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崇祯故事 > 十、顺义城

崇祯故事 十、顺义城

作者:青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15:16:35 来源:转码展示1

十、顺义城

顺义古城初设于唐天宝初年,其城垣初为土城,历经辽、金、元代多次修补,明万历年间包砖,城周六里一百一十步四尺,城高约三丈,开辟有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名为朝旭门、阜财门、庆城门、挹翠门,四门外都有瓮城。

远远望去,这座城池就在前方了。

上午的阳光洒在灰色的城墙上,显露出一种带着苍凉色调的巍峨。城墙根下,绵延地搭着无数的窝棚,这是那些被掳来的俘人们栖身的地方,后金军不会让俘人们都进入城内,只是让他们在城外搭建窝棚暂时栖身,等待一批批的北运。少量的军队巡逻和俘人之间的连保制度,确保没有任何人敢于逃跑。

而现在,挹翠门外的俘人们都被赶到远处了,后金大军从挹翠门出城,旌旗招展,层层叠叠地在此列阵准备迎敌。

看来昨天逃回的溃兵和今天一路打探的哨骑,已经把杨铭这支队伍匪夷所思的战斗力报告给了留守顺义城的豪格贝勒,不然的话,仅凭这一千多俘人队伍,根本不值得后金兵倾城出动。

杨铭在离顺义城两三里开外的地方停住了车,拿出望远镜观察对面后金军的阵形。

后金兵最前方是由几十辆楯车组成的攻坚部队,楯车的后面是持着弓箭的步甲兵,步甲兵之后,是白摆牙喇骑兵,他们个个披着铮亮的铁甲,头盔上顶着高高的红缨,背上插着的火炎旗迎风招展。

这些后金兵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铁血战士,成千的战士按照严密的战斗阵形排列,形成一个钢铁般坚强锐利的整体,阳光在层层铁甲上鳞巡闪耀,像钢铁铸成的山,像锋芒汇成的海!

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东亚陆战霸主!两三里之外的杨铭也感受到了后金军那种强大的压倒性的战斗力,目前的整个大明,没有一支军队是他们的对手。

车后的队伍也停下了,军士和丁壮们望着远处的后金军战阵,一个个面如死灰,如果不是之前杨铭对他们的强烈训话,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如鸟兽般四散而逃了。

即使如此,逃跑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有人从队伍中间跑了出来,向两侧的田野里逃去,更多的人在颤栗踟蹰,犹豫着最后的决断。

“把临阵脱逃者抓回来!”丁有三脸涨的通红,怒吼道。

军士们操着刀朝那些逃人追了出去。

对面的后金军阵列有了一个短暂的躁动,像一阵疾风吹过阳光下的水面,铁甲上的鳞光一阵闪耀,但随即又稳定下来。

看来他们不想趁杨铭队伍的临阵混乱发动攻击,这也许是吸取了昨天乌赖那队人马冲锋失利的教训,从楯车在前铁骑在后的布阵来看,这次后金军是想结硬寨,打硬仗,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的一个小混乱就改变既定的战斗战术。

跟自己这边的情形一对比,杨铭不禁又对对手的素质高看了一眼,也更增加了一些对他们的婉惜。

逃跑的人都抓回来了,这其实是救了他们,如果放任他们逃跑,估计这些逃跑的人都活不过明天。

“列阵,迎敌!”杨铭举着喊话器发出命令。

按照事先的部署,军士和丁壮们排成五十人一排的队形。第一排的五十人一半是军士——这也是杨铭队伍中全部的军士了,剩下的一半由最强悍的丁壮填补,这五十人全部披着甲,有些还是重型的铁甲,手里所持的武器也是最锐利的长枪。

第二排到第十排都是丁壮,这些人基本都没有披甲,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有长枪,有大刀,有斧头。

再往后就是妇嬬的队伍了,她们手里的拿着的是锄头、镰刀、木棍之类的器具,甚至还有空着手的。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看,这支队伍都是完全的乌合之众,对此杨铭心知肚明,他也压根没想要用他们去参加战斗。

城墙上,一身银盔银甲的豪格神色冷峻,居高临下地眺望着前方,头盔上的红缨在寒风中飘展,显露出一股君临天下的英武之气。他是天聪汗皇太极的长子,现今年仅二十岁。豪格很小的时候就跟从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屡获战功。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十七岁的豪格跟从大贝勒代善等人征讨蒙古扎鲁特部,在战役中表现突出,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贝勒鄂斋图。

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即位为后金大汗之后发动了宁锦之战,豪格在锦州击败明军,又率军维护塔山的粮运。天聪二年(明崇祯元年,1628年),豪格偕同贝勒济尔哈朗一起征讨蒙古固特塔布囊,将其击败之后诛杀,尽收其部。

此次皇太极率大军入犯北京,豪格率领所部兵马在广渠门外击溃明军,一直冲击到北京城壕,其后又与贝勒岳托、萨哈廉一起一路攻城略地,颇得皇太极的赞许,甚至隐隐已有扶立之意。豪格少年得志,自然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了。

“这就是你们说的大铁车?”

