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崇祯故事 > 三、己巳之变

崇祯故事 三、己巳之变

作者:青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15:16:35 来源:转码展示1

三、己巳之变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初二,登上后金汗位第三年的皇太极率领大军从沈阳出发,绕道蒙古,从蓟镇防区的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首次突破了大明的长城防线。当时大明的边防要塞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一路过关斩将,兵锋直逼北京。

慌乱中的大明朝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京师,蓟辽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抗战不力,被崇祯帝下旨逮捕下狱,其部将祖大寿带领关宁军一万五千人临阵逃走。皇太极乘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七千人,并在永定门外击败明总兵满桂统帅的四万明军,满桂、孙祖寿两位总兵战死。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初,皇太极放弃攻打北京,挥师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今属河北),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

1629年按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是己巳年,因此,历史上称此次事件为己巳之变。经此事变,明朝元气大伤,北京城周围历经两百年建立起来的防御系统,几乎全部受到重创,数十万人死于战难,无数的财帛物资和十几万人口被后金军掳掠而去。更严重的是,后金军退走后,明朝开始了内乱,除斩杀和惩处责任官员外,内阁中枢也遭到了大批革职清洗,官场震动,行政体系开始崩溃,从历史进程来看,随着己巳之变的发生,明朝灭亡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杨铭对于崇祯初年的这段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这段历史里,他的到来,会带来历史走向的改变吗?

村子里残存的那个小孩叫王成,几天前后金兵来此劫掠,村里的老弱病残和敢于反抗的人全部被杀死,丁壮妇女、粮草财帛甚至物品器具都被掳走。后金苦寒之地,生产力低下,物资奇缺,举凡牲畜、农具、铁锅、衣被等,都是后金兵的掳掠对象,王成是躲在一处不易发现的地窑中才逃过一劫。后金兵走后好久,他才敢出来,在残垣断壁中刨些米麦糠豆勉强维生,适才杨铭进村时,他正在四处找食,但已经找不到什么可吃的东西了,如果杨铭再晚来两天,这小孩估计就要饿死了。

“大人,救救小的吧。”王成向杨铭哀求道。

“你去找点水洗洗,跟我走吧。”杨铭有点洁癖,看到这小孩全身脏兮兮的,感觉有点不适应。

又搜索了一番,确定村里没有其他幸存者了,杨铭将小孩带出村子,上了悍马车,掉转车头驶离这个村庄。引擎阵阵轰鸣,悍马在田野上奔驰,随着车身的颠跛,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孩手足无措地摇晃着。

“系上安全带。”杨铭对小孩说。

王成侧过头看着杨铭,眼睛里流露出惊讶和不安,他根本听不懂杨铭说的是什么意思,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明代小孩,驾驶室里的一切太令人震惊了,王成长这么大,连马车都没坐过,今天一下子就坐到现代的汽车里,心中的惊讶和疑惧是无法想像的。

“坐好了,没事。”杨铭侧过身给王成拉上安全带,温言宽慰。

这时,透过前档玻璃,他看到远处的官道上,似乎有一队人马在迤逦行进。

杨铭踩住刹车,推开车门,一个箭步跨到车身前部的引擎盖上,举起望远镜观察。

视野拉近了,从镜头里可以看到,远处的那支队伍绵延一里以上,队伍的主体是被后金兵押运的大明老百姓,他们一个个衣衫褴缕,步履踉跄。除了人员之外,队伍里还夹杂着各种牲畜,甚至还有几头骆驼,数十辆板车和独轮车载满了劫掠而来的各种物资,充作力役的老百姓在后金兵的鞭笞下,推拉着车辆沿着坑坑洼洼的官道颠跛行进。队伍的两旁有后金兵的游骑前后巡行,防止有人逃跑,他们时不时掠近人群,给那些走的慢的老百姓一记马鞭。

“你恨不恨鞑子?”回到驾驶室,杨铭微笑地问王成。

王成怔怔地看着他,迟疑了一下,咬着牙点头大声说:“恨!鞑子掳走了我爹我娘,还杀了村里那么多人,我恨他们。”

“你看,他们来了。”杨铭指着远处的队伍说。

王成伸长脖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脸上顿时露出极度的恐惧之色。

“不要怕!”杨铭猛踩油门,吉普车怒吼着冲了出去。

“我们去杀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