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139章 被逼降价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139章 被逼降价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2-25 08:30:29 来源:转码展示1

姚广志不明所以的望着李卫东,他不知道事情怎么又扯到街道办事处主任的位置上。mengyuanshucheng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姐夫,你知道么,虽然港商已经决定投资丰收厂了,但市毛毯厂的魏建林并没有死心,他现在还在找门路,希望港商能再给毛毯厂一次机会。”

当着姚广志的面,李卫东可没敢说自己卖制剂给市毛毯厂的事情。

得知魏建林还在找门路,姚广志瞬间酒醒大半,他开口说道:“港商投资丰收厂这件事情,应该不会有变数了吧?”

“姐夫,你放心,市毛毯厂已经没有机会了。”李卫东笑着说道。

“你就这么肯定?这市毛毯厂规模可比丰收厂大的多!吸引投资方面肯定更有优势。”姚广志有些心虚的说道。

“市毛毯厂之所以完全没有机会,就是因为他们的规模太大了!”

李卫东又给姚广志满上一杯酒,接着说道:“姐夫,你想啊,这厂子规模越大,估值是不是就越多,这港商给出同样数额的投资,占股不就会变得越少?

花同样的钱,去投资丰收厂,可能会拿到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可是去投资市毛毯厂的话,说不定只能拿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你觉得陈嘉德会怎么选?”

姚广志点了点头:“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投资大厂的话,占股是少了,可收益还是会更多一些的。港商来投资,肯定是想赚钱的,这毛毯厂的盈利能力,可要比丰收厂强得多。”

“这个港商刚来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你刚才不是告诉我,陈嘉德要拿拉舍尔经编机折价入股么!”李卫东笑着说道。

“这跟什么拉舍尔有什么关系?”姚广志不解的问。

李卫东开口答道:“拉舍尔毛毯,是毛毯中质量最好的一种,这种毛毯手感柔软、纤维细腻、不掉毛、保暖性强,染色后颜色亮丽而且不容易褪色。

当然拉舍尔毛毯价格要比普通的毛毯高一些,日本人平时最常使用的,就是这种拉舍尔毛毯。我想陈嘉德销往日本的渠道,也是这种拉舍尔毛毯。

这个拉舍尔毛毯,必须要用专门的拉舍尔经编机才能编织,所以无论是毛毯厂,还是丰收厂,他们以前用来生产的设备,都没法编织拉舍尔毛毯。所以对于陈嘉德而言,原来的那些设备都是没用的!

拉舍尔编织机,国内可生产不了,据我所知全世界范围内,拉舍尔经编机做的最好的,也正是日本。

日本生产的拉舍尔经编机,都是全自动经编机,把腈纶纱放上去,一按按钮,拉舍尔毛毯就生产出来了。因此对于陈嘉德而言,也不需要太多的工人。

所以陈嘉德并不需要一个规模大、设备多、职工多的企业来做合资,这规模、设备和工人,在陈嘉德眼中都是累赘。

相反的,像是丰收厂这种,规模一般,设备不多,工人也不算多的企业,更具有投资价值。投资丰收厂的话,陈嘉德可以用更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股份,而且还不耽误向日本出口。”

听了李卫东的分析,姚广志连连点头:“卫东,你懂得还真多,对于这个拉舍尔毛毯还听清楚的。”

“没办法,干一行,爱一行嘛!我这个化工厂,现在主要是生产纺织制剂,当然得对纺织业有所了解。”李卫东说着,眼神中则透出一缕得意的色彩。

“瞧你那嘚瑟样,夸你两句,可别找不着北了!”姚广志笑着说道。

李卫东则开口说:“姐夫,这拉舍尔毛毯的编织工艺比较特殊,所以拉舍尔毛毯也要比普通毛毯更加的紧密,这对印花工艺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就拿着印花时使用的台板胶来说,普通的台板胶,用来对拉舍尔毛毯进行印花的话,只能印两三台,接下来印花就不清晰了!”

……

沈福屯化工厂门口,进进出出的车辆络绎不绝。

现在的沈福屯化工厂,可以生产好几种纺织制剂,这使得化工二厂的封杀失去了作用。

而且陈嘉德选择丰收厂投资的事情,也给沈福屯化工厂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青河市好不容易招来了个港商,这港商的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关注。

那日陈嘉德看样品的事情,也迅速的在青河市的纺织行业中传开,各个纺织厂都知道,丰收厂之所以受到外商的青睐,主要就是使用了沈福屯化工厂的纺织制剂。

既然能入的了港商的法眼,说明沈福屯化工厂生产的纺织制剂,品质肯定是很不错的,于是青河的各大纺织厂纷纷派人来到沈福屯化工厂,或是索要样品,或是直接订货。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客户,李卫东暂时也不用去跑销路了,现在的沈福屯化工厂,主要任务就是生产,而这方面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沈援朝和沈胜利两兄弟负责的。

