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崇祯故事 > 八十、医疗

崇祯故事 八十、医疗

作者:青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15:16:35 来源:转码展示1

八十、医疗

后金兵像沙滩上的落潮一样退去,人和马一片拥挤混乱,有人甚至扔掉了自己的兵器和盔甲,整个队伍已彻底崩溃,完全丧失了组织性。见此情形,杨铭决定带兵出击,他将m249机枪标配的200发弹匣安装在枪身之下,翻身上马,用喊话器大声命令道:

“四连留下保卫阵地,其余部队随我出击追杀!”

说罢便策马向前,从阵地中间的驰道冲出防线,向仓惶撤退的后金铁骑冲去。各连的军士们齐声呐喊跟着冲出,三连摆在阵地最后面,来不及从正面出击,连长李大昆急令军士将木板铺上壕沟,从两翼和后方冲出阵地追击敌军。

“各连注意,追击不得超过四里,注意保持队形,不要给敌人反扑的机会!”杨铭骑在马上,手里端着机枪,一边奔驰,一边用挂在肩头的手持式电台命令道。

一连的骑兵很快就跟上来并超过了杨铭,他们的骑术比杨铭高明,挺着长枪的骑兵在连长左明秀的带领下从两侧飞掠而过,呼喊着向那些落单的后金兵刺去。一个后金兵失去了战马,正在踉跄地逃跑,身后追上来的长枪刺中他的背心,那个后金兵在巨大的撞击力之下往前一扑,但却没能扑倒在地上,他的身体被长枪顶在地上推动,马上的骑兵继续向前冲,枪杆横了起来,后金兵的尸身被枪尖扭动着打了一个旋,脚后跟在铺着残雪的地面划出两道长长的血痕。

两个后金骑兵被左明秀追上,五六杆长枪向他们扎去,后金骑兵听到了身后的喊杀动静,扭身回头格挡,仓惶之间却哪里挡得住,瞬间就被刺下马来,跌落在地上翻滚嚎叫。

几名后金兵一边骑马飞奔,一边扭身回头,弯弓搭箭,刷地向一连的骑兵们射出几道箭芒,一个骑兵身体中箭滚落马下,箭杆在地上碰擦撬动了伤口,那骑兵忍疼低吼,其他的骑兵纷纷避让,冲奔之势顿时为之一颓。

后金兵还想再次放箭,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后面追上来的杨铭手中的m249机枪响起,两次嗒嗒嗒的短点射,那几个后金兵连同他们跨下的战马一起翻倒。

阵地的两冀,三连的军士们向那些跑得慢的后金重甲步兵追去,他们以十人一班为单位,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围着落单的后金重甲步兵刺出枪丛,将那些曾经骠悍不可一世的重甲步兵刺倒,而随着三连出击的掷弹兵则对那些聚集成群的后金重甲步兵扔出m67手雷,用轰隆的爆炸冲击波和弹片雨将他们成片歼灭。

所有的部队按照杨铭的命令严守四里的停止线,见好就收,以尽量避免战损,待到追击部队全部撤回时,顺义军阵地的四周只剩下满目苍夷的后金军尸骸。

战斗结束已经是下午了,军士们开始打扫战场,杨铭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赶往后方阵地的救治所去看望伤员。

后方阵地是作为后卫力量的三连和辎重车队的地盘,近百辆大车整齐密布地停放着,牵车的骡马都解了套绳,这是为了防止有马匹受惊拖动车辆乱撞,阵地的中心地带围了一片空间,就是临时的救治所了,一排木板用木桩支撑,上面躺着十几个受伤的军士,几个征调随军的大夫正手忙脚乱地给军士们包扎疗伤。

这些送到救治所的军士都是伤情比较严重的,一般的轻伤则是军士们自行包扎处理了,用不着抬到这救治所里躺着,那几个随军的大夫基本都是跌打医生,治疗手法五花八门,伴随着他们的治疗动作,伤兵们发出一阵阵吃疼的叫声。

“这里谁负责?”杨铭进到救治所,大声问道,“大家先不要包扎伤口,先清创消毒……”

