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鉴婊大师 > 第211章 第211章 太子

重生之鉴婊大师 第211章 第211章 太子

作者:文家三口的刀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05 18:40:28 来源:文学城

马婆子走后,王琪一直愣在原地,脑子是懵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衙役过来开锁。

“王家大公子,你可以走了。”衙役的口气算不上和善,其中还含着几分的幸灾乐祸,“谁能想到,在平遥县风光得意了那么长时间的王家,竟然也有倒台的一天,真是风水轮流转呀。”

看笑话的人总是不会计较那么多,即便王琪早就和家里反目。但在外人眼里,依旧是一损俱损。

这种人王琪见多了,也不会和他们计较。再说,他现在满腹心思都在赵璟身上,也没空理会旁人说什么。

浑浑噩噩的走出了阴暗的牢房,被刺目的阳光一照,王琪下意识的抬手遮了遮眼睛。

大牢门口,偃武和齐兴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见王琪,齐兴激动万分,连忙冲了过来,把手里预备好的大氅给王琪披上,“少爷,这几日您受苦了,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咱们赶快回去吧。”

“好。”王琪实在没有精神,只是和偃武打了个招呼,便任由齐兴扶着上了马车。

见王琪脸色惨白,精神不济,加上外面天冷,齐兴自然不敢耽搁,忙催促赶车的马夫快走。

偃武骑着马将王琪护送到了竹园门口,便拱手向王琪告辞。

王琪也没留他,目送着偃武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这才进了门。

“少爷,您被带走这几日,偃武大哥没少帮咱们。”齐兴扶着王琪,轻声道:“今日便是他过来通知小的,不然小的还不知道您要回来呢。”

王琪却不想和齐兴说这些,只是恹恹的道:“我累了,你先出去吧。”

“少爷,厨房里已经做好了饭菜,好歹吃些再睡。”齐兴道:“牢里阴湿,小的已经去请杏林过来了,让他给您把把脉,咱们也好放心。”

知道自己若是不同意,齐兴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王琪只得点头道:“你去张罗吧。”

“是。”王琪难得配合,齐兴乐颠颠的出去了。

杏林给王琪把了脉,又开了些养神的药方,便离开了。齐兴将一大桌子菜张罗好,这才去请王琪。谁知到了卧房,却见王琪已经和衣睡过去了。

王琪睡的昏沉,连眉头都是紧锁着的。好在卧房里早就摆好了炭盆,不至于冻着。齐兴知道他辛苦,也没忍心叫醒他,于是帮王琪脱了鞋和外套,又帮他盖好了被子。

将王琪安置好后,齐兴这才轻手轻脚的退了出来。

见齐兴独自一人回来,钱氏好奇道:“少爷呢?再等一会儿,桌上的菜便凉了。”

回头看了一眼王琪的卧房,齐兴道:“少爷累了,已经睡着了,我没敢打扰。你先把饭菜撤下去吧,吩咐厨房一直热着,等少爷醒了,随时都能吃。”

“好吧。”钱氏叹了口气,便下去了。

这一觉,王琪睡得很不踏实,做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梦。一会儿梦见赵璟披红挂彩,和女人拜堂成亲;一会儿梦见自己跪在爷爷和父亲的牌位前,被王李氏指着鼻子数落;一会儿又梦见三叔满身是血的出现在他面前,质问他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家人。被这些梦困扰,王琪既心痛又自责。等他终于清醒过来之时,已经是半夜三更了。

从床上坐起来,王琪茫然的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因着担忧王琪,齐兴并没有回房休息,而是守在外面。听见动静,他连忙拿着灯走进来,轻声道:“少爷,您醒了吗?”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王琪问。

“刚过了子时,您足足睡了两个时辰,吃些东西再睡吧。”齐兴说着,便端来了早就准备好的粥和几个小菜。这些都是下午才吩咐厨房做的,一直在外面的炭火上温着。

虽然没有胃口,但见齐兴一片心意,王琪还是勉强自己用了一些。

见王琪脸色难看,用的也少,齐兴以为他是忧心王家的案子,忙安慰道:“少爷,二老爷的事毕竟是他们自己作孽,如今落到这个田地,也是报应,您没必要为难自己。再说,他们惹下如此大的祸事,没有牵连到您已经是万幸了,咱们应该庆幸才是。”

“你说的对。”知道其中的内情和齐兴说不清楚,王琪苦笑了一下,又勉强自己多吃了几口,这才道:“天晚了,你也回去休息吧,不必在这里陪我了。我就是有些累了,歇几日就好了。”