对于沈援朝和沈胜利,李卫东还是比较放心的,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是亲戚。

在所有的企业组织形态中,最古老的莫过于家族企业。

很多人听到家族企业,第一反应便是愚昧落后的象征。

而事实上即便是在世界五百强当中,也有二百多家企业是家族家族企业。西方有的经济学家更是认为,家族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比要超过60%。

家族企业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纯粹的家族企业,也就是从老板,到管理者,再到员工,都是一家人。这种家族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通常是以作坊形式出现的。

第二种是传统家族企业,主要是是有家族长来控制大权,关键岗位由家族成员担当,外来人员只能单人非核心的岗位。

第三种便是现代家族企业,这种企业是家族持有所有权,而经营权则交给了有能力的家族或非家族成员,也就是所有权好经营权剥离的模式。

沈福屯化工厂,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家族企业。

整个沈福屯,大部分村民都姓沈,而且还都沾亲带故,沈福屯化工厂里雇佣的工人,也都是沈福屯的村民,外村人可是进不了沈福屯化工厂的。

像是李卫东这种,拿着真金白银来投资,也是因为喊沈正一声“二叔”,才能够拿下沈福屯化工厂的股权,如果没有亲戚关系,李卫东也会被沈福屯化工厂拒之门外。

这种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管理模式,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会更低,对企业的责任感也会更好。

当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又参与利润的索取分配时,便会不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是否合理,反正是自己的生意,当然要全力以赴。

家族企业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发展会比较容易遭遇瓶颈、人才资源会受到限制、不科学的决策会导致损失等等。

然而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都是以家族企业的模式存在的。

毕竟那是很多法规并不健全,信息传递也受到各种限制,与陌生人比起来,亲戚还是值得信赖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种环境下,李卫东即便是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遭遇到水土不服,他只能仪仗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

……

第二化工厂,韩国浩将厂里的领导干部全都召集到了会议室。

“最近一个月,我们厂的各种纺织制剂,销量都有所下降,至于原因,相信我不用多说,各位也都知道究竟是什么回事。”

韩国浩目光扫向众人,接着说道:“那个沈福屯化工厂,只是一个村办企业,就凭着几个投机取巧的生产工艺,竟然骑到我们这种国营大厂的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叫你们来,就是想让大家都出出主意,咱们集思广益,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集思广益?化工二厂什么时候集思广益过?不都是你韩国浩的一言堂么!”众人纷纷想道,然后低头不语。

这第二化工厂虽然是个国企,但其领导层跟个家族企业差不过,能够来这会议室里开会的,要么是韩国浩的亲戚,要么是韩国浩的亲信。

这些人平日里都是以韩国浩马首是瞻,真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也都是听韩国浩的。所以今天要大家出主意了,反倒是鸦雀无声。

韩国浩也没指望这些人能够出谋献策,他直接望向韩栋,开口说道:“韩栋,你有什么想法,说说吧!”

其他亲戚朋友可以无需理会,韩栋毕竟是亲儿子,还是要好好栽培的。

韩栋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厂长,我找人偷偷买了一些沈福屯化工厂生产的纺织制剂,而且做过了实验,他们的纺织制剂,的确比我们的品质要好,我想他们是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

在此之前,沈福屯生产的柔软剂,就给咱们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当时咱们厂也给这个沈福屯化工厂,下了封杀令,也曾一度让沈福屯化工厂生产停滞。

不过现在看来,下封杀令的方法已经是行不通了,除了柔软剂之外,沈福屯化工厂还生产了洗涤剂、印花剂和台板胶,这些都是纺织业最常用的制剂,也就是说,现在的沈福屯化工厂,已经可以基本的供应普通纺织厂日常生产所需了。

有句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认为,如果要跟沈福屯化工厂竞争的话,我们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工艺水平,生产出更好品质的纺织制剂,这样才能继续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韩国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这倒是个主意,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提升工艺的过程需要多少时间?我们要做多少次试验?要不要添置新设备?需不需要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可都是问题啊!”

“厂长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了。”韩栋立刻答道,老子的话,韩栋可不敢反驳。

韩国浩也不想打击亲生儿子,他接着说道:“提升生产工艺,也不是不行,不过那毕竟是一个长时间才能见效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短时间内夺回被抢占的市场!”

“厂长,你有什么好办法么?”提问的是副厂长,也是韩国浩的表弟。

“我的办法很简单!”韩国浩伸出两根手指,接着说道:“降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