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227章 双赢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227章 双赢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2-21 23:39:31 来源:转码展示1

高仓文太想要蒸蛋器的专利,李卫东并不觉得意外。以高仓文太的眼力,当然能看出蒸蛋器是有市场价值的。

家电的核心功能,无非就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便捷和舒适,从这一点来说,蒸蛋器是一款合格的产品。

李卫东是了解高仓文太的,他已经猜到,高仓文太应该不会给出太高的专利费,或许只给个几万美金,就把李卫东给打发了。

果不其然,只听高仓文太开口说道:“李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西芝电器愿意支付你两万美金,购买蒸蛋器的专利。”

“高仓先生,两万美金还不够申请pct专利的费用。”李卫东笑着答道。

“呃,那就三万美金,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了。”

高仓文太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你的这个蒸蛋器,只是在电蒸锅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点功能上的改进,这并不是一种新的发明创造。换而言之的话,很多的电器公司凭着现有的技术,都能生产出类似蒸蛋器的产品,当然也包括我们西芝电器。”

高仓文太后半句话,已经相当于是威胁了。如果李卫东不接受三万美金的专利费,那么西芝电器也会直接生产“类似蒸蛋器”的产品,大不了就换个名字,比如叫“热蛋器”、“蒸马铃薯器”等等,但实质上都是蒸蛋器。

“这个高仓文太,果然如我所料!”李卫东很是淡定淡定的笑了笑,以李卫东对高仓文太的了解,他早就猜到了高仓文太会这么做。

于是李卫东开口问道:“高仓先生,你们西芝电器想要买我的专利,应该是为了生产蒸蛋器吧?”

“没错。”高仓文太直言不讳的说道:“目前这种情况,我不能直接从贵国采购产品,那么只有购买专利在我国进行生产了。”

“高仓先生,我倒是有另一种合作模式,你或许会感兴趣。”李卫东指了指面前的蒸蛋器,开口说道:“我可以为西芝电器代工这种产品!”

“代工?”高仓文太眉头一皱。

“关于代工的生产模式,我想高仓先生一定不陌生吧?三十多年前,日本就有很多企业是靠代工起家的,而如今的日本,也有很多企业把代工厂开设在了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李卫东缓缓说道。

高仓文太双眼微微一眯,仿佛在思考李卫东的建议。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这种蒸蛋器的架构并不复杂,成本也不高,所以利润也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跟西芝电器所生产的其他家用电器相比,利润要少跟多,跟电信设备和数码产品比较起来,更是天差地别。

如果西芝电器要自己生产蒸蛋器的话,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进,也需要对工人进行训练,这些都会增加西芝电器的生产成本,同样的一条生产线,去生产电视机或者打印机的话,应该比生产蒸蛋器,更赚钱吧?

所以对于西芝电器来说,开设新的生产线,去生产西芝电器这种小东西,并不划算,不如直接采取代工的模式,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成本。而我的工厂已经有了蒸蛋器的完整生产线,只要西芝电器愿意的话,我们随时可以为西芝电器进行代工!

另外采取代工的生产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因为代工不是直接购买,严格的说来代工只是贵方委托我们进行加工生产,而不是商品的贸易行为,所以西芝电器也不用担心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

高仓文太点了点头:“李先生,你说的有道理,我们西芝电器直接开设生产线的话,成本的确是不如找代工来的低。不过一旦我们成功开设了生产线,那么就可以长期生产蒸蛋器,随着时间积累的话,开辟生产线的成本,也会不断的被压缩。从长远角度看,设立生产线是划算的。”

“高仓文太先生,除了设立生产线的成本之外,零部件的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是西芝电器需要考虑的。中国生产的零部件,要比日本便宜的多。中国的劳动力也要比日本便宜的多。所以中国生产蒸蛋器,肯定比日本便宜的多。”李卫东开口说道、

高仓文太摇了摇头:“如果全部采用中国零部件的话,那相当于是直接在中国采购,有违代工的原则,这是假代工,我的上级不会批准的。”

李卫东马上说道:“关于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高仓先生请看,这个蒸蛋器里有一个不锈钢盘,水就是通过这个不锈钢盘加热,从而变成水蒸气的,这个不锈钢盘应该算是蒸蛋器的核心零部件。

所以我打算,这个不锈钢盘由西芝电器提供,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日本方面提供的关键的核心零部件,而我们中国企业只是提供一些非关键的零部件,如此就不违反代工的原则了。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的代工生产模式,不也是这么运作的么?”

