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七十四章 狂赚二十万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七十四章 狂赚二十万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30 13:23:58 来源:转码展示1

幸福二五零喷着一股黑烟,停靠在银行门口。xiaohua1000

李卫东从摩托车上下来,匆匆的走向了银行的营业大厅。

门口坐着的看门看了一眼李卫东,开口问道:“小伙子,又来问汇率了?”

“对,来看看日元今天的汇率,大爷,我车没锁,帮我看着点。”李卫东说着,塞给看门大爷一根香烟,然后一溜烟的走了进去。

这段时间以来,李卫东隔三差五的就来打听日元的汇率,都成了银行的熟客,不仅仅是看门大爷,就是银行里的营业员,也认识李卫东了。

不一会儿,李卫东从里面走了出来,脸上一副笑盈盈的样子。

大爷已经点燃了那根香烟,看到李卫东笑呵呵的走出来,立刻问道:“日元又涨了么?”

“是啊,又涨了,现在100日元,能换一块六毛钱了。”李卫东笑着说道。

“一块六?前两天不是能换一块五的么?这才几天啊,100日元就能多换一钱了!”大爷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小伙子,你三天两头的朝银行里跑,问日元的价格,你到底有多少日元啊?”

“不多,也就是2500日元。”李卫东笑着答道。

“一块六乘以二十五,五六三十,二六一十二,加起来是十五,十五再加二十五,那是四十块钱啊!”大爷脱口而出。

李卫东微微一愣,没想到这大爷竟然有如此厉害的算数能力,不愧是银行的看门人。

八五年九月份,《广场协议》正是签署,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日元疯狂升值20%。

李卫东三天两头朝银行里跑,也是为了查看日元的汇率。

银行所公布的汇率是官方汇率,所以李卫东那2500万日元,能兑换40万人民币的外汇券。

而在黑市上直接兑换人民币的话,这个数字要乘以三,2500万日元能兑换120万人民币。

一切正如李卫东所预期的那样,手握日元什么都不做,三个月狂赚20万。

而接下来的三年里,日元还会疯狂升值50%,如果李卫东还不找到合适项目的话,继续持有日元也是一个不错的打算。

……

幸福二五零刮过一阵黑旋风,带着李卫东返回了货运处。

刚进调度科的大门,罗兵就将一份文件塞给了李卫东。

“小李,这是地委刚下来的文件,认真学习一下,等到明年一月份,咱们公司也要实行了。”罗兵开口说道。

李卫东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内容,是有关国企改革的,有关国企改革的,主要是推行国企的三产逐渐走向社会化。

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国企还是集体企业,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三产,而且规模越大的国企,三产的规模也就越大,三产的门类也就越齐全。

大型国企之所以能够保障职工从出生到死亡,所依靠的正是国企的三产。

比如职工有洗澡的需求,那单位就建个洗澡堂;职工家里没有人看孩子,那单位就建个幼儿园;本单位子弟需要上学,那单位就建个学校;职工需要看病,那单位就建个医院;职工需要买东西,单位就建个供销社;职工需要衣服,单位就建个服装厂。

按照这种模式建设下去,那些超大型国企的所在的,就跟像是一座小城市,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像是青河运输公司,司机只有五六百人,但是却有数千名职工,便是因为三产的存在。三产的职工也是企业的正式职工,甚至占据了企业的大多数。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比较紧缺,很多时候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物资,就只能自己动手,成立三产来丰衣足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这无可厚非。

而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物资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很多效率低下的三产,反倒是成了企业的累赘。

这些三产不赚钱不说,每个月还需要消耗很多钱,企业获得的利润,大部分都补贴三产了,使得企业没有钱去改进技术、购买新设备,也就无法提高生产力,最终整个企业都会被拖垮。

现代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产权清晰、责任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企三产的存在,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

于是将国企的三产推向社会化,最终实现国企与三产的分离,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国企三产存在了那么多年,想要一下子将国企和三产分开,显然是不可能的。让三产进行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就成了国企三产改革的第一步。

1986年,国企的利改税会进入到尾声阶段。利改税之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法固定下来,国企逐渐摆脱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成为了自主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按照利改税后的规定,国企需向国家上缴企业所得税,中大型国企一律是交55%的企业所得税,小型企业分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分为八个档次,最高档也是55%,最低一档的税率是10%。

在这一套体系下,国企与三产如果统一核算,那大家都要按照55%的档次缴税。

就好比运输公司,货运处一个月能赚二百万,按照55%的档次上缴所得税是没问题,交完税依旧是丰衣足食。

可若是运输公司的三产澡堂子也按照55%的档次缴税,那岂不是亏大了!

另外利改税后,税种也变得更加详细,原来的工商税被分成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业。

比如那些直接搞生产的企业,缴纳产品税和增值税是理所应当。

可作为这个企业三产的澡堂子,什么东西都不生产,如果是跟企业一起缴纳产品税和增值税,四舍五入又亏了一个亿。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三产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独立进行纳税,就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而三产独立经营,也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失去了靠山的庇护。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是旱涝保收,这其中也包括三产。国企的三产职工吃的是同一锅的大锅饭,同样是旱涝保收。

三产独立经营,效益独立核算,这大锅饭就变成了小锅饭,三产经济效益好,那自然是工资多奖金高,经济效益不好,也就只能饿肚子。

然而国企三产早已经习惯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大多数的国企三产都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走向了倒闭的道路。

在国企下岗潮中,最先下岗的也都是三产职工,即便是电力、石化等垄断企业,都无法避免其三产的职工下岗。

在李卫东的记忆当中,运输公司众多的三产当中,最终活下来的只有四家。分别是汽修厂、客车站的小卖部、运输公司子弟学校、以及交通医院。

学校和医院,分别被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所接收,变成了公立性质。汽修厂生意是越来越红火。而客车站小卖部,靠着卖饼干火腿肠方便面,反倒是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然而在李卫东的眼中,那些倒闭的三产却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他早已经看中了一个目标。。

“明年是八六年,企业承包政策就会明朗起来,到时候我可以承包三产了!”

想到这里,李卫东不由得开始窃喜,他终于等到了创业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