丝茶,毕竟这玩意儿产量不高,每年一多半还要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

林家真正富起来,大约也是从林方旭中了六首状元开始,林方旭的兄长林方勤善于经营投资,借着朝中有兄弟的便利,在市舶会初开的时候利用金丝茶狠狠赚了一笔,并以此为资本,做起了海贸生意。

林方勤如今已七十多岁,早就退居二线,杨歆小时候跟着姆父去林庄拜年时,还见过他老人家坐在祠堂门口的槐树下,穿着棉布衣裳下象棋。

林氏嫡支早些年做海贸,后来又做南北货,再后来还办了许多作坊,十三年前在新“总裁”林修齐的主持下,开始在江南各个繁华大城修建林氏百货楼。

庞大的“林氏集团”不仅拉动了五仪县的经济,还解决了五仪山周遭村落的就业问题。

杨信业早些年服兵役,从厢兵做到前锋营,后来受伤退伍回乡,如今在“林氏集团”里担任护卫队副队长,月薪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银子在这个世界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上河村能种两季稻的上等水田,大概也就十两银子一亩,所以杨歆虽然嘴上说自己是乡下小哥儿,但他家其实挺富裕的,武义县城普通的商铺一个月估计也没他养父赚得多。

.

.

林庄人大多枕河而居,骄阳映照着清澈的河面,白篷船在村庄里缓缓穿行,河流两岸种着垂柳果木,茂密的枝丫背后藏着一座座青砖绿瓦的整齐院落。

林阁老家的祖宅沿河连成一片,外面看着没甚特别之处,但杨歆小时候跟姆父去拜见族长夫人时曾见识过里面的样子,亭台轩榭、假山池沼,除了面积小一些,精致美丽之处比起上辈子参观过的拙政园似乎也丝毫不逊色。

航船驶过林家祖宅,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码头,码头上停着十余艘大小不一的船只。

码头后面是几十级青石台阶,台阶后则是一个开阔广场,每逢双日的时候这个地方会成为赶集场所,杨歆还在这里卖过几次野味。

广场正东处有一座高大牌楼,牌楼后面是林氏祠堂,占地面积不比林阁老家的祖宅小,不过也能理解,——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人来说,记录着家族辉煌与传统的祠堂相当于家族圣殿。

杨歆兄弟俩本来并不打算在林庄停留,准备直接去驻扎在林庄与五仪县之间的水师营。

只是没想到快要驶过林氏祠堂的时候,迎面遇着了护送林氏子弟参加院试回来的杨信业。

同样是白篷航船,林家的那艘却更加高大宽阔,杨信业拿着一杆红缨枪站在船头,杨恭宪眼尖,隔着好几十米便认出了他,高兴地上蹿下跳,挥手大声喊:“阿爹,阿爹……!”

杨信业有些意外,但一回乡就遇见活蹦乱跳的儿子还是有些高兴,再看见从船舱里走出来的杨歆时,便更加欢喜。

林家这次参加院试的子弟只有五人,年岁都在二十上下,听到动静后,纷纷从船舱里跑出来瞧热闹。

方向不同的两只航船在熟溪河里错身而行,船舷之间相隔不过两三米,杨歆感觉有几道视线朝自己射来,转头看过去时,那几个方巾长衫的年轻书生个个都垂着头,一副非礼勿视的正经模样。

杨信业看见船板上的野猪,猜测:“你们要去县城?”

有外人在,船又行得急,杨歆不方便细说,只含糊道:“恩……,爹爹,您可还有差事要忙?若是没有,我和阿弟处理完,便来寻你一道归家。”

杨信业将这几个书生全须全尾地护送回林庄便算是完成了任务,接下来还能在家休养两日。

“我晚间在码头处等你们。”

杨信业说完,两只航船已经彻底错开,朝各自的方向远去。

看着佳人顺流走远,船舱处的几个书生不再装正经,聚在一起小声嘀咕。

“传言果然不假,杨叔家的小哥儿当真是艳丽无双!”

“哎……,可惜已经许了人家,张二郎那投机钻营的家伙真正是配不上他。”

“是啊,要是未许人家,我定要去求了母亲,替我聘为夫郎。”

“你母亲见天地盼着孙子,怕是不会同意你娶夫郎吧?”大魏朝多的是嫁人后一辈子都未怀上子嗣的小哥儿。

说要聘杨歆为夫郎的那人犹不死心:“无法聘为夫郎,能纳……呜呜!”

他本想说能纳个如此绝色的侧室也是福气,但还为说完便被同族兄弟堵住了嘴。

“不想死就闭嘴,越说越不着调,你是想被杨叔揍么?”

不,一点也不想,会被打残的,见杨信业看自己的眼神不善,那书生连忙作揖告饶。

杨歆:未来老攻所在的家族,介绍详细点儿……,不过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