“李先生,你是真是个钻漏洞的高手!”高仓文太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高仓先生,我只不过是提出一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刚好这种方案,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对于西芝电器来说,你们获得廉价的产品,而对于我而言,则可以赚到一点点辛苦费。这是双赢!”李卫东笑着说道。

“好吧,我承认,李先生的这个方案,的确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我会向总部进行汇报的。”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

李卫东的b计划,第一步是上门推销,如果高仓文太不愿意采购的蒸蛋器话,那李卫东便只能走第二步,那就是争取代工,通过这种方式将蒸蛋器卖出去。

由于国内的不锈钢短缺,李卫东干脆借此机会,打着提供核心零部件的幌子,让西芝电器提供不锈钢。这样一来可以说明这是真代工,二来也能解决不锈钢材料短缺的问题,让蒸蛋器得以顺利的生产。

代工这种事情,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最早搞代工的也正是日本企业,随后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早期都是靠代工起家,而中国的制造业中,代工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正是因为代工是新兴事物,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经历过给别人代工的这一阶段,所以在八十年代,国际贸易当中对于代工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即便是后来wto的框架当中,对于代工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认定。

随着代工生产的模式越来越壮大,甚至成为国际贸易中一种主要的生产模式,经济学家才逐渐的将代工定义为一种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

也就是说代工是一种出口,但却不是货物贸易或者服务贸易。

正是因为代工的特殊性质,使得代工可以绕开很多的国际协定,绝大部分的单边或者多边的贸易协定,对于代工行为都没有约束。

很多的贸易协定中,可以对某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可以增加某种商品的关税,甚至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禁止进口某种商品,但而这些手段,对于代工厂来说却是统统无效。

因为代工厂的核心是制造这种行为,而贸易的核心却是商品或者服务。

……

两日后,李卫东接到了高仓文太的电话,又来到了西芝电器驻港的办事处。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李先生,关于代工的事情,我已经向日本总部汇报过了,总部方面原则上同意这种方案,但是价格必须是在合理的区间。所以这次请你来,就是想探讨一下价格方面的事宜。”

李卫东知道,西芝电器方面肯定对蒸蛋器,做过了价格方面的评估,所以李卫东决定先报价,以占据主动权。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高仓先生,这种蒸蛋器,我们在广交会上的报价是25美金一台。大约是3000日元吧!”

“李先生,我们还是直接谈美元吧!”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1989年的日本,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两万五千美金,而且随着日元的升值,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攀升,九四年时日本人均gdp超过四万美金,紧接着就是二十五年没有增长,2020年日本的人均gdp反而比1994年少了好几千美金。

所以对于**年的日本人而言,买东西还是谈美元比较划算。

李卫东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好,我们就按照美元来,如果西芝电器可以提供不锈钢盘的话,那么我可以将蒸蛋器的价格,降低到22美金。“

“李先生,这太高了,我们计算过原材料的成本,不算不锈钢盘的话,这么一台蒸蛋器,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5美金!”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高仓先生,你计算的这是原材料成本,别忘了还有专利成本,我一台蒸蛋器,要你1美元的专利费,这不过分吧?”李卫东开口说道。

“那也只是16美元!”高仓文太开口说。

“还有人工成本呢!我需要给工人发工资,另外的话,我也需要一些利润吧!家电行业,25%以上的毛利润是很普遍的,所以我要的22美金,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李卫东开口说。

高仓文太摇了摇头:“不行,最多给你18美金!”

