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三十一章 新内阁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三十一章 新内阁

作者:仗剑至天涯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30 08:59:17 来源:转码展示1

权力倘若失去了制约,倘若失去了监察,就像是洪水勐兽一般,会造成极为严重和恶劣的影响。

其实从万历朝开始,大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别是接连不断的党争,严重破坏着大明的政治秩序。

当人人都想着争权夺利,以权谋私,党同伐异这些事情,那根本就不会有人将心思放到正途上,这才导致大明到了后期,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爆出一个又一个的惊雷,风气一旦坏掉,想要再拉拢回来就太难了。

内阁首辅韩爌上疏请辞一事,在朝野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谁都没有想到,在这等特殊的时期,韩爌竟然请辞了。

这引起很多猜想。

对朝中的一些精通算计的政客,都知晓韩爌的上疏请辞,必然是天子的意思,这也让一些人的心思活泛起来。

内阁首辅上疏请辞,如果天子允准的话,那空缺的首辅之位,所产生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卿家觉得此时此刻的朝堂,有多少人的心思,都放到接下来的廷推上?”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垂手而立的徐光启,面露笑意道:“又有多少双眼睛,此刻正盯着紫禁城呢?”

“臣不知。”

徐光启拱手作揖道:“臣恳请陛下,出于对社稷的考虑,万莫在此时允准韩元辅所呈请辞奏疏。”

“难道卿家的心中,就对这内阁首辅之位,一点想法都没有吗?”崇祯皇帝保持笑意,看着徐光启说道。

“没有。”

徐光启再拜道:“内阁首辅之位,乃我大明社稷重器,是辅左陛下的重臣,韩元辅固然说在一些事情上……”

听着徐光启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忍不住笑着摇起头来,对内阁首辅之位,别人是巴不得能得到,可是徐光启却不一样,非但说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相反却规谏起自己来了。

至于为什么这般。

崇祯皇帝也是清楚的。

无他。

就是受当前朝局的影响。

“卿家就不必再劝了。”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摆手打断道:“韩爌上疏请辞一事,是朕的意思,有些话,趁着现在只有我们君臣在,是能好好聊聊的。

朕想让大明变好。

朕想让大明中兴。

所以过去在很多事情上,就表现得很乾纲独断,这也让外朝不断出现些论调,违背祖制宗法,闭塞言路,不听谏言等等。

朕想问问卿家,你觉得朕过去做错了吗?”

徐光启沉默了。

天子讲出这样的话,明显是表明了态度,内阁首辅的人选非换不可,韩爌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沉默来反抗,以冷处理来反抗,这明显不是天子所想要的。

大明的问题那般多,天子哪里有精力应对这些。

“臣觉得陛下过去所做,多数是对的,少数是错的。”

徐光启沉吟片刻,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作揖行礼道:“陛下的错,错在不该不信任大明臣子,纵使在其中有一些不法者,有一些僭越法纪者,然臣却觉得多数的人,是忠诚于大明的,是忠诚于陛下的。”

“所以朕需要一位内阁首辅,帮着朕解决这些问题。”

面对徐光启的规谏,崇祯皇帝没有恼怒,相反却笑着说道:“朕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梳理大明累年积攒的矛盾和弊政,铲除掉那些滋生的毒瘤。

可是想做好这些事情,没有一个稳定的朝堂,是断然不行的。

内阁首辅除了要做好本职事务外,还要多多替朕分忧,替社稷虑,能够保持一颗该有的公心。

朕也知道这很难。

可身处在这等世道下,谁不难?

大明的官难做啊。

这不止是朝野间的舆情所向,朕也是这样觉得的,毕竟风气坏掉了,想坚守本心的多做些实事,本就是很难的事情。

可朕这个大明皇帝,就好做吗?

朕面对的那些问题,那些麻烦,那些矛盾,可曾向朝中大臣讲过?讲这些真的有用吗?”

徐光启再度沉默。

通过天子所讲的这些,韩爌被罢免之事,已然是既定事实,天子是有大志向的,这一点徐光启是清楚的。

就现阶段的大明,和天子御极之初相比,已然是有着很大的改变的。

对待这些改变,徐光启的心里是欣慰的。

至少现在的大明,在徐光启眼里有了希望,而不是说任何希望都没有。

“卿家,你能顶住骂名吗?”看着沉默的徐光启,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双眼微眯道:“你能坚守好那颗公心吗?”

“臣能!”

徐光启无比坚定的说道。

“好!这才是朕的栋梁之才。”

崇祯皇帝拍桉说道,“韩爌请辞内阁首辅一职,此位就空缺下来了,朕这次不打算廷推了,当前朝局这般乱,倘若这般廷推下去,还不知要生出多少麻烦。

朕打算颁一道中旨,擢授卿家出任内阁首辅之位,替朕在内阁多做事,多为社稷虑,多为朕分忧。

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内阁大臣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悉数罢黜!朕要擢黄立极、刘鸿训进内阁辅政,所缺山西巡抚,由军机大臣傅宗龙出任。”

徐光启:“……”

天子所讲之言,让徐光启心里很震惊,以中旨擢授内阁首辅、内阁大臣之职,还罢黜掉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四位内阁大臣,这一旦传扬出去,那必然会在朝野间引起轩然大波。

倘若此事真这般定下,新一届内阁就由首辅徐光启带领,次辅温体仁,群辅毕自严、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王洽,从过去的九名内阁大臣变成了七名,这种调整是很大的,这种影响是很大的。

让徐光启顶替韩爌,出任新一届内阁首辅大臣,这是崇祯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最终定下的。

像孙承宗、卢象升、陈奇瑜、孙传庭、袁可立这批封疆大吏,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要将他们中的人擢升进内阁,可是他们离开了本职,那初步打开局面的北方诸省,又该由谁进行顶替呢?

就算是有人能够顶替他们,那能确保改变的局势维系下来,并朝着崇祯皇帝的预期而演变吗?

答桉显然已经,不可能!

孙承宗做的事情,没人能顶替。

卢象升做的事情,没人能顶替。

孙传庭做的事情,没人能顶替。

袁可立做的事情,没人能顶替。

陈奇瑜做的事情,没人能顶替……

崇祯皇帝费尽心思打开的局面,岂能就这般再遭受任何破坏,所以现阶段的内阁,他们上述的任何一人,都还不能从地方擢升上来。

“今后的内阁,不管是首辅,亦或是次辅或群辅,都明确5年一任。”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徐光启说道:“除非犯下重大过错,导致国朝出现不可逆的损失,否则不再接受上疏请辞,不再轻易罢黜内阁大臣。

卿家,处在这等特殊的时期下,你要是选择坚守公心,想为朕分忧,为社稷虑,那就要做好被人指摘的骂名。

这件事情朕不强求卿家,如果卿家觉得压力过大……”

“臣…徐光启,领旨谢恩!”

徐光启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臣愿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虑,今后陛下若有任何不对之处,臣会秉承一颗公心,向陛下进行规谏!”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