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生之我要上北大 > 第4章 第 四 章

重生之我要上北大 第4章 第 四 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6-28 16:19:24 来源:文学城

徐桂芳心下一紧,觉得犯不着为了几个柿子冒那么大的险,提了一口气,慢慢下来了。

徐桂香捡柿子的时候,看到有熟透磕了皮儿的就忍不住塞到嘴里吃了,这柿子个头不大,皮也不算薄,涩味也不小,好在甜度还成。

徐桂香嘴上全是红色的柿子肉末,她笑嘻嘻的递给徐桂芳一个,说道,“二姐,你快吃一个,可好吃呢。”

徐家粮食少,不下地干活儿的人早上都是吃稀的,早上那一碗高粱粥能照出人影儿来,徐桂芳早饿了,她接过了柿子,一气儿吃了四五个。

姐妹俩将地上的柿子都捡到筐子里,没想到两个竹筐都差不多装满了。

徐桂芳用力一提,估摸着一筐子至少也有三十多斤了。

这些野生柿子不是值钱的大盒柿,挑到集上去卖也卖不出钱,不过晒成柿饼自家人留着慢慢吃也挺好的。

徐桂芳又砍了一大把藤条,和妹妹合力编了一根麻绳,将筐子拴住了慢慢往下放,赵青青在下头接着。

三个人合力抬着柿子往山下走去,找到原先割草的地方,将干草铺在地上坐下。

赵青青吃了几个熟透的柿子,从自己的竹筐里掏出一条雪白的盖布,里面包了三个黑面馍馍,她分给徐家姐妹一人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啃起来。

柿子虽然好吃,到底不能当饭。

此刻已经差不多中午了,没有风,太阳照在山坡上暖融融的。

徐桂芳躺在草地上眯了一会儿,一个人背上竹筐又开始往山上走去。

赵青青在家里就是娇小姐,她别说农活了,连家务活都很少沾手,虽说去镇上上学来回也要爬山,但那边都是有山路的,他们村子后面的这山,连个正经的路都没有,再说,此刻她打开了带来的课本,正看得入迷呢。

徐桂香人小体弱,她要跟着,徐桂芳没让。

越往上走路越难走,徐桂芳一只手握着镰刀,随手砍一下挡路的荆棘,另一只手握着一段木棍,好让自己走得省些力气。

不过很快木棍用不上了,上面的路需要真正手脚并用爬上去。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徐桂芳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她一头扎进深树林子里,目光如炬的四处寻找,好在没怎么费力,就找到了那一大片野灵芝。

前世这一片灵芝也是她发现的,不过时间要推后几个月。

那个时候她高考落榜,一门心思要攒钱复读,一天到晚钻到山里找灵芝,他们村子这山虽然没有名,但其实是和临省的鲁山连在一起的,鲁山以出好灵芝闻名全国。

这个时候的灵芝也不算贵,大约一斤五块钱,徐桂芳小心的将灵芝用铲子挖出来,等全部都弄完,已经日落西山了。

她匆匆忙忙下山,手背和脸上被荆棘刮了很多道子。

赵青青和徐桂香都等急了,看到她这副模样吓了一大跳,徐桂香赶紧掏出自己的旧手帕,替她擦脸上渗出来的的血珠子。

回到家中,徐父和徐红利还没下工回来,徐红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也不在,只有刘凤仙在家,她从菜窖里取出两根儿白萝卜,洗干净了正在刨丝儿。

“桂芳,桂香回来了,今儿是你大哥生日,咱们晚上吃萝卜馅儿的饺子!”

徐桂香欢呼一声,背着草筐走到井台前,掀开上面盖着的枯草,露出黄橙橙的柿子。

刘凤仙眼睛一亮,说道,“这从山上摘的?都熟透了吧,正好晒成柿饼,你舅舅爱吃这个!”

趁妹妹和母亲说话的功夫,徐桂芳背着竹筐进了自己住的厢房,她把上面的干草扒拉掉,找到一个编织袋,将半筐灵芝装进去,再把干草送到后面的猪圈里。

她将空竹筐挂到大门洞上,才笑着跟母亲解释,“妈,我上山捡了些干蘑菇,明早带着去镇上卖了吧?”

这时节山上的干蘑菇不多,味道也不好,人家副食店都不爱收,价格卖不上去,一斤也就一毛钱。

刘凤仙答道,“好,你身上还有钱吗?”

以前每次周末回家,刘凤仙都是给她三毛钱,这三毛钱徐桂芳不舍得花,甚至能用两三个星期。

她点了点头,说道,“还有钱,妈,黑馍馍也不用蒸多,上星期开运动会吃得多了,这次不会了!”

刘凤仙看了看黑瘦的女儿,缓缓点了点头。

徐桂香将柿子放到厦屋,洗了手就赶紧过来帮忙。

徐桂芳也洗了手准备包饺子。

前世徐桂芳是做小吃起家的,各种常见的吃食都做得又快又好,后来还去烹饪学校学过炒菜,比一般人的厨艺要高很多。

不过,就这萝卜素馅的饺子,也没什么发挥空间,最主要的是,也不赶时间,慢悠悠的做就是了。

不像前世,有一年冬天她摆摊买水饺,晚上至少要包出来四百个水饺才够白天买的。

即便如此,徐桂香也有点惊讶,她和刘凤仙两个人擀皮都不够徐桂芳包的。

“二姐,你怎么包的这么快?”