“21美金!”李卫东开口道。

“19美金!”高仓文太立刻还价。

“一口价,20美金!”李卫东马上说道。

高仓文太没有马上答话,而是陷入到思考当中。

李卫东立刻加码:“20美金的价格,如果西芝电器一次性订购三十万台以上的话,我额外赠送你五千台,当然不锈钢盘还得你们出。”

三十万台赠送五千台,相当于是每台19.67美金,这是西芝电器可接受的数字了。

然而三十万台的数量却有些大,却超出了西芝电器的计划。在西芝电器的计划当中,可没打算一次性买这么多的蒸蛋器。

“三十万台?这也太多了。李先生,你很看好这款产品的市场啊!”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李卫东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是西芝电器低估了蒸蛋器的市场。区区三十万台的蒸蛋器投入到日本市场,很快就会销售一空,到时候你们西芝电器恐怕会需要下更多的订单。”

“我可没有你这么乐观。”高仓文太摇了摇头。

“高仓先生,你在港岛待得太久了!要知道日本的消费习惯,可是与港岛不同的。”李卫东微笑着说道。

高仓文太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开口说道:“李先生,我可是日本人,对于日本的消费习惯,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哦?那么请问高仓先生,你上一次在日本商场购买日用品,是什么时候呢?”李卫东依旧是微笑着问。

“呃,这个嘛,因为我的工作地点一直在港岛,所以我平时没有什么机会逛日本的商场。”高仓文太略显尴尬的接着道:“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不了解日本人的消费习惯。”

“那么我换一种问法吧?请问日本消费市场的主力是哪一部分人群?”李卫东开口问道。

“当然是中年人,四十岁到五十岁的中年上班族,他们的薪水比较高,人数基数也足够大,当然是消费市场的主力。”高仓文太毫不犹豫的答道。

“你错了,高仓先生。日本消费市场的主力,是家庭主妇。”李卫东接着说道:“我可以保证,一个三十五岁的家庭主妇,她的消费能力肯定比一个四十五岁的男性课长要高的多。”

高仓文太本能的想要反驳,可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日本人结婚以后,很多女性都会选择做全职太太,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前,日本工薪阶层收入普遍比较高,女性结婚后全职太太也比后世多得多。

在传统的日本家庭当中,都是妻子管钱,家里的日常支出也是由妻子负责,丈夫要从妻子那里领零花钱,给多给少全看妻子心情。

日本的家庭主妇,是既管钱又管花钱的角色,自然是消费市场的主力。

而那些整日里辛辛苦苦的上班族,每天西装领带的,看起来人模狗样,实际上手里没有钱,自然也就谈不上消费。

只听李卫东接着说道:“日本的家庭主妇,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家庭,他们每天早晨要早起,为全家人准备早餐,每天晚上要为全家人准备晚餐,另外还要给丈夫和孩子准备便当。所以他们每天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待在厨房里。

而蒸蛋器作为一种厨房里使用的家用电器,可以为家庭主妇节约时间和精力,这样的一款产品,家庭主妇们当然会心动,对于手握家庭财权的家庭主妇而言,他们应该很乐意花费四五千日元,购买一台可以帮他们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机器。

日本有多少个家庭,有多少家庭主妇,我想高仓先生比我更加的清楚。区区三十万台的蒸蛋器,投入到日本市场的话,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那些家庭主妇们很快的就会将这三十万台蒸蛋器一抢而空。”

高仓文太轻叹一口气:“好吧,李先生,你是一个厉害的销售,你成功的说服了我,西芝电器就按照三十万台的数量进行签约。”

“高仓先生,合作愉快!”李卫东笑了起来。

……

三十万台的蒸蛋机,价值六百万美金的合同,李卫东算是拿到手了。

走出了西芝电器驻港的办事处,郑加男开着车,送李卫东回宾馆。

“既然西芝电器已经被你谈下来了,我要不要在帮你联系一下其他的电器品牌,比如松下、日立、三洋之类的?”郑加男开口问道。

李卫东却摇了摇头:“不了,一个西芝电器就够了,再多的话,我的产能也跟不上。而且我选择西芝电器,也有我的目的。”

“什么目的?”郑加男开口问。

“日本几个家电巨头品牌,西芝是最不务正业的。在二战期间,西芝就是三井旗下的一个军工企业,即便是在现在,西芝仍然会生产坦克、机枪、大炮等武器。

你别看这现在西芝电器在家用电器行业一副如日中天的样子,但是他们的业务重心,已经开始向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领域扩张,家用电器在西芝的业务占比,只会越来越少。

