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看着秦昭动怒,臣子们急急劝道。
其实秦昭刚刚所言,也并非完全是气话。
她冷静地对臣子解释道:“今日不战,以割地求和,所得不过片刻安寝。若明日梁军再犯,我大烨又当如何?”
众臣无言以对,“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道理,百他们如何不懂!
只是相较于梁国,北狄的战事更要紧,如今也不过是两害取其轻罢了……
秦昭环顾四周,看着众人沉默不语,皆是心有戚戚的样子。
因着大臣们吵闹的烦躁消了不少,语重心长道:“与梁国割地求和,无异于抱薪救火,此法万万不可取。”
见女帝执意要战,朝中大臣也不再反对,开口商议领兵将领。
因着与北狄的战事吃紧,大多数的能兵悍将,都已经调去了幽云前线。留在朝中的将领不是年迈就是经验不足,无法统帅三军。
在朝臣们愁眉苦脸之际,秦昭直接开口:“既然没有将领带兵,那就朕亲自带兵,禁卫军与朕……”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自是一片哗然。
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圣上龙体贵重,不可有万分之一损失”,无一不是这些。
然而这些反对的话,都被秦昭强势驳回。
下朝之后,她回到紫宸殿,开始准备亲征前的事宜。
“阿娘,阿娘,你要御驾亲征梁国吗,我也要去!”
傍晚,秦曜刚回到宫里,便听到他娘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一路急忙忙,跑回紫宸殿。
进了殿内,果然见王喜在帮着收拾东西,他大声叫喊着自己也要去。
想到上一次他阿娘偷偷出宫去征讨藩王,自己在宫内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张小脸不由皱成了包子。
秦昭被他苦愁大恨的表情逗笑:“那不行,我已经把你托付给了睿王叔了。阿娘离宫后,睿王叔负责监国,到时候会搬进皇宫与你同住,你了要听王叔的话啊。”
听到他阿娘已经安排的妥妥的,秦曜知道,自己同去的打算没戏了。
但还是忍不住皱眉,哼哼道:“阿娘讨厌,说话不算话。之前明明说过,以后做什么都带着我的!”
看着小少年满腹牢骚,碎碎念念的的样子,秦昭用劲撸了一下他的脑袋,认真解释。
“梁国发难突然,阿娘南下必定急行军。你现在年岁尚小,身体吃不消。等再练两年武艺,到时我一定带着你!”
“好,这可是阿娘说的。等我十三岁,不管是打仗还是其他,你一定要带着我!”
“一言为定。”大手小手拉勾握紧。
…………
晚饭过后,秦昭正在勤政殿,加紧处理事务,却突然见王喜进来:“陛下,韩明辉韩大人求见?”
秦昭诧异,看了眼窗外的月亮,这么晚了,韩明辉求见是为了什么事?
她虽然奇怪,但还是让王喜将韩明辉领了过来。
已是深冬,披着黑色狐裘大氅的重臣一进来,开口之言就让秦昭无比震惊:“陛下,此次对梁国,我们必须求和!”
“韩明辉,你是在说求和?”秦昭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重复了下他的话。
青松般玉立在堂下的青年郑重点头。秦昭看着他的眼神,逐渐犀利起来:“朝堂之上,我已经说的很清楚。韩卿深夜求见,只为来劝朕吗?”
作为女帝的心腹,韩明辉自然知道女帝一生气,便会称呼臣子为爱卿。
很显然秦昭对他的提议十分恼火,然而他却丝毫不慌。
见他双手一揖,开始陈述自己的理由:“陛下御驾亲征,对梁国的趁火打劫,自然是最好的反击。但求和示弱也必不可少。臣愿意出使梁国,以城池重金为诱饵,为陛下争取时间,达到奇袭梁国之策。”
说完,他取出衣袖中藏了一路的奏折,双手奉上。
看过韩明辉的献策,秦昭脸色变了又变,神情不由复杂起来:“你可知道这么做,若是被梁帝知道,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作为一个年纪不过而立之年,已经官居三品大员的臣子,只要日后不犯大错,稳扎稳打,必定是锦绣前途。
秦昭万万没有想到,他竟提出如此疯狂的想法。
然而这个素来眉眼温和,云淡清风,皎若玉树临风玉的人,却是粲然一笑一笑:“臣本一俗人尔,若能于险中求富贵,建立博望侯一般的功勋,即使身死,臣亦无憾!”
众所周知,当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虽俘于匈奴之手,却持汉节不失,最终不辱使命,打通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而张骞也以此军功,官封博望侯。
往后历朝历代,这条道路成为中原交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而开创丝绸之路的张骞,也被史书浓墨重彩的记录下来。
想要建立张骞一样的功勋伟业,这是何等的壮志胸怀!又是何等的野心勃勃!
秦昭心绪复杂,看着这张年轻的脸庞,他的眼底,是从未变过的野心和**。
名留青史的诱惑,又有谁能抵抗呢!
