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旦霎时便红了脸,伸手将夫差推开,侧头偏向一边,不想看见夫差似的,“大王这是做什么?”
“我也没有做什么,”夫差被郑旦这样推开,仰倒在床榻之间,眼睛里却有融融笑意,“你说是不是?”
夫差看不见郑旦,于是也没办法发现,她本来还蕴满笑意的眼睛,霎时间生出几分惆怅,又又几分隐隐约约的疏离,仿若刚才被那样对待的不是她,而只是一个与她无关的旁人。
郑旦闭了闭眼睛,声音极小地说了一声,“大王……”
这“大王”两个字叫得极尽缠绵,让夫差瞳孔一缩,即刻又要覆身上去时候,却听见了门外的声音,“陛下!”
这个声音太过于熟悉,夫差那一瞬只觉自己的兴致被这一声打得七零八散,撑着床榻坐起来,看向站在门外,不肯往进走的人,神色莫测地喊了他的名字,“伍子胥。”
夫差喊这三个名字的时候语气并不算太好,郑旦相信,哪怕是没什么脑子的人,也能听出他说话时候从中透露出来的不悦。可偏偏是伍子胥,仍然毫无所觉一般,不卑不亢地答应下夫差的话,“是臣。”
大概饶是伍子胥本人,也猜不到自己为何会在眼看着夜色渐深的时候被急召入宫。郑旦倒是知道一些缘由,毕竟这本来就算得上是因她而起。
郑旦只是有些惊讶,夫差对她的信任有些出乎她的意料,甚至直接将这种算得上是前朝的事情,带到了王家后院。这个发现让郑旦有些不知道接下来应当如何做,才能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自伍子胥出现以来,夫差就用一种极有压迫力的目光逼视着伍子胥。虽然伍子胥低着头,没有与他对视,却大概也能觉出夫差这有些刺人的目光,先耐不住开了口,“大王这时召老臣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夫差却只是瞧着他,没应答他这句话。他仿佛只是在审视伍子胥,又好像是在考量什么事情,却独独没有回答伍子胥的话的意思。
郑旦的姿势根本没有变。哪怕是夫差已经坐了起来,她也还是躺在了那里,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得极低。郑旦不敢妄言了解夫差,却莫名地明白了他此刻的心境——那是在信任与怀疑之中纠结的心情。
夫差看待伍子胥忠心的角度,如同她看待如今夫差对她的态度的角度。郑旦不是看不出这一世过来,从他们初遇时候的那几句短短对话,夫差似乎对伍子胥的话会多加斟酌考虑,这又是与她前世的一个不同了。
她记忆里的夫差,要远比现在的夫差更刚愎自用一些。但她仍然是利用了与太子友会面时候的那一场或许根本算不得冲突的冲突,引着夫差去怀疑伍子胥的用心。
如果郑旦在夫差的位子,极可能把这种怀疑压在心底,慢慢观察;可夫差却偏偏像是上套了一样,直接命人把伍子胥带过来对质……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孩童想要印证自己的伙伴并没有背叛他们的友情一样,难得的天真。
但他把伍子胥喊过来以后,却又没有明明白白地去与他对质的勇气,反而是只能这样盯着他。这让郑旦觉得自己似乎是走了一步险棋,直到她在许久之后,听见夫差似乎是想了很久才憋出来的话,“无事。”
这样着急忙慌地把一个臣子喊到后宫之中,本以为会是有什么急事,却被夫差以“无事”两字做结。
郑旦松了一口气,但这口气并没有松下来多久,就又觉出一种微妙的不适感——她看不见其它人的表情,却觉得有种如芒在背之感。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觉得那像是有密密麻麻的针刺在她身上的感觉消失了,随后她听见了伍子胥听不出情绪的话。
“无事就好。”
比起吴宫那边的僵滞气氛,姑苏台其实也好不了太多。
微黄的烛光映射在美人脸上,使其本来白皙的面容多了几分柔和之感。方才胸口突如其来的绞痛渐渐散去以后,额角鬓间的薄汗仍挂在脸上,可以想见她方才的难熬。
一旁婢子极有眼力见儿地举着手帕在西施头上拭了渗出来的汗珠,看起来是有些后怕的模样,“美人这毛病发得突然,奴婢一时都有些无措,幸好是没什么事。”
“打小的老毛病,歇歇就好,”西施的脸色渐渐好了,说话便也利索了许多,“你不必这么紧张,我现今已经没什么事了。”
话是这么说,婢子却还是没彻底放下心来,神色里的小心没有退却下去,甚至还有几分自责,“这本来是奴婢的过错,上将军那时候特意托付了奴婢,是奴婢忘了这桩事情。”
西施本来就没有追责她的意思,倒是听见婢子似乎无意中提起的“上将军特意托付了奴婢”几个字,不觉有些发怔,不可置信地问身边婢子,“他曾经托付过你?”