“行,那小的就先下去了。”知道他肯定心烦,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住的。齐兴见王琪除了脸色难看之外,也没什么大碍,便依言下去了。

夜色深沉,屋外寒风呼啸……

从大牢回来之后,王琪一直待在竹园里足不出户。他没有去祝家大宅找赵璟,自然,赵璟也没有来找他。倒是王家的案子越演越烈,听说,京城那边动静更大,已经有好几个官员落了马。王琪虽然暂时没有受牵连,但他毕竟是王家的人,这几日,竹园里的人都深居简出,异常低调。

当然,这一切似乎都和王琪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在竹园里等,等赵璟来给他一个交代,又怕赵璟给的那个交代是他无法接受的。等到最后,王琪自己都矛盾了,不知道是该盼着赵璟来,还是害怕他来。

可惜,赵璟一直没有出现。一切仿佛如马婆子说的那般,王家的事了结了,他也就没用了。

在王琪黯然伤神之时,赵璟也忙的焦头烂额。他先是去了宜州,本以为只需几日就能把事情办妥,谁承想出了些变故,一直拖了好几天。等好不容易收拾利索之后,赵睿一封信又把他传到了京城。

“什么?让孩儿主审方廷玉的案子?”赵璟惊讶道:“父候,方廷玉毕竟是相爷,孩儿年轻,无论是资历还是年纪,都不适合做这个主审。”

见他不同意,赵睿也没意外,而是劝道:“这个案子一直是由你负责调查的,由你来主审也合情合理。”

“这件事虽是孩儿负责调查的不假,但孩儿一直都是在暗里地行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再说,徐大哥也出了不少力,他现在是朝廷派到平遥县的钦差,理应由他审理此案。”赵璟推辞道:“再说,如今这个案子已经很明朗了,剩下的都是些流程上的问题,由谁来主审不过是场面上的事,孩儿还有另一件事要忙,实在分不开身呀。”

见赵璟还是如此不通世故,连到手的功劳都不愿意领,赵睿无奈的笑了一下,道:“皇上和为父的苦心,你还不明白吗?这案子是谁调查的无所谓,功劳却是主审的。皇上这是明摆着给你机会,让你积累资历呢,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呀。”

“可是……”赵璟犹豫了一下,还是道:“父亲,孩儿手头上还有一个案子要忙,这才刚刚有了进展,实在不宜分神呀。”

赵睿了然的一笑,道:“你说的是京畿府尹的案子吧,这件事你不用管了,皇上已经指派七皇子彻查了。”

“七皇子?为什么要让七皇子插手此事?”赵璟不满的道:“父亲,堂堂京畿府尹竟然监守自盗,将朝廷缴获的物品私卖牟利,这其中还有不少违禁品。根据孩儿调查,京畿府尹只是一个小角色,真正操纵这事的,另有其人。此次去宜州,孩儿抓获了一个叫高炜的人,他是七皇子府的大总管高雄的私生子,这就证明,高雄以及七皇子和这件事都有牵扯,没准七皇子就是幕后指使。我……”

抬手打断了赵璟的话,赵睿道:“儿呀,为父知道你想说什么。且不说一个高炜并不足以定七皇子的罪,还有一点你有没有想过,皇上为什么会在你抓住高炜之后叫停这件事?”

“还请父亲指点。”赵璟恭敬的道。

赵睿笑道:“这就说明,皇上不想让你继续查下去。皇上的子嗣虽然多,但出挑的只有二皇子、五皇子和七皇子。二皇子是皇后所出,如今刚被立为东宫太子,五皇子的生母虽然是个庶妃,但他从小在皇后宫中长大,自然和皇后太子更为亲近。七皇子虽然得皇上偏爱,又有定北侯这个姨夫做靠山,但毕竟是庶出。与太子相比,七皇子虽然在出身上欠缺了点,但尚有一搏之力。若是他倒了台,宫中就没有哪个皇子能和太子抗衡了。”

“可是,皇上既然已经立了二皇子为太子,他就是未来的储君,又何须有皇子与他抗衡?”赵璟不解的问。

赵睿看着他道:“你还是太年轻,想的简单。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位太子,真正登基成帝的,又有几人?”