众人见杨铭到来,赶紧抱拳行礼,一个穿着青布道袍的中年人出列,躬身唱喏道:“属下一营赞画……参谋温如庭,负责这里的事务。”

※道袍并非是指道士的服饰,而是一种直领大襟、可配丝绦或布制腰带的衣服,是明代男子极为流行的便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庶都可以日常穿着,是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后来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温参谋,准备铜壶、清水、白纱布、棉线……,烧开水。”伤情紧急,杨铭也没空跟那温如庭多说,径直捡紧要的吩咐道。

柴火熊熊地燃烧起来,三脚木架上挂着铜壶煮水,杨铭将白纱布和棉线置入铜壶内沸煮消毒,水烧开了,铜壶盖子被翻滚的沸水冲得叮叮作响,白茫茫的水蒸气从壶嘴里喷出来,消散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空气里。杨铭守着时间,一直到煮满15分钟,才取下铜壶,来不及等待沸水自然冷却,便将铜壶浸入到盛了凉水的铜盆中物理降温。

“除了医疗材料、器具要消毒,手也要洗净消毒。”杨铭一边说着,一边做示范,他让亲兵提起铜壶往铜盆里倒水,冷却过的水从壶嘴里流出来,就象后世的水龙头一样。

杨铭接着水用胰子搓洗双手,按照医学规范反复搓揉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等八个部位,“清洁洗手要按六个步骤,八个部位都要洗到,第一步,掌心到掌心,手指伸直先不要交叉,搓揉时间长一点,然后再手指交叉搓揉。”

“第二步,掌心对手背……,第三步,指端在掌心搓揉……,第四步,稍稍握拳打开手指皱褶……,第五步,旋转搓揉拇指……,第六步,旋转搓揉腕部……”

“最后,如果没有已经消毒的纱布,不要擦手,要甩干。”杨铭一边说着,一边甩干手上的水滴。

“把铜壶盖子揭开。”他对亲兵命令道,“清洗干净的手不要再接触其他东西,以免被再次污染。”

一个亲兵按照他的命令揭开了铜壶的盖子,此时铜壶里的水已经基本倒完了,沸煮过的纱布棉线在壶内挤成一团,他伸手从壶中取出纱布,双手握着拧干。

“现在我们用碘伏清创。”

杨铭随身带了一瓶500毫升的碘伏,他让亲兵打开塑料瓶,将碘伏液体倒在纱布上,然后用碘伏纱布给躺在木板上的伤兵清洗伤口。

一般来讲,战场的伤亡除了当场毙命之外,大多数的后续死亡都是因为伤口感染。古人对于细菌感染的原理不清楚,虽然凭着经验摸索出了一些消毒的方法,比如用烧红的刀片炙烫伤口,这是物理高温消毒;用酒精清洗伤口,这是化学消毒;用新鲜的生肉片(一般是用刚战死的马身上割下的肉)贴伤口,这是借用动物肌体自带的抗体消毒,种种方法,有效率都不是很高,所以古代战争受到重伤,即使未当场丧命,最后能活下来的都是少数。

杨铭此时也无法跟那些随军大夫详细地讲解原理,只能捡实际操作的要领来说,他心里的打算,将来还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医疗兵队伍。

那几个大夫紧紧地跟着杨铭,讶然地看着他的动作,一个个沉默不语。同行相轻,这些话若是别人说出来,他们是不信的,但杨铭的种种神奇传说,令他们不得不信,即使是一时难以理解,也不敢出口反驳。那赞画温如庭虽是个文人,但平素也读过一些医书,所谓“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古代的文人大抵都有些这样的想法理念,是以他才接了救治所的摊子,此刻杨铭现身说法,他更是睁大眼睛仔细盯着,惟恐漏掉一个细节。

“你忍着点疼,我给你清理伤口。”杨铭温言对一个伤兵说。这个军士腹部中了箭,箭支已经拨出了,腹部的创口一片血肉模糊,古代打仗用的箭为了增强杀伤效力,往往会在箭头涂沫一些脏东西,甚至会将箭头在粪汁里浸泡过,这样即使没能将人射死,中箭者也可能因为伤口感染而丧命。