对于阵前的那队乌合之众,豪格懒得多看一眼,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俘人,他有把握派五十名骑兵出战就能彻底击溃他们,此刻,豪格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杨铭的重卡、吉普和大炮之上。

一名后金兵赶紧跪倒,抱拳回答道:“启禀贝勒爷,正是。但最厉害的是后面的那辆小铁车,车上的铁铳两里之外可以伤人……”

这名后金兵就是杨铭在路上遇到的两名哨骑之一,他和同伴在两里开外的绝对安全位置窥视杨铭的队伍,没想到同伴居然被铁铳远距离击毙了,幸好自己跑的快,要不然恐怕今天就回不到这顺义城了,一直到现在,他对杨铭的铁铳仍心有余悸。

“喀尔齐,昨日乌赖就是被这铁铳射杀的么?”

一名穿着皮甲的拨什库赶紧跪下,说:“回贝勒爷,据奴才看到的,不是。”

“奴才昨日在押运队伍的后部,亲眼所见敌将手持一短铳冲杀过来,并非是此铁车上之长铳。”

这喀尔齐昨日逃回顺义,向豪格禀报俘人队伍被杨铭劫了,乌赖等几十人战死,其所述情节太过匪夷所思,豪格哪里肯信,当场就要将他斩首,可是再一细问,百多号人都是如此说,虽然各人所说的细节有些出入,但大致的情形是绝不会错的,因此才留了喀尔齐一条性命。今天一早,豪格就派出几拨哨骑去打探虚实,结果哨骑回来都异口同声地说着杨铭的大铁车,更有一名哨骑在打探中被射杀丢了性命,这下就不由得豪格不相信了,因此,豪格今天才派出了全部兵力,准备在城下与杨铭决一死战,他要亲自见识见识对手到底是何方神圣。

“铁车后面的是什么?是大炮么?”

“回贝勒的话,这铁炮一直在大铁车后面拖着,奴才们确实不知道是什么,也没见这铁炮使用过。”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低头如实回答道。

“大铁炮动了——”突然,一名牛录章京指着远方大叫起来。

m777榴弹炮从行军到展开作战的标准时间是45秒,但那是在5名炮组成员齐全的情况下,现在杨铭一个人展开榴弹炮,速度自然要慢一些,将最后一锹土培在炮脚的犁锄上,杨铭扔掉工兵铲,累得满头大汗。

挥起衣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他从吉普车后厢里搬出两枚m795榴弹,每枚重量为46.5公斤的圆锥形炮弹泛着哑光,立在一块木板上,将炮弹尾部的金属保护带扯下,露出弹体上的环形弹带,m795炮弹的弹带是紫铜材质的,稍高于弹体表面,用于发射时在炮管内吻合膛线,使炮弹产生旋转。

紧接着,杨铭迅速旋下炮弹顶部的吊环,开始安装引信。

这次他使用的是激光空炸引信,这种引信与普通的触发引信不同,它使用激光测距,在炮弹下落到目标上空15米高度时引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非装甲软目标的杀伤力和杀伤半径。

一枚普通155榴弹的杀伤半径为150米左右,而使用空炸引信能将杀伤半径大幅提高。

二战期间,一个德军步兵营在集合的时候,被一枚152榴弹击中,全营800余人死伤殆尽;朝鲜战争时期,一个团的步兵在集结时,遭到三枚155榴弹齐射,几乎全团覆灭,这还是在使用二战时代的弹药和普通引信的情况下。

而二十一世纪的榴弹战斗部设计与装药,再加上空炸引信的协助,其杀伤力不是二战时代的152或155榴弹可以比拟的,对于后金兵这种密集阵形的软目标,杨铭有信心一发炮弹解决战斗。后金兵那些在阳光下鳞巡闪耀的重甲,在现代武器面前是不能称之为硬目标的,现代战争意义上的硬目标指的是m1艾布拉姆斯坦克这样的东西。

杨铭把炮弹置入m777的导轨——一个半圆形的金属凹槽,用曲棍推弹杆往前一顶,炮弹滑入炮膛,顶杆上传来轻微的段落阻尼感,弹带嵌入膛线了,随后将圆饼状的发射药塞入炮膛尾部,关上炮闩。

用炮身左侧的m138光学瞄具瞄准后金军阵列的位置,拿出弹道尺看了看,很快就得出了所需的密位数据,摇动高低机转轮,炮管高高的抬了起来,以65度以上的高角度指向天空。

※密位是指枪械或火炮瞄准的角度,一般一圆周分为6400个密位(俄制武器为6000个密位)。

“全体齐步前进!”杨铭用喊话器发出命令。

丁有三站在队阵的最前排,双手握着长枪,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扭动,毫无疑问,这样上去完全是送人头,但是因为之前与后金哨骑对阵挨训的经历,他不敢违抗杨铭的命令,而且,在他的内心里,冥冥中觉得杨铭应该有什么办法能够致胜,绝不会让他们这些人上去白白送死。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丁有三心一横,大吼一声:“跟老子上!”向前迈出了第一步。

后面的队列跟上来了!

继续向前,一千多人的脚步在黄土地上发出闷雷般的橐橐之声,缓缓地向着后金军阵列推进。

“呜——”后金军阵地吹起了号角,钢铁的海洋翻滚起波浪线,前排的楯车开始启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