赵睿这话可谓是大不敬之言,却道出了一个心酸的事实。太子虽然是国之储君,地位尊贵,但废立依然在皇帝的掌握之中。自古以来,能从太子熬成皇帝的,确实没有几人。

“父候的意思是,皇上虽然立了二皇子为太子,但他真正属意的皇位继承人,还是七皇子?”赵璟道:“那他为什么还要立二皇子为太子呢?”

赵睿意味深长的一笑,道:“皇后母仪天下,垂范宫闱。大皇子早逝,二皇子乃中宫嫡出,又是长子,素有贤明,深得朝中老臣的支持。如今,二皇子已近而立之年,皇上若属意二皇子继承大统,为何迟迟不立他为太子,反而等七皇子长成之后,这才册立东宫?”

“孩儿不明白,还请父亲解惑。”赵璟谦逊的道。

赵睿冷哼一声,道:“古语有云,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皇上知道,若是跳过二皇子,直接立七皇子为太子,肯定会遭到朝中老臣的反对,七皇子的皇位也会被视为名不正言不顺,被人诟病。”

“所以,皇上为了让七皇子的皇位名正言顺,便狠心立了二皇子,再寻找错处把他废了吗?”赵璟大惊道。

赵睿悠悠道:“不然,你以为皇上为什么对方廷玉的案子如此上心?方廷玉是当朝相爷,在朝中威望很高,几乎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好在他这人行事低调,丝毫没有任何逾越,皇上这才能容他这么多年。可惜,二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之后,方廷玉为将来着想,隐隐向二皇子靠拢,私底下出手打压了七皇子的人,这才触了皇帝的逆鳞。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毕竟还不是真正的君主。方廷玉没有揣摩透圣心,又提前站了队,这才招致如今的下场。”

“孩儿以为,方廷玉会落到如今的下场,是他为官不正,贪心不足招致的。”赵璟闷闷不乐的道:“没想到,皇上惩治他,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儿子。若是方廷玉选择了七皇子,那皇上是不是明知道他做了那么多欺上瞒下的事,还会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拍了拍赵璟的肩,赵睿叹了口气,道:“璟儿,为父第一次见你时,你就是这个样子,眼睛里非黑即白,将正和邪划分的清清楚楚。为了替受伤的兄弟讨个说法,你不惜和位高权重的七皇子据理力争。过了这么多年,为父本以为你经了那么多事,会变得圆滑世故一些。可你表面上看似妥协了很多,但骨子里还是这般硬气。”

“父亲,孩儿欣赏您,是因为您为人正直,不屑于钻研那些蝇营狗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赵璟昂着头道:“孩儿流落民间多年,深知百姓疾苦。曾立誓,若他日为官,上要报效国家,忠于君主,下要爱惜黎民,造福百姓。皇上若真为江山社稷着想,就应该选择宽厚爱民之人做储君,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夺继承人。孩儿虽不知二皇子为人秉性如何,但七皇子为人嚣张跋扈,为了一己之私,丝毫不顾国家大义和黎民百姓。这种人若是登基成帝,不是百姓之福呀!”

眼见赵璟说出这番话,赵睿眼中闪过一丝的欣慰,“璟儿,希望你能记住今日这番话。朝中趋炎附势、自私自利的人太多,所以,你更应该珍重自身,以待来日。很多时候,光靠着一腔热血是成不了事的,还要有头脑,看时机。七皇子这事,你就暂且退一步吧。”

“父亲的意思是,眼下还不是拆穿七皇子的时候吗?”赵璟问。

赵睿道:“七皇子做的那些事,皇上未必不清楚。他既然主动提出让你不要继续调查此事,就是希望你能给他一个面子放七皇子一马。若你非要追根究底,未必就能治的了七皇子的罪,反而会引得皇上不满。如今你帮着皇上除了太子的最大助力方廷玉,又揪出了七皇子的小辫子,等于同时得罪了这两位炙手可热的皇子。这也变向的向皇上表明,你只忠于皇上。除了他之外,你不会站队,谁都不靠拢。有你这样的直臣在,皇上必然会器重。”

“可是七皇子……”赵璟还是有些担心。

赵睿道:“你放心,七皇子和沈贵妃的狼子野心是藏不住的,皇上就算偏疼他们,但他更爱的还是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要想着一步到位,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父亲说的是,孩儿记下了。”赵璟道。

赵睿满意的一笑,道:“赶快把方廷玉的案子结了,先把皇上抬举给你的功劳拿到手再说。”

“是。”赵璟道。

感觉我这篇文里面有好多偏心眼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1章 第211章 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