那军士感激的目光看着杨铭,作势就要抬起身来行礼,但身体刚一使力,腹部伤口传来的剧痛就让他重新躺倒下去,军士咬紧牙关忍着没叫出声,脸上却渗出一层冷汗。

杨铭随身带了几支西雷特吗啡皮下注射器,若是在上个世界,这种情况早就一针吗啡扎下去了,但在这个时代穿越过来的药品太珍贵,用一支少一支,他不禁有些犹豫了。

“兄弟,你先忍着,若是实在忍不住就告诉我。”说完杨铭便将碘伏纱布探入那军士腹部的创口,搅动着做清洁,那军士闷吭一声,身体因为疼痛而猛烈抽搐,周围的大夫和军士赶紧七手八脚地按住了他。

“手术包!打开!”杨铭沉声命令道。亲兵递过来一个蓝色的长方形拉链包,拉开拉链翻开,里面装着一组不锈钢手术器械,有持针器1把,止血钳1把,手术剪一把,敷料镊1把,组织摄1把,刀柄1把,刀片1件,混搭缝合针10支,缝合线3包。

围在杨铭身边的大夫们看到包里这一套锃光闪闪的不锈钢手术器械,人人都眼睛一亮,心中不禁大为叹服,这些器械的精巧无瑕是超越在场所有人的想像的,惊叹之下,不觉对杨铭的崇敬钦佩之情又更深了一层。

杨铭取过缝合针,用碘伏擦拭消毒,然后穿上沸煮过的棉线给那伤兵的创口做缝合,包里的缝合线他没有使用,主要是考虑到缝合线是耗材,数量有限,将来可能会有一些更细致的伤口需要使用。

“借光!让开!”随着一阵喊叫声,几个军士抬着一个伤兵扒开人群闯到杨铭跟前,为首的军士扑咚跪倒在地,抱拳向他哀求道:“将军,求您救救我们班长……”

杨铭一惊,却见众人抬着的伤兵面白如纸,胸口的皮甲破开的大口弥漫着血污,竟是一个胸部中了长枪刺杀之伤的。

原来这军士伤势太重,当场就晕死过去了,打扫战场的军士将他抬到阵亡将士的停尸处放着,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这军士又苏醒了,在地上痛苦呻吟,同袍们赶紧将他抬到救治所,恰逢杨铭在这里施治救人,军士们便抱着一线希望恳求救治。

“快把人抬上来!”杨铭吩咐军士们将那伤兵抬到木板上。这人能不能救活,他也没把握,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西雷特吗啡皮下注射器扎入那伤兵的大腿肌肉,杨铭令人解开他的皮甲和衣服,仔细地给伤口清创、缝合,包扎绷带,一套救治程序做完,在吗啡的镇疼作用下,那伤兵的呼吸均匀了,嘴唇翕动,叫着:“水……”

一个军士赶紧解了水囊凑到那伤兵嘴边,杨铭取出一片0.25g的头孢氨苄片剂,让他随着饮水服下。

“大夫,搭一下脉膊,注意监控生命体征,有危险就叫我。”这个班长的伤势太重,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如果有必要,杨铭可以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抢救,只是,穿越带来的药品并不多,此次出战携带的就更少了,本来是为自己受伤需要时准备的,若今天给这个伤兵用了,将来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救还是不救,是个很大的问题。升米恩,斗米仇,这个道理让杨铭不得不仔细酙酌。

十几个伤兵依次治疗完成,杨铭累得满头大汗,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抬起头来,却见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军士和民夫,众人都用感佩和崇敬的目光看着自己。

“将军仁义!小的们愿为将军效死!”一个军官带头跪了下来,抱着拳大声说道。周围的军士和民夫受此影响,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向杨铭感颂。

在这个时代,当兵是一件下苦的差事,周围的军士中有一些是明军中的旧兵,在他们的军旅生涯里,从没见过哪个高级将领像杨铭这样关心伤兵,更不会有人亲自为伤兵施救,而且还救有奇效,是以这些军士都是大受感激,情难自禁,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是跟着阿腴奉承的。

“大家不必多礼。”杨铭目光扫视一圈,淡淡地说,“你们跟着本将军效死卖命,受了伤我自然有义务救治你们,将来军中还会设立专门的医疗队伍,大家平时伤风咳嗽,战时受损受伤,都会有救治!”