“好,朕同意了!”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烨朝的官员突然得知女帝改换主意。她准备先与梁国求和,若两国商讨不当,再做开战准备。
于是朝堂之上唇枪舌战,女帝最终派遣韩明辉,手持文书,重金万两,十座城池,杖节把钺,轻车快马入南梁。
自从决定与梁国议和,女帝就生病了。先是风寒咳嗽,后来病得厉害起不来身,便取消了早朝。
官员们照常去署衙办公,六部要务之事则由尚书们进宫禀告。
“不知道陛下的病好些没有?”尽管每日忙碌,可是好几日,不曾早朝见到君王,这个官员的心里还是空荡荡的。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同僚叹气。
不过对于陛下的病迟迟不好,他们也很理解。
北烨的战事吃紧,梁国还趁火打劫,为了顾虑大局大烨不得不议和。
如此屈辱之事,就连他们心头都憋了一口血,更何况陛下是那般要强之人。
“唉,你听说没有,梁国那边狮子大开口,除了之前答应的那些,还要另加五十万斛的粮食。”
“五十万斛?我们两万士兵能吃一年的粮食呢!”
“怎么没有听说?户部那边已经忙疯了。我有户部的同乡说,现在尚书陆大人整天脸拉驴长,谁要是犯点错,一准被骂个狗血淋头……”
“唉,你们俩在那嘀嘀咕咕什么呢?手头的活干完了吗?”
周宣从屋里出来,就见廊下的两个小官聚在一起说小话。
被他这么一吼,两个小官远远拱手致歉,立刻跑回岗位去了。
天空灰蒙蒙的,已经有雪花悠悠往下飘落。
周宣在廊下静静地看了一会,那双沉思的眼睛中带着深深担忧:不知道陛下与韩兄如何了?
烨国、梁国边境。
十一月二十日,南境虽未下雪,气温却也低了下来,加上水汽潮湿,也是冻得人瑟瑟发抖。
负责筹集粮草的梁军兵卒,正在将早上在烨国村子抢的粮食往回运送。
“今年这天也太冷了,再这么下去,手上可得生不少冻疮!”一个士兵往掌心哈了口气,使劲地搓了搓双手。
“是啊,也不知道这一仗啥时候能结束,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冬天可要冻死人了。”另一个衣着单薄的士兵附和道。
“应该打不了多久吧,听说烨朝的使臣已经到咱们梁国求和了!”
这事说起,大早起来干活的兵士们可就不困了,大家抢着道:“真的,真的?你咋知道的?这消息确切吗?”
“那当然了,俺们村村长四舅二儿子的表哥,可是咱们前锋营里的十夫长,听说那烨朝出使的大官,还是他们放行过去的。”
“那真是太好了,这么说很快这仗就能结束了!那我回家,说不定还能看见我外甥出生呢?”
一个新兵蛋子高兴的叫了起来,丝毫没有怀疑他们后勤军的同伙,隔了这么远的关系,是怎么认识前锋营的十夫长。
“你小子想的还挺美!不过我也想回去看看,不知道家里的媳妇怎么样了。”
众人取笑过这个汉子,脸上也不由露出思念的愁绪。
远在外面的征人,谁又不思乡呢。
“嘿嘿,你们都惦,。俺就不一样。俺走的时候,把从军发的棉衣给俺娘了,今年冬天一定能过个好年。”衣着单薄那个士兵吸了吸鼻涕,脸上露出来憨厚的笑容。
然而在众人说笑之际,突然从远处,呼啸而来一群黑压压的骑兵。
他们惊恐地大叫起来,然而骑兵来的太快,还未等他们组织起来,这群骑兵已经到了跟前。
手起刀落,不到一柱香的时辰,这群运输粮草的兵士,便全部死于马下。
“陛下,斩落敌军2000余人。据斥候侦查,另外接应的5000梁军兵士距这里不到30里,估计很快便会赶过来。”
打扫过战场之后,云朗快速将情况报给秦昭。
看着满地倒伏的梁军尸体,秦昭脸色冷肃:“让斥候继续侦查。分出500人,押上半数粮草,我们边走边退,与小弯沟设伏击。”
明白秦昭是要以粮草为饵引梁军追击,云朗立刻传经下去。
待秦昭领一万铁骑走后半个时辰,梁军5000兵士赶到此地。
“校尉,兵士们毙命不久,来人手段很辣,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千夫长下马检查后,一脸凝肃,“粮草少了一半,有没有可能是烨朝附近山贼所为?”
领头的校尉丝毫没有怀疑到烨朝军队身上。
因为一路以来,他们势如破竹,烨国的军队现在忙于守城,基本不可能在这一带活动。
于是他点头赞同:“运走了一半粮草,看来人手不后,给我追!”
战争废的小作者(一直卡文),其实很想表达的是:战争是残酷的,受苦的一直是底层的老百姓。
也没有谁对谁错,谁是正派,谁是反派。就是国家利益不同。所以后面女主的手段,也大概不会仁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4章 御驾亲征