西芝公司的战略,是希望成为了it行业的先锋。如果不是《日美半导体协定》的话,现在的西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半导体。虽然《日美半导体协定》限制了西芝在半导体方面的发展,不过在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上,西芝仍然是世界顶级的水平。

试想一下,一个目光放在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又怎么会在乎我这个构造简单的蒸蛋器?他们怎么花费心思在蒸蛋器上?与其他家用电器品牌相比,西芝电器跑的太快了,都快要跑出家电领域了,这正是我选择西芝电器的原因。

西芝的业务重心不是家用电器,这也就意味着西芝电器需要更多的代工,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机会,未来西芝会不断的削弱其家用电器的业务,我也有可能从西芝电器那里拿到更多的代工订单,到时候不光是区区一个蒸蛋器,我还能从西芝电器那里拿到其他产品的代工订单。

若是换做其他的家电品牌,比如松下、比如日立、比如索尼,他们的业务重心始终是放在家用电器上。当然在未来,他们也会需要代工来降低成本,但至少不会像西芝这样,收缩其家用电器业务。”

郑加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虽然是个律师,但是做生意的这些战略布局,她却不甚明了。

……

李卫东原本的计划中,是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毕竟做家用电器的,品牌是很关键的因素,甚至大部分消费者买家用电器,只看品牌,不看其他。

然而严峻的外贸形势,使得李卫东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品牌计划,他的小狗牌也只能暂时搁置起来。

既然自己的品牌卖不出去,李卫东要想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国际大品牌做代工。

做代工的利润不高,只能挣一个辛苦钱,但是对于八十年代末的中国来说,好像并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只要是有钱赚,别管钱多钱少,先把钱赚到手再说!

很多外国人懒得做、不屑于做、不愿意做的,中国人不嫌弃,统统拿来做,即便只有微薄的利润,即便是会付出健康和环境。

这些都是发展的代价,外国人又不是慈善家,他们不会把那些轻松舒适又健康的工作交给中国人,有躺着赚钱的好差事,当然要先留给自己。

不过做代工,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对于李卫东而言,做代工除了可以积累资本之外,更可以积累技术。

代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对于当时还非常落后的中国而言,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未来国内很多的知名品牌,都是做代工起家的。

刚开始给外国人组装产品,然后一点点的进行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化,最终实现产品纯国产,而这时候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生产经验,他们有能力推出自己的产品,靠着白菜价的竞争优势,再把曾经的外国品牌赶出市场。

中国制造,就是这样从装孙子开始,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了。

……

李卫东没有在港岛停留太久,他拿着西芝电器六百万美金的订单,返回了羊城。

此时广交会还没有结束。

下了船后,李卫东打了个出租车来到了广交会现场,然后直奔马德兴的办公室。

“李厂长啊?从港岛回来了?先在沙发上一坐”马德兴见是李卫东,也不见外,直接问道:“你这主动出击,有没有收获?拿没拿到订单?”

“拿到订单了。”李卫东点了点头。

马德兴本来就是随口一问,他没有对李卫东抱太大的希望,直到听到有订单,马德兴瞬间来了精神。

“还真签到订单了?这是好事情啊!李厂长,先休息一下,我给你倒茶!”马德兴站起来,走到暖瓶前,开始为李卫东泡茶。

“要是没有订单,估计连口茶都喝不到!”李卫东心中吐槽了一句,随后开口说道。“这次我去了西芝电器的驻港岛的办事处,从那里拿到了订单。”

“西芝电器的订单!”马德兴先是一惊讶,随后又跑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只见马德兴的脸色端起一副笑容:“李厂长,我刚弄到了一盒上好的茶叶,是准备特供给明年亚运会使用的,你可得好好尝尝!”

李卫东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这西芝电器还是很有牌面的,值一杯亚运会特供的茶叶!

马德兴端着泡好的茶,走到了李卫东面前,将茶杯递到李卫东身旁,才开口问道:“李厂长,这笔合同的金额有多少啊?”

“六百万!”李卫东回答道。

“港币?”马德兴下意识的问。

“当然是美金了!”李卫东说着,一点淡定端起了茶杯,吹了吹飘在上的茶叶。

听到是美金,马德兴瞬间就坐不住了。

“李厂长?合同呢?快给我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