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崇祯有艘万吨轮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布局

崇祯有艘万吨轮 第一百七十九章 布局

作者:半瓶盐汽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1-01 12:54:16 来源:转码展示1

因为朱由检的出现以及朱由检推行的对金禁运政策,让原本历史上的朝鲜,在崇祯元年又多遭受了金国的一轮军事压榨。gsgjipo

而朝鲜国王迫于金国的军事压力,无奈和金国芶结了藩属关系,从明朝的藩属国,彻底的成为了金国的藩属国,这比原本的历史早了八年。

对此,朱由检让内阁以大明的名义对朝鲜发表了严厉的斥责声明,并不再承认朝鲜的藩属关系。

对此,朝鲜国王极其委屈,一面委身屈于金国的淫威之下,一面偷偷遣使与明朝联系,诉说自己的不容易,希望大明予以谅解,并尽快派王师登岸,赶走侵略者。

对朝鲜明面上的态度,朱由检颇不以为然,但暗地里则依靠东江镇和刚刚组建的北海舰队,支持朝鲜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活动。

对于满洲女真,朝鲜从国王到庶民那是一百个都瞧不起的,除了几个数典忘祖的卖国贼,大部分的底层百姓还是希望明军能像壬辰年间抗倭一样,帮着朝鲜将金国赶出去的。

甚至当听说明朝的杨镐又重新掌辽东战事之后,又不少朝鲜百姓欢欣鼓舞,期待杨督师再次帮助朝鲜人民复国。

对于朝鲜的人心所向,朱由检十分感谢他名义上的爷爷,那个脚有毛病,不喜欢上朝的万历皇帝,两次援朝抗倭,打下了明朝之间的友谊。

于是,在朱由检的受益之下,东江镇暗中接纳不甘心女真统治的朝鲜义士,并对他们进行组织训练,配发武器,组建朝鲜反抗军。

训练成熟后,便借助北海舰队的船只,将其送到朝鲜半岛上去,一波又一波的朝鲜义士来到了东江镇,编纂训练之后,领着粮食武器,便踏上了打击侵略者的征程。

而在朝鲜本土,则有锦衣卫情报处的人员指导他们,进行各种反抗侵略的活动。

虽然势力比较弱小,复国遥遥无期,但仍然给驻守朝鲜的女真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最明显的便是主持朝鲜征伐的阿敏,便被牵制在了朝鲜,不敢动弹。

相应的八旗军也被牵制在了朝鲜,这才原本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能牵制住阿敏的八旗军,就说明朱由检的朝鲜战略是成功的。

而且锦衣卫情报处和东江镇在朱由检的授意下,还给接受训练的朝鲜义士灌输华夏一家的思想,培养亲明势力,为今后朱由检的对朝战略预埋伏笔。

另外,与对朝鲜的战略不同,因为蒙古各部仍然是一股相对独立,且不容小觑的势力,朱由检则只能采用利益捆绑、积极拉拢的战略。

借助虎墩兔这枚朱由检在草原上安插的钉子,知道崇祯二年六月,蒙古各部依然没有完全倒向女真,尤其是宣府以西的蒙古。

而且,朱由检还依靠虎墩兔部,在蒙古重开了互市贸易,接机收拢一些摇摆的蒙古部落。

朱由检也知道,这样会让一些物资流入到金国,但世上没有十全法,为了战略上的布局,些许战术上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随着纺纱织布机的改良,西山毛纺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蒙古羊毛的需求大增,这让蒙古各部看到了商机。

尽管迫于女真的威慑,这些蒙古部落不敢大张旗鼓的跟明国做生意,但通过虎墩兔或者直接暗中派遣使者与大明联络,两边的贸易额逐月攀升。

西山毛纺厂的设立,草原上的羊毛制成厚厚的地毯和毛呢,借着天津海港和通州运河码头,运到南方富庶之地,甚至再经过福建浙江广东的沿海贸易,发到了世界。

而南方精美的丝绸、清香的茶叶、不甚洁白的盐巴、白花花的大米还有棉花,则又通过天津海港和通州运河码头来到了京畿。

京畿留下大米粮食,配送给大明的北方各地,而棉花则在西山纺纱织布后,又发往了大明各地。

那些南方的丝绸、茶叶、盐巴,还有西山出的棉布和毛毡,则会通过互市,留到草原上的帐篷里。

通过羊毛、盐巴、茶叶能贸易,大明已经和蒙古大部分的部落都建立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贸易往来,这让金国的蒙古战略迟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况且,金国也需要这条贸易线,进行补血,也不敢掐的太紧,到时候蒙古各部没掐死,金国却先饿死了。

自从与大明晋商之间的贸易断了一大截之后,金国就指望这条大明-蒙古-金国的贸易链条了。

虽然有蒙古各部这个二道贩子的存在,金国吃亏不少,但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如果明抢的话,那些精明的蒙古贵族无利可图,估计就不做这个生意了。

他们还可能彻底倒向南面的明国,让自己还打碎牙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空留着牙齿而活活饿死。

对此,以皇太极之聪明,自然看得很清楚,但这是一手明牌,看见了也无可奈何。

皇太极能做的也只是在国内鼓励农耕,提高汉民的待遇,缩减金**事贵族们的用度,以图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何其难也,这个时候北大荒还没有开发,虽然辽河平原土地肥沃,但因为气候原因也只能种一季,在加上小冰河期的影响,不是旱灾就是霜冻。

大明北方都是十年九灾,更别说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的辽东地区了。

所以,尽管皇太极已经很努力了,为了鼓励农耕,提高汉民待遇,甚至不惜多次与国内的军事贵族们爆发或大或小的冲突。

底层的女真人更是不满沸天,一年的时间了,就出了两起暴乱事件,为了树立权威,巩固统治,皇太极更是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族人,这才平息下来。

当然,迫于稳定的需求,皇太极虽然明知道这两次暴乱是贝勒层面的人在背后推动,但也不敢贸然扩大打击范围,只得默默的在心里记下一笔。

尽管如此,金国的粮食还是不够吃,但在明国的贸易制裁下,他们可没有南方的粮食来补给,普通女真人的日子那是相当的难过。

于是,打草谷的呼声,便在金国的民间开始暗流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