徐桂芳嘻嘻一笑,说道,“包得快还不好?早包完早点煮了吃啊!”

天刚擦黑,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徐忠民和徐红利父子俩背着工具回来了 ,两个人今天被排到河沟修水渠去了,累的够呛。

不过年不过节的吃饺子,徐红利心里很高兴,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的生日家里人都不记得了呢。

徐忠民打了水洗洗脸,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往外走了。

徐桂香问徐红利,“大哥,要吃饭了,爸爸这是去哪了?”

徐红利一口咽下嘴里的饺子,说道,“哦,三叔家今天来客了,让爸爸过去陪客!”

他口中的三叔,是凤仪村的书记徐家辉,不过和徐桂芳家早出了五服,不是一个枝儿上的徐家,虽则如此,两家还是比旁姓的关系好,徐忠民为人踏实能干,去年被选上当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当然村里没什么兵,都是虚名头,反正就是进了村委就是了。

徐家辉有什么事儿,无论是公事儿私事儿,都喜欢叫上徐忠民。

刘凤仙带着几分羡慕说道,“你三叔娶你三婶子真是娶值了!他那老丈人以前倒霉,现在不但平反了,还升了官儿,这是怕你三婶子过得苦,三不五时的让人来看她,每次都是大兜小兜的,好东西不要钱的往回捎!”

徐家辉的老婆刘春丽自小身体不好,倒也没什么大病,就是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劳改队住牛棚,吃不好穿不好屋子里还潮湿,落下了关节炎的病根儿,生了小儿子后,基本上就不下地劳动了。

其实萝卜素馅的饺子,也不舍得放油,皮子还是三合面的,吃起来没什么滋味,但比起三合面馍馍,那还是强多了。

徐桂芳没觉得好吃,但还是不知不觉吃了满满一大碗。

徐桂香和她吃得速度差不多,两个人几乎同时放下筷子,又同时站起来出了屋子进了灶间。

农家人不讲究,日常吃饭无论是喝粥也好,吃菜也好,用的都是粗瓷碗,盘子倒也备着一些,只是日常很少用。

徐桂芳柜子里找出一摞积满灰尘的盘子里挑出一个最大的,仔细洗干净了,徐桂香将剥好皮的柿子肉摆成花朵的样子,边上围了一圈大枣,这就算是生日蛋糕了。

生日蜡烛是没有的,找了一小截日常用的红蜡烛,等会儿放在盘子边上好了。

端到堂屋后,徐红利高兴得不得了,夹起一块柿子肉,喜滋滋的说道,“真甜!”

徐桂香和徐桂芳相视一笑,说道,“大哥生日快乐!”

徐红利今年年满二十一了,村里像他这么大的小伙子,应该成家立业了。

其实单论个人条件,徐红利不算差,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个子也快一米八,还上了两年高中,写得一手好字儿,算是个能干的俊小伙儿,他刚辍学那两年,还是有人说亲的,可惜那时候徐忠民两口子觉得儿子有文化,没准儿能招工进城,徐红利自己也是不愿意早早订亲的。

没想到的是这两年招工机会越来越少,徐红利没读完高中,自然没有高中毕业证,学历就只能算初中,没个门路,人家压根儿不要。

特别是腿瘸了之后,招工的事情更不用想了。

最近一年,连个上门的媒人都没有了。

刘凤仙为此事发愁的很。

此刻,村书记徐家辉家正热闹着。

刘春丽姊妹四个,她是最小的,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们都在市里工作,来的次数不多,她三姐就在县上教育局上班,家里给刘春丽捎什么东西,都是刘春华负责送来的。

刘春丽长相随父亲,五官秀气,刘春华却是随了母亲,大饼脸肥厚身子,这么敦厚朴实的一个人,找了的丈夫马靖宇却是个风流倜傥帅哥儿,是县文化局的摄影师,喜欢四处采风。

凤仪村虽然穷,但风景优美是出了名的,刘春华每次来一半为的给妹妹送东西,一半也是为了丈夫。

不过今天除了他们夫妻俩,还有她的同事,也是她的上司,教育局处长孙卫华。

据传,他们教育局的副局长很快要调走高升了,好多人都说这位处长孙卫华,是局长的不二人选。

由于工作的原因,马靖宇经常出差,为人处世很有自己的一套,很擅长和人打交道,也是巧了,以前和赵卫华很少接触,这一次在酒桌上竟然聊的很投机,孙卫华是典型的凤凰男,老家比凤仪村还穷呢,他是凭成分推荐上的大学。

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生了一串孩子,一直过得有些紧巴,最近几年孩子都大了,他也升了职,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最近一年新添了一个业余爱好,那就是摄影。

故而马靖宇一说,就揣着新买的海鸥相机跟着来了。

要是觉得写得还可以,收藏一下吧,多谢多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四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