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崇祯故事 > 六、队伍

崇祯故事 六、队伍

作者:青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15:16:35 来源:转码展示1

六、队伍

俘人队里走出几个人,步态恭谨地来到杨铭面前,领头的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脸容清隽,戴着四方平定巾,一幅文士打扮,身上的青衫还算洁净,后金入关之前,对文人颇为看重,凡投奔或俘获归降的文人,皆授以官职,是以这中年人虽然被俘,似乎却并未吃多少苦头。

中年人向杨铭长揖到地,朗声说:“在下顺义生员范同舟,感谢将军救命之恩。”同行的另两人则跪倒在地,拱手连声称谢。

这范同舟原是顺义县的生员,生员就是秀才,在明代,一个县正式编制的官员也就是知县一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史一人,一共四人,小县还要少一些,没有主薄或县丞,其他的三班六房什么的,都是吏,不属于正式官员编制,而生员则算是预备官员,地位在吏员之上。

后金兵潜越蓟州后,十一月十六日,在顺义击退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部队,顺义知县赵晖中率众生员献城投降,范同舟不愿投降,逃回乡下躲避,没想到还是被后金兵扫荡掳获了。

“各位请起,不必多礼。”杨铭还不习惯别人对自己下跪,赶紧示意他们起来。

那生员范同舟对杨铭拱手道:“适才学生看到将军以一人之力,破二百鞑虏,勇武之盛,虽关张之将而不及也,大明有将军这样的人在,实皇天厚土之佑啊。”

听到范秀才如此夸赞自己,杨铭倒有一些不好意思了,赶紧回礼道:“先生过赞了,学生实不敢当。”

范同舟听杨铭言语和气,又自称学生,心中大感亲近,之前的不安消失了一大半,忙问道:“将军亦是读书人乎?”

杨铭嘿嘿一笑,心想自己也曾在常春藤大学混过几年,按这个时代的标准换算来看,也算半个生员吧,于是便悻悻地说:“不才学业无成,愧不敢当。”

那范同舟听闻此言,愣了一愣,赶紧说:“不妨不妨,若戚岳之将,内安外攘,勒石燕然,居功岂区区于科第之间哉!”

范秀才这意思是说,杨铭虽然没有科甲功名,但若能在军功上有所建树,也是不错的。

杨铭笑笑,拱拱手没有说话。

范同舟又拱手问道:“学生不才,不知将军尊姓大名?居何军?担何职?烦不吝相告,学生定当铭记五衷,永感将军恩德。”

“在下杨铭,非军非民,无官无职,贱名不敢有辱清听。”杨铭微微一笑回答道。

杨铭既不愿多说,范同舟自然也不便多问,他再向杨铭一揖到地,说:“时下虏兵入掠,远近乡屯皆为涂炭,将军神武,还望能垂怜这些俘人,带大伙走出一条生路。”

杨铭知道,眼下自己虽然打跑了后金兵,但京畿附近都是后金军队的势力范围,若自己就此撒手不管,这支俘人队伍不管是成整还是化零,最终多半还是会落到后金兵的手里,范同舟说的这意思,是希望自己救人救到底,把这些俘人护送到安全地带。

沉吟片刻,他问范同舟:“依先生之意,当如何办理才好?”

范同舟答道:“目前京师戒严,周边各城或封门固守,或为虏所陷。虏兵四处劫掠,乡野士民,竟无安身保命之处。将军今日所救俘人,不下千余数,大多青壮之人,以将军之神勇,若能率大伙得一城据守旬日,待勤王之师云集而来,驱除鞑虏,安靖地面,则吾等终能保全性命,亦永感将军盛德。”

杨铭想了想,确实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便点了点头,说:“先生所言甚善,某虽不才,愿效此力。”

范同舟见他答应,心中大喜,忙又道谢不已,说:“如此甚好,学生先去张罗一下。”说罢一揖告退,带着同来的两个人回去了。

大明的时代,读书人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即使在明亡之季,如张煌言、夏完醇、陈子龙等人,也以是读书人的身份和影响力,联络四方,招募民壮,抗击清兵的,这范生员下去之后,立即就将俘人们发动起来,打扫战场,割首级,检点物资,忙得不亦乐乎。

“杨恩公,我想去看看爹娘在不在那里。”王成期盼地看着杨铭说道。

“哦,好,你去看看吧。”

“注意安全!”杨铭没忘了叮嘱一句。

约摸大半个时辰,范同舟带着一群人过来了,王成也跟在其中。

到了杨铭面前,老样子,范同舟一个长揖,其余的人哗哗跪下一片,王成跟在人群里也跪下了。

“大家快快请起。”杨铭上前一把将王成拉了起来,“找到你爹娘了吗?”

王成摇摇头,脸上挂满了泪水。

范同舟看了看王成,叹了一口气,对杨铭说道:

“方才都清点完毕了,将军此战,击毙虏兵六十一名,首级已收捡,获马三十七匹,兵器盔甲若干,还有财帛粮草衣物器具等,俱候将军发落处置。”

听了范同舟的报告,杨铭淡淡地点了点头。

范同舟身边的一个大汉上前一步,向杨铭躬身拱手大声道:“大同军百总丁有三见过将军!”

这汉子方脸阔嘴,身材魁梧,粗布衣服上一道道血痕,想是这一路挨了不少鞭子。

“大同军?你是满桂的部下?”杨铭记得这段历史,崇祯帝逮袁崇焕下狱后,以大同总兵满桂统兵四万人在永定门与后金军决战,全军覆没,满桂力战阵亡。

“正是!”

“永定门与鞑子一战,满军门战死,几万大军死的死散的散,某不愿被鞑子俘虏,带着几个弟兄东躲西藏,没想到最后还是被鞑子给抓到了,唉!”

汉子长叹一声,脸上露出苍凉之色。

“所幸苍天有眼,某今日看到将军大显神威,单枪匹马把鞑子们打的落花流水,某心中畅快!如蒙不弃,愿为将军效力!”

丁有三说着,就给杨铭介绍身边的一群汉子,这些汉子都是大同、宣府军和其他勤王军队的溃兵,侥幸在败阵中捡回一条命,各处东躲西藏,最终被后金军掳掠至此。

范同舟也在一旁说道:“将军,这些人都是营伍经战之兵,素习军阵。可将俘人中的青壮,发给刀枪兵器——没刀枪的拿锄头镰刀也罢,鞑子掳掠的农具甚多,一人一把都够,编整成队由这些军人带领,也可有一战之力。”

杨铭点了点头,说:“嗯,就依先生之计办理。”

范同舟唱声喏,看了看杨铭,说:“人马、物资大致都清点完毕,俘人们大多饥饿非止一日了,是否先埋锅造饭,让大伙先吃饱了再说?”

杨铭感觉到,范同舟、丁有三等人众,隐隐已有把自己当作头目之意,念及此,心中一动,脸上却仍然波澜不惊。

“也好,你们随我来,前行二里,埋锅造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