“愿为将军效死!”

阵地的前方,四连的军士们正在打扫战场,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军士们捡取盔甲刀杖,拖着死去的马匹,割着首级,搜寻着财物。连长谢庆元默然站立,在他的面前,两个军士拿锹在地面的冻土挖出了一个坑,那个后金佐领的尸身被抬放到坑里,盔甲齐全,身边放着他的腰刀,军士挥起铁锹铲土掀到那佐领虬髯如戟的脸上,威猛的脸庞渐渐隐没了,几缕虬须在土块的缝隙里颤动。

谢庆元默然不语,抬起头望向远方,却见遍野的尸骸,一眼望不到边,他的思绪不禁又回到遵化城外的那个拂晓,从死亡线里挣扎出来看到的修罗场,如果不是小栀的路遇相救,此时此刻他跟眼前的这些尸骸一样,已永远地与黄土为伴了。谢庆元手伸到怀里,暗暗抚摸着那只银镯,镯面上的海棠花纹和阳文铭字摩擦着指头的肌肤,心中不禁升起一阵凄凉。

一队军士扛着打扫战场得来的甲杖物资从他身边经过,为首的班长抱拳行礼,谢庆元收回思绪,微微点了点头,锐利的目光落到队列中的一个军士身上。

“把怀里的东西拿出来!”谢庆元冷冷地说,声音不大,但却显得格外严厉。

那军士一惊,顿时满脸涨得通红,嘴唇嚅嗫了几下,伸手入怀,掏出几块银子来。

“昨天晚上开会强调的纪律都忘了么?”谢庆元低沉着声音训斥那个军士,“还好是被我发现,若是被将军发现,将军怎么看咱们四连?怎么看谢某?”

那军士面带愧色,扑咚一声跪倒在地,嚅嗫着小声说道:“小的知错了,请连长原谅则个……”带队的班长和其他的几个军士侧目看着那军士,有人小声地替他求起了情。

“起来,以后别干这些丢人现眼的事。”

谢庆元一生行伍,明军中的这些鸡鸣狗盗之事见的多了,是以刚才一眼就看出了那军士怀中的异样。若换在以前,对这些事情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多管多问,但自从加入了杨铭的队伍之后,足粮足饷,餐餐有肉,从上至下未有克扣折磨之事,感受到的种种作风迥异寻常明军,所以他也认真起来,对杨铭所强调的纪律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忙完治疗伤兵的事情,杨铭离开救治所回到中军旗下,却见韵秋手里提着hk416步枪,怔怔地看着远方,天边的太阳已经向西,金色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oakley风镜镜片七彩变幻的色彩遮住了眼神,却仍掩不住嘴角的几分苍凉落寞之色。

“韵秋,今天你辛苦了。”杨铭伸手抚住韵秋的肩,顺着她眺望的方向看去,只见落日下的战场一片荒凉,空气中隐隐飘来阵阵血腥的味道。

“山川草木转荒凉,十里腥风新战场。征马不前人不语,蓟州城外立斜阳。”

杨铭淡淡地吟诵着,韵秋扭过头来,摘下了风镜,柳眉凤目的眼角挂着泪痕,将脸埋到他的肩窝里。

“杨铭,我现在相信了,你看到过的战场,比我看到过的惨烈的多。”

韵秋并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对于诗词韵律也不甚通解,但眼前战场的惨烈显然是太超出她以前的认识了。

杨铭低下头轻轻蹭着韵秋的脸庞,默然无语,韵秋所说的话让他想到了上个世界的ac130空中炮舰对地攻击的场景,那可是用105榴弹炮当机关枪从天上往地面轰的,若是有一架ac130穿越过来,今天这样规模的敌军地面部队,几分钟便可以完全歼灭,而且歼灭后的战场状况比眼前的还要惨烈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