“正是,”婢子虽然不大明白为何西施突然激动了起来,却仍然是低着头规规矩矩回答她,“先前上将军派奴婢来伺候美人时候,特意嘱咐了奴婢,说美人素有心疾,应当多多注意一些。”
这话其实并没什么特殊之处,却偏偏勾起了西施的一丝期待。她抬头看向那婢子,眼睛里似乎有燃烧起来的火焰一般,“素心,你说的可是真话?”
西施看向素心的眼神期许太甚,以至于让素心都不自觉地有些害怕,回答的时候有些犹豫,却还是说出了口,“是真话。”
她不知道她说出的话对于西施来说意味着什么。
素心这好似没什么寻常的话到了西施耳中,比她方才的关心,与任何良药都要更管用一些。西施心中对范蠡是有那么一些心思,但她一直以来都把这不能诉之于人的心思压在心底。可是只要他稍稍对此表现出一些关心,她还是会忍不住地多想一些。
素心却全然没察觉西施此时的心情,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提醒西施一句,“对了美人,上将军还有些话要奴婢带给您。”
“什么话?”西施脸上带着有些幸福又动容的笑意,仿佛下一个瞬间就能听到她想要的话似的,只这个笑容都有一些融融暖意,“你快说。”
素心并不知道西施何至于如此喜悦的模样,但她得了西施的话,还是把范蠡的话稍作整理,简明地传达给西施,“上将军说,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这句话只有短短几字,但字眼一落定,气氛便乍然冷了下来似的。素心下意识地抬眼往西施身上看去,只见她方才挂在脸上的甜蜜笑容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空洞的茫然。
素心当然不知道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是西施却明白,范蠡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郑旦先前来到姑苏台,告诫自己万万不要错失良机,甚至还替她出了主意。西施看得出来,郑旦是真心要帮她获取夫差的关注与宠爱。
可她并不愿意。
在进入吴宫之前,郑旦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提起,她必然会引起夫差的注意,还告诫她,一旦吸引到了夫差的注意,那么就要顺势而为,获得他的宠爱,在其中多做周旋。郑旦同她讲的话都太过于理智,以至于都要让她怀疑郑旦这样精密的计划,究竟是否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人。
郑旦的计划很好,只是她猜错了一件事。在大殿上,夫差满心关注的,是她郑旦,而不是她西施,甚至吴王还说出“我只要她”的话。
西施也因此生出侥幸,如果吴王真的只要郑旦一人,那么她可以被放归。当然放归并不算什么,可是她有机会同上将军表明心意,或许自己便会被上将军想办法讨到身边;既然郑旦已经有了那样周密的计划,那么无论是她给“施夷光”所制定,还是她“郑旦”所实行,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一些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最终吴王也没有只留下郑旦。
而郑旦在吴王留在了吴宫的第二天,就来到了姑苏台,那样冷静地告诉她,“不要错过机会,夷光。”
西施本能地不想这么做,她有些谨慎地告诉郑旦她要再想想应当如何谋划,随后便带着些期待吩咐被安插到她身边的钉子素心去询问范蠡,希望能得到他一句“从长计议”的回复。
可他的回答却是“机不可失”。
西施莫名地觉得听见这四个字的时候,浑身都有些发冷。
那日郑旦来到姑苏台,已经替她做好了谋划,只要她肯点头,郑旦必然会尽心尽力帮她获宠固宠。可是西施想不通,是“施夷光”或者是“郑旦”,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差别?
郑旦之言犹在耳,西施却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她那句话的意思。
“大概是我总觉得,无论他现今如何,却都是会对你更多一分怜爱的吧……何况,夷光,你要明白,这是你应当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