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100章 科举革新的漏洞(下)

重生朱棣之子 第100章 科举革新的漏洞(下)

作者:步惊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20 03:33:17 来源:转码展示1

“康平,去唤户部侍郎夏原吉来见我。”

朱高煦对康平吩咐道。

“奴婢领命。”康平恭声道。

待康平离去后,朱高煦看了一眼梅殷,见后者面露忧愁之色。

他稍作思考,便开口宽慰道:“姑父不必过于忧虑,饭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对于适龄孩童入学过少的问题,我会想办法尽量解决。”

“太子殿下仁慈,臣代那些可怜的孩童叩谢殿下!”

梅殷激动的跪地行礼道。

“姑父不必如此,尽可能让更多的适龄孩童入学,正是为了落实朝廷科举新政。我既是国之储副,为父皇陛下分忧,乃是我分内之事。”

此时书房之中并无旁人,朱高煦不愿继续端着皇储的架子,他连忙起身绕过书桌,来到厅内扶起梅殷。

“殿下仁孝,臣钦佩万分!”

梅殷顺势站起,随即躬着身退到了一旁。

片刻后,夏原吉奉命来到书房。

“拜见太子殿下。”

夏原吉稽首行礼道。

“平身。”

朱高煦抬手道。

“夏侍郎可知历朝历代如何管理民间借贷之事?”

待夏原吉起身后,朱高煦接着说道。

夏原吉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恭声道:“禀太子殿下,民间借贷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其存在一定的危害性,故而历朝皆对民间借贷在立法上予以管制。”

“你仔细说说。”

朱高煦面露肃容道。

他早就打算对民间借贷出手,如今正好借适龄孩童入学过少一事对那些恶意放贷的人发难。

当然,最好能趁机促使朝廷立法,并且新置一个衙门管辖此事,最差也要说动朱棣命令现有的相关机构对民间借贷进行专管。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朱高煦若要对民间借贷做深入的了解,大明朝历史上的理财名臣夏原吉便是他最好的人选。

“禀殿下,历朝皆从三个方面,对民间借贷进行管制。”

“其一,乃是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之上限。”

“前汉景帝末期,朝廷为了限制过高的放债利息,规定放债最高利息不得超过两成(即20%),并对放债所得利息征收贳(音同世)贷税,税率为五十取三(即6%)。此外,对于那些利息过高或逃避交税者,不分官民,予以处罚。”

“唐开元十六年,玄宗皇帝下诏规定‘天下负举只宜四分取利,官本五分收利’。宋承唐律,以月息四分为最高利率限制。本朝太祖皇帝在《大诰》中云:‘今后放债,利息不得过三分。’”

“其二,乃是限制利息总额。”

“自北魏时起,朝廷就命令禁止‘取息过本’。至宋元时,律法皆有‘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之规定,本朝亦然,此目的乃是防止民间借贷成为‘高利贷’。”

“其三,便是禁止回利为本,以避免借贷成本如滚雪球般增加。”

“唐代律令对此设有禁令规定,本朝太祖皇帝也曾言:‘如有年月过期,叠算不休,则要治罪。’此外,汉代曾对放高利贷的本金进行课税。”

“以上便是臣所知道的有关历朝管制民间借贷的详情。”

朱高煦“嗯”了一声,思索片刻后,接着问道:“我记得,宋代王安石以‘青苗法’规定,由衙门出面放贷给农民,而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夏侍郎可知这事为何没能持续下去?”

夏原吉被问的一愣,即便他精通历朝财政典故,却不懂社会资金供不应求的现实问题。

他沉思良久,试着分析道:“或许是因为放高利者均为财力雄厚之地方势力,而这些地方势力或与地方官员有所勾结,最终使‘青苗法’落为一纸空文吧?”

就在夏原吉的话音刚落之时,门外响起了康平的禀告声。

“启禀殿下,内阁顾问兼金陵常科书院文史博士方孝儒殿外求见?”

“见。”

朱高煦朗声说道。

言罢,他挥手让夏原吉退了下去,接着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

在朱高煦看来,方孝儒现在又来求见,必然与金陵书院新生入学之事有关,若他所猜不错,应是有女子持推荐信前来报到入学。

“拜见太子殿下。”

方孝儒走进书房,躬身行礼道。

朱高煦道:“平身。”

“启禀殿下,有一女子欲应聘金陵常科书院的格物学教授一职。”方孝儒恭声道。

朱高煦十分淡定的说道:“说说此人的姓名、籍贯、师从。”

方孝儒微微侧目,与身旁的梅殷对视了一眼,见后者轻轻摇头,他不禁面露苦色。

梅殷与方孝孺一样,发现太子朱高煦竟然没有一点吃惊的反应,镇定自若的样子似乎早就料到会有女子欲入金陵书院担任教授。

方孝孺不得不如实禀道:“回殿下,此女姓郑,名小珺,年二十七,金华府浦江县人,曾随其外公宋瓒习儒学、小楷。”

“宋瓒是何人?”朱高煦不紧不慢的问道。

“启禀殿下,宋瓒乃是家师长子。”方孝孺面露尴尬之色道。

朱高煦刚才发现方孝孺与梅殷对视了一眼,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

方孝孺口中的“家师”乃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

“嗯,郑小珺有何过人之处?”

朱高煦不再纠结郑小珺的师父宋瓒,而是直接询问郑小珺的情况。

方孝孺恭声道:“禀殿下,郑小珺研习《墨经》十余年,善制机巧之物。”

“她此来,可有携带发明创造之物?”

朱高煦顿时来了兴致,连忙问道。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郑小珺此来带了三样机巧之物,一为小机关锁,二为四轮链条车之模,三为大纺车之模。”

朱高煦闻言,内心无比激动,脸上却平静如常。

他知道方孝孺不敢也不会撒谎,郑小珺必然会制作这三种物件,否则不会做出模型带来证明她的机巧能力。

“先把此人招入书院,试用三个月,观其成绩,再决定其去留,方博士以为如何?”

朱高煦思索片刻后说道。

方孝孺躬身道:“臣无异议。”

朱高煦看向梅殷,又问道:“梅博士觉得如何?”

“臣附议。”梅殷恭声道。

“此外,若遇到女子持推举信前来入学,先一并收入书院。”

朱高煦沉吟片刻,接着说道:“我会让工部即日派人去书院内选址,新建一座专供女子居住的学舍,以及专供女子使用的茅厕。”

而今科举革新的漏洞既已暴露,他总得想办法把这个洞口给补上。

“太子殿下,若接受女子入金陵书院进学,恐怕有所不妥。”方孝儒欲言又止道。

朱高煦反问道:“既然可以选任身负专才的女子为教授,为何不能接受品学兼优的女子为学生?”

ps:感谢老铁们的支持!我会继续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